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培訓資料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培訓資料

資源簡介

新課程,新嘗試
武原鎮中學 吳美蓮
新課程,對我們每位教師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挑戰。面對新課程,應該嘗試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以下是我在一學期里作出的一些嘗試:
一:讓學生學會合作,競爭
新課程難度較大,學生的能力、水平參差不齊。通過互相合作,自己參與思考討論得出的答案,往往比老師講解分析更容易接受,記憶更深刻。我把4位同學組成一個長期合作的小組,由小組長負責。若同一小組中成員有問題難以解決,那么先由本小組一起克服,實在不行再請教老師。如在上比例尺時,制作本校的平面圖,就要求4人共同探討,共同完成。最后,各小組競賽,把最優秀的作品展示出來。
二:讓學生學會思考,自問
每次上課,我都會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創設問題情境,然后讓學生走進情境,自主提問。如上到世界人種時,引入奧運會參與國的一些主要人物討論,引出話題。然后學生就有許多問題提出:如學生會問:“白人除了皮膚白,還有什么特征?”“他們大都生活在哪里?”“他們為什么會這么白?”-------一系列的問題會被提出。我總是鼓勵學生多提問,多角度思考問題,在思考中逐步領會“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三:讓學生學會傾聽
有一句話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兩人交換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種思想,甚至更多。”新課程重在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挖掘每位學生的智慧火花,讓每位學生都體會成功的感覺。傾聽幾十位同學的思想這遠比接受老師一個人的思想要重要得多。但多年來,學生以養成習慣,認真聽講就是聽老師講,而忽視了聽同學講。老師應該在平時的上課中加以引導。我經常要求學生把其他同學回答問題的想法記錄下來,取長補短。如在上到舒適優美的城市時,我先每人發一張紙,準備兩個題目:你認為什么樣的城市才算優美?你所在的城市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先讓每位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記下來,然后注意傾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并記錄下來。一節課后,讓學生采納多種思想完成一篇文章,---------建設美麗的家園。交上來的答案五彩繽紛,圖文并貌可以說是集合了幾十位學生的獨到的思維。
四: 讓學生學會動起來,用起來
新課程對學生的一個很大的要求,就是讓每位學生學生動起來。動手,動口,動腦。所以每次課堂上,我允許學生插話,發表自己的看法。并規定每節課每位同學都要發一次言。如在探究課,使用地球儀一課時,課上每位同學自己觀察地球儀,然后自主提問你的發現和疑惑,大家一起挖掘出很多的問題。最后,老師再對重要知識加以總結和提煉。為了加深對地球儀的印象,我還讓每位同學作了回家作業,自己動手做一個地球儀,可以用氣球,乒乓球,蘋果之類的東西。最后優秀作品加以展示。其中有一位學生用乒乓球做的地球儀非常成功。
新課程,新理念,新嘗試。但愿我們每位老師一起走入新課程,一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我相信一定會有新的收獲。素質教育在歷史教學中
  新的歷史課程標準,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高度尊重學生的個性,面向全體學生,重新整合了歷史知識體系,淡化處理了一些學生難于理解的理論和概念。精選內容,刪減了一些偏、舊的知識,把更多的時間、空間留給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設計多樣的教學方法,動手實踐、質疑探究、合作交流,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新理念、新標準指導下編寫的“北京師大版”歷史新教材,以學習主題的形式來構建新的歷史教科書體系,大幅度減少了知識點,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課文內容多樣,具有選擇性,鼓勵學生從多種途徑解決歷史問題。針對新教材對知識點不作過多、過細的要求,有利于教師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創造性的特點。新學期開始后,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組織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和創新學習上,力求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質疑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義是問號。”對于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學生基本上能看得懂。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學生當然也就提不起興趣。因而,教師需要利用有啟發性的問題吸引學生,在交流對話中喚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思維的探求性。
  比如提到彩陶時,我提出:原始人怎么會想到用火燒泥做陶呢?學生通過討論提出幾種觀點:(1)用泥盛肉放在火上烤,泥土變硬成型就是陶;(2)森林大火后,地面被燒硬給人們的啟示;(3)半坡人房屋中有火炕,火坑周圍的土變硬給了人們靈感;(4)把泥土做成型用來煮粟,火燒之后就是陶。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再造了歷史上這個發現的過程。教師要使學生時刻面臨問題,但也不能為問而問,問題過于平淡,讓學生感覺無趣。當然問題也不能過難,沒有學生能答出也是毫無意義的。課前設計問題時要精心準備,使之具有啟發性和深刻性,讓學生有思考的余地和價值,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發現知識的金礦,體驗發現的快樂。
  對于學生來說,在教師引導下探求知識是一種能力,善于提出問題更是一種能力。肯尼思·胡佛認為:“整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任何時候都應鼓勵學生提問。”巴爾扎克也說,問“是深入的階梯,是長進的橋梁,是觸發的引信,是覺悟的契機。”因此,在教學中我積極鼓勵學生質疑提問。講到“孔子”一節時,利用孔子“當仁不讓于師”一句,教育學生不唯書,不唯師。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師生互相啟發,互相補充,探究越來越深,學生的求知欲望不斷得到激發而越來越強烈,他們的思維和能力也不斷發展提高。在互動的過程中,達到“教學相長”。
  在學習“司母戊鼎”時,提到它的鑄造采用合范法,學生立刻提問:各部分分別鑄成后,怎樣再合鑄成一個整體?對這個問題,我在備課時并沒有考慮。在表揚這個同學勇于質疑,發動學生課后積極探求答案的同時,下課后我也認真查閱資料,在以后備課時更細致,做更充分的準備。
在教學中,我盡可能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發表見解,提出疑問,保護他們探求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快樂。
  二、認真組織探究課與課外活動
  1.精心設計“學習與探究課”。每一個學習主題后的“學習與探究課”是“北京師大版”教科書新設的內容,是對傳統教科書的重大改革。對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探究式創造性學習起重要作用。這一課型的設立,要求教師改變“一支粉筆,一本書,走進教室滿堂灌”的教學狀況,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設計“了解身邊的‘歷史’”一課時,除要求每個學生通過調查制作一課家族樹,介紹家庭成員狀況外,組織學生自愿結合為四個小組,分別完成四個題目:①求真中學的發展與未來;②我這十三年;③中國文字的起源與演進;④信息交流的實現。每個學生各負責查找一部分資料,由組長整理并寫出調查報告。然后在課堂上集體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學生通過活動在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同時,深刻體會到在探求中獲得知識的快樂,也實現了自我教育;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共同合作的重要;體驗到挫折與成功的經驗。這無疑會增強學生的個人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
  2.重視每節課的“活動建議”。布魯納曾說過:“發現不限于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它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北京師大版”新教材中“活動建議”的設計,有利于學生去發現,去探索。對每節課的“活動建議”我都認真思考,認真對待,根據現實條件及學生狀況或直接利用,或稍做變通。
  “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一課,就直接利用了課本上的主題: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很多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寫出了非常好的文章。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一課的原設計是給成語故事配上圖畫,對很多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我怕學生興趣不大或應付了事,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故把它改為:搜集成語故事,寫出給我們的啟示。每個學生都做得很好,而且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活動實踐中,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由衷地感到一種創造的快樂,每個人都興趣盎然。對每一次活動我都及時反饋、講評,以鞏固活動的成果,鞏固學生在活動中建立的學習歷史的興趣。
  3.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學生的課本知識是有限的,而歷史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影響著學生認識歷史的能力和水平。現在的學生課外閱讀量普遍較少。在教學中我注意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多讀書,讀好書”上。卡耐基說:“真正的讀書使瞌睡者醒來,給未定目標者選擇適當的目標。正當的書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誤入歧途。”
在讀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探求思考,實現自我教育,培養自身能力。
  學習“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一課時,我注意有機地穿插一些成語典故,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向學生推薦《東周列國志》一書,并與“活動建議”的內容結合起來。許多學生在讀過之后與我進行探討。至今,我已向學生推薦了《上下五千年》、《少年兒童百科全書》等課外閱讀書目。學生把課外閱讀的知識運用到課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學生讀書的基礎上,我將在學期末指導學生寫一篇歷史小論文,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就學生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收集材料,發表個人見解。使學生在探究中讀,在讀書中思,在思考后寫,形成歷史學習的良性循環。
  三、“談古論今”,引導學生探索現實
  據調查顯示,學生關心現實遠勝于關心歷史。提倡實行“談古論今”,不僅能豐富教材內容,使之“活化”、“升華”,而且把歷史與現實聯系起來,把了解過去與認識現實乃至預見未來聯系起來,使歷史教學更貼近時代,以顯現歷史課程的實用性和應用性。
  當前,改革開放向深層次發展,時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學習“商鞅變法”時,學生了解變法背景以及變法使秦強大,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但由于觸及舊貴族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車裂而死的情況,從而認識到改革的必然性、艱巨性。改革是向舊時代、舊制度的挑戰,必然會遇到阻力;認識到改革的進步性,社會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改革的過程。隨后,引導學生討論:如何看待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事業。在探求中加深了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
  “談古論今”,在教學中除了“以古鑒今”的內容外,還包括“就古評古”、“據往知來”、“以古證今”、“中外相鑒”等涵義。“北京師大版”新教材刪繁就簡,給教學中“談古論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教學實踐中“談古論今”也具有某種社會實踐的意義,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形成一個啟發式、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局面,引導學生探索現實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理念指導下的課程改革,必將為中國基礎教育迎來一個明媚的春天,新教材必將成為燦爛春天里的一朵奇葩。
澉浦中學 宓覓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人教版)
第一單元 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
第三課 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教材分析:
(一)課程標準
1-1 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發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國成長的道路和經歷的曲折。
1-2 列舉實例,說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二)教材分析
1.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歷史上的偉大轉折,從此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2.了解鄧小平確定的農村、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方針,感受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
3.了解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嘗試分析“一國兩制”的重大意義。
4.回憶香港、澳門相繼回歸祖國的歷史時刻,認識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5.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外交事業經歷的幾個階段;通過具體事例,領會我國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所取得的成就。
(三)結構分析
從第一單元的主題看,本課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學生了解我國的國情、理解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具有重要意義。
從時間上看,教材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劃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前后兩個時期的標志。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在很多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如國防建設、民族團結、科技文化,然而限于篇幅,教材僅選取了對學生來說最重要、最必需的內容。具體而言,教材從經濟建設、統一大業和外交事業等幾個方面展示了我國在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取得的重大成就與中國大地發生的巨大變化。
“改革開放的年代”──課文開篇點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歷史上的偉大轉折。會議作出了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發展經濟、實行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是這一政策的必然產物。二十多年來,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主要圍繞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方針而展開。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是“一國兩制”的成功運用,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范例。鄧小平在“一國兩制”基礎上,形成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為緩和兩岸關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兩岸經濟、文化和人員往來日益密切,雖然臺灣及外國反華勢力不斷進行分裂活動,但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臺獨分子分裂中國的圖謀絕不會得逞。
“獨立自主,和平共處”──本課雖主要概述的是改革開放后中國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但為保持相對的完整性,將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事業的發展作為一個整體集中呈現。在“獨立自主”“和平共處”外交政策的指導下,新中國外交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以及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所作出的貢獻,為本目重點。
以上三個方面相對獨立,自成一體,又共同構成了這一主題的內容,有助于學生概括并全面把握現代化建設時期的突出成就。
(四)課本知識結構
(五)過程與方法
(六)教學設計
教學案例設計:第一課時:改革開放的年代
環節 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情景導入 深圳和浦東改革開放前的面貌的圖片,準備兩地的地圖。通過展示這些對比鮮明的圖片,引起學生的好奇.設疑:深圳與浦東等經濟特區取得的成就說明了什么?展示各類舊票證,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些票證的歷史。設疑:這些票證消失的原因引導學生進入“改革開放的年代”主題 學生展開討論(黨的改革開放總方針決策的正確性。)的主題:改革開放的年代學生通過討論,嘗試回答 運用圖片導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對舊票證的認識,使學生既了解歷史又激發探究的興趣
主動探究析疑 展示圖片《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設疑:圖中的人物是在黨內的地位?一名話概括他在改革開放中的作用?圖反映的哪次會議的情景?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次會議開創了怎樣一個新時期聯系:這次會議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偉大轉折,列舉中國近代史上的兩個轉折2.展示安徽鳳陽小崗村大包干的“契約”教師指出這“契約”產生的背景和內容。引導學生思考這種做法的積極意義。 通過包干制引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內容(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3.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設疑: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與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時間先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變化是什么?4.展示音樂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喚醒了長天內外
春輝啊暖透了大江兩岸
啊,中國,中國
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設疑:老人指的是誰?南海邊畫一圈指哪一件事情?為什么要在這么做? 簡單介紹中國加入WTO大事記(第五單元內容) 學生通過閱讀回答學生回憶八年級內容鴉片戰爭與抗日戰爭學生討論小崗村做法的意義(大獲豐收,產量比上年增長六倍多。從農業合作化以來,他們第一次向國家繳了公糧,還了貸款,生活有了改善)學生討論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使中國很快解決了12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學生閱讀課本回答學生通過聽歌體會學生通過閱讀解答(鄧小平;對外開放)學生討論對外開放的意義? 運用這一歷史圖片入手,使學生很快把注意轉移到課本“契約”的展示要使學生認識到當時小崗村村民這種做法時代背景。運用音樂更能在情感上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感受與探究 對生活用品發生變化的感受.四大件的變化:六七十年代:縫紉機、自行車、手表、收音機改革開放后: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十六大之后: 2.結合七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的內容,讓學生走訪家長、當地老人,了解三十多年前人們的生活狀況。然后,與現在的生活方式進行對比。○ 自己或家人每天、周末的生活是怎樣安排的?○ 你所在地區的人們一般有什么樣的愛好或娛樂?○ 與三十多年前相比,人們的休閑 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說明了什么?3.能力提高:通過學習,要求學生結合桐鄉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從正反兩方面談談改革開放后家鄉發生的重大變化,對于負面的變化提出自己的建議? 學生討論家里衣、食、住、行的變化和四大件的變化。學生課后調查完成作業。學生分組合作完成 通過討論激發每個學生對改革開放后變化的感受通過走訪這種方式來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運用小組合作學習解決難度大的問題,培養合作精神,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四課 時代主題與當代中國
課程標準
1-4 從歷史和地域兩方面,認識“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1-5 認識當代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在國際比較中感受我們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教學要求
