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必修3《政治與法治》第二單元“人民當家作主”中的第六課“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二框的內容。本框共安排三目的內容:
第一目“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教材通過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等內容,介紹了我國多元一體的民族格局和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分析了地方性的自治權與國家主權的不同,闡明了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
第二目“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教材通過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等內容,介紹了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方針,分析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具體內容,闡明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以及如何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第三目“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律”。教材通過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等內容,介紹了我國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針,并具體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等四個方面做了詳細分析,闡明了妥善處理宗教問題對維護國家統一和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二、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的民族格局、行政區域的類型,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我國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針,懂得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
2.能夠結合歷史闡述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形成,結合實際闡述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
3.通過對本框內容的學習,深刻領會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明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政治制度。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意義
教學難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我國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針
四、教學過程(所有涉及視頻和資料都是可選擇性使用)
課程導入:
介紹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產生過程,引出本節課要講解的內容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后,就非常重視民族問題。隨著中國共產黨的日益成熟,對中國國情認識的不斷深化,逐步明確提出了符合我國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作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1936年5月,為了鞏固和擴大陜甘寧革命根據地,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一軍
團和十五軍團組成“中國工農紅軍西方野戰軍”,由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委,開始了繼東征之后著名的西征。6月27日,西征紅軍解放了豫旺縣城所在地下馬關,隨后成立了蘇維埃陜甘寧省豫旺縣政府,8月初,決定在豫旺縣和已解放的海原縣部分回族聚居區開辟建立一個回民自治政權,命名“陜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1936年10月20日,陜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在寧夏同心城清真大寺成立,是全國第一個縣級回民自治政權,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縣級少數民族自治政權。

1939年4月4日,陜甘寧邊區政府公布了《陜甘寧邊區抗戰時期施政綱領》,這一
綱領。這個施政綱領是根據1937年8月洛川會議通過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基本精神制定的,規定:實現蒙、回民族在政治上、經濟上與漢族的平等權利,依據民族平等的原則,聯合蒙、回民族共同抗日。尊重蒙、回民族之信仰、宗教、文化、風俗、習慣,并扶助其文化的發展。
1941年5月1日,陜甘寧邊區政府頒布了《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其中規定:“依
據民族平等原則,實行蒙回民族與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平等權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區,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
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關于內蒙工作方針的指示中指出:“對內蒙的基本方
針,在目前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1946年2月18日更明確指出:“根據和平建國綱領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應提出獨立自治口號。”在這一方針指導下,1947年5月1日,黨領導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省一級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為以后在其他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指明了方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王爺廟(今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召開,會議決定5月1日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日,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宣告成立。圖為參加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的代表們走出會場。
1949年,起草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時,是實
行民族區域自治還是采取蘇聯的做法實行邦聯制?這是一個重大問題。毛主席曾就這個問題專門征求意見。李維漢同志對此作了專門研究。黨中央采納了他的建議,并得到起草小組的一致贊同。因此,《共同綱領》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應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大小,分別建立各種民族自治機關。”確定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1952年8月9日 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
明確規定:各民族自治區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區的自治機關統為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下的一級地方政權,并受上級人民政府的領導。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依據當地民族關系、經濟發展條件,并參酌歷史情況,得分別建立各種自治區。至1953年3月,全國已建立相當于縣級及縣級以上的民族自治地方47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推行,加強了民族團結,激發了各少數民族人民的愛國積極性,推動了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開展,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逐步改變著少數民族的面貌。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實現民族平等團結年畫
