資源簡介 第( 七 )單元第( 一 )課導學案課題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使用時間 課時 1 課型 綜合導學目標 通過學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感受主人公堅毅、勇敢的英雄形象,受到革命傳統教育。能夠初步了解京劇生行中老生的唱腔特點和伴奏樂器。重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了解京劇生行的分類及表演特色。知道京劇中板式的含義。如何運用生動有趣的方法,使學生有韻味、流暢地演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唱段。唱出京劇的韻味。導學環節 導學過程 播放積極背景音樂,學生進入教室。教師:我們曾經講過《紅燈記》的故事,欣賞了鐵梅的唱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今天繼續欣賞一個唱段,請大家想一想:這是誰唱的?這段唱詞講述了什么內容?情緒怎樣?播放《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錄音。教師:這段唱詞是李玉和在夸女兒鐵梅小小年紀卻能里里外外幫助家里分擔責任,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充分表現了李玉和對勤勞懂事的鐵梅的喜愛與自豪的情感。教師講解生行的知識。教師:李玉和屬于京劇中生行的老生,生行全部扮演的是男性角色。按照年齡劃分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出示圖片加以辨認) 復聽唱段。指導學生聽辨生行的聲音特點。(寬亮、明快、高亢,用真嗓演唱。)教師邊打節奏邊有感情地范唱。鼓勵學生自己用手打節奏(拍板眼)為教師伴奏。教師介紹唱段中的兩種板式:“西皮原板”和“垛板”。教師:京劇音樂中的強拍叫作“板”,弱拍叫作“眼”。這個唱段由“一板一眼”的原板(四二拍)和“有板無眼”的垛板(四一拍)板式組成。我們一起來邊聽音樂邊拍板眼,注意音樂的速度。 鼓勵學生模仿生行的聲音,按節奏用高位置朗讀唱詞。教師加上動作逐句教唱,解決唱腔中的難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句。(注意準確地吐字、咬字和唱腔的行腔韻味。)教師和學生分句接龍演唱。鼓勵學生跟伴奏完整演唱。 觀看現代京劇《紅燈記》選段《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視頻。指導學生模仿劇中人物李玉和的表情、動作。分組為唱腔設計動作并表演。各小組進行表演展示。學生自己點評或互評。教師鼓勵、評價。全班同學在音樂的伴奏下加上動作,完整地演唱唱段。 教師:這節課我們不僅學會了《紅燈記》中的精彩唱段,了解了京劇的生行行當,還展示了自己。京劇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精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應該了解祖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并為我們能擁有這樣寶貴的藝術財富而感到自豪。希望同學們今后在課外多聽、多看、多學京劇,熱愛我國的京劇藝術,為弘揚我國京劇藝術多出一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