1.運用史實,說明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以及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發展任務。
2.通過地圖、圖片等材料,說明冷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及多極化趨勢;通過具體案例,認識恐怖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等是威脅和平的主要因素,體會和平對世界發展的意義,樹立熱愛和平的情感。
3.比較、分析相關數據和資料,知道南北問題的淵源、表現,認識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對推動世界經濟平衡發展的重要作用。
4.通過比較、分析,認識中國的現狀及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樹立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激發積極投身祖國建設的熱情。
結構分析
教材主要圍繞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和平與發展,以及當代中國在這一世界背景下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展開,給學生呈現出一幅完整的“冷戰”結束后世界發展的面貌。
“‘冷戰’后的和平主題”──主要圍繞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之一“和平”展開。教材首先從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遭受的挫折談起,指出歐洲和中亞政治版圖發生的重大變化。接著,進一步說明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宣告“冷戰”的終結,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然后,通過具體案例描述“冷戰”結束后出現的各種矛盾。最后,總結了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指出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意義。
“‘南北’關系與‘發展’主題”──主要闡述了當今世界的另一個主題──發展。教材呈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面貌,指出貧富差別懸殊的狀況依然存在,由此引入發展問題。接下來,解釋了什么是發展問題,發展問題產生的根源和表現,并指出當代世界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最后,就發展中國家為改變現狀的努力進行了簡單的描述和展望,點出中國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新世紀的中國:機遇與挑戰”──在勾勒了當代世界的兩個主題后,回到中國自己的現實問題上。教材開門見山指出中國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種現實條件和世界發展的大環境下,中國的發展是機遇與挑戰同在,教材以小康社會為切入點,對21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進行展望。最后,將落腳點放在青年學生身上,指出青年一代應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通過上述三個層次的描述,不僅可以讓學生放眼世界,認識到和平與發展對當代世界所具有的重要意義,而且能使學生立足于現實,立足于中國,就新世紀中國的發展前景進行展望,并有意識地承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知識結構
教學設計案例
第一課時: “冷戰“后的和平主題
環節 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置情景導入 播放FLASH《黑鏡頭》引出和平主題 學生通過觀看《黑鏡頭》了解戰爭帶來的災難 運用動畫片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合作探究 1、展示蘇聯解體地圖,讀圖回答:(1)解體后的蘇聯分裂為哪些國家?(2)你認為俄羅斯還能像前蘇聯一樣與美國對抗嗎?你的理由是什么?(3)這個變化對世界格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展示北約東擴圖,小組探究:(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50多年來,華約組織和北約組織成員國發生了哪些變化?(2)這些變化意味著什么?(3)比較“冷戰”時期與“冷戰”結束后歐洲版圖的變化,說說世界格局有哪些新的特點?3.展示美國9.11事件圖片這次事件的發生原因美國對這件事該不該反思,反思什么?中國對些事的態度以書本提供的另三個案例,將全班分成三組,每組負責一個案例討論: (1)說說導致這些事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你認為,在這個事件中,美國扮演了什么角色? 教師可將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讓他們利用地圖分別負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組同學結合蘇聯解體和前面學過的華約組織的相關內容,分別列出華約組織的成員和蘇聯解體后的15個國家名稱。一組同學則利用圖1-45,列出北約幾次擴張的國家名稱,并回答問題學生通過閱讀課本答出(恐怖主義、反思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中國政府反對恐怖主義的立場)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通過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學會與他人合作一起解決問題。拓寬學生的思緒,學會全面辯證地看問題
1.資料: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的轟炸中,造成南聯盟至少有1800名平民喪生,6000多人受傷,近100萬人淪為難民,1500萬兒童無法上學,此外,還轟炸了12條鐵路,50多座橋梁,5條公路干線,5個民用機場,20多家醫院…… 回答:戰爭給人類帶來了什么?2.今國際形勢下,霸權主義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根源。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我們正在做怎么的努力? 學生合作討論,以組為單位完成任務
改革
開放
改革開放的年代
城市: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首先在沿海-經濟特區-全方位對外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
“一國兩制”的提出及含義
“一國兩制“的實踐:香港與澳門
“一國兩制”與臺灣問題
獨立自主
和平共處
堅持三條外交原則,揭開中國外交的新篇章
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事業的發展:與蘇聯建交-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不結盟戰略――APEC會議――上海合作組織
“冷戰”后的和平主題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德國統一“冷戰”結束
世界向多極化發展,爭取和平是當今時代主題
恐怖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威脅世界和平
和平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南北”關系與“發展”主題
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發展問題表現為南北問題
南南合作
新世紀的中國:機遇與挑戰
國情: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放眼世界,面臨著嚴峻挑戰
展望未來的挑戰------全面建設小康
爭取和平的外部外部環境
國際競爭的實質
青少年的時代使命新課程下的“苦”與“樂”
──《歷史與社會》新課程實施體會
作為初一的老師,我有幸親自體驗了新課程的魅力,總的來說是“苦中有樂,樂中有苦,苦樂并行”,下面我就講講幾點體會和思考。

教材把生動鮮活的材料引進課堂教學之中
過去教材往往把教師局限在課堂、教科書的小圈子里,就知識記知識,就教科書說教材,使得學生學習空間小,知識面窄,技能單一,影響了學生的發展。新課程改變課堂教學,可突破教材就是樣本,課堂是學習唯一場所觀點的束縛,結合學生的社會生活,著眼于學生的能力培養,引導學生面向廣闊社會生活,利用多種課程資源,擴展學生的空間,進行創造性地教學。
教材運用漫畫、成語、討論、口訣、故事、謎語、寓言、比喻等手段,使知識通俗化。
歷史與社會新課程是一門人文性、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它是以現實生活為基點,以公民教育為依據,尊重初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不刻意追求體系的建構。在教學中利用比喻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通俗化。這樣學生不但理解得快、易接受,教學效果會有得到明顯提高,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材利用多媒體等高科技的教學手段
隨著素質教學進程的不斷推進,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它被廣泛地運用在了課堂教學之中。新課程給每位老師配備了一個教學課件光盤,把多媒體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在教學中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例如:在講《中國行政區劃》的時候,讓每位同學到多媒體教室中自己把中國行政圖拼起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更快的掌握這部分知識。

新課編排的順序不合理
比如,在講第二單元《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時,學生還沒有了解地球儀是什么東西、怎么看,教材就要學生在地球儀上看大洲、大洋以及他們的位置;用經緯線來劃分國界……,有點“還不會走路就要跑”的感覺,于是在教學中,我就把綜合探究二《從地球儀上看世界》移到本單元教學的前列,這樣有利于本單元其他知識的學習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又如,第三單元《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和第四單元《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我覺得很多知識點可以一起講,從我國的情況出發引導學生了解外國的情況,如:《草原人家》一課,教材中先后安排了《現代化的大牧場》《草原風情》兩節,我把《草原風情》作為本課學習的切入點,先讓學生了解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草原風情,然后再引導學生了解澳大利亞的現代化的大牧場。這樣由近及遠的編排順序,便于學生接受。
二、對教師的要求過高
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挑戰,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知識涉及到了很多學科的內容,因此不僅要求我們提高專業技能,而且要求我們能夠熟練駕馭現代教育技術,盡量涉獵各個學科以拓展知識面,從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這樣才能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不僅如此,隨著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的教學態度變得平和了,教學方法也變得多樣化了,這使得課堂中學生的興趣不斷提升。但有時學生難以控制情緒,造成課堂混亂。當學生過于興奮、進入誤區時,教師要及時調控、及時糾正。課堂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對學生的要求過高
初中的學生知識面還很狹窄,特別是我們農村中學的學生,但是,新課程對他們的要求卻非常的高。很多時候要求他們自己在課前查好相關資料,但農村中學的學生很少有同學家里有電腦,資料沒地方查找,就好比要他們剛會走路就要他們跑,很多學生難以跟上、掌握,有的學生甚至對《社會與歷史》失去了信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總之,在幾個月的新教材實施過程中,我深深感到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必須尊重和承認學生的個性,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共同出發點,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在不斷學習探索中爭取更大的進步。
武原鎮中學
朱敏紅第二課 1、 共和國的風雨歷程
課程標準
1-1 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發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國成長的道路和經歷的曲折。
5-3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區域性戰爭的實例中,找出導致區域性沖突的多種因素。
教學要求
1.了解新中國成立后到改革開放前發生的重大事件,認識新中國成長的利歷程及在這一歷程中經歷的曲折,提高從整體上把握歷史脈絡的能力。
2.回顧新中國成立后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初步學會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方法。
3.了解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感受“兩彈一星”精神。
結構分析
研制
精神
7
第一課時 鞏固新生政權
教學導入:
教師在課前收集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圖(內含志愿軍總司令彭德懷的圖片)并制成幻燈,在上課導入新課時播放,并問學生:這是什么事件?(抗美援朝)這又是誰?(中國人民志愿軍總司令彭德懷)。
新課教學:
1.對抗美援朝原因的教學建議
教師用幻燈出示材料和反映當時亞洲形勢的地圖,讓學生了解中國抗美援朝的歷史背景并引起學生對中國赴朝作戰原因的思考。
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后,美國繼續在軍事上援助蔣介石,同時扶持朝鮮、越南等國的反動勢力,建立針對中國的包圍圈。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即采取武裝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聲明,宣布出兵朝鮮,并命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同日,聯合國安理會在美、英等國的操縱下通過決議,聯合國會員國要派兵隨從美國軍隊入朝。
材料二、1950年9月1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75000人在朝鮮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陸。此后,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損失嚴重,轉入戰略退卻。10月1日,美偽軍越過三八線,隨后侵占平壤,并繼續向中朝邊境的鴨綠江進犯。從8月27日起,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進行偵察和轟炸掃射。(注:此材料和書本第12頁開頭內容相同)
○面對這種形勢,中共中央根據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作出了怎樣的決策?(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請聯系材料說出中國為什么要出兵抗美援朝?(教師可先讓學生小組討論,各小組呈現觀點,師生互動完成。原因:①新中國成立后,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對新中國采取“遏制”政策;②美國對中國的侵略,命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進行偵察和轟炸掃射。③朝鮮戰爭爆發后不久,美軍就越過三八線,迅速向中朝邊境推進。如果讓美軍占領整個朝鮮,強兵壓到鴨綠江邊,新中國勢將難以安定地從事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國際國內的反動勢力的氣焰勢必更囂張。)
2、對抗美援朝經過和結果的教學
教師呈現抗美援朝經過的大事年表
1950年10月8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
1950年10月至12月,進行了第一、二次戰役,收復平壤,把敵人趕回到三八線附近,初步扭轉了朝鮮的戰局。
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志愿軍發動了第三次戰役,。
1950年1月至4月,志愿軍又發動第四次戰役,“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被撤職,由李奇微接任。
1950年4月至6月,志愿軍又取得第五次戰役的勝利。
1951年7月10日,聯合國軍方面和中朝方面在朝鮮開城首次舉行談判。
1952年4月,李奇微下臺,克拉克接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在此之前雙方談談打打。
1952年10月10日發動了上甘嶺戰役。
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同中朝代表簽訂了《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歷時3年零32天的朝鮮戰爭結束。
○教師出示大事年表后應讓學生結合書本地圖,明確前三次戰役的大致位置,并說一說這一、二次戰役和第三次戰役的意義。
○讓學生說說自己對上甘嶺戰役的了解情況,并說出其意義。(意義:有力地配合了當時正在板門店舉行的停戰談判。)
○學生討論:抗美援朝戰爭為什么能取得勝利?(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軍和朝鮮軍民的英勇戰斗、抗美援朝是一場正義的反侵略戰爭是勝利的主要原因。)
○完成書本13頁活動題(具體內容略)
3、鞏固新生政權的其它舉措:肅清國民黨殘余、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
第二課時 進入社會主義
教學導入:
教師提問: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有沒有進入社會主義?為什么?(學生回答,教師點拔)
教師提問:中國何時進入社會主義?(1956年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大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即三大改造完成的意義)
新課教學:
關于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教學。
教師簡介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背景:經過土地改革,農民得到了土地和部分生產資料,農業生產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和發展,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分散、落后的農民個體經濟很難發展,也不能滿足國家工業化對農業的需要。為此,土地改革后,中國共產黨及時引導農民組織起來,走合作化道路,把小農經濟逐步改造成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在廣泛開展農業合作化的同時,手工業也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
教師提問:什么是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學生按書本回答,讓學生先有個總體概念。
教師分析提問: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使農村的所有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引導學生:私有制為基礎的個體經濟 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
教師分析提問: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則、方針、逐步采取的形式怎樣?
引導學生:農業合作化必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國家幫助的原則。實行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創造了從臨時互助組、常年互助組,發展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社,在發展到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社的一系列逐步過渡形式。
對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教學。
教師提問:什么是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引導學生: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個體手工業經濟 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經濟;方法:說服、示范、國家援助;方針:積極領導、穩步前進。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教學。
教師提問:什么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
引導學生: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是通過和平贖買的辦法,而不是通過沒收的辦法,把資本主義私有制變成社會主義公有制。(教師分析:為了使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經過國家資本主義,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創造了加工定貨、統購包銷、經銷代銷、公私合營等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
教師在同學生學習“三大社會主義改造”這一部分內容時,只要簡略地講清,讓學生領略三大改造的含義、方針、步驟即可。
三大改造的教學也可列表教學
項目 農業手工業 資本主義工商業
方針 積極發展,穩步前進 贖買
原則 自愿互利
方法 典型示范,逐步展開 加工訂貨,統購包銷,公私合營
步驟 農業互助組(社會主義萌芽性質)
初級合作社(半社會主義性質)
高級合作社(完全社會主義性質) 初級國家資本主義
高級國家資本主義
全行業公私合營
4、教師收集圖片,讓學生從中感悟并說出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被改造分子參加祖國建設的巨大熱情。
5、教師收集圖片或制成課件,讓學生歸納出“一五”計劃的成就。
第三課時 失誤與挫折
教學導入:
教師回顧一五計劃成就并補充中共八大內容: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開,大會指出了我國的主要矛盾、今后的主要任務、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八大制定的路線是正確富有創造性。按常規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將在中共八大的正確路線指引下高歌猛進,但事實又是怎樣呢?
教師可在課前布置學生調查作業,從長輩或從書本上等種途徑去了解中國在1958——1976年10月間發生的失誤與挫折各有哪些?