1954年制定的新中國第一部憲法,以根本大法形式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定下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各民族團結的行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1954年1月 毛澤東主持起草憲法。9月15日至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9月20日,全體代表以無記名投票進行了表決,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
族區域自治法》,規定:“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國家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
2001年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0次會議審議通過了
《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規定:“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005年5月11日通過的《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
定》,使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進一步具體化。
總結: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進行了中國特色民族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高舉民族平等的旗幟,致力于鏟除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贏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賴。新中國成立后,全國各族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實現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為建設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奠定了堅實基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發展過程也是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的國情和不斷發展的中國實際逐步發展完善國家治理體系的過程。今天的課程,我們就重點了解我國為什么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意義。
(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1.我國民族格局的重要特點——多元一體
觀看視頻:《壯鄉服飾里的最炫“民族風”》《精彩!新奇!這就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壯鄉服飾里的最炫‘民族風’”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精彩!新奇!這就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中國在歷史上長期以來就是一個集中統一的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境內各民族逐步匯合成了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開拓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疆域,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我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56個民族,多元一體是我國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點。視頻中體現的就是少數民族文化的縮影,是新時代少數民族生活幸福的見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自1840年以來,中國各民族都面臨著反帝反封建、為民族解放而奮斗的共同任務和命運,在共御外敵、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長期斗爭中,中國各民族建立了休戚與共的親密關系,形成了互相離不開的政治認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就在于從民族問題的基本國情出發,堅持各民族無論大小一律平等原則,使各民族凝結成牢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
可用如下材料舉例說明:
1936年2月正式成立的東北抗日聯軍,除漢族外還有滿、朝鮮、達斡爾、鄂倫春、
赫哲、鄂溫克等少數民族,充分體現了多民族團結抗戰的特點,滿族抗日民眾中,師以上領導就有趙尚志、陳翰章等人,“八女投江”中的安順福、李鳳善則是朝鮮族女戰士。

趙尚志 陳翰章
王盛烈 國畫《八女投江》
1937年8月發布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提出,“動員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數民族,
在民族自決和自治原則下共同抗日。” 1937年10月,馬本齋在家鄉組織成立了一支60人的回族抗日義勇軍抗擊日軍,后來在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直接領導和幫助下,被改編為冀中回民支隊。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部經歷大小戰斗870余次,殲滅日偽軍3.6萬余人,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打擊。毛澤東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

馬本齋和他領導的冀中回民支隊
“九一八事變”后,內蒙古東部的主要城鎮及鐵路線為日軍侵占,并建立了興安偽
政權,瘋狂掠奪當地資源。為增加財政收入,還強迫當地民眾廣種鴉片,牟取暴利。隨后又陰謀挑撥蒙漢民族關系,鼓動、扶植蒙古封建王公上層進行“獨立”“自治”運動,妄圖建立所謂的“蒙古國”傀儡政權,成為其“以戰養戰”的經濟基地。蒙古族人民不甘外侮,組織了義勇軍、蒙漢民族抗日聯合會等,與侵略者進行殊死搏斗。
蒙古族抗日騎兵部隊向日軍發起沖鋒
地處中國大西南的廣西、貴州、云南,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區。廣西部隊中就有大批
的少數民族子弟,以英勇善戰著稱于抗日前線。在貴州,少數民族群眾積極參加抗日戰爭。從1938年至1942年,貴州共征兵45.7萬人,其中很多是少數民族戰士。1937年12月,云南各族民眾自帶干糧,櫛風沐雨,風餐露宿,全憑雙手和簡陋的工具,歷時半年多,在崇山峻嶺、激流大川間修筑了從昆明到畹町的滇緬公路,成為中國抗戰時期一條重要的國際交通線。
云南各族同胞修筑滇緬公路
抗戰期間,新疆民眾反帝聯合會發動組織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各族人民為
抗戰貢獻力量,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抗日募捐活動。僅從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新疆各族人民共捐款折合銀元222萬元,還有牛、羊、駝、馬、皮衣、藥品等各種慰問品。1943年,新疆各族人民積極響應“一縣一機”的捐獻運動,募款558萬多元,用于購買飛機。至1944年8月,新疆各族人民共捐獻飛機154架,僅塔城各縣就捐獻14架。
新疆各族人民為捐款購買的戰斗機舉行命名儀式
2.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
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別行政區。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
(1)一般行政地方
