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一、教材分析本課內容是必修3《政治與法治》第二單元“人民當家作主”中的第四課“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一框的內容。本框共安排兩目的內容:第一目“我國的國體”。教材通過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等內容,介紹了國體的定義、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闡明了我國的國家政權以工人階級為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并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中,結成了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第二目“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教材通過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等內容,介紹了民主的含義,并通過逐一列舉分析,闡明了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二、教學目標1.知道國體、民主的含義,了解我國國體的內容;懂得我國國體的人民性質和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2.能夠結合實際闡述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3.通過對本框內容的學習,深刻領會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教學難點: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四、教學過程課程導入:觀看視頻:《“人民民主專政”首次提出,“工農民主專政”被取代》(上圖是視頻“【課程引入】‘人民民主專政’首次提出,‘工農民主專政’被取代”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總結:人民是這個國家的主人,體現人民至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這既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容。人民當家作主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也就是國體決定的。(一)我國的國體分析:毛澤東講話、習近平講話、國徽的含義,說明我國的國體。材料1:70年前,1949年6月15日,開國前夕,毛澤東在新政協籌備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式上豪情滿懷地說: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 材料2:70年后,2019年9月25日,習近平出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儀式,向參與機場建設和運營的廣大干部職工飽含深情地講:“共和國大廈就是這樣一塊磚一塊瓦建成的。我們很自信,有這種雄心向前奮斗,一步一步往前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一定行,中國一定能。而這個基石就是人民,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材料3:國徽的含義 總結:國家性質也就是國體,明確了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國家政權掌握在哪個階級手里。兩位領導人的講話都闡明了我國國家政權的人民性質。在中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石,也是中國自信的根基。而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含義來看,國徽象征著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四顆小五角星環繞一個大五角星,象征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人民的大團結;齒輪和麥稻穗象征著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工農聯盟;天安門則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和民族精神,同時也是我們首都北京的象征。從國徽的含義中也可以看出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也是在憲法中明確規定的我國的國家性質。 1.領導階級——工人階級2013年4月28日習近平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談到:“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是我國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是我們黨最堅實最可靠的階級基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工人階級是先進社會生產力的代表,具有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已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所證實。不同歷史時期涌現的勞動模范就是工人階級中的閃光群體,為人們所熟知。 革命戰爭年代,“邊區工人一面旗幟”趙占魁 新中國成立后,“高爐衛士”孟泰 改革開放時期,“金牌工人”竇鐵成 新時代,火箭“心臟”焊接人高鳳林總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為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偉大歷史變革中,工人階級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為建設社會主義,作出了極大的犧牲和努力,表現出“特別能戰斗”的革命精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行改革開放、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工人階級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團結奮斗,艱苦創業,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又譜寫了新的歷史篇章。這一切都充分說明,中國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中堅力量。2.同盟軍——農民階級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占了人口的大多數。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階級深受壓迫和剝削,他們具有強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與工人階級有著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聯系,是工人階級最可靠的天然的同盟軍,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力軍。在新的歷史時期,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農民的情況有了很大變化,但農村人口仍占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依舊是工人階級可靠的同盟軍。工農聯盟不僅是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3.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愛國統一戰線我們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的實質,就是要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之下,實現全國各民族、各黨派、各階層、各方面人民最廣泛的團結。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把統一戰線和統戰工作擺在全黨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營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國民革命時期國共統一戰線:由廣大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聯合戰線。1922年召開的黨的二大通過了9個決議案(議決案),其中《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的議決案》是黨關于統一戰線的第一個專門文件。指出:我們共產黨應該出來聯合全國革新黨派,組織民主的聯合戰線,以掃清封建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設真正民主政治的獨立國家為職志。黨的二大統一了全黨在統一戰線問題上的戰略策略思想,改變了黨的一大關于不同其他黨派建立任何聯系的規定,為建立民主聯合戰線、推動國共合作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在黨的統一戰線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性的重要地位和意義。土地革命時期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包括兩個聯盟,工、農、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的聯盟,工、農、知識分子和非勞動者的聯盟。