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綜合實踐教案(學校樹木研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綜合實踐教案(學校樹木研究)

資源簡介

走 進 植 物 世 界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設計背景:
隨著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越來越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我們根據六年級學生的特點和各學科的教學目標,選擇了學生喜歡的樹葉貼畫。由此,設計了觀察樹木、收集樹葉的系列活動,把常識、語文、美術、勞動等課程內容結合在一起,突出了課程的綜合性和活動性。這樣使學生積極地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采用探討與貼畫形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習知識,互助合作;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二、活動目的:
1、通過對樹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樹種,并了解它們的生長過程 ,經濟價值, 研究方向 ,以及栽種方法等。
2、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感受自然美,樹立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
3、在樹葉貼畫的創作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美的熏陶,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三、活動形式:
1、以小組為單位,觀察、管理、操作。
2、學生個人收集樹木資料、樹葉,再進行全班交流、展示。
3、通過觀察記錄、上網、繪畫、交流等形式把成果展示給大家。
4、撰寫短文。
四、活動內容和活動項目
1.本次綜合活動的內容主要有三大來源:
(1)源于學生的需要、興趣、愛好和特長;
學生對于自然知識充滿好奇心,他們每天都在觀察自然界中的事物,并在不斷觀察中進行著探究。比如:這棵樹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經濟價值、對環境有什么好處等等。
在課堂學習中,還經常會學到有關樹知識的課文,描述樹的語句,比如: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茂盛。尤其在美術課堂上有關樹的設計運用則更多,如:大樹爺爺、大樹房子、會變形的樹等等,包括樹葉貼畫都是學生創作中的內容。
(2)來于源于社會現實生活;
學校和社會每年都會開展植樹、綠化周活動,學生都會參與其中。學生的一舉一動都在為保護大自然、為社會、校園的環境更加美好而努力。
 (3)來源于學科知識;
 在學科方面學生關注許多關于樹木的知識,比如:世界有各種樹木加起來有幾十萬種,包括喬木,灌木,草本等,僅中國就有8000多種。而根據地球上的五帶化分,大致可分為:熱帶雨林.溫帶常綠闊葉林,溫帶闊葉落葉林,溫帶針葉林.在寒帶有苔原,在沙漠有灌木叢等等。
2、活動過程:
活動一:觀察、收集樹種資料。
目標:培養學生對不同樹種的認識和對樹木種植的興趣。
方法:
(1)觀察校園以及周邊種植的樹木特征、樹木的經濟價值。向大人了解植樹方法、管理措施。
(2)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調查結果。
(3)在校園中為不同樹木建立信息資料。
信息資料包括:樹木種植時間、種類、特點、價值。
(4)長期做好樹的管理,并觀察記錄。
活動二:搜集描寫樹的詩詞、語句。
目標:增強學生對樹木的認識,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提高修養,擴大知識面。
方法:
(1)各自搜尋。(一至五首)
比如:隋代無名氏的《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唐代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都不虧為關于描寫樹的經典詩句。
《美麗的小興安嶺》、《鳥的天堂》、《我愛故鄉的楊梅》這些文章都描寫樹的內容,都是非常好的文章。
(2)全班交流。
(3)引導朗讀。
(4)學生描寫樹的短文,選拔優秀文章展示。
活動三:采集樹葉,進行分類整理,觀察其特點。
目標: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了解樹葉的特點。制作樹葉貼畫,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方法:
(1)自由組合,采集、觀察樹葉。
采集不同形態樹葉,觀察葉子的顏色、葉的表面、葉脈、葉緣,并作記錄。
(2)全班交流。
(3)教師教授制作樹葉貼畫方法:
①、采集落葉。
②、將落葉展平夾在舊書本中使其干燥。
③、根據樹葉的自然形狀和色彩展開聯想。
④、根據構想,選擇合適的葉子擺成一定的造型。
⑤、把擺好的葉子用固體膠粘在白紙上,一幅漂亮的樹葉貼畫就完成了。
(4)選擇優秀的樹葉貼畫進行展示。
(5)拓展訓練,如何制作樹葉賀卡、樹葉書簽等作品。
活動四:盆景栽培活動。
目標:通過盆景栽培培養學生珍惜勞動成果,并在實踐中成長。
方法:
(1)分小組進行盆景栽培。
(2)全班交流經驗。
(3)回去告訴家人和鄰友植樹的意義。
(4)寫一篇植樹感想。
3、活動項目:
活動領域或項目 活動方式 探究的問題案例
樹木探究 實際調查與考察 學校及周邊樹木的資源、種類及其特征
設計 樹木(名稱、特征)
觀察 樹木生長過程、四季變化
咨詢、上網 翻閱書籍 保護樹木問題,描寫樹的詩句
操作 培養盆景
樹葉探究 調查與考察 樹葉特征(顏色、形狀、葉緣、葉面、葉脈),秋天變黃、脫落。
研究制作 樹葉貼畫
具體活動安排:
周次 指導內容 基本方法和技能 修改意見
1—2周 圍繞主課題劃分子課題 提問題的能力
3—4周 小組人員分工 確立研究小組
5—6周 觀察學校及周邊樹種,做記錄 觀察、搜集
7—8周 運用上網、翻閱書籍資料查找對樹木進行掛牌設計。 上網搜集
9—10周 查找描寫樹的詩詞 上網搜集、查閱書籍
11—12周 收集樹葉,進行分類、整理。 搜集
13—14周 學生運用樹葉創作 創新設計
15—16周 盆景栽培 動手能力
17—18周 活動感想編寫 創作
五、活動課的評價
1、評價理念
堅持量化與質量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采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同伴之間彼此的個性化進行評定。具體策略如下:
①全面觀。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活動情況,如資料收集、主題討論表現、編寫短文、貼畫制作等作為評價他們學習情況的依據;另一方面,注重把評價作為師生共同學習的理論依據,提供對實踐活動修改有用的信息,并利于實踐教學。
②主題化。評價強調學生實踐中有共同探討的主題,根據主題要求設立不同方案進行操作,而且所表現學的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在共同評價過程中,共同提高,共同獲得實踐活動的樂趣。
③過程性。評價要重視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對學生能力評定,應該揭示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對學生的評價
①調查研究式;②作品評價式;③成果匯報式;④技能比賽式; ⑤檔案袋式;



第一、二周
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內容選擇
教學目標:學生學會根據內容制定計劃,協調分工,制定方案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確定本學期綜合實踐主題:走進植物王國
(二)、 實踐活動方案確立
一、明確本學期探究的自課題項目。
1.走進植物王國有哪些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究呢?
2.學生討論、交流。
3.教師歸納,以表格形式呈現本學期探究的課題。(見下表)
課題研究方案
_________小隊隊員_____
研究課題:走進綠色植物 指導教師:
二、
小組成員分工 組長 材料收集員 發言人 聯絡員 記錄員
三、研究目的:通過對樹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樹種,并了解它們的生長過程 ,經濟價值, 研究方向 ,以及栽種方法等。培養學生感受自然美,樹立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在樹葉貼畫的創作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美的熏陶,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四、研究方案:
1、研究內容:
① 樹木的研究 ② 樹葉的研究
2、研究方法:實際調查與考察、設計、咨詢、上網 翻閱書籍、研究制作
3、研究工具準備:記錄本,剪刀,膠棒,樹葉,能上網的計算機等
五、可行性分析
1、有利條件:圖書資料齊全、小組人員團結、網絡信息通暢。
2、不利條件:獨生子女多,動手能力不強。
六、研究步驟
1、開題階段
(1)時間:2周(2)研究任務:確立實踐活動方案,確定研究內容
2行動研究階段
時間:14周(2)研究任務:對樹木和樹葉進行研究
3匯報交流階段
(1)時間:2周(2)研究任務:展示研究成果
二、具體活動安排。
1.圍繞這些活動,我們應怎樣安排好各項活動?