觀看視頻:《山東》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山東”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一般行政地方分為省(直轄市)、縣(縣級市)、鄉(鎮)三級,在設區的市的情況下則為四級。一般行政單位是最基本的行政單位,它們沒有自治權,因此必須嚴格執行中央的法律、法規及各種政策和措施。中國共有包括視頻中介紹的山東省在內的23個省級區、4個直轄市屬于一般行政地方。
(2)民族自治地方
觀看視頻:《廣西》或《新疆》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廣西”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新疆”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民族自治地方是指以少數民族聚居為基礎建立的實行區域自治的行政區域。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民族自治地方除行使憲法規定的一般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外,還行使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有關法律授予的自治權,并在經濟、文化、機關組成等方面享有特殊的優惠。我國共有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等5個自治區,有30個自治州、117個自治縣、3個自治旗。
(3)特別行政區
觀看視頻:《香港》或《澳門》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香港”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澳門”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特別行政區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范圍內設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區域。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分析材料,總結地方性的自治權與國家主權的不同:
2019年11月14日,習近平在巴西利亞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一次會晤時,就
當前香港局勢表明中國政府嚴正立場:香港持續發生的激進暴力犯罪行為,嚴重踐踏法治和社會秩序,嚴重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我們將繼續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帶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堅定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堅定支持香港司法機構依法懲治暴力犯罪分子。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
2019年12月20日,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大會上講話:澳門回歸祖國20
年來,以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為基礎的憲制秩序牢固確立,治理體系日益完善。澳門特別行政區堅決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正確行使高度自治權。順利完成基本法第23條和國歌法等本地立法,成立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有效落實。
總結:地方性的自治權不同于國家主權。法律意義上的主權,指的是一個國家在所轄領土范圍內獨立處置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最高權力。對外的獨立性和對內的最高性是國家主權的兩個基本特征,在國際交往中,我國的主權由中央政府統一行使。
中國的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不可分割。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有一部憲法、一個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別行政區都必須接受中央政府統轄。
(二)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
1.方針——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共同繁榮
觀看視頻:《小康路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五個民族的一戶家庭》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小康路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五個民族的一戶家庭”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我國始終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分之分;我國各族人民都對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義務。
在民族平等基礎上,我國形成了各族人民和諧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斗、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在廣西,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達130多萬個,尊重包容、以誠相待,是這些家庭和睦幸福的共同秘訣,也是廣西70年民族團結進步的寫照。民族的大團結和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這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
觀看視頻:《北川:中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或《羅城:中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北川:中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羅城:中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根據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的民族分布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依法行使自治權的制度。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我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自治機關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國家機關職權的同時,依法行使立法、干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方面的廣泛的自治權。
3.前提和基礎——國家統一
觀看視頻:《石榴花開》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石榴花開”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國家統一為前提和基礎,是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與民族區域自治的有機結合。我國憲法規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同時,憲法也規定:“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4.意義
觀看視頻:《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 呼麥悠揚》或《西藏》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 呼麥悠揚”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西藏”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從視頻中我們看到了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這些年的發展進步,我們還可以來看看廣西的發展情況。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活著12個世居民族和其他44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8.92%。全廣西有12個自治縣、3個享受自治縣待遇的縣、59個民族鄉。11個世居少數民族中有8個實行了區域自治,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全自治區少數民族人口92%以上。在我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最近5年實現7萬多人脫貧;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貧困發生率已大幅下降;唯一的“土瑤”聚居區,越來越多的群眾住進了新房。三江侗族自治縣根據侗族群眾家家戶戶會做油茶的特點,引導民族村寨大力發展油茶種植業,目前油茶種植面積約62萬畝,位居全國第二。靖西市舊州依托當地壯族婦女擅長縫制繡球的優勢,發展繡球產業,成為全國聞名的“繡球之鄉”,年產繡球50多萬只,年產值近1000萬元,產品遠銷歐美國家。