新課教學:
1、關于“大躍進”的教學。
材料一:1958年10月1日《天津日報》報道,天津市的東郊區新立村水稻試驗田,畝產12萬斤,并稱在田間的稻谷上可以坐人,讓群眾參觀。
材料二:在工業上,錯誤地確定了全年鋼產量1070萬噸的指標,全國幾千萬人掀起了“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并且“以鋼為綱”,帶動了其它行業的“大躍進”。從農村開始,農民在田間壘起了小土爐,就煉起鋼來了。經驗很快傳開,頓時,田野間的小土爐星羅棋布,火光沖天。農民兄弟能夠做到的,城里工人老大哥就更沒有問題了。結果練出的鋼可想而知。
從材料中得出:大躍進有何特點 (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用土辦法煉鋼)。有何危害性 (“大躍進”打亂了國民經濟秩序,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破壞了自然資源,造成了工農業比例嚴重失調)
2、關于“村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教學。
教師提問: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怎么一回事?有何特點?有何危害?(教師可讓學生查資料、討論)
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指在“大躍進”運動的高潮中,在我國部分農村合并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基礎上,發動起來的全國范圍的運動。
人民公社的特點: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規模比農業生產合作社大,全國平均28.5個合作社合并成為一個公社,平均3個多鄉合為一個公社,有的則是一個縣一個公社。在人民公社內部,從生產資料所有、分配制度、交換關系乃至社員的生活資料都強調一個“公”字,不顧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狀況,在公社范圍內實行平均分配、無償調撥、義務勞動,以及把生產隊以至社員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無償地收歸公社所有,一度盛行吃白飯,實行工資制和供給制。
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錯誤做法,完全違反等價交換、按勞分配原則。其結果損害了群眾的利益,挫傷了社員的積極性,妨礙和破壞了生產力的發展,對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消極影響。
3、關于“文化大革命”的教學。
教師補充文化大革命的原因:
毛澤東錯誤地估計了形勢,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黨內個人專斷,個人崇拜現象嚴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壞和削弱;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利用、助長了毛澤東的錯誤。
教師提問:文化大革命起訖時間?(1966—1976)粉碎了哪兩個反革命集團?(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
教師讓學生課前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文革”材料,并在課堂上呈現,接著教師可結合書本19頁的內容,讓學生回答:
○結合教材,說說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人們有哪些做法。(破四舊、貼大字報、開批斗會。)
○以上這些做法產生怎樣的危害?(傳統文化受到嚴重摧殘,民主被踐踏,法治遭到嚴重破壞)。
○結合民主和法制建設要求,我們從中吸取什么教訓?(必須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防止個人崇拜,同時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
第四課時 成長的驕傲:“兩彈一星”精神永駐
教學導入:
1、關于時代楷模的教學。
課前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有重點(書本上的英雄人物)和有興趣(書本外的英雄人物)地收集。課堂上讓學生講述并總結他們的時代精神。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涌現了哪些英雄人物?(雷鋒、焦裕祿、王進喜、鄧稼先等)
○從英雄人物身上概括出他們的優秀品質。
雷鋒: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周恩來語)。具體而言,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堅定的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有無私奉獻的崇高思想;甘當革命的“螺絲釘”、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刻苦學習和鉆研理論;具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焦裕祿:一生忠于黨、忠于人民,為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具體而言,焦裕祿同志團結帶領蘭考人民排內澇、戰風沙、治鹽堿,不僅找到了改變貧窮面貌的根本途徑,而且為蘭考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王進喜:“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鐵人精神。
李四光:熱愛祖國、創新求實和服務社會、獻身地質,艱苦奮斗的精神。
鄧稼先:“兩彈一星”精神,它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科學精神的集中體現。
2、關于“兩彈一星”精神的教學。
○兩彈一星的具體內容。(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闡述“兩彈一星”對當時中國的意義,對今天的中國又有何現實意義?
抗美援朝
肅清反革命
鞏固新生政權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共和國的風雨歷程程
三大改造
進入社會主義
一五計劃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失誤與挫折
文化大革命
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
成長的驕傲:“兩彈一星”精神永駐
PAGE
12第一課 戰后世界新格局
課程標準
1-3 以“冷戰”的形成和結束為線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全球格局的變化。
5-3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區域性戰爭的實例中,找出導致區域性沖突的多種因素。
教學要求
1.分析雅爾塔協定的有關內容和具體事件,理解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格局的影響。
2.閱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版圖,說明“北約”和“華約”組織的建立是東西方對峙局面形成的標志。
3.收集課內課外資料,列舉美蘇爭霸與“冷戰”的種種表現,解釋“冷戰”的含義。
4.通過典型事例,描述亞非拉殖民地國家的覺醒與殖民體系瓦解的歷史意義。
5.以亞洲“四小龍”的崛起與發展中國家爭取經濟獨立的努力為例,感受科技革命浪潮下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濟落后國家與地區的現代化追求。
結構分析
雅爾塔協定及影響 兩大軍事集團
“冷戰”與“兩極” 冷戰的具體表現 “ 鐵幕演說”
戰后世界 美蘇爭霸 杜魯門主義
新格局 亞非拉民族解放與獨立
殖民體系瓦解與 要求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亞非會議)
各國的現代化追求 追求現代化 發達國家
亞非拉 ( 四小龍、77國集團、石油危機)
本課教學時間為二課時
具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兩極”與“冷戰”
教學導入:
教師提問:雅爾塔會議的內容是什么?此次會議對第二戰后的世界格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問題教師在新課前作為學生自主探究題完成)
學生回答:1945年2月4~11日,美、蘇、英三國領導人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召開會議,經過激烈的爭論,達成了雅爾塔協定。其主要內容有:蘇、美、英三國分區占領德國,以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及其重新發動戰爭的一切條件;歐洲戰爭結束后三個月,蘇聯參加對日作戰;在即將建立的聯合國中,中、美、蘇、英、法為安全理事會常任國,并擁有對安理會決議的否決權。
教師在學生討論雅爾塔會議影響的基礎上加以概括并導入新課。
新課教學:
1、教師總結雅爾塔會議影響:雅爾塔會議最重要的影響是在戰后形成了維持世界格局的雅爾塔體系,即美、英、法三國劃分了勢力范圍和維持戰后三大國合作。①雅爾塔體制是三大國政治交易的產物,它反映了三國企圖依靠“大國一致原則”以及新劃分的勢力范圍來緩和彼此之間的分歧和矛盾。使戰后世界順利地由戰爭轉入和平。②雅爾塔體制也帶有濃厚的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體制的主要設計者是羅斯福,他的目的是協調三國,特別是美蘇之間的關系,通過大國合作的途徑來實現美國隊戰后的世界的控制,雅爾塔體制后來導致產生了兩大社會制度集團對峙的“雅爾塔格局”。
2、教師聯系課文內容,提出以下問題。
①戰后,美國推行怎樣的全球戰略?(稱霸全權,反共反蘇)為什么?(二戰后,美國確立了霸權地位,欲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稱霸世界,而共產主義制度將是它控制全球的最大障礙,社會主義國家是它的主要敵人。)
②為什么美國將稱霸重點放在歐洲?(歐洲是資本主義的發源地和中心,雖在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但經濟基礎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可以說在當時誰掌握了歐洲,誰就掌握了壓倒對手的絕對優勢。)
3、美國在稱霸全球反共反蘇的戰略中采取怎樣的政策?有哪些表現?
①冷戰及冷戰的含義見書本第4頁。
②“冷戰”政策的表現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教師可讓學生閱讀、總結回答“冷戰”政策的具體表現。
第一、冷戰政策在軍事政治上的表現是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A、教師應充分利用圖1-2,指導學生閱讀圖例說明,讓他們分別說出北約、華約組織包括的成員國,然后,提出以下問題。
○閱讀北約的有關規定,說說北約組織的最突出特點是什么。(集體防御,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西歐一些國家共同與蘇聯抗衡。)
○華約組織成立的主要目的有哪些?(蘇聯聯合東歐國家成立華約,既用來同美國和西歐抗衡,也可以此進一步控制東歐。)
B、完成活動題,訓練和考查學生的識圖、析圖能力,同時加強史地知識的聯系與運用。讓學生認識到北約主要集中在西歐和南歐,針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華約主要集中在東歐和蘇聯,針對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是同北約抗衡的歐洲軍事集團。進而明確北約和華約的建立是兩大陣營對峙局面的標志。
第二、冷戰政策在輿論上的表現是丘吉爾發表的“鐵幕演說”,它是冷戰的信號。
第三、冷戰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現是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的提出宣告美蘇戰時同盟破裂,揭開了冷戰的序幕。
教師在上述教學中可開發教材,引進材料以加強對“冷戰”的理解。同時教師還應結合在圖1-3至圖1-6中,加深學生對冷戰的理解(圖1—3東柏林建起柏林墻,加強意識形態的控制,圖1—6美國侵越戰爭,遏制共產主義)。
教師過渡解釋語:六十年代,由于蘇聯推行霸權主義政策,中蘇關系惡化,社會主義陣營不復存在;七十年代,歐共體和日本經濟崛起,要求在經濟政治上獨立自主、不愿唯美國馬首是瞻,于是,資本主義陣營分裂,兩大陣營對峙局面終為美蘇爭霸所取代。
4、美蘇爭霸的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美蘇爭霸:①雙方大力發展軍事工業,特別是核武器的瘋狂軍備競賽;②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
○ 思考古巴導彈危機為什么沒有導致戰爭爆發?(20世紀60年代初,美蘇兩國都具備相當的軍事實力,擁有足以毀滅地球的核武器,當時確實出現劍拔弩張的局面。但也正因為如此,雙方互相威懾,彼此牽制,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另外,蘇聯軍事實力稍遜于美國,赫魯曉夫只好妥協,最終沒有發生直接的軍事沖突。)
教師可補充美蘇爭霸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50年代至60年代,其特征是互有攻守,其代表性事件是古巴導彈危機;第二階段60至70年代,其特征是蘇攻美守,其代表性事件是蘇聯進攻阿富汗、尼克松調整對外政策;第三階段80年代,其特征是美攻蘇守,代表性事件是美國星球大戰計劃。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日益明顯。
5、完成書本第7頁活動內容。(略)
第二課時 殖民體系的瓦解與各國的現代化追求
教學導入: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亞洲各國除日本外,都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亞洲人民曾多次掀起反抗殖民統治的斗爭。二戰結束后,日本在亞洲的殖民統治崩潰,但英、法、美、荷等殖民主義者又卷土重來,企圖恢復它們過去的殖民統治。
但二戰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為戰后初期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時機,
同時二戰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進行反帝的民族解放運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戰后初期的民族獨立運動首先在亞洲形成高潮。
新課教學:
1、教師呈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一些亞洲國家獨立形勢圖》,讓學生在地圖指出亞洲哪些國家在20世紀40年代獲得獨立。在此基礎上提問:①亞洲相繼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有哪三個;②“今天我們結束了一個厄運的時代,印度再次發現了自己”(尼赫魯1947年8月語)。這是印度什么時刻?(獨立)印度獨立有何意義?(印度是歐洲殖民者在亞洲最大的殖民地,它的獨立對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產生的沖擊力量是可想而知的)。
2、教師呈現《非洲大陸的獨立進程》,首先讓學生找出1956年前非洲政治版圖中的獨立國家。(只有利比里亞、埃塞俄比亞、利比亞和埃及4個形式上獨立的國家。從圖中可看出,當時約有90%的地區仍為殖民地。)
接著教師讓學生從圖中觀察到:
第一、非洲大陸的民族解放運動分為幾個階段(①戰后初期,為民族解放運動的開始階段;②20世紀50年代初至60年代,有39個國家獲得獨立,為全面展開階段,特別是1960年將民族解放運動推向高潮;③70~80年代,有9個國家獲得獨立,為民族解放運動深入發展階段。強調: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殖民時代的終結)
第二、非洲年是指哪一年?共有多少個國家獨立?(此問題可在課前讓學生查資料并在地圖上標注)
第三、完成書本第9頁活動題。
○ 歷史上,非洲曾遭受過英、法、德、意等國的殖民統治。
○ 從沙特阿拉伯的吉達港到黑海的康斯坦察港,經蘇伊士運河比繞過好望角可縮短86%的距離;同樣,從荷蘭的鹿特丹到日本的東京,也可縮短23%的距離。每年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貨物量占全世界海運貨物總量的14%。蘇伊士運河船只通行費收入巨大,可成為埃及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2003年,蘇伊士運河收入達到25.7億美元。
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獲利甚豐,對于恢復和發展埃及經濟至關重要。
3、關于亞非會議的教學
教師首先出示圖片、適當補充會議內容,有條件的話可播放紀錄片《新中國外交成就》的片段,然后教師提問:
○ 為什么20世紀50年代中期,亞非國家要召開一次自己的會議?(二戰后,亞非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已有約三十個國家打碎了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枷鎖取得獨立。為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亞非國家普遍感到應增進相互之間的團結與合作。)
○亞非會議有什么重要意義 中國在其中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①亞非會議是二戰后獲得獨立的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亞非地區重大問題的國際會議。它的召開,反映了亞非人民團結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②周恩來率領的中國代表團在這次會議上提出的“求同存異”原則,贏得了與會國代表團的贊成,保證了這次會議的成功。)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是什么?在今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什么能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公認的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原則?(①略。②“五項原則”的提出符合廣大亞非拉國家的共同利益,是發展中國家爭取獨立、自主、和平外交關系的基本原則。同時,它又是適用于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處理國際關系的準則。在世界和平與發展大潮下,它為世界許多國家所接受。)
教師總結:亞非拉國家的民族解放與獨立,宣告了殖民體系的瓦解;在此基礎上召開的亞非會議,則要求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兩者均是戰后第三世界(或發展中國家)在政治上興起的標志。與此同時,各國都在謀求現代化,但教師應把現代化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也追求國際經濟新秩序、追求現代化。
4、各國的現代化追求
(1)、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追求,建議教師不必過多展開,可作如下簡介:
1945年至50年代初是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恢復時期,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是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時期。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相繼陷入“滯脹”狀態。二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過醫治戰爭創傷和恢復經濟以后,經歷了一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經濟發展比較穩定,增長速度較快。之所以出現經濟增長較快,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技革命是關鍵原因。
(2)、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追求
①關于東亞和東南亞經濟的發展。
教材主要介紹了新加坡、韓國和中國臺灣、香港地區20世紀60~70年代經濟高速發展,并成為落后國家和地區經濟現代化的突出事例。教師可適當補充其現代化的原因,即從60年代起,這些國家和地區,利用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收外國資本和技術,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②關于“七十七國集團”的教學。教師要注意講清三點。
