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章第三節中國國家發展戰略案例教案【課程標準】1.以國家某項重大發展戰略為例,運用不同的專項地圖,說明其地理背景。2.結合實例,說明國家海洋權益、海洋發展戰略及其重要意義。3.運用資料,說明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教學目標和核心素養】綜合思維:結合圖文資料,分析我國海洋國情,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人地協調觀:以長江經濟帶為例,分析如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區域認知:通過分析地理背景條件,明確如何因地制宜地建設主體功能區。地理實踐力:以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為例,說明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職責。【教學過程】新課導入以“一分鐘了解十九大——國家創新發展戰略”視頻(點擊圖片觀看)導入本課,激發青年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導入本課,何為國家戰略?我國又有哪些重要的國家戰略呢?從而進入本節課的學習。新課講授建設主體功能區1、主體功能區的定義從概念、內涵方面進行闡述。并舉例如農耕區為主的地區主要功能是提供農產品,而像重工業為主的遼中南區域則主要功能為提供工業品,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區域主要提供生態產品。那為何要建設主體功能區呢?有何作用?為了能夠做到因地制宜、有序開發,更好地實現生態建設的目標。一個區域的功能有多個,但主體功能是某種。確定主體功能得綜合考慮更方面的地理背景,如土地適宜開發的程度、自然資源的豐富度、生態環境的脆弱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地理背景。[活動探究]結合課本圖5.8,分析我國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地理背景,是如何體現的 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再結合專項地圖詳細了解一下我國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地理背景。(作為下一個知識的過渡活動)我國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地理背景(此部分內容主要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學生讀圖再得出相應的分析結果。)(1)適宜開發的土地少通過我國地形類型比重圖可以發現我國土地山地多,平地少的特點,加之“我國人均可利用土地資源評價”可看出人均可利用資源區域差異大,而且較豐富、豐富的面積不大。所以提出我國必須要集約利用土地,減少對土地的占用。(2)自然資源分布不均自然環境影響了區域開發。我國自然資源豐富,但我國人口眾多,人均不足。以我國水資源為例,通過“我國人均可利用水資源評價”分析,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少且分布不均。所以我們必須明確資源短缺不適合大規模開發利用,否則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說水污染,進而造成水資源更緊缺,甚至導致生物死亡。(3)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結合“我國生態脆弱性評價”專項圖,我們可以分析得出中度以上的生態脆弱區域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而這決定了不適合大規模開發工業化和城鎮化,而應該提高已開發區域的空間利用率以緩解對環境的壓力。(4)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從“我國2010年單位面積生產總值分布”可以分析出我國我國經濟地區差異明顯,需要縮小區域間的差距才能實現有序的發展,整體經濟的進步和提高。我國主體功能區的類型主體功能區的建設需要綜合考慮地理背景,那么,我國的主體功能區類型分為哪些呢?(點擊視頻,看視頻了解主體功能區的類型)特別指出開發是指大規模性的建設。具體的主體功能區所屬的地域類型和主體功能分布是什么呢?通過流程圖簡介一下。后再結合具體的地區加以理解,并分析其未來發展。城鎮化地區是優先開發區域,主要提供工業產品和服務產品。比如我國的珠三角地區,但發展到現在很多方面已接近飽和,需要進行的是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協調發展。城鎮化地區也可以是重點開發區域,這種地區開發基礎較弱又有一定的基礎,開發潛力還很大,是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地區。限制開發區域所限制的是大規模的工業化、城鎮化開發,而不是所有的開發活動。農產品主產區是限制開發區域,盡管適宜開發,但首要任務就是保障我國的農產品供給。重點生態功能區也是限制開發區域,該地區因生態環境脆弱,必須將保護和修復環境放在首位。比如我國的洞庭湖區、鄱陽湖區、長江源區、黃河源區、三江平原保護區等。④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地屬于禁止開發區,這類開發區域主要提供生態和游憩產品、精神財富,多散布在上述三類開發區中。[課堂練習]為了更好地區別、理解主體功能區的類型,以兩道選擇題作為考查,深化理解。1、A.優化開發區原有的環境承載力并不低,只是隨著不斷開發資源環境會趨于飽和。B.重點開發區具有一定的開發基礎,經濟并不薄弱,當然,它的發展勁頭足。D.禁止開發區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等,主要提供生態和游憩產品、精神財富,人類活動強度并不大。故選C。2、A.優化開發區域,優化的是產業結構。B.重點開發區域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城鎮化初具體系,加快這方面的發展步伐。C.限制開發區域所限制的是大規模的工業化、城鎮化開發。D.禁止開發區域提供生態、游憩等,是有人類活動的。故選B。通過“中國主題功能區分布示意圖”,一目了然我國的各類型主體功能區的分布,通過圖剛我們也可以看到東部優化開發區較多,經濟發展水平較其他地區高,所以提出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過渡段)(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為了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我國提出了各有側重的區域發展戰略。