昔日的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大安鄉可愛村一角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大安鄉可愛新村
壯族聚居地——“繡球之鄉”靖西市舊州
總結:因此說,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都取得了較快發展,與其他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大大縮小;各少數民族不僅能夠在自治地方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而且能夠平等參與國家事務并行使相關權力;全國各民族更加團結。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它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別是少數民族人民把熱愛本民族與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結合起來,更加自覺地擔負起捍衛祖國統一、保衛邊疆的光榮職責。
5.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觀看視頻:《西藏:完善基礎設施增進民生福祉》
《改革先鋒在基層—庫爾班·尼亞孜: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西藏:完善基礎設施增進民生福祉”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改革先鋒在基層—庫爾班·尼亞孜: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分析如下資料:
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2020年3月11日發布《2019年度國別人權報告》,聲稱“世
界各地的威權政府通過嚴重的人權侵犯和踐踏來壓制人民”,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還點名指責中國、伊朗、委內瑞拉和古巴。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2日報道,美國國務院發布的這份報告涉華部分包括刑事司法、公民權利、新疆和香港等方面。其中在提及新疆問題時,聲稱“當局在新疆強迫拘禁100多萬名少數民族”,并宣稱中國打壓宗教自由。蓬佩奧還在發言時抹黑稱,“中國在新疆的記錄是世紀污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3月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駁斥說,美方的所謂“國別人權
報告”和蓬佩奧的講話充滿政治謊言和意識形態偏見,我們堅決反對。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中國政府在新疆依法采取反恐和去極端化舉措,得到各族人民衷心支持和擁護,也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肯定和積極評價,美方無權對此說三道四。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月13日發表《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指出,美國為了
維護自身的國際霸權,奉行單邊主義,踐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動輒“退群”“毀約”,推卸國際責任,動搖全球互信合作基礎;頻頻“制裁”“動武”,導致世界多地陷入動蕩混亂,引發嚴重人道主義災難。
總結: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一方面,要充分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切實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積極推動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另一方面,必須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尊嚴,依法妥善處理影響民族關系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依法打擊民族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堅決反對和有力回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必須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三)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律
1.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觀看視頻:《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或《2019年藏傳佛學“拓然巴”高級學銜授予暨經師評定活動在京舉行》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2019年藏傳佛學“拓然巴”高級學銜授予暨經師評定活動在京舉行”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
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分析如下材料:
1954年9月,毛澤東會見進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西藏宗教領袖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右)和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左)。
第一次全國人大,十四世達賴(前)和十世班禪(后)投票。在西藏,達賴是布達拉宮的主,在藏區影響較大,班禪則在后藏的日喀則地區奉若神明,因此排名往往達賴在前,班禪在后。
十四世達賴1959年叛逃國外,一直以“和平使者”“人權衛士”的虛偽面孔,利用“宗教領袖”的外衣,四處奔走游說,散布種種謊言,欺騙國際輿論,在外組織非法流亡政府,鼓吹“西藏獨立”,從事分裂祖國活動,破壞藏傳佛教內部的團結和戒律,在背離祖國和西藏人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西方敵對勢力的挑唆和支持下,十四世達賴心甘情愿地充當國外反華勢力的工具,在國外反華勢力的支持和指使下,與包括藏族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為敵,采取各種手段,變換各種手法,破壞西藏和其他藏區的社會穩定,企圖達到分裂中國的“藏獨”目的。
十世班禪將畢生精力投入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反對分裂的事業中。他對達賴集團鼓吹“西藏獨立”分裂祖國的行徑深惡痛絕,指出:這“是違背廣大藏族人民意愿的,是不得人心的”。并嚴正聲明:“我本人一貫維護祖國統一,反對‘西藏獨立’,是考慮了歷史、現實和未來,深思熟慮后所采取的立場。我堅持反對分裂祖國的任何行徑,過去反對,現在反對,將來也反對。為了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我愿意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寶貴的生命。”
四川省遂寧市靈泉景區內私人非法設立假冒宗教場所,以抽簽、燃香、祈福等形式騙取游客錢財。2016年8月,市旅游局、市民宗局、天遂文旅集團、市公安局河東公安分局聯合執法,取締了該非法宗教活動場所,圖為拆除現場。
廣西賀州市富川縣一些基督教信徒在瑞光公園一所出租屋內,未經任何審批或其他合法程序,擅自設立非法宗教聚會場所,并于每星期日在此舉行聚會。2017年12月,富川縣民族宗教事務局會同公安局等部門組成聯合行動組,對在場的信教群眾宣講了黨的有關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規,并耐心地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使在場信教群眾明確了什么是正常宗教活動,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動。同時,對該場所的召集人進行了詢問筆錄,履行登記備案,沒收違法書籍并責成其立即停止一切非法宗教活動。
