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生物下冊 復習提綱第一章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1、人類是由古代類人猿進化而來,現代類人猿與人類有著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進化論的建立者是達爾文。2、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現代類人猿是黑猩猩。3、出現較早的古人類化石是“少女露西”。4、森林古猿進化成人,人腦比猿腦發達,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發展和改善。5、森林古猿從樹上到地上生活主要是由于地殼運動和氣候變化。6、從古猿到人的過渡過程中,最具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產生了語言。7、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直立行走是最重要的變化。8、古人類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是由于語言的使用。9、人類進化的直接證據是化石。10、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森林古猿(因為森林消失)——下到地面——前肢解放——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用火——語言產生——現代人類第二節 人的生殖11.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睪丸, 睪丸的作用是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作用是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12. 人的生殖細胞包括精子和卵細胞。13、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受精)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輸卵管。14、胚胎發育的場所是子宮。15、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新生命的起點是從受精卵開始的。16、胎兒和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是胎盤。17. 人體最大的細胞是成熟的卵細胞。 18.胎盤和臍帶中最多的結構是肌肉。 胚胎的發育和營養:發育:受精卵——胚胎——胎兒——嬰兒(全過程需要大約266天)。營養:胚胎發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來自卵黃;胚胎在子宮里的發育所需要的營養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分娩: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排出的過程。試管嬰兒:用人工方法將精子和卵細胞分別從父母體內取出,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在移到母體子宮內使其發育成胎兒。第三節 青春期19. 青春期的發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第二性征的發育。男女第二性征分別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現出來的。20.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征。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長,青春期發育的突出特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生殖器官迅速發育,(即進入青春期,人體發育最迅速的器官是生殖器官)神經系統以及心肺功能明顯增強。 21.男性長胡須和聲音變低,對此起直接作用的是雄性激素。 23.人進入青春期后身心發生很大的變化,與引起這些變化有關的生殖器官是卵巢和睪丸。24.一般情況下,青春期開始的年齡男比女晚兩年。25.青春期是一個人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26.進入青春期,人體形態和功能都出現了顯著變化。這是由于神經系統和激素的調節作用。27.人進入青春期后,男性開始出現遺精。28.女生開始出現每月一次的子宮出血現象,叫做月經。月經與卵巢和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有關。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第二章.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29.我們日常食用的米、面等食物中,含量最多的營養物質是糖類。 30. 我國計劃生育的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控制人口增長的關鍵是少生, 提高人口素質的關鍵是優生。31.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六類營養物質。32.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是糖類、蛋白質、脂肪。它們還是組成細胞的主要物質。33.人體所需能量主要來自糖類(淀粉)的分解。34.與人的生長發育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有關的物質是 蛋白質。因此青少年與傷病員應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35.人體內的備用能源物質是 脂肪。36.人體需要最多的營養是 水。它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60%—70%),各項生命活動的進行都離不開水。37.構成骨骼和牙齒的無機鹽是鈣和磷。鈣會使人出現佝僂病和骨質疏松癥。小莉的媽媽一直注意給小莉加喂鈣粉,可醫生還是診斷小莉缺鈣,原因是在服用鈣粉是沒有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38.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無機鹽,缺鐵會導致缺鐵性貧血。缺碘會得地方性甲狀腺腫,應多吃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食物。兒童生長發育不良,味覺發生障礙是因為缺少含鋅的無機鹽。 39.維生素A(可由胡蘿卜素轉化來)能預防夜盲癥。40.與正常人相比,小紅常常到了傍晚就看不清東西,是她體內可能缺乏維生素A。41.維生素B1能預防腳氣病和神經炎,維生素C能預防壞血病,蔬菜和水果中含維生素比較多。42.維生素D能促進鈣和磷的吸收,預防佝僂病和骨質疏松癥。43.花生種子燃燒后,剩余的“灰燼”是無機鹽。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44.人的消化系統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組成。45.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質 和 脂肪 等大分子有機物,被分解成簡單的物質被人體吸收的過程叫做 消 化,主要通過 消化酶 的作用進行。46.不經消化直接被吸收的營養成分是水、無機鹽、維生素。47.物理性消化:牙齒的 咀嚼、舌的攪拌和胃、腸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并與消化液混合。48.化學性消化:通過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種成分分解為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49.淀粉的消化: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成麥芽糖,在小腸中徹底分解成-葡萄糖。參與的消化液:唾液,腸液,胰液。參與的酶:唾液淀粉酶,腸淀粉酶、胰淀粉酶。50.蛋白質的消化:蛋白質在胃中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腸中徹底分解成氨基酸,參與的消化液:胃液、胰液、腸液。