第一、“七十七國集團”的形成。由于長期遭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控制、剝削和掠奪,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經濟十分落后,尤其是在國際交換中出口不斷下降,債臺高筑,貿易條件日益惡化,國際收支經常出現大量逆差,嚴重阻礙了這些國家民族經濟的發展。為了鞏固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在反對超級大國以及帝國主義控制、剝削和掠奪的斗爭中,發展中國家逐漸形成了“七十七國集團”; 1963年當第十八屆聯合國大會討論召開貿易與發展大會時,75個發展中國家提出了一個《聯合宣言》。1964年在首屆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上,發展中國家再次共同發表七十七國集團聯合宣言》的發表,標志著該組織的誕生。后又有不少發展中國家陸續加入,目前成員已增至120多個,但七十七國集團一名則一直被沿用下來。
第二、“七十七國集團”組織的目標。七十七國集團以改變舊的國際經濟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為目標。
第三、“七十七國集團”的作用。“七十七國集團”的形成標志著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領域斗爭中由分散走向聯合。1974年,這個集團推動第六屆聯合國特別大會通過了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和行動綱領,標志著第三世界國家爭取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斗爭進入了新階段。中國不是該集團成員國,但與之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
③關于中東“石油危機”的教學建議
教師適當補充或提供一些圖片資料,然后提出以下問題。
○ 1973年的“石油危機”有哪些表現?(油價上漲、油源減少、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美國經濟下滑。)
○ “石油危機”是通常意義上的石油短缺嗎?(中東幾大產油國石油儲量仍很豐富,危機主要是由于石油禁運和油價上漲而導致的。)
○ 透過石油危機,你能得出什么結論?(阿拉伯國家不甘心繼續做帝國主義廉價的原油輸出國,而決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能源優勢,使阿拉伯國家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
接著教師完成書本第10頁活動題。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備課資料
PAGE
4《歷史與社會》九年級培訓講義
第四單元 與經濟成長、科技進步同行
第四單元的內容是根據《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二)》“我們面對的機遇與挑戰”目標4來編寫的。目標4要求:“了解當今科技發展和經濟成長的特點,逐步形成促進社會進步的思想觀念。”
這一單元下有三課內容,“置身市場經濟”描述了現代經濟成長;“感受科技之光”描述了現代科技發展的特點和意義;“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則是從思想道德建設的角度,描述了市場經濟與科技進步對人們思想觀念帶來的影響。
第一課 置身于市場經濟
第一課內容共有四個框題,“看不見的手”講市場機制的作用;第二個框題講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第三個框題講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發展區域經濟;第四個框題講公民在市場經濟中的行為。
“看不見的手”
“看不見的手”首先講了什么是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然后描述了市場經濟的形成;接著描述了市場機制如何運行的,也就是“看不見的手”如何調節市場經濟;最后概括說明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看不見的手”的意義。
專題探究“透視‘看不見的手’”包括三個案例,側重點有所不同。
“發現‘看不見的手’”是讓學生認識市場機制;
“關注‘看不見的手’”是讓學生學會適應市場機制;
“受惠于‘看不見的手’”是讓學生學會利用市場機制。
教材第111頁示意圖值得注意,雖然出現在活動中,但是卻十分重要,它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示意圖,也就是“看不見的手”調節資源配置的示意圖。實際是對教材正文第三段的形象說明,是需要學生重點把握的內容。之所以放在探究活動中,是為了讓學生結合果農的案例來把握市場機制。
教材第112頁,“受惠于‘看不見的手’”,這個活動內容也應該注意一下,教材說:
經濟學家認為,市場經濟有許多好處。例如:
◇ 人們有充分的選擇權利,在市場上購買和出售各自的產品。
◇ 商品價格的競爭,促使生產者提高質量和效率,以免在競爭中被淘汰。
◇ 公司能適應市場的需求,主動采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
◇ 市場能提示生產者,什么是消費者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
◇ ……
○ 對于市場經濟的好處,你有什么切身感受,請至少提供一個事例加以說明。
這里所說的“市場經濟的好處”實際就是課程標準里所說的市場經濟對人們生活的積極影響。活動中列舉出來的四條,是需要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把握的內容,之所以后面還有個省略號,表示還可以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提出更多的市場經濟的好處,這種具有彈性的案例設計,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不同探究能力的需要。這個活動也是直接與課標對應的。
也就是從積極方面,討論當代市場經濟對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影響。
“看得見的手”
“看得見的手”主要講述了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調控作用。
首先指出,相對于市場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來說,政府就像一只“看得見的手”,對市場經濟進行調控;然后說明了為什么需要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接著列舉了政府調控的措施;最后指出,只有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這兩只手緊密結合,才能促進經濟成長。
第二段主要從“看不見的手”的局限性來講為什么需要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主要講述了三個方面的理由,一是市場無法提供的公共物品,如路燈、防洪堤等;二是不能任由市場調節的物品,如毒品、槍支等;三是市場調節本身存在的弱點,如滯后性、自發性、盲目性等。
其中第二個理由比較容易理解;專題探究又專門探討了第三個理由,也就是市場調節本身的弱點;第一個理由在這里解釋一下。
教材上說,有些產品和服務無法由市場提供,這些產品就是指公共物品。
物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競爭性。比如我有一個蘋果,我把它全吃了,別人就吃不到了。這種物品完全可以通過市場調節,來滿足不同人的需要。另一類是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和競爭性。比如路燈,你無法阻止任何一個人利用路燈,同時,你利用路燈也并不影響別人利用路燈,一個路燈可以為所有過路人照明。這就決定了個人不用購買公共物品仍可以進行消費。每個人都需要,但又不能由個人來購買。這樣就無法由市場自發調節來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市場失靈的現象,于是產生了政府調控的必要。像國防、道路、立法、基礎研究這類公共物品是社會發展所必需的。這就需要政府發揮作用。
專題探究“運用‘看得見的手’”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一哄而下”,反映了市場經濟下,人們盲目追逐利益的現象,說明了市場調節存在的盲目性問題,由此引出政府調控的必要性。
“靠山養山,方能吃山,靠水治水,方能吃水”,反映了市場經濟中,出現的局部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相沖突的情況,這一矛盾不能通過市場機制自身來解決,說明了任由市場調節引發的社會問題,這也是政府調控的重要原因。
“以港興市”,反映了政府失靈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政府不遵循市場的規律,也會產生消極的后果。
“為‘看不見的手’把脈”,總結了市場調節機制的弊端。
“看得見的手”對應的課標內容是
從消極方面,討論當代市場經濟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用恰當的事例反映政府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因地制宜 優勢互補
“因地制宜,優勢互補”首先簡單說明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導致貿易范圍的擴大。貿易范圍擴大了,才有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必要;然后從我國和世界兩個方面描述了地區差異現象。接著通過舉例,描述了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最后闡明了因地制宜、優勢互補原則對于發展區域經濟的意義。
專題探究活動“繪制家鄉經濟發展的藍圖”由三個案例組成。
“計算:優勢互補”,讓學生知道,不同地區之間為什么要因地制宜。
“討論: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是與非”,讓學生知道如何正確運用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
“西氣東輸,我們期盼什么”,讓學生體會因地制宜、優勢互補對于發展區域經濟的意義。
描述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一些區域特點,并列舉實例,說明必須從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發展地區經濟。
角色與選擇
“角色與選擇”正文主要關注在市場經濟中“人”的角色定位問題與選擇問題。教材分別描述了一個公民在經濟生活中最可能扮演的三種角色:消費者、勞動者和經營者,并指出每種角色在市場經濟規則下所應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選擇問題主要指就業、敬業和創業問題。
專題探究“自尊、自立、自強之路”包括三個部分。
“走上‘維權’之路”,讓學生知道如何去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
“尋找就業、創業之路”,讓學生了解就業、創業必備的素質。
“路在腳下,也在心中”,針對社會上一些普遍存在的就業、擇業矛盾現象,激發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問題,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下崗失業者類問題,學生將來也可能面對這些問題。
對于專題探究中“走上‘維權’之路”這部分,有的老師認為,這一部分,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三課“當個人權益受到侵犯時”重復,因此可以簡單處理。實際上,七年級教材所說的“當個人權益受到侵犯時”里面所講的個人權益,并不局限于市場經濟生活,它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這一探究,則是專門圍繞市場經濟生活下,個人權利受到侵犯時,個人所應采取的態度。專題探究的問題更集中、更深入,對學生的要求也越高。
在創業方面,有的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大量以娛樂界明星的成功作為案例,認為這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討論娛樂業明星的創業,不利于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容易引起偏差。重點圍繞一些比較大眾化的平凡的職業,可能會好一些。所以,選取案例時,應該注意一下價值觀念的導向問題。
“角色與選擇”所對應的課標內容是:用恰當的事例反映公民個人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課 感受科技之光
這一課,著重講述現代科技的發展。下面設置了三個框題,“科學技術的力量”、“知識經濟”、“學習型社會”,分別讓學生理解現代科技發展的特點和意義,科技進步對現代經濟的意義,科技進步對教育發展的意義。
科學技術的力量
“科學技術的力量”首先講了科學技術的起源:來源于生產實踐;然后講了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接著闡述了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系;最后講述了三次技術革命。
科學與技術的關系比較復雜,科學的目標是認識世界,技術的目標是改造世界。技術發展的歷史要比科學發展的歷史要久遠。課程標準并不要求學生把它們之間的關系,但是,在專題探究中,提到當今科技發展的特點時,其中一個特點涉及到科學與技術的融合,因此,在正文中講了科學發展對技術的影響,以及技術發展對科學的影響。
教材中專門提到了三次技術革命,這里也有必要把三次技術革命的科學背景和技術創新狀況簡單說一下。
三次技術革命 時間 科學背景 技術創新 標志
第一次技術革命 18世紀中后期 牛頓力學 機械技術 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
第二次技術革命 19世紀末 電磁理論 電力技術 電力的廣泛應用
第三次技術革命 20世紀中葉 現代物理學 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 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
專題探究“改變世界的科學技術”包括兩個部分。
“沐浴科技之光的現代生活”,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找尋出科技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記錄現代科技進步的輝煌”中的四段材料從不同角度概括了現代科技發展的特點和意義。
教材第125頁,探究活動需要注意一下:
○ 綜合上述資料,你能否歸納出現代科技發展的如下特點和意義?根據你所掌握的材料,你還能歸納出哪些特點和意義?
◇ 原子能的發現和利用,是人類認識和開發能源史上的里程碑。
◇ 電子計算機的出現,是人類智力解放道路上的里程碑。
◇ 新的科技革命對社會生產發展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蒸汽革命和電力革命。
◇ 科學與技術的融合,加快了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的鏈接,縮短了技術發明與實際應用的距離。
◇ ……
教材歸納出的現代科技這四個特點和意義,是要求學生通過探究活動把握的內容。“你還能歸納出哪些特點和意義?”是在此基礎上的一個引申、提高,這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歸納分析的能力,給出一段描述現代科技發展狀況的材料,能夠從中歸納出現代科技發展的某些特點。
現代科技發展的特點,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20世紀中葉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呈現出加速化、規模化、綜合化、實用化的趨勢,成為當前高科技的新特點。
從應用上看,科學理論轉化為技術生產力的周期大大縮短。
科學技術自身的更新也越來越快。
社會對科研的投入也不斷加大,科技發展規模越來越大。
各種科學技術門類聯姻,相互交叉與相互滲透的綜合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知識經濟 方興未艾
“知識經濟方興未艾”正文首先講了知識經濟的產生;然后講了人類經濟發展的三個階段,即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以及三個階段的特征;接著講了知識作為資源所具備的特點;最后講了科學技術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
知識資源與物質資源的區別是本課的一個重點。
物質資源是可以用盡的,知識則是可以生生不息的。
20世紀60年代,羅馬俱樂部曾經悲觀地預言了工業經濟增長的極限,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前途持悲觀失望態度。顯然,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知識作為資源的這一特征。有了知識資源的可持續增長,就有了經濟、社會可持續增長的可能性。
物質資源只能在物理上換位,知識則可以充分共享。
物質資源不可能同時在不同的空間存在,而知識卻不同。一個軟件,可以同時賣給無數人使用;網絡上的公開資源,可以同時為很多人使用,這就是知識資源的優越性。
物質資源是有形的,知識是無形的。
物質資源是實實在在的、有形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比如礦石、機器、設備等。但知識不同,知識可以在書本、軟盤、語言中得到體現,但多數的知識往往是人或組織的一種能力、一種象征性的符號或員工頭腦中迸發的一個創意。
教材第126頁:“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知識不僅滲透到經濟領域,同時還會滲透到政治、文化等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
科學技術對經濟領域的滲透,在專題探究得到進一步展開。但是,科學技術對政治、文化生活領域的滲透,課文并沒有進一步說明,探究中也沒有圍繞這一點進一步展開,后面第三課中也有類似的內容,但側重在科技對思想觀念的影響,所以,教師在這里有必要通過一兩個案例,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比如:
科學技術對政治生活的滲透的案例
未來學家托夫勒所言:“世界已越來越離開依靠暴力與金錢控制的時代,而未來世界政治的魔方將控制在擁有信息強權的人手中,它們使用手中掌握的網絡控制權、信息發布權,利用英語這種強大的文化語言優勢,達到征服和控制世界的目的。”
科學技術對文化生活的滲透的案例
為了保護自己的語言優勢,法國采取了具有別國借鑒意義的辦法:用法語開發網絡中的信息資源,鼓勵在因特網上使用法語,還規定了在電視和廣播系統中英語詞匯使用的比例,法國人擔心英語的進一步泛濫會損害法蘭西的語言系統。
專題探究“跟隨知識經濟的腳步”,包括以下四個內容。“工具的里程碑”,讓學生通過分析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勞動工具的變化,從而認識不同經濟時代的主要特點。“撬動效益的杠桿”,以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對國家經濟的巨大促進為例,來說明科技對對國家經濟繁榮的重要影響。“涌流價值的源泉”,通過微軟公司的發展歷程,使學生認識到知識密集型產業在創造經濟價值方面的顯著優勢。“快魚吃慢魚”,則是說明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成功更多的取決于對新科技的掌握、對技術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
針對“工具的里程碑”這一活動,需要說明一點,即使在知識經濟時代,三種不同類型的產業仍然會并存;比如,市場上有不同品種的西紅柿,有又大又紅的是“工業化西紅柿”,還有又小又丑的是“農耕西紅柿”,“農耕西紅柿”不用化肥,口味好,雖然價格更高,銷路也不錯。這說明,農耕經濟仍然有其存在的空間。
對于“快魚吃慢魚”這個活動,這里需要加以說明,教材只是說,“快魚吃慢魚”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種常見現象,而不是說,“快魚吃慢魚”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法則,反應速度“快”,只是在市場競爭獲勝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所以,我們教材中所說的“快”,不僅僅是說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快”,教材128頁說:“‘快’,是指對技術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和對市場變化的準確把握。”可見,教材所說的“快”不僅包括了對技術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而且包括了對市場變化的準確把握;不僅要快,而且要準。
教材第128頁,探究活動中所設置的題目需要注意一下:
○ 綜合上述資料,我們能否歸納出知識經濟的如下特點?