2.學生分周次大致作好計劃。

周次 指導內容 基本方法和技能 修改意見
1—2周 圍繞主課題劃分子課題 提問題的能力
3—4周 小組人員分工 確立研究小組
5—6周 觀察學校及周邊樹種,做記錄 觀察、搜集
7—8周 運用上網、翻閱書籍資料查找對樹木進行掛牌設計。 上網搜集
9—10周 查找描寫樹的詩詞 上網搜集、查閱書籍
11—12周 收集樹葉,進行分類、整理。 搜集
13—14周 學生運用樹葉創作 創新設計
15—16周 盆景栽培 動手能力
17—18周 活動感想編寫 創作
三、學生研究方案
活動領域或項目 活動方式 探究的問題案例
樹木探究 實際調查與考察 學校及周邊樹木的資源、種類及其特征
設計 樹木(名稱、特征)
觀察 樹木生長過程、四季變化
咨詢、上網 翻閱書籍 保護樹木問題,描寫樹的詩句
操作 培養盆景
樹葉探究 調查與考察 樹葉特征(顏色、形狀、葉緣、葉面、葉脈),秋天變黃、脫落。
研究制作 樹葉貼畫
四、小組分工
根據情況,學生結合,討論推薦小組分工如下:
小六(一)班
組名 組長 材料收集員 發言人 聯絡員 記錄員
銀河小隊
Sun group
探索小隊
奧秘探索小隊
嫦娥一號小隊
Search小隊
小六(二)班
組名 組長 材料收集員 發言人 聯絡員 記錄員
沖鋒小隊
夢幻精英小隊
神舟十號小隊
探索之星小隊
探索小虎隊
飛躍長城小隊
第三、四、五周
教學內容:樹木的探究、校園樹木的資源及其種類
教學目標:
1.這次調查研究,我們主要從校園植物的種類、用途、分布、習性等方面著手,通過上網查找資料、查閱大量書籍、資料等手段對植物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
2.學習有關常見綠化樹木的知識,提高審美情趣、愛植物、愛校園的情感,提高綜合實踐的能力。
3.通過此次調查研究,旨在進一步加深對校園綠化的了解,為校園綠化建設提供可借鑒的科學依據。
4.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科學方法;使學生在獲取資料、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交往。
教學過程:
1、實地考察,認識校園內的各種綠化樹木,采訪。認識校園內的各種綠化植物,得到第一手資料。
校園內綠化情況:
灑金柏:1棵
垂柳:10棵
法國梧桐:29棵
百日紅:6棵
龍爪槐:13棵
冬青、黃楊、松柏、小檗等若干
2、查找相關資料,整理資料了解每種綠化樹木的顯著特征和主要作用。
名 稱:灑金柏
學 名:CV.AUREA.NANA
科 屬:柏科側柏屬
形態特征:灑金柏是側柏的一個品種。側柏在我國分布很廣,南北各地都有分布,其中又以黃河流域為其集中分布區,是園林綠化的主要樹種之一。灑金柏短生密叢,樹冠圓球至圓卵行,葉淡黃綠色,入冬略轉褐色
觀賞應用:是我國北方應用最廣、栽培觀賞歷史最久的園林樹種,其樹冠渾圓豐滿,酷似綠球,葉色金黃,仿佛金沙籠罩,群植中混交一些觀葉樹種,則斑爛若霞,交相輝映,艷麗奪目。對有毒氣體具中強度抗性,可作廣場、街道綠化。
黃楊:
學名: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
植物名稱: 黃楊
別名:小葉黃楊、錦熟黃楊、黃楊木、瓜子黃楊
科 名: 黃楊科
形態特征: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色,有規則剝裂;莖枝有4棱;小枝和冬芽的外鱗有短毛。葉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1—3厘米,寬7—15毫米, 背面主脈的基部和葉柄有微細毛。花簇生于葉腋或枝端,無花瓣;雄花萼片4,長2—2.5毫米;雄蕊比萼片長兩倍;雌花生于花簇頂端,萼片6,兩輪;花柱3,柱頭粗厚,子房3室。蒴果球形,熟時黑色,沿室背3瓣裂。花期3—4月,果期5—7月。
生長習性: 中性,生長慢,耐修剪,抗污染
景觀用途: 庭植觀賞、綠籬
柳樹
學名:Salix babylonica
別名:水柳、垂楊柳、清明柳
科名:楊柳科
原產地:中國大陸南方
有無毒性:有 微毒
葉 :形狀為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約6~14cm,寬約5~11mm,邊緣有細鋸齒。
