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全用電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安全電壓的數值,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畫示意圖,了解觸電的原因和觸電的幾種形式。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課程的學習,體驗到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安全用電的必要性(二)教學重點:安全電壓的數值,安全用電的常識教學難點:觸電的原因和觸電的幾種形式(三)教學準備 幻燈機,有關電的應用方面的幾張投影幻燈片(四)教學過程1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教師通過實例,講述隨著科學的發展,隨著家用電器的普及,現代生活中已離不開電。接著用幻燈機打出幾張電的利用的幻燈片:如夜晚的教室里燈光明亮,同學們在燈下讀書;節日的天安門城樓,被燈光點綴得格外輝煌;大型電網等,用來激發同學們的情緒。同時讓學生討論有哪些發電形式,了解國內的一些發電站,增加關于電力的知識。教師再將話鋒轉到接連不斷發生的觸電事故,給國家、給個人都帶來了不可挽回的損失。但是觸電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們掌握了安全用電的原則,并嚴格按照用電的要求去做,我們就可以馴服電,讓它做我們的好朋友,為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國防科技服務。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安全用電呢?安全用電的原則是什么?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要討論的。2 .進行新課(1) 問:你們知道觸電是怎么回事嗎? 引導學生看課本上的問題。然后教師指出因為人體是導體,人體觸及帶電體時,有電流通過人體。這就是觸電。電流對人體的危險性跟電流的大小,通電時間的長短等因素有關。(2) 問:人觸電一定會死亡嗎?發生觸電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電壓值是多少? 讓學生討論下列問題: ① 根據歐姆定律知道,導體中的電流大小跟什么有關? ② 用兩手分別觸摸一節干電池的正負極,為什么沒有發生觸電事故? ③ 通過人體的電流大小決定于什么? ④ 安全電壓值是多少? 教師小結: ① 通過人體的電流大小決定于外加電壓和人體的電阻; ② 安全電壓:只有不高于 36 伏的電壓才是安全的; ③ 家庭電路的電壓是 220 伏,動力電路的電壓是 380 伏。 ④ 觸電事故是由于過大的電流通過人體而引起的,且通過人體的電流越大,通電的時間越長,越危險。(3) 引導學生觀察課本圖 1—1—2 ,并請學生指出圖中電流的回路,然后教師指出觸電的兩種形式: 單線觸電:站在地上的人觸到火線,則電流由火線進入人體到地,經地線形成回路,造成觸電事故。 雙線觸電:站在絕緣體上的人若同時觸到兩根電線時,電流將由火線進入人體到另一根線(零線)而形成回路,造成觸電事故。 指出:為了安全用電,絕對不要接觸沒有絕緣皮的火線以及跟火線連通的導體。(4) 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常識教師提問:生活用電中要特別警惕什么?讓學生自由發揮,相互討論,得出結論,再由教師歸納小結: ① 注意防止絕緣部分破損。 ② 保持絕緣部分干燥,不用濕手扳開關,不在電線上晾衣服。 ③ 有人觸電,要先切斷電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絕緣體撥開電線。 ④ 架設電視天線時,注意不要觸及電線。(5) 觸電的急救人容易觸電,那么人一旦觸電該怎么辦?原則:人一定要救但必須保證自身的安全。遵循這三條原則,第一:切斷電源,第二:用干燥的木棒撥開,第三:人工呼吸3. 課堂小結(師生共同小結)(l) 安全電壓值。(2) 觸電的原因及觸電的形式。(3) 安全用電的常識。(4) 觸電急救的方法。4. 組織學生討論課本上 的“討論與交流”5. 布置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