新疆伊斯蘭教界各族宗教人士2014年6月4日在烏魯木齊聲討揭批5·22暴恐事件,號召全疆宗教人士旗幟鮮明地反對宗教極端思想,堅決抵制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勇敢地與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行為、宗教極端思想作堅決的斗爭,引導廣大信教群眾主力正信,反對極端,維護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社會穩定。
總結: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動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首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任何宗教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都不能干預國家行政和司法。我國堅持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我國的宗教事務管理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遇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的原則。
3.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觀看視頻:《中國藏文化交流團與緬甸佛教界交流》
《美污蔑抹黑中國宗教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中國藏文化交流團與緬甸佛教界交流”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美污蔑抹黑中國宗教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或者用以下新聞材料分析講解:
新聞材料1:2019年12月3日,美國會眾議院通過所謂“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美國政府認為,維吾爾族人權受到侵犯。此外,還有西方媒體報道稱新疆設立的教培中心是“拘禁營”,聲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JC獲取了關于新疆的“內部文件”,其中“揭示了新疆的拘禁營管理模式”。
12月3日,新疆自治區政府發言人在接受專訪時回應外界對教培中心的質疑,稱“境外抹黑新疆報道充斥謊言”。他用事實一一駁斥,所謂教培中心“拘禁虐待100多萬少數民族穆斯林”、“強迫勞動”、“實行種族滅絕”等報道純屬捏造,違背了新聞職業道德。設立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是通過學習借鑒世界上反恐斗爭當中一些有效的做法,對一些受感染的、被迫脅參與暴恐活動的人,或者嚴重受到宗教極端思想影響的人進行最大限度的挽救。教培中心就是寄宿制學校,學員在那里免費食宿,學語言、學法律、學技能。設立教培中心,第一是依法辦,第二是公開辦,第三是人的進出是動態的,并不是有些人說的“集中營”。
12月5日和7日,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接連上線兩部涉疆反恐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和《幕后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罕見大尺度還原新疆反恐局勢和部分案情,并披露部分恐怖組織“東伊運”組織實施暴恐事件的證據。
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電話,對美國在涉疆等問題上的言論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
新聞材料2:2020年2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網上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近期外媒報道再次公開中國新疆所謂“內部文件”,文件中記錄了311名新疆教培中心學員的個人信息,包括他們如何被“收押”等,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爽作三點回復:
第一,涉疆問題不是宗教、民族、人權問題,而是反暴恐和反分裂問題。新疆地方政府依法采取的反恐和去極端化措施確保了新疆三年來未發生一起恐怖襲擊事件。有關措施得到了2500萬新疆各族人民普遍支持,得到了包括穆斯林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也為全球反恐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二,中國政府依法保護包括新疆維吾爾族等各少數民族在內的中國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中國各類信教群眾近2億人,其中2000多萬人是穆斯林;新疆現有清真寺2.44萬座,平均每530位穆斯林就擁有一座清真寺。這些信息都可以在中國政府自2015年以來發布的7本涉及新疆的白皮書中找到。
第三,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我們不允許外部勢力借涉疆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個別組織和媒體企圖通過所謂爆料誣蔑抹黑中國新疆反恐和去極端化努力的圖謀注定失敗。新疆繼續保持政治穩定、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社會和諧,就是對他們最有力的回擊。
總結:我國憲法規定:“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我國的宗教事務。我國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嚴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滲透和發展,堅決打擊宗教極端思想的傳播,嚴密防范宗教極端行為的發生。
4.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觀看視頻:《汪洋出席宗教團體負責人迎春座談會》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汪洋出席宗教團體負責人迎春座談會”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支持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是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要任務,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宗教,用中華優秀文化浸潤宗教,不斷推動我國宗教的中國化。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們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要求他們從事宗教活動要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的最高利益與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支持他們努力對宗教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支持他們與各族人民一道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危害社會主義祖國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動,為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祖國統一多作貢獻。
課后活動:
觀看視頻:觀看電影《紅色之子·單刀赴會》,或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內蒙古民族區域自治之路
課程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水市| 南召县| 平凉市| 汶川县| 江津市| 秦皇岛市| 宕昌县| 乌兰察布市| 千阳县| 林甸县| 富裕县| 双鸭山市| 安徽省| 禹州市| 交口县| 焉耆| 中牟县| 阳新县| 博野县| 铜川市| 肥东县| 凤山县| 昔阳县| 洛阳市| 措美县| 伊通| 黄龙县| 武山县| 兰州市| 蓝田县| 名山县| 蒙阴县| 大庆市| 丰原市| 永平县| 晋江市| 云龙县| 垣曲县| 舒城县| 古丈县| 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