如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思路,已確立起“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新格局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核心是京津冀(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A%AC%E6%B4%A5%E5%86%80 / 7504899"\t"https: / / baike. / item / %E4%BA%AC%E6%B4%A5%E5%86%80%E5%8D%8F%E5%90%8C%E5%8F%91%E5%B1%95 / _blank )三地作為一個整體協同發展,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D%9E%E9%A6%96%E9%83%BD%E5%8A%9F%E8%83%BD / 16766993"\t"https: / / baike. / item / %E4%BA%AC%E6%B4%A5%E5%86%80%E5%8D%8F%E5%90%8C%E5%8F%91%E5%B1%95 / _blank )、解決北京(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C%97%E4%BA%AC / 128981"\t"https: / / baike. / item / %E4%BA%AC%E6%B4%A5%E5%86%80%E5%8D%8F%E5%90%8C%E5%8F%91%E5%B1%95 / _blank )“大城市病(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4%A7%E5%9F%8E%E5%B8%82%E7%97%85 / 8399875"\t"https: / / baike. / item / %E4%BA%AC%E6%B4%A5%E5%86%80%E5%8D%8F%E5%90%8C%E5%8F%91%E5%B1%95 / _blank )”為基本出發點,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長江經濟帶覆蓋面積廣,人口和經濟總量占比全國的40%。以長江經濟帶為例,我們具體來學習這個國家戰略。1、長江經濟帶的獨特優勢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資源儲量充足,種類豐富工業基礎雄厚,產業優勢明顯城市密集,市場廣闊從以上4方面進行詳細地解說長江經濟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區域具有的優勢,這部分較容易理解。剛剛提及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思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已確立起“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新格局。具體是怎樣的發展戰略,結合發展戰略示意圖進行分析。2、多方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發展(1)建設沿江綠色生態廊道通過“全局謀劃發展長江經濟帶”的視頻直觀了解長江建設綠色生態廊道的必要性。針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突出問題,通過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行動著力加以解決。(2)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海陸空、河、管道各方面的建設,以滿足發展的需要,實現經濟的強有力發展。發改委明確提出:推進航道暢通,長江干線航道系統治理有序推進,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二期工程進展順利,黃金水道功能不斷提升;推進樞紐互通,上海港洋山四期基本建成,寧波—舟山港一體化改革全面完成,江蘇南京以下區域港口一體化改革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滬昆高鐵貴昆段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運營,綜合交通網絡建設成效明顯;推進江海聯通,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加快建設,上海與浙江共同建設小洋山北側江海聯運碼頭取得實質進展,江海直達運輸系統建設穩步推進;推進關檢直通,關檢合作“三個一”已全面推廣至所有直屬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3.0版上線運行,區域通關一體化成效顯著。(3)推進新型城鎮化,優化產業布局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高,加快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上海、四川等地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支持建設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等一批國家工程實驗室。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加快,重慶、武漢、合肥、南京、上海等地區的集成電路、平板顯示、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快發展,武漢光谷在光電子產業發展成果明顯;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有序推進,一批特色小鎮、小城鎮建設穩步推進、初具規模;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取得新進展。長江直接聯通海域,從“中國海洋資源”這幅圖很直觀看出我國的海洋資源豐富,海岸線長。我國海岸線達1.8萬千米,建設海洋強國已成為另一國家發展重要戰略。過渡到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的內容。(三)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從我國的海洋國情海域遼闊、氣候帶多且季風氣候顯著、資源豐富、海洋災害多、生態系統類型多樣、目前海洋環境質量惡化6方面出發,觀看“海洋污染”的視頻,更加明確我國海洋污染嚴重,且來源于陸地,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保證海洋環境不受破壞。