花 :每年的2~3月開花,花序是屬于葇荑花序,雄花序長2~4cm,雌花序長約2cm。
其它的特性:落葉大喬木,柳枝細長,柔軟下垂,性喜濕地,高可達20 -30 公尺,徑50 -60 公分,生長迅速;樹皮組織厚,縱裂,老齡樹干中心多朽腐而中空。枝條細長而低垂,褐綠色,無毛;冬芽線形,密著于枝條。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7 -15 公分,寬6 -12 毫米,兩端尖削,邊緣具有腺狀小鋸齒,表面濃綠色,背面為綠灰白色,兩面均平滑無毛,具有托葉。花開于葉后,雄花序為葇荑花序,有短梗,略彎曲,長1 -1.5公分。果實為蒴果,成熟后2 瓣裂,內藏種子多枚,種子上具有一叢綿毛。插枝繁殖。臺灣,約于明朝末年時引進,迄今已有三百余年歷史。對空氣污染及塵埃的抵抗力強,適合于都市庭園中生長,尤其于水池或溪流邊。
有毒部位:葉及皮。
中毒癥狀:誤食后引起冒汗、口渴、嘔吐、血管擴張、耳鳴、視覺模糊,嚴重時呼吸困難、昏睡終日、喪失知覺、呼吸深而慢、脈搏則變快等癥狀。
柳樹分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楊柳,為落葉喬木;旱柳又稱杞柳,亦為河柳,是落葉灌木。柳樹枝柔韌,葉狹長,春天開黃綠色花,種子上有白色毛狀物,成熟后隨風飛散。柳可以進行無性繁殖,以須柳根生長為主。
法國梧桐
科屬:懸鈴木科 懸鈴木屬
學名:Platanus orientalis L.
形態:高20-30m,樹冠曾闊鐘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5-7裂,深裂達中部,裂片長大于寬,葉基闊楔形或截形,葉緣有齒牙,掌狀脈;托葉圓領狀。花序頭狀,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長,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
習性:對城市環境適應性特別強,具有超強的吸收有害氣體、抵抗煙塵、隔離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長迅速。
繁殖: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用途: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是優良的行道樹種,廣泛應用于城市綠化,在園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曠地,列植于甬道兩旁,尤為雄偉壯觀,又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并能吸收有害氣體,作為街坊、廠礦綠化頗為合適,果可入藥 。
法國梧桐、泡桐和梧桐的區別
梧桐是梧桐科的落葉喬木,它和同名為“桐”的油桐(大戟科)、玄參科的泡桐、法國梧桐(懸鈴木科)沒有親緣關系。
梧桐樹高大魁梧,樹干無節,向上直升,高擎著翡翠般的碧綠巨傘,氣勢昂揚。樹皮平滑翠綠,樹葉濃密,從于到枝,一片蔥郁,顯得清雅潔凈極了,難怪人們又叫它“青桐”呢。“一株青玉立,千葉綠云委”,這兩句詩,把梧桐的碧葉青干,桐蔭婆娑的景趣寫得淋漓盡致。
梧桐是一種優美的觀賞植物,點綴于庭園、宅前,也種植作行道樹。葉掌狀,裂缺如花。夏季開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黃綠色,圓錐花序,盛開時顯得鮮艷而明亮。民間傳說,鳳凰喜歡棲息在梧桐樹上,李白也有“寧知鸞鳳意,遠托椅桐前”的詩句。實際上,這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希望。
為什么懸鈴木叫“法國梧桐”呢 原來,這種樹木,葉子似梧桐,誤以為是梧桐,而“法國梧桐”也并非產在法國。17世紀,在英國的牛津,人們用一球懸鈴木(又叫美國梧桐)和三球懸鈴木(又叫法國梧桐)作親本,雜交成二球懸鈴木,取名“英國梧桐”。因為是雜交,沒有原產地。在歐洲廣泛栽培后,法國人把它帶到上海,栽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作為行道樹)。人們就叫它“法國梧桐”,人云亦云,把它當作梧桐樹了。