創造了“三個一”,一個重要方針:團結地方武裝;一項重大政策:保護中小商人;一個艱巨任務:爭取中間階級。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 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共第二次合作):包括了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親英美派。解放戰爭時期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廣大華僑、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愛國分子和國民黨統治集團中的一部分地方實力派。 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陜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擴大會議,即十二月會議。毛澤東作《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提出了共產黨最基本的政治綱領:“聯合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主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是以共產黨為領導核心的聯合一切民主和進步力量、徹底消滅蔣介石集團的統一戰線。改革開放之后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提出愛國統一戰線。它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聯盟,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同志根據我國社會階級狀況已經發生根本變化的情況,將統一戰線稱作“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把新時期統一戰線正式定名為“愛國統一戰線”。提出:“一定要毫不動搖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關于愛國統一戰線內容的修改總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完成這個偉大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黨能否動員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為之奮斗。我們永遠要發揚中華民族偉大的團結精神,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都團結起來,把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集中到偉大事業中來。對為祖國富強貢獻力量的社會各階層人們都要團結,對他們的創業精神都要鼓勵,對他們的合法權益都要保護,對他們中的優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二)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1.原因民主作為國家制度,是指在統治階級范圍內,按平等的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中國的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原因在于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立,實現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億萬人民真正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觀看視頻:《中國民族歌劇<白毛女>》,對比村民選舉填寫選票圖,分析命運的改變 總結:《白毛女》中“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主題思想,真實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農村中貧苦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證明了只有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鎖,使喜兒以及與喜兒有著共同命運的千千萬萬農民得到解放。也才有右圖中白發蒼蒼的老人填寫選票,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始終堅持“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在政治生活和一切治理活動中體現人民意志,是維護人民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2.最廣泛的民主舉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通過定期舉行的人大代表選舉,從根本上保證了每一個符合條件的中國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通過與時俱進地調整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分配,確保不同地區、民族、行業、階層、黨派都有一定數額的代表,實現了人大代表的廣泛代表性。建立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通過政黨協商協調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8個民主黨派各自所代表和聯系的一部分社會階層和群體的利益,實現了黨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中,政治考量和利益代表的廣泛性。觀看視頻:《上海:18張選民證 見證63年選舉權》總結:人民可以依法選舉人民代表,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政治上的主人;在社會文化生活中,人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享有信仰自由、文化創造與文化享受的多種、廣泛的文化權利,人民群眾真正成為文化上的主人。因此,人民享有的民主權利不局限于政治領域,而是廣泛深入到經濟、社會、文化等與人民利益相關的方方面面,極大地豐富了民主的內涵。“最廣泛”體現在“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和“人民當家作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人民是國家權力的主體,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因此,承認、保障和不斷擴大人民權利,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含義。擴大人民有序參與政治,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完善基層民主制度,保障人民權利,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進程提供了強大動力。3.最真實的民主觀看視頻:《濟南:基層協商民主提升老舊小區居民歸屬感》 總結:“最真實”體現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保障人民權益。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加強人權法治保障。通過積極開展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社會組織協商,組織人民內部各方面圍繞改革發展穩定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開展廣泛協商,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增強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再比如我們鼓勵民族地區和基層地區結合各自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民主政治實踐,形成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從更深層面培養了人民的民主意識,拓展了民主的實踐維度。4.最管用的民主觀看視頻:《中國特色民主政治實用高效》總結:“最管用”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激發人民創造活力,民主政治成為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為實現國家現代化而奮斗的重要政治機制。“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們要解決的問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使社會主義民主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協商民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通過增進共識,找到最大公約數,保證人民廣泛持續深入參與日常政治生活?;鶎用裰髦贫葎t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愛國統一戰線的鞏固和發展是中國人民凝心聚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法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正確道路。課后活動:觀看音樂會:中央民族樂團演奏《白毛女》,在音樂中感受歷史,體會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課程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