◇ 在知識經濟中,知識和技術創新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 信息技術等智力資源在經濟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 農業社會,誰擁有土地,誰就擁有財富;工業社會,誰擁有資金,誰就擁有財富;知識經濟時代,只有擁有新知識,才能占領發展的制高點。
◇ 有較高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的管理人才將取代流水線上的裝配工人,成為勞動力的主體。
實際上,這幾個特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科技發展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這也是課標要求的內容,體現在活動中,所以要充分重視活動這部分內容。
學習型社會
“學習型社會”的正文描述了“學習型社會”的形成。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積累越來越多,因此有了不斷學習的需要;同時,知識經濟的到來,也為人們不斷學習創造了新的便利條件,由此,學習型社會也就應運而生。
專題探究“終身學習的選擇”包括以下六個內容。“我要掌握新技術”,說明在現代社會,知識更新非常快,因此必須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數字圖書館”則是說明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學習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加多樣化了;“職業知多少”是以職業類型的增加為例,說明科技發展對當代社會的影響;“知識是什么”通過一個小故事說明了網絡技術對獲取知識的巨大幫助;“空中課堂”也是在描述互聯網絡在怎樣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博才取勝”說明在現代社會,獲得成功的人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識。
對應的課標內容:從積極方面,認識科技發展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第三課 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
這一課包括三個框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主要講了市場經濟對思想觀念的積極影響;“伴隨科技進步”主要講了科技進步對思想觀念的積極影響;“君子以厚德載物”主要講了如何應對市場經濟與科技進步帶來的消極影響。
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精神風貌煥然一新”說明了市場經濟給人們思想觀念帶來的積極影響。這些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伴隨商品等價交換而產生的平等精神;二是伴隨市場競爭而產生的進取精神;三是伴隨市場規則而產生的法治精神。
專題探究“彰顯平等、進取和法治精神”由兩部分組成。
“消費者的權利”中設置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針對平等精神設計的,一個是針對法治精神設計的。讓學生從消費者的角度,來體會市場經濟帶來的平等精神與法治精神。“‘風險投資’的范例”,讓學生通過案例感受市場經濟所彰顯的開拓進取精神。
伴隨科技進步
“伴隨科技進步”闡述了科技進步對人們思想觀念所產生的積極影響。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乃至思維方式都不斷發生變化。課文以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以及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說明了科學對人們認識世界的影響;以“綠色奧運”為例說明了科學進步對人們價值觀念的影響;以人機大戰為例,說明了科技發展對人們思維方式的影響。
〖引申說明〗
專題探究“尋找科技軌跡感受人文之光”包括了六段材料。從多個角度反映了科技對人文世界的影響。
第一段關于“效率”的材料,說明了科學技術對價值觀念的影響;
第二段關于“電報”的材料,說明了科學技術對認識世界的影響;
第三段關于進化論的材料,說明了科學技術對思維方式的影響;
第四段關于電腦技術的材料,說明了科學技術對文化藝術的影響;
第五段關于全文檢索的材料,說明了科學技術對學術研究的影響;
第六段未來學家演講的材料,說明了科學技術對生活方式的影響。
第136頁專題探究后面的思考題:
◇ 有什么事例可以證明,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表達價值觀的用語往往同科技進步相關聯。
◇ 有什么事例可以表明,當人們解釋一個問題的時候,也會反映科技進步對思維方式的影響。
◇ 運用有關材料說明,科技因素融入了我們的文化藝術生活,這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
○ 在上述材料的啟示下,你還能提供什么事例,說明現代科技發展對人們思想觀念的積極影響。嘗試對這些影響做出自己的評價。
分別從價值觀、思維方式和文化藝術三個角度,讓學生把握科學技術對人文世界的影響。這些內容看起來比較深奧一些,實際上,可以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語言入手,進行探究。比如:
這篇作文不是他自己寫的,而是克隆別人的。
父親的怒罵不僅沒有使他悔悟,倒是起了反作用。
他的社交范圍很廣,能量很大。
我向她傳遞了那么多信息,可沒有一點兒反饋。
游戲機害慘我了,吞了我那么多錢,簡直是個黑洞。
她長得真像她母親,完全是她母親的一份拷貝。
……
這些日常語言當中,如“克隆”、“反作用”、“能量”、“信息”、“反饋”、“黑洞”、“拷貝”,原本都是生物學、物理學、信息論等科學技術領域的專業術語,現在都成為人們日常用語的一部分。克隆已經演變為“剽竊”“抄襲”的代名詞,具有貶義。“反作用”本來是物理學術語,轉換為日常語言,成為“消極作用”的代名詞,也具有貶義。黑洞物理學術語,在日常用語中也具有貶義。
君子以厚德載物
“君子以厚德載物”正文首先指出,現代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人們的精神具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影響;然后講述了市場經濟給人們精神帶來的消極影響;接著講述了科技進步給人們精神帶來的消極影響;最后指出了如何應對這些消極影響。
專題探究“我們選擇什么”包括三個內容。
“辨析:推銷商品的是是非非”,列舉了違背市場規則現象,讓學生從道德和法制兩個方面來尋找對策。
“辯論:面對科技進步、經濟成長的思考”,列舉了科技進步與經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矛盾現象,讓學生從道德角度進行辨析,從而正確對待科技進步與經濟成長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分析:金錢是什么”,讓學生通過辯論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第138—139頁“辯論:面對科技進步、經濟成長的思考”,每一個辯論題目都比較抽象,沒有具體的情境,直接讓學生辯論,容易走過場,或者進行不下去。這就需要教師領會教材設計的意圖,教師也可以自己選擇適合的相關的辯論題目,把它具體化、情境化。比如,“用野生動物做實驗是否道德”的問題,就可以具體化為以下案例:
一所著名的醫學研究機構曾用野生猴子做動物試驗,每次試驗前,實驗員從籠子里帶走一只猴子做試驗,這也意味著這只猴子生命的終結,后來,籠子里的猴子一見到這個實驗員就害怕,都努力把別的猴子往實驗員身邊推,結果,經常是那些體力單薄的猴子被推到實驗員身邊,被帶進實驗室。這就涉及到一個科學研究中的倫理問題:為了醫學的發展,用野生動物做實驗是否道德?
這樣學生會對辯論的題目產生一定的興趣。
PAGE
4 新課程呼喚“牧羊式”教學
前些天,我偶然看到一部《美麗草原》的專題片,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令人心馳神往,而最吸引我的還是草原上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的”羊群,和那縱橫馳騁、安閑自在的牧羊人。面對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感慨萬千:如果新課程下的師生都能像這自由的羊群和悠閑的牧羊人一樣,走出封閉的羊圈,來到這無邊的草原,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自由地選擇那帶著露珠的、鮮嫩的青草,那該多好啊!
于是,我陷入了沉思:這種牧羊的方式與新課程的理念不是異曲同工嗎?它對我們這些新課程的實施者不也應有所啟發嗎?
一、教師應該是引路的“領頭羊”。
新課標認為:社會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這充分說明教師在新課程中再也不是知識的化身,學術的權威,而應是“平等中的首席”。這正如羊群中的領頭羊一樣,它并非羊群中的霸主,而是羊群的“引路羊”。它具有對水草的敏銳性和特有的經驗,它知道哪兒離水草最近,哪兒可能面臨狼群的威脅。它既對羊群中的兄弟姐妹呵護有加,又對調皮的離群的同類予以斥責、批評。
教育教學活動應當是師生生命體之間的情感交流、思想溝通和生命融合。廣大教師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也應發揮引導、組織、促進學生學習的“領頭羊”的作用,充分尊重學生,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交流、對話,和學生共商他們所喜愛的教學方式,真正視學生為自主發展的主體,激發他們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與其共同探討學習中遇到的新問題,引領他們主動地發現知識、建構知識、咀嚼知識,同時還應主動調控課堂教學的過程,調節學生的興奮點,使師生在教學過程中都能教有所獲,學有所成。
二、教師還應是細心的“羊媽媽”。
新課標提出: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社會學習的規律,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這要求我們廣大教師應該像羊媽媽關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與能力狀況,真誠地關愛他們。對于那些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放手讓他們去合作、探究。當他們困惑、迷茫時,主動地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去關心他們、鼓勵他們,并給予適當的點拔。就像羊媽媽放手讓成年的羊去獨自覓食那樣,使他們在良好的合作情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知識的啟迪,品味成功的歡樂。
對于那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我們應給予更多的呵護,就像羊媽媽對待尚不能自主覓食的小羊羔一樣,無私而慷慨以甘甜的“乳汁”哺育他們,要針對他們的基礎狀況,設計較為淺顯、更適合他們個性的問題去喚起他們學習的信心,點燃他們思維的火種,當然,更應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教給他們“覓食”的方法,而不是永遠給他們“喂奶”。
三、教師更應是個優秀的“牧羊人”。
新課標說得好: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應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而傳統的教學理念過于注重知識的習得,把學生關在封閉的校園內,將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不管他們是否具有相應的接受能力,強迫其硬吞,結果學生學得厭倦,教師教得厭煩。而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更應像牧羊人一樣,熟悉羊群所喜愛的草類,了解草原上哪兒水草肥美,哪兒適宜安營扎寨,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只有這樣他才能引領羊群走出羊圈,自主地飽餐到最適合它們各自胃口的“美味”。
作為一名新課程的實施者,我們更應該掌握新課標的核心理念,以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愿望,讓他們選擇自己最喜愛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努力挖掘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課程資源,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認真傾聽他們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為學生的知識建構提供支持。正如牧羊人讓羊兒去挑選自己最可口的青草咀嚼、回味一樣,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得開心!
讓我們都來做孩子們所喜愛的“領頭羊”、“羊媽媽”、“牧羊人”,去暢游新課程那翠色欲流的綠洲,相信您也一定會品嘗到新課程的快樂!談談幾種新的社會教學方法
人的知識是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獲得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交叉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耳聞目睹、口誦心維,讀讀寫寫、講講練練,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做,可以拓寬學生獲得知識的信息渠道;還可以使課堂教學輕松愉快、生動活潑,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依據這樣的指導思想,我在上社會課 時,結合師專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創造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謹此羅列,以求拋磚引玉。
社會課的語文教學法
在社會課中引入語文教學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社會與文學的關系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任何文學作品都產生于一定的社會背景并反映某一個方面的社會現實,同樣,任何社會內容都是依靠文學形式 (有少量是實物形式)記錄下來的。因此,對社會的表述不僅可以借鑒,而且必須借鑒文學的方法。我做過兩 年語文教師,上了八年社會課,從賈誼的《過秦論》中了解到秦朝滅亡的社會原因,從清朝的腐敗社會中認識 到《紅樓夢》的偉大意義。社會課和語文課的共性實在太多了。
把一些語文教學方法運用到社會課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指導學生圍繞社會教材的章、節、 標題來抓中心,劃段落,分層次,歸納大意,寫出提綱和要點,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講述歷 史事件和社會人物,運用記敘文和小說的表現手法,按照時間、地點、場景和情節等要素,或敘述,或議論, 或描繪,或抒情,再現社會的過去,生動活潑,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講述社會原因、結果,分析社會觀點 ,介紹社會場景及社會文物,則采用議論文、說明文的方法,擺事實、講道理,做到觀點鮮明,論據充分,論 證嚴密,邏輯性強。甚至在考試中,我也采用作文的方法,把論述題改為“社會作文”。考中國古代史,我要 求學生寫一篇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的讀后感,考世界古代史,我要求學生寫一篇“由新航路的開辟所 想到的……”的文章,打開了學生的思路,培養了學生的聯想能力。實踐證明,社會教學參考語文的教學方法 是很有益處的。
社會課的對抗式討論法
長期以來,怎樣組織和開展課堂討論一直是社會教學的難點,不少老師布置的課堂討論場面冷淡,爭論不 起來,導致討論失敗或者收效甚微。我從電視臺播放的大學生辯論對抗賽節目引起轟論效應中受到啟發,于是 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討論之中,很受學生的歡迎。
每次討論前,我設計一個學生感興趣的題目,把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兩大組,要求每個人都按題意寫成小 論文或辯論稿并交給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發回給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互相補充完善本方觀點。正 方和反方各推舉4名代表,在班上進行辯論。其程序是:各自陳述意見→自由爭論→歸納總結。最后由老師進行 裁判并具體分析雙方的辯論得失。在世界古代史教學中,我組織的課堂討論題目是:“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之 比較”,正方的觀點是“西方文明不如東方文明”,反方的觀點是“東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在世界現代史 教學中,我設計的題目是:“戰爭與和平誰是社會的主流”,正方的觀點是“和平是社會的主流”,反方的觀 點是“戰爭是社會的主流”。這種討論具有競爭機制,適合學生的特點,他們為了駁倒對方,翻閱了很多書, 討論的場面十分熱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時間已到,很多人仍言猶未了。
社會課的抽簽提問法
課堂提問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如何提問,則要講究藝術性。我采用的是抽簽提問法,具體做法 可分為五個步驟:第一步,設疑,即提出問題,制造懸念;第二步,閱讀,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和思考, 尋找答案;第三步,抽簽提問,讓幾個學生回答,列出不同意見;第四步,討論,自由發言,分析問題;第五 步,老師歸納總結。其中關鍵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第一步“設疑”要難易適當,并有一定的誘惑性,能引起 學生去思考。第三步抽簽,機會要均等,使人人都感覺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因而認真看書,積極動腦筋想問 題,不敢懈怠。 所抽的簽可用紙片做,每張紙片上只寫一個學生的名字,裝入信封中。提問時當眾抽簽答完后將簽裝入另 一個信封。一個學期要保證每個學生被抽中2—3次,至少要抽中1次。為了引起學生的重視,要根據學生的學習 態度及答題水平,每次提問都打分(不公布),記入平時成績。提問既可以讓學生口頭回答,也可以讓學生作 書面回答和寫在黑板上,以提高學生對社會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社會課的知識串聯法
   所謂知識串聯法,就是抓住社會線索。這線索猶如網之綱,綱舉目張,基本知識就會一網而盡。社會知識 一般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幾個基本要素構成,上社會課必須把這些基本要素講清楚,這是社會課與其他 課程的最大區別。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為社會的基本線索,并以這些基本線索把相關社會知識串聯起來,好像 用線串珠子一樣。
   比如,以時間的推移為線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間的轉移為線索,按一定的地點、區域或國別范圍來講 授社會;以人物的活動為線索,一個重要的社會人物(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往往貫穿了整個時代,中 國民主革命史與孫中山、毛澤東的名字幾乎密不可分;以社會事件的發展為線索,講清起因、經過和結果,就 可以知道每一種社會現象的興衰過程。此外,還可以把握一定的社會矛盾為線索,分清兩個社會發展階段的主 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決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 革命),以及矛盾產生、發展、激化和消失的過程。用馬克思主義的矛盾論原理來分析社會問題,我們就會發 現一切社會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會矛盾引發的,而社會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動構成的,評價社會事件和社會人物 都必須同一定的社會矛盾聯系起來,如評價社會事件的性質要看其主要方面,評價社會人物的作用要一分為二 。
   可見,社會教學抓線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線索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思路,教學思路又是由教學內容、教學 對象及教學條件來決定的。一個成熟的教師,其教學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條不紊的,符合學生的認識水 平和思維方式的,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來組織教學。
   社會課的點面交叉法
   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最重要的是要找準“點”,以“點”帶“面”。所謂“點”,就是社會縱向和橫向 聯系的交叉點,即座標。我上課時,往往抓住某一個知識點,談今論古,談古論今,或者談中國論外國,或談 外國論中國。比如講到世界某段社會時,我就問:“這時的中國怎么樣?”,公元1—2世紀,西方有個羅馬帝 國,東方有個東漢帝國,不同的是前者是個奴隸制帝國,后者是個封建制帝國。講到現在的“中東和談”,就 說一說猶太人的苦難社會、現代的幾次中東戰爭,幫助學生分清是非曲直,并介紹一些書目讓學生去借閱。這 種點面交叉法,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
   社會課的教學點,還包括現實社會的一些“熱點”和“焦點”問題,啟發學生從社會的角度去思考這些問 題。有人也許會認為這樣做,上社會課會離題,扯得太遠了。其實不然,首先,從社會的角度講現實問題,是 符合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教學原則的;其次,學生對現實問題比較關注,也感到比較困惑,如果我們從本學 科的實際出發,對這些問題進行有說服力的講解,利用課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將是不言而喻的。
