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六 )單元第( 三 )課導學案課題 金蛇狂舞 使用時間 課時 1 課型 綜合導學目標 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體驗我國民族管弦樂的獨特風格,了解樂曲的創作特點。了解我國音樂家聶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重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欣賞《金蛇狂舞》,了解“螺螄結頂”的創作手法,感受樂曲喜氣洋洋、龍騰虎躍的歡樂情緒。導學環節 導學過程 導入。先不出示主題。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聆聽一首樂曲,聽完后,可自由結組,將所感受的情景或畫面用啞劇、小故事和圖畫等形式表現出來。 教師指導各小組進行匯報表演,并進行評價。 播放端午節賽龍舟熱鬧場面的錄像,并以《金蛇狂舞》為背景音樂,出示課題《金蛇狂舞》。 教師:樂曲分為幾段?分別表現了什么場面?情緒是怎樣的?教師:這種喜氣洋洋、熱鬧歡騰的場面,作曲家是通過什么手段表現的? 師生共同進行歸納總結。指導學生采取分析、對比、參與表演等方法,體驗樂曲的節奏、速度、樂句的長短、樂器音色等表現手段所塑造的音樂形象在不同段落中的表現。第一段:鼓勵學生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按XX XX ︱0X X ︱的節奏型,隨音樂進行表演,體驗歡快、熱鬧的場面。第二段: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為第二段音樂編創情景劇并表演。第三段:鼓勵學生用不同顏色、長短不等的色塊或圖形譜,記錄樂句的長短,觀察有什么特點。(通過討論,得出結論:第三段在創作手法上運用的是“螺螄結頂”的方法。其特點是:上下句對打呼應,句子越說越短,情緒逐漸高漲。) 問句 答句紅色 □□□□□□□ □□□□□□□藍色 □□□□□□□ □□□□□□□紅色 □□□□□ □□□□□藍色 □□□ □□□紅色 □□□ □□□藍色 □□ □□紅色 □ □ 鼓勵學生分成兩組,視唱第三段的音樂主題,感受“螺螄結頂”的創作手法,并編創適當的歌詞進行演唱。 完整欣賞全曲。將全班同學分為三組,第一組為打擊樂伴奏組,第二組為紅隊,第三組為藍隊。紅、藍兩隊分別以彩綢、花環為道具,模擬賽龍舟的場面,隨音樂進行表演。 教師點評。教師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