參與的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腸蛋白酶。51. 脂肪的消化:脂肪在小腸中初步消化成脂肪微粒,在小腸中最終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參與的消化液:膽汁(肝臟)、腸液、胰液。參與的酶:腸脂肪酶,胰脂肪酶。52.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 小腸,53.小腸適于消化、吸收的特點:A 最長;B 內表面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C 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絨毛壁和毛細血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有利于吸收;小腸中含有各種消化液,這有利于消化。54. 食物在消化道內開始被消化的順序依次是淀粉、蛋白質、脂肪。開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口腔、胃、小腸。55.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分泌的膽汁沒有消化作用,但把脂肪變成脂肪微粒,增大脂肪酶與脂肪的接觸面積。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膩食物的原因是肝臟分泌的膽汁不足。56.白饅頭越嚼越甜,是因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而麥芽糖遇碘不變藍。57.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淀粉被最終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被最終分解為氨基酸,脂肪被最終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第三節 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58.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1)每日三餐,按時進餐,合理營養。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應分別占30%、40%、30%。(2)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59.合理營養是指各種營養物質的比例合適,搭配合理。60.位于“平衡膳食寶塔”的底層,又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來源的是谷物類。61.食品安全 : 蔬菜瓜果必須清洗干凈,不吃有毒的食物(餿飯菜、發芽的馬鈴薯);買經檢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廚房和炊具的干凈。第三章 62.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63.鼻腔內有鼻毛,可阻擋灰塵細菌,鼻腔內表面的黏膜,可分泌黏液,可粘住灰塵細菌,黏膜中還分布著毛細血管,可加熱冷空氣,因此氣體經鼻腔進入時,鼻腔對吸入的空氣起到清潔、溫暖、濕潤的作用,而口腔沒有這樣的功能,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64.肺內有許多肺泡,肺泡外包繞著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于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65.人體內氣體交換的原理:氣體的擴散作用66.食物和空氣的共同通道是咽。吃飯時說笑,會厭軟骨來不及遮住喉口,使食物誤入氣管,引起危險。 67.吸氣時肋間肌和膈肌 收縮,使胸腔容積擴大,肺便擴張,肺內氣體壓力縮小,于是氣體就被吸入。68.呼氣時肋間肌和膈肌 舒張,使胸腔容積縮小,肺便收縮,肺內氣體壓力增大,于是氣體就被排出。吸氣和呼氣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 69.人的呼出氣體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70.一般來說,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都一樣,都是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和它黏住的灰塵細菌。 71.感冒鼻塞而在夜間張嘴呼吸的人,早上起來會感到嗓子干痛,這主要是因為 嘴無法像鼻腔一樣對空氣起到清潔、溫暖和清潔的作用。72.青春期聲帶也在發育,為了以后有一副好嗓子,就要特別注意健康用嗓,以下是健康用嗓的做法:不大喊大叫;不吃辛辣食物;不熬夜;不過度用嗓子。73.我們在進行體育鍛煉時,一般會出現的現象是 呼吸深度增加,呼吸頻率增加。74.冬天時候,如果教室長期關閉門窗,不開窗透氣,很多同學會感覺頭昏,注意力不集中。這是因為 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濃度過高。75.常見的有氧運動有 散 步、慢 跑、做 操等。第四章 76.血液中加入抗凝劑,上層淡黃色半透明的液體是血漿,下層是血細胞。血漿的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血漿中90%的成分是水。71.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形成它必不可少的物質是鐵。紅細胞數量過少或者血紅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就表現出貧血的癥狀。貧血患者應補充蛋白質和鐵。血紅蛋白能夠運輸氧氣,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與氧分離。72.血細胞中,能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是 紅 細 胞,起防御和保護作用的是白 細 胞,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 血小板。體內的白細胞的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 癥。73.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從1998年起,我國實行無 償 獻 血制度。 18-55歲的健康公民提倡無償獻血。74.血型的發現者是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ABO血型系統包括四種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輸血時,若血型不合,紅細胞會凝集成團,所以輸血時,應以輸同型血為主。在緊急情況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緩慢地輸入少量的 O 型血,AB型血的病人可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75.成年人心率值是75次/分,正常范圍是60—100次/分。血壓一般指體循環的動脈血壓,測量部位是上臂肱動脈。76.醫生看病,切脈是摸的動脈,輸液扎的是靜脈。77動脈 :把血液從心臟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彈性大,血流速度快。78.靜脈 :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 管壁薄,彈性小,血流速度慢。79.毛細血管:連通于最小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 (單層細胞組成,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80.在四肢靜脈的內表面,通常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81.心臟壁主要是由肌肉組織構成的,具有收縮與舒張的作用。82.心臟有四個腔,分別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左心房與左心室相通,右心房與右心室相通。83.左心房連通肺靜脈,右心房連通上、下腔靜脈,左心室連通主動脈,右心室連通肺動脈。