   社會課的點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盡量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并使之融匯貫通。為此,要求教 師必須要有厚實的知識基礎。培根有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我們教育界有一句老話叫“給學生半桶水, 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教師平時知識的積累是很重要的。我堅持看書學習,特別是注意收看電視新聞、 專題報道,閱讀報紙雜志,以擴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識,上課時補充一些教材之外的材料。我收集資料的辦法多 種多樣,或做索引,或剪報,或抄錄于卡片和筆記本,或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學生作業做得好的我也保留下 來。我把這些資料歸納分類,使用起來很方便。比如,關于“蘇聯的形成和解體”的社會資料,我整理為一冊 ,上“世界現代史”講到這個問題就感到左右逢源,輕松自如。可見,教學者,欲教必須先學,作為教師,應 該教到老,學到老,教學相長永遠是個真理。
  上面所談到的,是我上社會課的一些做法,有一些還停留在想法階段,還是十分粗淺的。教海無涯,學無止境,幾年來教師工作所積累得的這些點滴經驗,只不過是我在教學海洋的岸邊所撿得的幾枚貝殼而已。
澉浦中學 宓覓采用多種途徑,提高社會課的教學效果
我國自90年代后期以來大力提倡素質教育。鄧小平同志也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指導思想,只有科教才能興國,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擔負起改革教育的重任,不斷研究教學規律及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
中學社會課最早開設于美國的1916年,1923年我國才正式啟動社會課課程,并隨之展開了各種各樣的研究和探索,包括教學原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雖然是這樣,直到現在,有些人對“為什么要在中學開設社會課”,它的開設到底有什么意義和價值,還持有懷疑態度,他們認為:只有意義重大的科目,如語文、數學、英語等,才有充分的理由去占用中學生有限的學習時間,否則就是加重學生的負擔,浪費教師和學生的時間,種種原因造成了我國社會學科的到現在還比較薄弱。它還期待著全體社會學科工作者的積極探索和研究。多年從事社會學科的教學工作,初步摸索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學方法,結合中學社會課的特點,即它是以認識社會為主線,按照認識祖國、認識世界的順序,使中學生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擴大對社會的認識范圍。培養學生正確觀察社會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和法制觀念的啟蒙教育,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它豐富的課程內容,種種方面,都決定了社會學科的獨特性。為了全面提高社會課的課堂效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圍繞以下幾方面具體實施。
一、教學目標應全方位制定
社會課結合自身的特點,它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情感、行為、技能、德育五個方面具體如下:
(1)知識目標:使學生知道一些社會常識,包括所處地域,社會環境,能用所學的知識正確的判斷和解釋一些社會現象,對所學社會常識有初步的體驗。
(2)情感目標:感受課程內容反映的社會的真、善、美,認同課程內容,所表達的知識和道德,以及社會生活中的真、善、美事物,喜愛社會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祖國、鍛煉意志,有困難、受挫折時不自卑,獲得成功時不驕傲。
(3)行為目標:養成學習專心、認真的態度,舉止文明、禮貌待人和勤勞節儉的行為習慣,學會尊師敬長和待人接物的禮節,學會做簡單的家務勞動及公益勞動。有言行文明的習慣,有自尊、自愛、自立、自理和勤勞節儉的習慣。
(4)技能目標:初步的判斷和思考具體社會事物、現象的能力;初步參與合作、交往能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社會技能;會查找資料、選擇資料;會用圖畫、數字、文字、語言、實物來表現身邊的事物、現象和表達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5)德育目標:初步具有集體主義觀念和服務社會的意識,逐步樹立民族自尊心和建設家鄉,振興中華的責任感,熱愛祖國、文化、國土,培養為人類的發展做貢獻的意識。
二、教學過程,以活動為中心進行
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就要突出以活動為中心,強調學生作為主體對課堂教學的參與,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交往,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為此,圍繞教學的重點、難點為學生創造主動參與,主動思考的、積極探索的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多思、多說、多做,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主體性發揮創造自由無拘束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并對學生表現出尊重、信任、愛護和平等,師生合作的態度使學生從心里感覺到自由與安全,學生在沒有精神壓力的氛圍中學習,并經常受到教師的成功激勵,使學生整個精神活動處于主動激活的狀態,使課堂煥發生命力,為學生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發揮提供積極條件。學生有了自我教育、自主學習的意愿后,他們自然就會參與到課程的的認識活動中去,如:講古老文明(二)古代巴比倫和古代印度時,為讓學生明白什么楔形文字時,教師提出了學生課下自制的“木楔”并和投影出的“楔形文字”比較,學生之間傳遞觀看的形式,使對一個抽象的楔形文字,一下變成了具體實物,大家感受很深,課堂效果很好,而且通過對自制“木楔”同學的表揚,激發了課上的積極性,而且通過這樣的環節設計,還突出的展現出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如:在講甲午中日戰爭一課,為了讓學生明白“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和認清清政府投降賣國的可恥行為這一教學重難點,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可以先放映錄象片,然后組織學生分組自由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將這一課中的兩部分內容進行對比思考,從廣大官兵和清政府對待日本侵略者的態度行動和結果等幾方面舉行對比,并讓學生自己從對比中歸納出結論,面對外國的侵略者,只有勇敢抗戰,才能贏得勝利,贏得人民尊敬,妥協投降,只能導致割地賠款。最后遭到人民的唾罵。在整個自由討論過程中,學生充分表現出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從中只起到點撥作用,經過學生相互討論、啟發最后得出結論。
三、學習空間應全面開放
社會課的學習應該是被開放的、活動的空間應該是自由自主的課程教學,并不都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課堂的桌椅布局可以靈活多樣性,總之課堂的氣氛應該是生動活潑的,給學生更多的發言機會,讓學生走上講臺去講,讓老師離學生更近些,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以生動的方式展示教學內容,課上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讓他們的個性得到自由的舒展。比如:在古老文明的(二)古代巴比倫和古代印度一課中,關于“古代巴比倫”空中花園的介紹,我讓學生大膽去設計空中花園,并畫出設計圖,在課上到前面給大家去介紹自己的設計方案,效果很好。充分體現出孩子課上的活動空間的開放的特點。同時,學習空間的開放性還應體現在教師的課上提問的技巧問題,力求讓學生達到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如:講甲午中日戰爭,針對鄧世昌等官兵不怕犧牲、英勇奮戰的壯舉,尤其以鄧世昌的愛國言行等有關內容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應如何學習鄧世昌獻身祖國的愛國精神?”換一個角度提問“鄧世昌的獻身祖國的愛國精神為什么值得我們學習?”雖說這兩種問法答案差不多但后一種問法比前一種更廣四、學習方式應多元化
社會課的綜合性、活動性、生活性等特性客觀上要求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新的學習方式,有主題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問題解決學習、討論學習、體驗學習等。主題學習可以很好的綜合各學科的知識,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利用游戲、角色扮演、討論等手段學習,培養學生合作與競爭的社會行為,讓學生在活潑的學習環境中獲得發展。如:在古老文明(二)古代巴比倫和古代印度中,通過分組討論:“古代印度對世界文化重要影響是什么?”學生們以“數學、宗教”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又如“社會課本第五冊十四單元:我國的基本國情,就可以把人口、資源、環境分別列為三個社會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引導學生從生活知識的各個角度來認識和思考,從而形成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即是強調學生的社會參與,獲得對會的真情實感,這可以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來體現。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本班實際學習需要靈活選用,以便取得最佳效果。
五、加強師生的合作學習
所謂師生合作,就是師生共同探索、求知的過程。學生的探究活動需要教師進行探索性的引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行發現問題、師生共同尋求答案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設探索情境提出探索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中學的社會學科做為一名新課程,它還很稚嫩,它還需要我們廣大從事中學社會教學一線教師的不斷探索和總結。這些經驗和總結都將成為中學社會學科理論研究最直接和生動的資源。并會給中學社會這門新學科注入新的活力。有我們的努力,我相信中學社會這門新學科定會在我們的期盼中日趨成熟。
澉浦中學 宓覓精心備課,激活課堂
不知不覺與新課程同行已半個多學期了。在任教新課程這段時間以來,我感觸最深的是,對學生來說新教材難學,對老師來說新課程對老師的要求太高。怎樣把課本上一小塊文字,幾張圖片上好上活,讓學生動起來,真的非常不容易。因此每節課可以說就是對老師的又一次充電。下面我就結合教材內容說一下我的備課準備工作。
一:樹立知識經緯
首先在上課前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本課的話題,由淺入深提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先活躍起來,然后告訴學生本課我們要學一些你們也許還較困惑的一些問題,幫助學生梳理本課的知識脈絡。讓學生知道本節課應該“學什么”。如在上到“干旱寶地---絲路明珠”時,一開始放一些有關新疆的圖片,讓學生親生感悟,新疆人的氛圍,然后讓學生進入課題“你了解的新疆有多少?”同學們你說我說情緒高昂。于是我就在黑板上本課要學的知識脈絡:新疆----干旱----水-----坎兒井----=綠洲農業-----寶地(絲路明珠)。這樣讓學生一開始就能明白本課的重點,也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
二: 進行熱點討論
每節課我都設計很多的討論題目。也是根據知識經緯,由淺入深,讓學生一點點思考起來。通過討論合作讓學生學會自己來解開問題的疑惑,樹立他們的成功感。每次討論都加以評論和鼓勵。如就上面課題我設計了這樣一些題目,讓學生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新疆為什么會這么干旱?”----缺乏什么資源?-------如何利用有限的寶貴的水資源?-----結合課文插圖說說坎兒井工程有哪些優點?-----新疆人又是怎樣利用坎兒井發展綠洲農業,使新疆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通過討論主要目的是讓每位學生都動起來,都有話可說有事可做。可分享別人的智慧,同時也學會一種團結合作的精神。
三:開發思維廣角
每次在討論后,在學生掌握了一些知識點后,為了讓學生學會用已學的知識分析問題,開發思維,我經常巧妙利用教學內容設計出能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教學思路和途徑,深入挖掘,引發學生的思考,研究和創新。如上例討論后我就設計了這樣兩個題目:新疆人民為什么會創造出如此偉大的坎兒井工程?(結合自然條件)--------能創造這樣的工程把新疆從沙漠變成綠洲?說明了什么道理?-------世界上還有類似于坎兒井這樣的灌溉工程嗎?這樣的問題就要求學生懂得知識的連貫分析。并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加強人文精神的教育,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激活思維的單一性。通過開發思維廣角,主要目的是以此來提高學習效率,開拓思維,啟迪思維。
四:拓展課外園地
新課程標準之一就是讓學生走入生活。用所懂的一些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難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會體驗生活。在實踐生活中鍛煉自己的能力。因此我也經常讓學生在課外收集資料,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如在上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南北方的差異時”我就讓學生對自己所在區的居民作一次關于衣、食、住、行的生活特色的調查。通過實踐來體會南方人的生活。通過實踐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總結、概括的能力。讓學生把知識學活、用活。
我想面對新課程,新挑戰,我們每位教師都會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來適應新的挑戰。真正作好備課這一關,這應是上好每一堂課的重中之重。但愿我的一些做法能給各位同行有一絲的借鑒。第二單元 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一、本單元課程標準要求
1、一級目標
目標2 了解當今的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主動關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具體目標
2-1 運用典型事例和相關數據,說明現階段中國和世界的人口、資源與環境形勢。(1、2課)
2-2 列舉人口問題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理解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穿插于每一課中)
2-3 了解世界和中國的老齡化趨勢,知道我們應有的態度和行為。(1、2課)
2-4 描述資源與我們生活的關系,說明合理利用資源的重要意義。(1、3課)
2-5 了解區域性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知道問題的解決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國的通力合作。(穿插于每一課中)
2-6 綜述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的關系,說明三者協調才能使社會持續發展。(1、3課)
二、本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數據和實例,了解世界和中國的人口、資源與環境狀況及其問題,樹立憂患意識。
(2)能夠說明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關系。
(3)知道我國為解決人口、資源與環境等問題的宏觀措施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4)理解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及其必要性,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
三、本單元教材框架結構分析
(1)圍繞一個主題:即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問題。
(2)貫穿三條主線:世界和中國的人口問題及其解決對策、世界及中國的資源問題及其解決對策、世界和中國的環境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3)由三大板塊組成:世界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正確處理PRED的關系,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四、本單元教材處理建議
(1)本單元所探究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不僅是世界性問題,而且在本國、本地也較為突出。為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培養學生的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在教材的處理上可選擇一些地方化的資料、本國本地區發生的重大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來激起學生探究的熱情、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要利用好教材的提供插圖、資料。
(2)、本單元脈絡清晰,既可按照教材的邏輯進行教學,也可打破教材結構,按照三條主線進行授課。
五、學生學習方式建議:
(1)注重生活、注重實踐、注重體驗。要指導學生收集、分析、處理相關資料,組織學生就關心的資源、環境問題開展社會調查、參觀訪問,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想、所做。
(2)運用探究性學習方法。本單元的每一課時教材都安排了一個專題探究,要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通過討論、辯論、角色模擬、分析、比較、歸納等多種形式,進行問題探究。
六、本單元各課教學設計:
第一課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建議課時安排:4課時)
本課結構分析
本課簡單勾勒了世界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的基本輪廓及其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并“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的逐層展開作好鋪墊。課文以“一道難解的題”作為引子,將PRED四者之間的重重矛盾呈現在學生面前,然后分別介紹了人口、資源與環境等方面出現的世界性問題及其對人類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第一課時 《一道難解的題》教學設計
本課時結構分析:
首先以1998年中國長江洪災為例,從分析其成因入手展示了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的重重矛盾。在此基礎上,從理論上介紹了PRED的概念及其涉及的重大問題,強調在“發展”這個當代社會的主題下,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矛盾是一道難解的題卻又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本課時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展示分析,使學生感悟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矛盾是一道難解的題卻又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學會正確看待PRED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及圖表的能力,引導學生用歷史的、辨證的眼光觀察、評價、探究社會問題,提高參與社會實踐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3初步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培養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PRED四者的矛盾及關系
難點:從歷史、現實的角度辨證的看待PRED四者的關系。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布置
收集有關長江洪災的資料
二、導入新課
[七嘴巴舌話洪災]
輔助媒體展示:長江洪災的影像資料,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這場百年罕見的特大洪水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的巨大損失,激發學生強烈的關注。(或讓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圖片等)
設問1:你們能分析一下造成長江洪災的原因嗎?(學生思考后并合作探究)
教師引導學生代表回答,并及時點撥和適當板書。并引導學生概括分析—人為因素是造成98長江洪災的主要原因。
(98洪災的原因:
自然因素:(1)流經地區大部分為濕潤地區,流域面積廣,支流多,干流汛期長、水勢大。(2)98年夏季氣候異常,集中降水,干支流同時進入汛期。(3)中游的江漢平原,地勢低洼,河道彎曲,又是多路來水的匯合地區。
人為因素:(1)長江上游過度砍伐,水土流失嚴重,長江河床抬升(2)中下游地區圍湖造田,使湖泊萎縮,蓄洪能力下降。(3)不合理的水利建設)
設問2:98長江洪災給我們什么啟示?
