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問學案課題:蒙古族歌舞文化(實踐活動匯報課)備課人:康樂授課時間:2017.11.30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馬頭琴的由來,欣賞樂曲萬馬奔騰及創作背景。2.通過筷子舞、頂碗舞、哈達舞了解蒙古族舞蹈的基本要領。3.初步了解長調、短調的特點。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欣賞、演唱、舞蹈等形式了解蒙古族文化藝術的特色,感受少數民族藝術之美。情感與價值了解蒙古族的藝術,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內蒙古的美好情感。學習難點通過小組合作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夠流暢、有序、完整的匯報展示。學習重點通過不同形式的展示,總結前一階段的學習成果,進一步了解蒙古族歌舞的藝術特色。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藝術實踐經驗和藝術鑒賞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較高,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了解馬頭琴的傳說和《萬馬奔騰》的創作背景,長調、短調的特點,蒙古舞的基本動作,用展示匯報的方式加深對蒙古族歌舞文化的了解。教材梳理依托六年級教材中的內容短調《金杯》入手,作為一節綜合實踐課給五年級學生上課,拓展到蒙古族樂器馬頭琴,對馬頭琴的傳說和《萬馬奔騰》的欣賞和了解,對蒙古族長調、短調的欣賞和演唱,對蒙古族部分舞蹈進行體驗展演。讓學生從欣賞、體驗、感受、實踐中了解蒙古族歌舞文化。這節課是一節蒙古族歌舞文化實踐活動匯報課,總結前一段時間學生學習成果 。這節課讓學生主宰、獨立自主完成整個課堂,整個課堂由主持人主持,教師進行每一塊內容的總結提升。學法指導綜合法、欣賞法、體驗法、實踐法、展示法、教具多媒體、筷子、馬奶桶、碗學習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 意圖修改與補充一、課前三分鐘視頻《鴻雁》,哈達舞進教室。師: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上的課是蒙古族歌舞文化實踐活動匯報展示課,也是對前一段時間學習蒙古族歌舞文化成果的一個匯報展示。這節課分為三塊內容有:馬頭琴,長調、短調,舞蹈。接下來有請今天的主持人單嘉怡和崔浩然上臺。二、蒙古族馬頭琴成果匯報男: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富饒、神奇的草原,這里是歌的海洋,舞的故鄉,生活在這里的蒙古族同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物質文明和深厚的音樂文化傳統。無論是在遼闊廣袤的草原,浩瀚無垠的大漠,還是在富饒的農區鄉間,到處都飄揚著優美動聽的音樂之聲。(直接放《萬馬奔騰》視頻)師:1. 剛才聽到的是什么樂器演奏的樂曲?2.這曲馬頭琴演奏的激烈嗎?同學們想不想了解一下?3.現在我們進入搶答環節4.關于馬頭琴還有許多相關知識,那么現在就請同學們把自己手機的資料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女:對,這是由齊寶力高老師創作的馬頭琴樂曲《萬馬奔騰》關于馬頭琴的感人故事,你們知道嗎?請李卓偉同學講一講這個感人的故事,匯報一下馬頭琴自主學習成果。 (放天邊的音樂)師過度:現在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馬頭琴《萬馬奔騰》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生:匯報《萬馬奔騰》的創作由來師總結:李卓偉同學解說的很好,齊·寶力高先生是世界馬頭琴大師,出生于1944年2月2日,蒙古族,是一名杰出的演奏家和教育家、作曲家、社會活動家以及民族音樂研究專家,還有馬頭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三、蒙古族歌曲(長調、短調)成果匯報男:激烈、悠揚的旋律把我們帶到了遼闊的大草原上,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聆聽、了解屬于蒙古族的演唱,長調和短調。1.現在我們進入搶答環節2. 關于長調還有許多相關知識,那么現在就請同學們把自己手機的資料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3.觀看長調視頻。(播放長調)4. 師總結:長調和呼麥被列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師:1.同學們,蒙古族還有一種演唱形式是短調,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呢?好現在我們進入搶答環節!2.那么,下面讓我們一起和老師唱起歌曲短調《金杯 》(師生:演唱短調《金杯》歌曲)3.師總結:其實哈達舞不僅是蒙古族的一種舞蹈形式,它是蒙古族人民在迎接客人、敬神祭祖、拜見尊長、婚嫁節慶、祝賀生日、遠行送別、盛大慶典等重要場合,通過獻哈達來表示自己的歡迎、尊敬、真誠、愛戴和祝愿的。獻哈達的動作也是有講究的,要雙手捧哈達,高舉與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彎腰給對方,這時,哈達正與頭頂平,這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和最大的祝福。(教師就說就拿著哈達做示范)四、蒙古族舞蹈成果匯報男:草原上不僅有悠揚的琴聲,動聽的歌聲,還有優美的舞蹈。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蒙古族舞蹈筷子舞、頂碗舞、哈達舞。1.接下來我們又要進入搶答環節了,大家準備好了嗎?2.由請各組代表組上臺展示匯報。師總結: 感謝同學們為大家獻上優美、熱情的蒙古族舞蹈,在前面我們介紹了哈達,接下來讓我們唱起歡快熱情的歌,捧起你手中的哈達,同時用你們的熱情為今天來聽課的老師們獻上你們最真摯的祝福。同學們之間互相獻哈達表達你們之間的祝福!(播放金杯音樂,師生唱起來,互獻哈達,獻奶茶)。 (播放金杯音樂,師生唱起來,互獻哈達,獻奶茶)五、課堂總結師總結:蒙古族歌舞文化璀璨奪目,今天我們所了解的只是萬里星空中的點點小星。生活在具有濃厚名族文化的氛圍我們,應該感覺到驕傲和自豪,作為內蒙古人,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家鄉,有責任去學習、保護、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接下來,給大家聽一首《烏蘭木倫》,這是一首歌唱我們康巴什的歌曲,讓我們從小事、從點滴,從愛我們自己的城市做起。生:課前三分鐘哈達舞進教室。生:欣賞、聆聽《萬馬奔騰》生:馬頭琴。生:馬頭琴生:《萬馬奔騰》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生:觀看長調視頻師生:演唱《金杯》。生:自由回答生:體驗、實踐筷子舞、頂碗舞、哈達舞。生:師生唱起來,互獻哈達,獻奶茶1.讓學生從課前活動體驗蒙古族歌舞文化。2. 通過觀看馬頭琴《萬馬奔騰》的視頻,讓學生感受蒙古族獨有的樂器馬頭琴,了解馬頭琴的感人故事和創作背景。3.通過觀看視頻《長調》、演唱歌曲《金杯》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認識蒙古族歌曲。4.分組合作進行蒙古族部分舞蹈的排練和表演,臺下的同學分成筷子組和舞蹈組進行舞蹈匯報。5.更進一步給學生滲透,有責任去學習、保護、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從小事、從點滴,從愛自己的城市康巴什做起。板書設計: 《蒙古族歌舞文化》安全小提示: 教后記優點這節課是一節蒙古族歌舞文化實踐活動匯報課,總結前一段時間學生學習成果 。整堂課讓學生主宰、獨立自主完成整個課堂,由主持人主持,教師進行每一塊內容的總結提升。由此,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了解、學習、熱愛、傳承蒙古族歌舞文化的知識,增強對蒙古族歌舞的了解和熱愛,升華到對自己家鄉康巴什的保護和熱愛。缺點課堂中的語言在簡潔不重復就最好了,馬頭琴部分部分缺失一個講感人故事的環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