得出我國要拓展藍色經濟空間,要立足于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清晰規劃海洋空間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間利用效率的結論。維護海洋權益1、什么是海洋權益2、一國可主張海洋權益的范圍涉及到幾個概念。根據圖片進行解釋。教師可以板書下圖較容易理解。內水,比如上海港、渤海海峽、海南大亞灣等等,屬于內水。領海,領海基線外12海里內,注意:海里不等于公里,1海里=1.852公里。專屬經濟區,領海基線200海里內。毗連區,領海向專屬經濟區的過渡海域,一般12海里內。大陸架,是大陸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說是被海水所覆蓋的大陸。中國作為海洋大國,主管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千米。那都不屬于一個國家主管的權益范圍的海域,是什么呢?3、公海何為公海?一個國家可主張海洋權益范圍之外。那公海是不是就是法外之地,犯罪分子在這里就可以逃之夭夭,不用接受法律制裁呢?觀看視頻《公海能不能抓人》。只是確實會比較麻煩,所以在緝毒警察等追捕犯人時,盡量在本國海洋權益范圍內抓捕,以免帶來其他麻煩。[活動探究]閱讀課本117頁,思考可以從哪些方面說明南海諸島是我國的一部分。讓學生討論、暢所欲言的回答,后進入下一個內容,再進行全面的補充。4、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通過一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視頻更好地理解,加深印象。[活動探究]設立三沙市對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重要意義。承接上一個視頻的內容,繼續深化理解,積極思考,學會答題。學生進行討論回答,教師再展示答案。最后得出重要結論:維護海洋權益不僅可以為海洋開發活動提供和平、穩定的周邊及外部環境,而且能夠鞏固海防,打擊海上恐怖活動、走私和跨國犯罪,營造和平、良好的國際海上安全秩序。課堂練習結合本節課所學,可以從哪些方面說明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 從開元、歷史、地質角度分析,如地理位置上看,從釣魚島的位置距離我國臺灣是170km,距離我國大陸330km,按200海里內,均屬于我國海洋權益范圍,即370km內均屬于我國范圍。課堂總結讓學生通過復述的形式進行回憶,回顧本節重要知識。布置作業了解學校所在省級行政區的主體功能區的劃分。提示:以廣東省為例,可以結合《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通知》,進行詳細了解。如粵西地區包括湛江、茂名、陽江三市;北部山區包括韶關、河源、梅州、清遠、云浮五市。是重要的農業生產空間。而森林覆蓋率高于沿海地區,對區域氣候調節、生態環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是限制開發區。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64張PPT)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節中國國家發展戰略案例學習目標課程標準1.以國家某項重大發展戰略為例,運用不同的專項地圖,說明其地理背景。2.結合實例,說明國家海洋權益、海洋發展戰略及其重要意義。3.運用資料,說明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學習目標1通過分析地理背景條件,明確如何因地制宜地建設主體功能區;以長江經濟帶為例,分析如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學習目標2以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為例,說明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職責;結合圖文資料,分析我國海洋國情,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情境導入國家戰略是戰略體系中最高層次的戰略。戰略,是指為實現某種目標(如政治、軍事、經濟或國家利益方面的目標)而制定的大規模、全方位的長期行動計劃。不同國家對于國家戰略的定義各不相同,國家戰略就是實現國家總目標而制定的,是實現國家目標的藝術和科學。指導國家各個領域的總方略。維護國家安全,達成國家目標。“一分鐘了解十九大——國家創新發展戰略”視頻(點擊圖片觀看)新知導覽中國國家發展戰略案例建設主體功能區拓展藍色經濟空間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維護海洋權益新知講解新知一:建設主體功能區新知講解1、主體功能的定義內涵:一個區域可以同時具有多種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稱為主體功能。例:有的區域的主體功能是提供農產品,有的區域是提供工業品;有的區域是提供清潔水源、清新空氣等生態產品。概念:建設主體功能區是生態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國土開發和保護重大戰略。建設主體功能區的目的:主體功能區規劃促使區域發展由盲目追求經濟增長,轉向依據主體功能因地制宜、有序開發。新知講解【思考】確定區域的主體功能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一般來說,在確定區域的主體功能時,會綜合考慮土地適宜開發的程度、自然資源的豐富度、生態環境的脆弱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地理背景。活動探究【結合課本110頁文字及圖5.8,思考】分析我國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地理背景,是如何體現的 新知講解2、我國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地理背景適宜開發的土地少新知講解我國山地多,平原少,扣除必須保護的耕地和已有建設用地,今后可用于開發的土地面積不到全國土地總面積的3%。適宜開發的國土面積少,人均可利用土地資源區域差異明顯。這決定了我國必須集約利用土地,減少對土地的占用。我國人均可利用土地資源評價新知講解2、我國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地理背景適宜開發的土地少自然資源分布不均新知講解我國區域開發受到自然資源實際情況的制約。水資源短缺區域不利于大規模開發,如過度開發會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以水資源為例,我國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少且分布很不均勻。