重點讓學生概括出:要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并引出主題:PRED四者的矛盾是一道難解的題,又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知識拓展:何為PRED?
三、新課教學設計
1.[說古論今]:出示材料《昔日樓蘭古國,今日茫茫沙漠》
回顧七、八年級知識,引導學生從歷史的記載中考證、從現實中感悟人與自然的關系。
2。[時空隧道]:從歷史的記載中考證
(1)引導學生讀圖2-1、2-2、及其文字說明,并結合八年級學過的相關歷史內容,思考
問題:兩副圖分別反映了哪個歷史時期?當時人與自然的關系分別是怎樣的?
(建議學生與同桌之間相互交流)
2-1反映的是史前時期或農業文明的早期,人類對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有限,對自然界更多采取的是“崇拜”“順從”。2-2反映的是我國的東漢時期,農業文明較為發達,人們開始有意識的“改造”自然。
(2)讓學生讀圖2-3,設問:該圖反映了哪個時代的社會生活?這時人與自然的關系又是怎樣的?試舉一些例子來說明這一時期的人與自然的關系。
(反映的是工業社會,人類可以比較自由的憑借自己的意志來“征服”、“改造”自然,但隨之而來的是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化,迫使人類反思自己的行為,尋求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如:從北大荒——北大倉——北大荒;淮河水質的變化;亂砍亂伐——退耕還林等)
3.[反思與感悟]:從現實生活中感悟
(學生閱讀教材資料,教師設問,學生思考并探討后回答,教師適當點評)
(1)讓學生讀圖2-4,
設問:你能分析塔里木河流經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該流域在城市分布上有何特點,你能分析這種分布特點的原因嗎?)
(自然環境特點:地處歐亞大陸深處,遠離海洋,周圍高山環繞,氣候極端干旱少雨,地面大部分被流動沙丘覆蓋。城市主要集中在河流兩側,塔里木河水為城市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水源。)
(2)多媒體輔助展示:塔里木河生態環境破壞前后的相關資料、圖片
設問:結合圖片及課本資料,請你簡要分析塔里木河萎縮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
(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但人為因素是主要的。)
(3)讀教材關于治理塔里木河及其流域內生態環境治理的不同建議,
設問:如果采納了建議一,會給塔里木河的中游和下游帶來哪些影響?
如果采納了建議二,又會給塔里木河帶來哪些影響?
你更傾向于哪種建議?簡要說明理由。
(建議一的優點:可以最大限度減少中游水資源的蒸發和流失,保證下游水量。缺點:耗資多,管理難度大,對中游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塔里木河存在的問題。
建議二是一個綜合了人口、資源、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方案,從政策、工程、生態建設等多個層次著手解決問題,有利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續發展。)
4.[人地關系大家談]:
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討論教材上的三個觀點,讓學生充分的發表自己的看法,組長做好筆記,然后全班進行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辨證地分析PRED四者之間的關系。人類要保護與合理的開發資源,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治理,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5、[收獲與體會]:通過本課的探究,你將如何解答PRED這道難解的題?
第二課時 行進中的世界人口列車 教學設計
本課時結構分析:
本課時首先詮釋了人口數量的增長是如何引發環境、資源、經濟狀況及社會變動等一系列變化的,說明人口因素在整個PRED系統中的關鍵作用。然后,教材又以形象的比喻說明世界人口這輛不斷前進的“列車”,自近代以來一直高速增長的事實。并針對人口問題在不同國家的不同表現,簡要分析了發展中國家與少數發達國家人口問題的根源和表現。
本課時教學設計:
一、導入設計:
小品導入:(大意是)上帝看到地球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于是讓時光倒流三千萬年,為避免重蹈覆轍,召開了動物世界的會議。會上老虎、大象等動物一致提出,要想解決問題,最好辦法是殺死猿類。
設問:動物們為何要殺死猿類?
(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是造成資源、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而人類是由古猿轉化而來的。)
二、新課教學設計
1.小組討論:人類的活動是如何引起資源、環境問題的?
人口過多——向大自然過多的索取資源(資源短缺)——超過了自然界的自動調節能力(生態失調)
排放的廢棄物過多——超過了自然界的自然凈化能力(環境污染)
2.讀圖2-5,計算世界人口每增長10億所需的時間,分析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
3.[啟思園] 世界人口增長過快給資源、環境與發展帶來的影響。
4.[議一議]地球能養活多少人?(課前指定學生收集相關資料)通過討論課本的三個觀點,引導
學生全面的、辨證的看待人口與自然的關系,人口數量應當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5。[知識拓展] 世界人口再生產的類型 引出當今世界上主要存在的兩種人口問題:人口增
長過快和人口增長過慢,這兩種問題分別對應著目前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
6.[合作與分享]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不同的國家 不同的問題〉,接著小組討論課本上提出的
三個思考題,然后派代表闡述各組的意見。
在談到日本的人口問題時,教師適當進行知識拓展:什么是老齡化?中國目前人口數量超過印度,同時也面臨著人口老化的問題,從而我國的人口問題更為復雜,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為探討中國的人口問題埋下伏筆。
通過討論分析,引導學生認識:合理的人口發展應當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7、[實踐與提高]:請你就日本和印度的人口問題,各設計一條宣傳標語。
第三課時 資源出現短缺 教學設計
本課時結構分析
首先,教材以例舉的方式說明了資源的概念,接著介紹了自然資源的分類及資源問題的形成。通過專題探究〈自然資源與我們〉,引導學生關注資源問題,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覺節約資源、保護和科學利用資源。
本課時教學設計:
一、導入設計
課件[今年夏天不斷電,要斷就斷一整天]由電荒問題導入新課,引導學生關注資源及資源問題。設問:電荒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哪些不便?
引出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離不開自然資源。
二、新課教學設計
1以〈我的一天〉為題,請學生談談自己一天正常的生活所需要資源。教師板書列舉,并請學生根據其是否可以循環使用進行分類。
2[議一議]學生所列舉的資源目前的現狀怎樣?造成這種現狀(資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
3小知識 一些重要的礦產資源即將耗竭的年限
4關注資源枯竭問題的教學建議
課件:兩則材料
(1)人——從——眾——?森——林——木——?
(2)爺爺是打獵的——父親是伐木的——我是賣根雕的——兒子是賣黃沙的——孫子是——?
設問1、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對你有什么啟示?
設問2、對兩則材料進行合理暢想,并說明這樣想的理由。
5小組討論 以〈我的一天〉為主題,談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資源、保護資源、科學利用資源。
6課外延伸 以〈節約紙張 保護森林〉為題向全校師生寫一份倡議書。
第四課時 失去平衡的環境 教學設計
本課時結構分析
教材首先界定了“環境”的概念,指出人類生存的環境特別是自然環境是重點探究的對象。然后,指出環境問題即是生態系統出現不平衡所導致的結果,并列舉了史前時代、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所面臨的不同的環境問題。最后,從兩方面說明了環境問題的全球性特征:一方面世界絕大多數地區都面臨一種或多種環境問題,另一方面某個地區的環境問題具有遷移性的特征,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轉移和擴散。
本課時教學設計:
課前布置
收集一些世界上發生的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環境問題,分析某一類環境問題的起因與后果。
二、導入設計
材料或圖片 〈非洲的環境難民〉
引出: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人類應善待自然、保護自然。
三、新課教學設計
1學生自學p56一、二自然段,了解環境的界定、組成及不同時期環境問題的不同表現。
2成果展示:你了解哪些世界上發生的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環境問題,分析這些環境問題的起因與后果,談談對這些問題的感受等。
教師參插一些重大環境問題的圖片,讓學生能更直觀的了解。
對學生列舉的重大環境問題進行分類:生態平衡失調和環境污染。分析環境問題的全球性特征:一方面世界絕大多數地區都面臨一種或多種環境問題,另一方面某個地區的環境問題具有遷移性的特征,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轉移和擴散。
3專題討論〈全球氣候變暖對我國的可能影響〉
設問1、氣候變暖的原因是什么?
知識拓展:〈京都議定書〉的簽定 并指出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設問2、氣候變暖對我國農業生產有哪些影響?
知識回顧:我國海岸線的特點和沿海地區的地形特點。
設問3、氣候變暖對我國沿海地區有哪些影響?
4預測和推理 氣候變暖對本地生產生活的影響。
5實踐訓練
A.想一想:自己能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
B.美國因本國利益而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作為地球小公民,請就此事給美國總統寫一封信。
第二課 直面中國的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 建議課時安排三課時
結構分析:
本課在第一課的基礎上,以世界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為背景,繼續把問題進一步聚焦在我國,探究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教材采取并列方式,分別介紹了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三方面的基本國情及其所面臨的問題。
第一課時 人口警鐘須長鳴 教學設計
本課時結構分析:
本課時主要圍繞我國的人口數量和質量而展開,教材首先用直觀的數據呈現了我國當前的人口總數。然后回顧了我國人口發展的歷程,在此基礎上總結歸納了我國人口的三個主要特點:人口數量大、人口素質偏低和人口的老齡化。最后通過專題探究,闡述了它們對自然、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本課時教學設計:
一、導入設計
知識搶答:中國人口知多少?
在此基礎上總結中國人口的三個特點。
二、新課教學設計
1課件 中國人口走勢圖(1840——2001)
設問:分析各階段人口增長的特點及其原因,預測今后我國人口增長的趨勢。
回顧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的相關知識。
2計算六國單位面積的人口,比較我國人口對國土的壓力與其他國家的差異,樹立人均觀念。討論人口過多給我國帶來的影響。
3讀圖2-15及右邊的文字說明
補充:我國人口的身體素質資料
分析我國人口的素質特點及其對我國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4讀圖2-16,說說我國人口年齡結構有什么樣的變化趨勢。
小組討論:我國人口老化給社會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及應對的措施,倡導敬老愛老的美德。
5知識拓展:分析從“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變化的原因。
6辯論賽:人口多好,還是人口少好。
課前準備:選取12位同學分兩組組成正反雙方,并收集相關資料,其余同學做拉拉隊。
注意方面:
(1)活動最后不要求學生支持某一方的觀點、結論。
(2)教師須指出雙方觀點均有片面性,應全面地分析人口問題。
(3)要注意引導學生把上述觀點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重要的是要使人口數量與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相適應。
第二課時 資源“大國”還是資源“小國” 教學設計
本課結構分析:
本課時主要圍繞我國自然資源的現狀及其問題而展開。教材首先通過一系列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在世界的排名,呈現了我國許多資源總量巨大的事實。同時點出豐富的資源對我國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隨后教材筆鋒一轉,用一系列我國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的比值,交待了我國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并不大的事實。在此基礎上,總結了我國自然資源的主要特征: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最后簡單論述了我國資源開發與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經濟建設的負面影響。
本課時教學設計:
一、課前布置:向有關部門作一次調查,了解本地資源的特點,及在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二、導入設計(將錯就錯)
教師板書:我國的自然資源——地大物薄,當學生提出疑問時,教師可讓學生討論“博”與“薄”之不同,并請學生列舉“博”與“薄”的例子。從而揭示我國資源的特點:總量豐富人均少。
三、新課教學設計
1、[自主學習] 閱讀圖2-17,回答下列問題:A、我國主要礦產資源的總量在國際上的地位。B、在品種上的特點 C、人均占有量特點
[知識拓展]:課件《我國礦產資源分布圖》,引導學生分析我國礦產資源在空間分布上的特點。
[思考分析]礦產資源的這些特點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影響?我國正在采取哪些措施來解決存在的問題?
2、[知識回顧]
[小組討論] 我國國土資源的質量及對人們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影響。
知識拓展:我國的能源組成
3、成果展示:本地資源的特點及在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參插有關本地資源的資料和圖片,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資源問題。
4、[考一考 資源問題知多少] 介紹我國自然資源存在的其他問題,請學生用我國或本地的具體例子來說明問題。
5、[議一議] 有人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談談你的感想和體會。
6、[試一試] 就本地存在的資源問題向當地政府提幾點建議。
第三課時 環境亮起“黃牌” 教學設計
本課結構分析:
本課主要圍繞我國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惡化兩方面的環境問題展開。教材首先通過一系列令人震憾的標題使學生認識到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正在遭受破壞。隨后,闡述了我國社會發展,尤其是現階段的工業化,使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最后從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兩個方面,闡述了我國當前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其對社會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本課時教學設計:
一、課前布置:拍攝一些反映當地環境問題的照片或收集一些反映當地環境問題的資料。向爸爸媽媽調查家庭每天扔掉多少塑料制品。
二、導入設計
1、漫畫:《長江與黃河的對話 》 黃河:長江,長江,我是黃河!
長江:黃河,黃河,我也是黃河!
2、淮河流域流傳的一句諺語:六十年代洗衣做飯——七十年代魚蝦絕代——八十年代身心受害——九十年代洗不盡馬桶蓋
問:兩則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 揭示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和環境問題的兩種類型。
三、新課教學設計
1、[自主探究] A、我國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 B、我國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
2、[成果展示] 說說本地存在的環境問題,學生展示相關照片和材料。
[知識拓展]教師出示一些本地或我國存在的典型的環境問題圖片。如:城市大氣環境、水污染問題、固體廢物污染、赤潮等,設問:
A、你知道我國還存在哪些環境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你有什么感受?
B、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哪些不利的影響?
3、[合作探究] 白色污染的危害(要求先看書后討論)
[小資料] 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塑料袋
A白色垃圾會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會帶來哪些方面的危害?
B[算一算]你的家庭一天、一周、一月、一年會制造多少件白色垃圾?
C[感悟體會]
(1)一個家庭會制造那么多的白色垃圾,你有什么感受?