龍爪槐
別名 垂槐、盤槐
所屬科、屬 豆科 槐屬
形態特征:落葉喬木。小枝柔軟下垂,樹冠如傘,狀態優美,枝條構成盤狀,上部蟠曲如龍,老樹奇特蒼古。樹勢較弱,主側枝差異性不明顯,大枝彎曲扭轉,小枝下垂,冠層可達50--70cm厚,層內小枝易干枯。
生長習性:喜光,稍耐陰。能適應干冷氣候。喜生于土層深厚,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深根性,根系發達,抗風力強,萌芽力亦強,壽命長。
主要用途:龍爪槐觀賞價值很高,自古以來,多對稱栽植于廟宇,所堂等建筑物兩側,以點綴庭園。節日期間,若在樹上配掛彩燈,則更顯得富麗堂皇。若采用矮干盆栽觀賞,使人感覺柔和瀟灑。開花季節,米黃花序布滿枝頭,似黃傘蔽目,則更加美麗可愛。 
小檗
植物名稱:小檗
別 名:日本小檗
形態特征:落葉小灌木,小枝多紅褐色,有溝槽,具短小針刺,刺不分叉,單葉互生,葉片小型,倒卵形或匙形,先端鈍,基部急狹,全緣葉,葉表暗綠,光滑無毛,背面灰綠,有白粉,兩面葉脈不顯,入秋葉色變紅,腋生傘形花序或數花簇生(2-12朵),花兩性,萼、瓣各6枚,花淡黃色,漿果長橢圓形,長約1厘米,熟時亮紅色,具宿存花柱,有種子1-2粒。
產地分布:原產日本,現我國南北均有栽培。
生態習性:對光照要求不嚴,喜光也耐蔭,喜溫涼濕潤的氣候環境,耐寒性強,也較耐干旱瘠薄,忌積水澇洼,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生長最好,萌芽力強,耐修剪。根、莖、皮可入藥。但紫葉、金葉者須栽于陽光充足處,利于葉色美麗。
園林用途:葉小圓形,入秋變色,春日黃花,秋季果紅,是一個觀葉、觀花、觀果的園林觀賞樹種,適于在草坪、花壇、假山、池畔用作點綴,并可用作綠籬。
百日紅
人怕癢,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然而,奇怪事的是有的樹竟然也有這種毛病,怕癢。
百日紅又名紫薇為原生植物,主要有高桿紫薇和叢生紫薇.
紫薇有很多形象動聽的名字。花朵繁茂,花色艷麗,有多種顏色,多紫色,紫為正色,故稱紫薇。白色花稱白薇(或銀薇),紅色花稱紅薇,更多百日紅搜索紫薇基地。紫帶藍色花稱翠薇。紫薇花期長)自夏開到秋,爛漫不絕,可開百日,又名百日紅。滿堂紅。紫薇宜于遠望,樹干光滑不易攀援,又名猴刺脫樹。紫薇有一特性,如果用手輕輕搔它的樹干,大地雖無風,但全樹由基部到頂端枝全身搖動,有似人怕癢,俗稱怕癢花、怕癢樹、癢癢樹。樹干為什么搔而顫抖呢?有人認為這是由于植物本身生物電的作用;也有人認為是紫薇樹身光滑,枝條很柔軟,所以稍一接觸就會全身搖晃。
紫薇為落葉喬木。樹高可達10米,樹身大可抱合。樹皮薄片狀,剝落后灰綠色或灰褐色。單葉對生,橢圓形,長3~7厘米,圓錐花序著生于當年枝端,花呈白,紅、紫等色,花徑3厘米,花期長,6~9月。蒴果近球形,種子有翅。
紫薇具有生長緩慢、壽命長、耐修剪、干粗枝柔、葉圓根露、枝間易愈合、極易造型等特點,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也可作切花,瓶養花時間長。適宜園林種植。對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等多種有害氣體,均有較強的抗性,并能吸收一定量的有害氣體,每千克紫薇葉能吸硫10克左右。紫薇吸滯粉塵能力也強,在水泥廠內距污染源200~250米處,每平方米葉片可吸滯粉塵4.42克。紫薇是工廠、城市、居民區綠化的好材料。“癢癢樹”為什么會“怕癢”呢?人們認為,這是因為這種樹能對外來的刺激產生反應,并能將這種反應迅速地傳遞到樹梢而引起枝條的擺動,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有待人們進一步探索。
3.填寫調查表及資料卡。
4.各小組選派代表上臺交流,其他小組成員補充。
第七周
教學內容:運用上網、翻閱書籍資料查找對樹木進行掛牌
教學目標:提高學生上網查找資料、整理資料及設計能力。
教學過程:
一、查找收集資料
1.途徑:上網、上圖書室查閱有關各種樹種的資料。
2. 做好資料的整理工作。
二、設計樹木掛牌。
1.學做設計師,設計掛牌的圖案。