我國人均可利用水資源評價新知講解2、我國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地理背景適宜開發的土地少自然資源分布不均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新知講解我國中度以上生態脆弱區域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脆弱的生態環境決定了我國不適宜通過大規模擴展面積來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需要提高已開發區域的空間利用效率,緩解對自然環境的壓力。我國生態脆弱性評價新知講解2、我國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地理背景適宜開發的土地少自然資源分布不均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新知講解我國2010年單位面積生產總值分布我國經濟呈現多極化趨勢,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區域。我國需要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縮小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新知講解3、我國主體功能區的類型這里的“開發”特指大規模的工業化、城鎮化建設。點擊視頻,了解主體功能區的類型新知講解主體功能區地域類型主體功能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城鎮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地提供工業品和服務產品提供農產品提供生態產品提供生態和游憩產品、精神財富新知講解如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城鎮體系完善,科技創新能力強,但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已經接近飽和,需要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城鎮群的協調發展。優化開發區域城鎮化地區提供工業品和服務產品新知講解重點開發區域城鎮化地區提供工業品和服務產品如蘭州---西寧地區,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人口較為密集,城鎮體系初步形成,雖然目前開發基礎較弱,但未來的開發潛力大,是支撐全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增長極。新知講解農產品主產區耕地較多,農業發展條件較好,盡管也適宜開發,但從國家戰略的角度出發,該區域的首要任務是保障我國的農產品供給。限制開發區域所限制的是大規模的工業化、城鎮化開發,而不是所有的開發活動。限制開發區域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提供農產品提供生態產品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環境脆弱,該區域必須將保護和修復環境放在首位。新知講解包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等,散布在上述三類開發區域之中。禁止開發區域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地提供生態和游憩產品、精神財富課堂練習根據開發方式的差異,我國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四類功能區域。據此完成問題。1、不同類型的功能區域都面臨一定的問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優化開發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較低B.重點開發區域—經濟基礎薄弱C.限制開發區域—耕地面積減少較多D.禁止開發區域—人類活動強度大2、關于不同類型功能區域開發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優化開發區域—優化能源消費結構B.重點開發區域—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C.限制開發區域—限制農業開發活動D.禁止開發區域—禁止任何人類活動CB新知講解新知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中國主體功能區分布示意圖我國經濟呈現多極化趨勢,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區域。我國需要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縮小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新知講解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覆蓋11個省級行政區,面積占全國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新知講解1、長江經濟帶的獨特優勢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資源儲量充足,種類豐富工業基礎雄厚,產業優勢明顯城市密集,市場廣闊(1)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新知講解長江是貨運量位居全球內河第一的黃金水道,長江干線年貨運量已經超過20億噸。長江經濟帶以長江為軸線,將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內陸資源富集地區聯系起來,是承東啟西的紐帶。京滬、京九、京廣等南北鐵路干線在此交會,配合建設較完善的高速公路網,長江經濟帶接南濟北,使我國南北經濟成為一體。(2)資源儲量充足,種類豐富新知講解受地形和氣候影響,長江經濟帶河網稠密,湖泊眾多,是我國地表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還擁有儲量大、種類多的礦產資源。區域內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密集,是我國重要的旅游區,也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寶庫。(3)工業基礎雄厚,產業優勢明顯新知講解長江經濟帶不僅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還是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鋼鐵、石化、汽車、電子和裝備制造等工業基地沿江分布,構成了我國東西綿延的“工業走廊”。