(2)請你為解決白色污染問題提幾點建議;
(3)你能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
第三課 可持續發展——我們的選擇
本課結構分析
本課在第二課的基礎上,針對我國具體的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一一探究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從而使我國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第一課時: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教學設計
本課結構分析:
本課主要圍繞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展開。人口問題作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它關系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因此要綜合地全方位地解決的人口問題。教材首先通過一則新聞報道,引入計劃生育政策這一主題。隨后從我國的國情出發,闡述了計劃生育政策的理由及其意義,最后列舉了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所帶來的成就,進一步論證了計劃生育政策的正確性。
本課時教學設計:
課前布置
調查自己的家庭生活情況
人均居住面積 人均用水量(月) 人均用電量(月) 人均收入
家庭生活條件
項 目 服裝費 學雜費 書費 文具費 交通費 文娛費 餐費 醫療費
我的消費指出
二、導入設計
1、材料:朱镕基總理致“世界六十億人口日”大會的信
同志們、朋友們:
  世界人口總數已經達到60億,這是我們人類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人口增長過快的警鐘。聯合國將今天定為 “世界60億人口日”,并把“人類對生育的選擇將決定世界的未來”作為它的主題,這充分說明國際社會對于解決人口問題的關注。
20世紀人類社會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和變化,人類創造出豐富的物質財富,同時也出現了人口劇增和嚴重的環境問題。針對這種態勢,聯合國多次召開會議并作出相應的決議,各國政府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也為解決人口增長過快問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國是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底子薄,資源相對不足。面對人口的巨大壓力,中國政府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把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近30年來,中國大約減少了3億多人口的出生,這不僅有利于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使“世界6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4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成功地探索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正確道路。 
中國政府清楚地看到,雖然我國育齡人群的生育率已降到較低水平,但每年凈增人口的絕對數仍然很大。到下世紀中葉,中國人口總量將達到16億,老齡人口、勞動就業人口將逐步進入高峰,人口素質、人口結構和人口遷移等問題也將更加突出。為此,我們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計劃生育工作綱要》、《中國兒童發展綱要》和《中國婦女發展綱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還將制定“中國21世紀人口與發展行動計劃”。我們堅信,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堅持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一整套計劃生育工作的方針和措施,中國一定能夠解決好人口問題,協調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為在新世紀的發展創造一個較好的人口環境。同時,我們也希望在人口與發展領域加強同國際社會的廣泛交流與合作,為穩定全球人口,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謹祝“世界60億人口日”的活動獲得圓滿成功!
  總理 朱镕基
1999年10月12日
設問:從信中看出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取得了哪些成就?我國目前的人口形勢怎樣?
二、新課教學設計
1、自主學習:我國計劃生育的內容和目的。
2、專題探究:計劃生育對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的貢獻
議一議:圖2-23至圖2-26反映了我國計劃生育取得的哪些成就?
想一想:計劃生育對社會其他方面的積極貢獻。
算一算:我國婦女如果20歲結婚生孩子,100年能有幾代人?如果實行晚婚政策,25歲結婚生孩子,100年之內將會有多少代人?針對計算結果談談自己的看法。 有利于延長生育周期,控制人口的過快增長,促進經濟發展有利于青少年的發育成長等。
知識拓展:《婚姻法》對晚婚晚育的有關規定。
比一比:中國與印度的人口特點的異同之處。
合作探究:計劃生育與生活質量的關系
(1)、相互交流家庭的生活條件及自己的消費支出;
(2)、算一算,自己的消費支出占家庭收入的百分比;
(3)、如果還有兄弟姐妹的話,子女的消費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會有什么變化?這對你的家庭消費會產生哪些影響?
(4)、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條件下,如果人口數量不斷增多,人們的生活水平會有什么變化?
(5)簡要說明計劃生育與生活質量的關系。
3、拓展與延伸 人口問題制約著貧困地區經濟的發展
人口的過快增長,又制約著貧困地區經濟的發展。這種作用從兩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是降低了人均擁有的社會財富水平;二是直接增加了人口投資,間接降低了人均社會財富水平。導致貧困的原因雖然是多重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口相對生產要素顯得過多,人口增長較快。扶貧攻堅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不可忽視的是人口因素吞噬了部分奮斗的成果。正因為如此,貧困地區面貌雖然有所改觀,但目前仍處于相對落后狀態。相當明顯,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迫切需要走出“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怪圈”。
人口素質較低是貧困地區深層的“貧困”。在一個文盲充斥的地區,最好的夢想變為現實也不過“溫飽”而已。低素質人口多,必然影響到人們對現代生產技術的承受能力,以致經濟效益差,勞動生產率低。可以說,低素質人口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比人口數量過多的制約作用更大。這一點在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中業已清晰地顯現出來。
 各抒己見:根據資料談談如何解決材料反映的問題?
注意: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人口問題的產生和解決途徑,不僅要從人口本身入手,更需要從“發展”的過程中去尋找,經濟發展是解決人口問題的關鍵因素,計劃生育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
第二課時 應對資源危機 教學設計
本課結構分析:
本課主要討論解決我國資源短缺的重要措施。資源短缺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教材首先提出了全方位解決資源問題。接著從“開源”和“節流”兩個大的方面,探尋解決我國資源問題的途徑。除此之外,還針對我國自然資源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平衡,提出了資源空間調配的措施。最后針對當前的現實,提出了立法的重要性。
本課時教學設計:
一、導入設計
復習我國的資源問題:人均資源少,重要資源短缺,分布不平衡,開發利用中損失浪費嚴重。
二、新課教學設計
1、小組討論:如何才能緩解資源危機?
相互交流:如開源節流,依靠法律,依靠科技,綜合利用資源,跨區域調配等
當學生談到“南水北調”時,教師引導學生去探究應對我國水資源危機的辦法。
2、資料
(1)、《中國水系分布圖》設問:我國天然水系分布的特點。
(2)、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有關數據
我國的水資源狀況:我國水資源的自然分布,在時空、地區上極不均衡。南多北少,東多西少,與人口、耕地、礦產等資源分布極不匹配。我國長江及其以南地區集中分布著81%的水資源,北方地區人口占全國的37%,土地占45%,而平均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12%。從人均占有量來看,人均占有淡水資源量南方最高和北方最低可以相差十倍。
  (3)設問:我國天然水系分布會對帶來哪些問題?
資料: 根據預測,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我國北方缺水形勢將更加嚴峻。到2010年前后,如遇連續干旱,北方地區尤其是京、津、華北地區,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用水有可能出現硬缺口,幾乎無潛力可挖。而滔滔長江每年將一萬億立方米的水送進大海。因此,要從根本上緩解水資源緊缺的狀況,南水北調工程勢在必行。
3、合作探究 “南水北調”工程
(1)、“南水北調”工程簡介
南水北調工程不僅僅是為緩解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形勢,解決中國水危機的調控和配置的戰略性工程,更為重要的是建立一個中國戰略水資源的調控和配置體系和水安全保障體制,是將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四大江河連成全國水網,是世界規模最宏偉的戰略資源工程。
(2)、仔細讀圖,分析現在我國水系分布的特點(四縱三橫)及其作用。(實現水資源的南北調配,東西互濟)
教師的話:南水北調是發展的需要,中國北方地區一旦發生大面積缺水危機,后果是難以設想的,很可能影響國家現代化的進程。因此,南水北調不單純是一項調水工程,也是今后20-30年內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的戰略性工程,是支撐華北地區以至影響全國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對策,還可促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戰略意義遠遠超出了工程本身。
(3)、知識拓展
討論:南水北調工程有利于解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不平衡,請你為解決水資源的時間分布不平衡想想辦法。(修建水利工程、水庫設施建設)
(4)課件:飲水思源,在專題最后,讓我們向那些曾經的、現在的、未來的調水人致敬!
悠悠一江水 拳拳赤子心
4、小資料 《節水從農業開始》(見教師用書p177)
閱讀書本資料 《節水灌溉》 分析(1)擺脫水危機,為什么要把目光放在農業上?
(2)與本地的灌溉方式比較,采用噴灌方式的優點。
5、閱讀小資料 《一滴水的價值》
談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節約用水。
6、拓展與延伸 小資料《水鄉喊渴》 引導學生認識到要緩解我國的水危機,還需保護和治理水資源。
第三課時 重建我們的家園 教學設計
本課結構分析:
本課主要討論防治和保護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環境保護是關系人民生存與發展的大事,教材首先提出了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及其主要方針。隨后從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污染治理兩個方面,列舉了我國環境保護方面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及其成果。最后提出了環境保護任務的長期性和持久性,并呼吁所有人的共同參與。
本課時教學設計:
一、導入設計
閱讀材料:201個藍天來之不易(見教師用書p182)
相關圖片:北京市治理污染前的空氣狀況
設問:北京市用了幾百億的資金才堆出201個藍天,值得嗎?
二、新課教學設計
1、專題探究 《潔凈空氣的價值》活動設計
角色模擬(記者招待會):讓六位學生扮演北京市環保局的政府官員,在課前收集有關北京市防治環境污染的相關政策措施,準備回答同學的提問。
把其他同學分成五組,分別代表北京市民、汽車公司人員、小汽車的擁有者、鋼鐵廠的領導、記者,經過小組討論就政策中的有關內容向環保官員提問。
活動建議: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只要學生自圓其說即可。
(1)、選出六位同學扮演北京市的環保官員,其余同學分五組,分別代表五類群體,從自身利益出發,就上面的問題向環保官員提問。
扮演環保官員的同學課前必須收集相關的資料和政策,課上回答其他成員的提出的問題。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學生只要自圓其說即可。
(2)教師設問:北京市的做法對本地環境建設有何啟示?
2、《遠離沙塵暴》活動設計
(1)、資料及圖片 讓學生了解沙塵暴的危害
《沙塵暴襲擊北京》
生活在北京的人們最近似乎已經習慣了早春的和煦陽光以及滿眼的新綠。“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京城春色讓每個人都暫時忽略了年年如約而至的沙塵天氣。甚至當人們3月20日一早推開窗門的時候,還感受到一點夜雨過后的濕潤、清新。可是上午10時一過,看著灰蒙蒙的天空漸漸變成土紅色,頂著劈頭蓋臉刮過來的大風,嗅著刺鼻的土腥味兒,人們明白了,讓人又恨又怕的老朋友沙塵暴來了。盡管它的到來比去年晚了3個月,可看它來勢洶洶的派頭,還是不由得不讓人多了一絲對生態環境的擔憂。
《沙塵暴主要危害方式 》
強風:攜帶細沙粉塵的強風摧毀建筑物及公用設施,造成人蓄傷亡。
沙埋:以風沙流的方式造成農田、渠道、村舍、鐵路、草場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對交通運輸造成嚴重威脅。
土壤風蝕:每次沙塵暴的沙塵源和影響區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風蝕危害,風蝕深度可達1~10厘米。據估計,我國每年由沙塵暴產生的土壤細粒物質流失高達106~107 噸,其中絕大部分粒徑在10微米以下,對源區農田和草場的土地生產力造成嚴重破壞。
大氣污染:在沙塵暴源地和影響區,大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TSP)增加,大氣污染加劇。以1993年“5.5”特強沙塵暴為例,甘肅省金昌市的室外空氣的TSP濃度達到1016 mg/m3,室內為80 mg/m3,超過國家標準的40倍。2000年3—4月,北京地區受沙塵暴的影響,空氣污染指數達到4級以上的有10天,同時影響到我國東部許多城市。3月24—30日,包括南京、杭州在內的18個城市的日污染指數超過4級。
(2)、讀圖《北京風沙區示意圖》及《中國沙漠分布圖》
A議一議:分析沙塵暴發生的原因
B試一試:假如我是北京市的環保官員,我將這樣治理沙塵暴。
C做一做:在圖2-30畫出北京市應該重點綠化的地區。
D考一考:西北地區退耕還林政策對本地和周邊的環境建設有何積極的意義?
拓展與延伸
3、實踐訓練: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
設問:你能為保護環境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談談這樣做的意義?
第四課時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教學設計
本課結構分析:
教材首先回顧了可持續發展思想產生的背景: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的惡化,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內涵和基本原則。在國際社會的號召下,我國也做出了積極的響應,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
本課時教學設計:
一、導入設計
復習導入:(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探究,你了解到當今世界面臨哪些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問題?
(2)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類應走怎樣的發展道路?
二、新課教學設計
1、關于可持續發展的教學設計
(1)、學生課前收集資料,課堂進行成果展示
(2)教師知識拓展:
資料: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21世紀議程》提出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協調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創造一個更加安全、更加繁榮的未來。
小知識: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
補充:《中國21世紀議程》的有關內容,
2、關于家鄉的可持續發展的教學設計
資料:南水鄉上演“吳越爭水”
長江三角洲水脈所系的太湖流域,因春秋時期吳、越爭霸而聞名于世。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各自以蘇州和紹興為中心,先后開鑿拓浚邗溝、晉溪、蠡溪、江南運河等,使太湖流域成為富甲天下的江南米倉。他們不會想到,兩千多年后會出現“吳越缺水”的困局。蘇錫常、杭嘉湖以及上海 ( http: / / / 132 / 2004-07-14 / 2.html" \t "_blank ),都處于對水資源的渴求狀態。上海已經提出在長江口建設新的水源地,其引水規劃除太湖外,甚至延伸至浙江 ( http: / / / 132 / 2004-08-31 / 22.html" \t "_blank )千島湖。在經濟實力和發展雄心方面一直同上海較勁的蘇錫常地區和杭嘉湖地區一些城市,也在實施或規劃跨流域調水。由于總量上仍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嘉興等地又開始規劃從錢塘江口調水。盡管有煙波浩淼的太湖,有縱橫密集的河網,本不該為水而發愁的太湖流域及其周邊地區,已經成為我國最為典型的水質型缺水地區。
缺水的背后是污染  “吳越爭水”不僅表現在對有限潔凈水資源的訴求上,也表現在因水污染問題導致的水事糾紛上。2001年11月22日凌晨,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西堰鎮群眾運用船只和機械,開始他們自己組織的“零點行動”:沉船筑壩,封堵邊界河道麻溪港。當時,嘉興方面的標語是:“為了子孫后代堅決堵住污水”“還我一河清水,還我魚米之鄉”。而河另一邊的江蘇 ( http: / / / 132 / 2004-09-01 / 23.html" \t "_blank )吳江掛出的標語則直言:“公然違法斷水堵航天下奇聞”。
小組討論:1、發生“吳越爭水”的原因是什么?
2、請大家為家鄉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幾點建議?
3、關于小杜家鄉怎么辦的教學設計
(1)、分組對教材上不同角色的意見、建議或感受進行討論;
(2)、在進行充分的討論后,小組擬出發言提綱,派代表闡述本組的觀點;
(3)討論結束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
4、作業布置:
組織學生就本地的某一類突出環境、資源問題開展一次社會調查。
PAGE
4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新課程培訓資料(第二單元) 第 4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城县| 开原市| 扶风县| 个旧市| 洞口县| 定日县| 鞍山市| 怀远县| 金湖县| 资溪县| 徐州市| 茌平县| 灯塔市| 来宾市| 基隆市| 太和县| 洪江市| 景东| 绥化市| 祁阳县| 清水河县| 南召县| 靖远县| 湖口县| 高要市| 普安县| 兰坪| 当雄县| 旺苍县| 策勒县| 夏河县| 德阳市| 会同县| 松滋市| 高邮市| 莫力| 新密市| 绥阳县| 托克逊县| 晋中市|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