2.在圖案上寫上樹種的有關介紹。
3.交有關老師塑封。
4.為樹木掛牌。

第八周
教學內容:查找描寫樹的詩詞散文,班級學生背誦、描寫樹的短文詩詞比賽
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搜集資料,記憶及朗誦能力。
教學過程:
一、運用上網、翻閱書籍資料查找有關描寫樹木的詩歌散文,并做好紀錄。最后由各小組的組長匯總,看哪一組收集的多。
1大雪壓青松 作者:陳毅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2觀 滄 海 (三國)曹 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3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4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并, 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5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7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8小 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9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0晏殊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11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2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3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14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5隋代無名氏 送別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二、組織“贊樹木、抒情懷”朗誦比賽。
1.贊美樹木的古詩;
2.贊美樹木的散文;
3.贊美樹木的現代詩;
4.自創散文詩朗誦。
三、教師、學生共同填寫評價表。
“贊樹木、抒情懷”朗誦比賽
課題 指導教師 小隊
文章題目 組長評價 教師評價
第九周
教學內容:收集樹葉,進行分類、整理
教學目標:認識樹葉的種類、顏色、形狀四季變化
教學過程:
一、各組收集各類樹葉
二、交流在參觀、考察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確定以下幾個主題:
1、我們學校的樹木哪些是常綠樹、哪些是落葉樹?
灑金柏:常綠樹
垂柳:落葉樹
法國梧桐:落葉樹
百日紅:落葉樹
龍爪槐:落葉樹
冬青:常綠樹
黃楊:常綠樹
松柏:常綠樹
小檗:落葉樹
2、你采集到哪些樹的葉?、什么顏色?怎樣形狀?樹葉的形態
橢圓形: 形如橢圓,中部最寬,尖端和基部都是圓形,如樟樹、橡皮樹、木犀、茶樹、黑棗樹、櫻草的葉。
心形: 形如心臟,基部寬圓而微凹,先端漸尖,如甘薯、牽牛、紫荊、?麻的葉。如果是心形倒轉,叫做倒心形,如酢漿草的小葉。
掌形:葉片三裂或五裂,形成深缺刻,全形如手掌,如棉花、蓖麻、葡萄、槭樹、梧桐的葉。
扇形:形如展開的折扇,頂端寬而圓,向基部漸狹,如銀杏的葉。
菱形:葉片成等邊的敘方形,如菱、烏桕的葉。
披針形:也叫槍鋒形,葉基較寬,先端尖細,長度約為寬度的3-4 倍,如桃、 柳、竹的葉,如果是披針形倒轉,叫做倒披針形,如小蘗的葉。
卵形:形如雞卵,下部圓闊,上部稍狹,如桑、向日葵、的葉。如果是卵形倒轉,叫做倒卵形,如玉蘭、花生的小葉。
圓形:形如圓盤,長寬接近相等,如,旱金蓮的葉
針形:葉片細長如針,如油松,馬尾松,白皮松的葉。
鱗形:形如鱗片,如側柏的葉。
匙形:形如湯匙,先端圓形,向基部漸狹,如白菜、車前葉。
三角形:基部寬平,三個邊接近相等,如蕎麥的葉。
3、樹葉有什么作用?