同時這里也是我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4)城市密集,市場廣闊新知講解長江經濟帶中的城市大都是憑借便利的河運發展起來的。上海、武漢、重慶是該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區域內城市分布密集,數量超過全國城市數量的1/3。人口眾多,人才薈萃,科教事業發達,技術與管理先進。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高,各種消費需求較大,市場廣闊。“一軸”是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托,發揮上海、武漢、重慶的核心作用;“兩翼”分別指滬瑞和滬蓉南北兩大運輸通道;“三極”指的是長江三角洲、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個城市群;“多點”是指發揮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級城市的支撐作用。新知講解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示意新知講解2、多方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建設沿江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推進新型城鎮化,優化產業布局新知講解(1)建設沿江綠色生態廊道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放在首要位置。加強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修復,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新知講解(2)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快推進長江干線航道系統治理,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統籌建設鐵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設。新知講解(3)推進新型城鎮化,優化產業布局發揮大城市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加快發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統籌城鄉發展。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新知講解我國有漫長的海岸線,建設海洋強國已經成為我國重要戰略。新知講解新知三:拓展藍色經濟空間新知講解我國的海洋國情(1)海域遼闊,海岸線漫長,大陸架寬廣,島嶼眾多。(2)自北向南縱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三個氣候帶,季風特征顯著,熱帶氣旋影響大。渤海和黃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結冰。(3)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油氣資源和金屬礦物儲量較多;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漁場面積廣闊;還有可轉化為動力的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新知講解我國的海洋國情(4)海洋災害種類多,包括風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5)擁有多種海洋生態系統類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紅樹林等。(6)海洋環境狀況不容樂觀海洋污染蔓延的勢頭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海洋環境質量惡化的總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海灣以及大中城市鄰近海域污染嚴重;海洋生態破壞加劇。觀看“海洋污染”的視頻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新知四:維護海洋權益新知講解1、海洋權益的定義海洋權益是指國家領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權利和利益。2、一國可主張海洋權益的范圍包括本國的內水和領海,還包括本國管轄的毗連區、專屬經濟區,以及大陸架海床和底土等。1海里=1.852公里新知講解內水是領海基線向內陸一側都水域,包括沿海國沿岸的河口、港口、海灣、海峽等。領海為鄰接陸地領土和內海的一帶海域。在群島國的情況下則為群島水域以外鄰接的一定寬度的海域。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最寬不超過12海里。毗連區為領海以外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毗連區的寬度不超過12海里。大陸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則擴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過200海里,則一般不應超過350海里。專屬經濟區是在領海以外并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不應超過200海里。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中國大陸海岸線18000多千米,海島11000余個,島岸線超過14000千米,領海面積37萬平方干米,可主張的管轄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新知講解3、公海的定義在國家的內水、領海、專屬經濟區或群島國的群島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稱為公海。