心室的肌肉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最厚,心房與心室有房室瓣;心室與動脈之間有動脈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證了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84.與心室相連,把血液從心臟運到全身各處的血管是動脈。與心房相連,把血液從全身各處運回心臟的血管是靜脈。連通于最小的動脈和最小的靜脈之間的是毛細血管(例外:腎小球毛細血管兩端都是小動脈)。85.動脈出血時,應在近心端止血,靜脈出血應在遠心端止血 。輸液時用橡皮管扎的是靜脈的近心端,使血管隆起,(因為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便于準確扎針。86、血液循環分體循環和肺循環。體循環給組織細胞輸送營養物質、氧并帶走廢物;體循環過程中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場所:全身毛細血管);肺循環過程中血液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場所:肺部毛細血管)87.體循環途徑:血液 → 左心室 → 主動脈 → 全身動脈 → 毛細血管網 → 靜脈 → 上、下腔靜脈 → 右心房。88. 肺循環途徑:血液 → 右心室 → 肺動脈 → 肺部毛細血管網 → 肺靜脈 → 左心房。89.人體里的氣體交換,包括肺泡里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肺泡里的氣體交換的實質是肺泡里的氧氣進入血液,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通過呼吸道呼出體外。組織里的氣體交換的實質是血液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通過肺泡里的氣體交換,靜脈血變成動脈血。通過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動脈血變成靜脈血。第五章90.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體外的過程叫排泄,途徑有:(1)以汗液形式通過皮 膚 排出。(2)以氣體形式通過呼吸系統排出。(3)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91.糞便(食物殘渣)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遺。人體排出的廢物進入外界環境,參與生物圈的物質循環。92.尿的形成和排出通過泌尿系統完成。泌尿系統包括腎臟(產生尿)、輸尿管(輸送尿液)、膀胱(暫時貯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93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每個腎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94.尿的形成(1)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的血漿成分都可以濾過,形成原尿 。(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重吸收后,原尿變成尿液。第六章95.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腦和脊髓構成中樞神經系統,腦神經和脊神經構成周圍神經系統。在神經系統中,興奮是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傳導。腦與軀體、內臟的聯系通道是脊髓。96.人的手偶然觸到很燙的饅頭,出現的現象是先縮手后感到疼,因為先由 脊髓發生反射,同時上傳到大腦,產生感覺(這里是痛覺)。97.腦由大腦、小腦、腦干組成。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是大腦皮層。人類特有的神經中樞是語言中樞,使人類能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發生反應建立復雜的反射。98.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的結構是小腦。人喝醉后走路不穩是由于小腦受到酒精的麻痹。雜技演員走鋼絲時,協調身體動作的器官主要是小腦。99. 人的排尿、排便、膝跳、縮手、眨眼等簡單反射中樞位于脊髓、腦干。100. 語言、感覺、運動、聽覺、視覺等中樞位于大腦皮層,呼吸中樞、心血管運動中樞位于腦干。用小錘敲擊兔子的后腦部位,它很快死亡,因為損傷了腦干。10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參與反射的神經結構是反射弧。102.反射弧的結構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103.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反射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形成物像,產生神經沖動)→視神經→視覺中樞→形成視覺(3)眼的衛生保健:近視:晶狀體曲度過大,眼球前后徑過長,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矯正:戴凹透鏡 遠視:晶狀體曲度過小,眼球前后徑過短,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后方,矯正:戴凸透鏡104.耳的功能:聽覺的形成:外界波→耳郭→外耳道→鼓膜(產生振動)→聽小骨→耳蝸(產生神經沖動)→聽神經→ 聽覺中樞→形成聽覺結構:外耳:耳廓:收集傳導聲波,外耳道:傳導聲波。中耳:鼓室:有咽鼓管與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內外大氣壓的平衡;鼓膜:接受聲波,產生振動。聽小骨:將鼓膜的振動傳導至內耳。內耳:半規管,前庭:能感受頭部位置變動情況,與維持身體平衡有關,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105.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有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等)、 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 胸腺、腎上腺、胰島(胰島素等)、卵巢(雌性激素等)、睪丸(雄性激素等)。胰腺既是內分泌腺(胰島部分),又是外分泌腺(分泌胰液的部分)。 106.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患 呆小癥(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幼年時期,生長激素 分泌不足患 侏儒癥(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幼年時期,生長激素 分泌過多患 巨人癥。成年時期,生長激素 分泌過多患 肢端肥大癥。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濃度升高,部分血糖隨尿液排出,這是糖尿病,可用注射胰島素(不能口服,胰島素是蛋白質,會被人體消化)來治療,降低血糖濃度。 飲食缺碘,會使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應補充海帶、紫菜等食物。 107.假如一個蝌蚪長時間不能發育成青蛙,這是體內缺少甲狀腺激素。此地區的人可能患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脖子病)。108.人體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激素調節受到神經系統的調控。109.人體主要的感覺器官有: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皮膚(觸覺等)。110.既屬于生殖系統又屬于內分泌系統的器官是卵巢和睪丸。既屬于內分泌系統又屬于消化系統的器官是胰腺。 111.生活垃圾分為三類: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類。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果皮、菜葉、剩飯菜等。PAGE 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