新知講解【閱讀課本117頁,思考】可以從哪些方面說明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 活動探究4、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1)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并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城行使主權和管轄,確立了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相關權益;(2)中國對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擁有主權;(3)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內水、領海和毗連區;(4)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5)中國在南海擁有歷史性權利。2012年,我國為便于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中沙群島進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海南省設立三沙市,把永興島作為三沙市市政府駐地。新知講解【思考】設立三沙市對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重要意義。活動探究三沙市永興島①有利于加強我國對南海島礁及海域的有效管理;②有利于強化海洋國土意識,鞏固國家安全;③有利于促進海洋資源的開發。海洋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大局。與世界其他國家一樣,我國與周邊國家也存在著海域劃界和島嶼歸屬的爭議。我國政府一貫主張,與相關國家通過雙邊協商,公平合理地解決海洋爭端。維護海洋權益不僅可以為海洋開發活動提供和平、穩定的周邊及外部環境,而且能夠鞏固海防,打擊海上恐怖活動、走私和跨國犯罪,營造和平、良好的國際海上安全秩序。新知講解課堂練習【閱讀課本117頁,結合下圖(釣魚島的位置)思考】可以從哪些方面說明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有史為憑、有法為據。(1)釣魚島等島嶼是中國人最早發現命名和利用的,中國漁民歷來在這些島嶼及其附近海域從事生產活動。(2)早在明朝,釣魚島等島嶼就已經納入中國海防管轄范圍,是中國臺灣的附屬島嶼。(3)在地質上,釣魚島地處我國東海大陸架,是臺灣東部山嶺的自然延伸,與琉球群島以沖繩海槽隔開。因此,釣魚島既不是無主島,也不是琉球群島的組成部分,而是我國臺灣省的附屬島嶼,中國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課堂練習一、建設主體功能區1、主體功能的定義2、地理背景(1)適宜開發的土地少(2)自然資源分布不均(3)生態環境比較脆弱 (4)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3、我國主體功能區的類型(1)優化開發區域----城鎮化地區---主體功能是提供工業品和服務產品(2)重點開發區域----城鎮化地區---主體功能是提供工業品和服務產品(3)限制開發區域①農產品主產區---主體功能是提供農產品②重點生態功能區---主體功能是提供生態產品(4)禁止開發區域----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地---提供生態和旅憩產品、精神財富課堂總結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課堂總結1、長江經濟帶的獨特優勢(1)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2)資源儲量充足,種類豐富(3)工業基礎雄厚,產業優勢明顯(4)城市密集,市場廣闊2、多方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1)建設沿江綠色生態廊道(2)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3)推進新型城鎮化,優化產業布局三、拓展藍色經濟空間1、海域遼闊,海岸線漫長,大陸架寬廣,島嶼眾多。2、自北向南縱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三個氣候帶,季風特征顯著,熱帶氣旋影響大。渤海和黃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結冰。3、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油氣資源和金屬礦物儲量較多;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漁場面積廣闊;還有可轉化為動力的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4、海洋災害種類多,包括風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5、擁有多種海洋生態系統類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紅樹林等。6、海洋環境狀況不容樂觀。課堂總結四、維護海洋權益1、海洋權益的定義2、一國可主張海洋權益的范圍3、公海的定義4、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5、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課堂總結作業布置了解學校所在省級行政區的主體功能區的劃分2010年國務院頒布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目前各省級行政區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已全部編制完成,并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方網站上公布。運用網絡等手段,獲取學校所在省級行政區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圖及相關資料。1、找出各類主體功能區及分布。2、就某優化開發區域或重點開發區域,談談其經濟開發的優勢和潛力。3、就某限制開發區域或禁止開發區域,說明這里限制開發或禁止開發的原因。4、綜合上述活動的結果,談談你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解。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一分鐘了解十九大——國家創新發展戰略.mp4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mp4 主體功能區.mp4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5.3 中國國家發展戰略案例.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5.3 中國國家發展戰略案例.ppt 全局謀劃發展長江經濟帶.mp4 公海能不能抓人?.mp4 海洋污染.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