葉片——大都寬闊而扁平,適于接受陽光的照射。
葉柄——支持這葉片,并把葉片和莖連接起來。
托葉——保護幼葉。(有些植物沒有托葉,有些植物的托葉很早就脫落了。)
葉脈 :布滿在葉片上的粗細不等的脈絡
樹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分的主要器官。為人類釋放氧氣,提供食物,擋風遮陽。
樹葉變紅:是因花青素增多,酸性的葉子就會變紅。有“楓葉、烏柏葉、柿葉”等。
樹葉變黃:是因葉綠素被破壞,只剩葉黃素。常見的有“桂樹葉、銀杏葉、白楊葉、梧桐葉”等。
4、樹葉的四季變化(顏色、形狀)
一般情況下春天、夏天樹葉為綠色。秋天枯黃
5、秋天,樹葉為什么會落下來?
秋天天氣干燥,樹根喝到的水分少了,而葉子會把水散發掉,樹缺水,就會枯死。樹的葉子落掉,就是不了減少水分消耗,這檔樹木可以更好地過冬。在落葉前前,樹木儲存在葉子中的養分流向樹枝和樹干,冬天樹木就消耗樹枝和樹干中的養分。等到來年春天,樹木再長出新葉。
6、為什么以綠色居多?
因為樹葉里面含有葉綠素,葉綠素是綠色的。

第十至十四周
教學內容:欣賞各種樹葉貼畫,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樹葉貼畫。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設計制作能力。
2、掌握樹葉貼畫的方法技巧。
教學準備 學具:
(1)搜集并壓平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樹葉數十張。
(2)16開色卡紙作底板、剪刀、膠水(雙面膠)。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不同樹葉不同造型的設計及制作,培養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難點:在樹葉貼畫制作中,培養學生畫面的設計及創新能力。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檢查學具情況)。
(二)導人新課:
1。課下收集樹葉,比一比誰收集的多。
2,認識樹葉的不同形狀。教師:我們把常見的樹葉概括成幾種基本形體。同學們也動手找一找自己帶來的樹葉的不同形狀。
3。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教師:自然界中,樹木的種類繁多,樹葉的形狀各異:有心形、卵形、掌形、針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這節課我們就利用自然界各種各樣的樹葉為材料,拼制、粘貼成一幅漂亮的工藝美術作品。 出示課題:樹葉貼畫。
2.讀畫:出示課本范圖,讓學生初步認識樹葉貼畫。
1。首先讓學生說說畫面的內容及構思。
2,接著分析各種圖形是由什么形狀的樹葉拼貼而成。
3。最后注意畫面的完整、構圖的合理性。
(三)樹葉貼畫的制作方法!
1,構思設汁畫面,要求用各色、各形的樹葉加以適當剪裁,讓落葉變成有生命的小動物。從兩條思路啟發、引導學生大膽嘗試不同的畫面設計,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2。把構思設計好的主題,用鉛筆先畫出草稿,布局應注意均衡、大小適中、畫面合理。
3,選擇與主題相應的樹葉,有的還可以進行修剪加工。根據情況利用好樹葉的背面及葉柄。
4,拼擺,用膠水或雙面膠粘貼在卡紙上,壓平。粘貼時要注意應從畫面遠處粘起,先后面后前面,注意順序。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選用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樹葉,貼一張有生命的小動物的畫,啟發其他學生的思路。
(五)展評作品,欣賞小結。….
1.上臺展示作品,談創作意圖.
2.學生、進行評價。
主要從二方面進行評價:①畫面是否有創意
②粘貼是否精致
3.由小組長帶領,完成評議表。
4.教師評議。
第十五、十六周
教學內容:盆景栽培展示活動
教學目標:
1. 了解盆景的含義及組成
2. 了解盆景三個要素
3. 了解盆景流派和大類:
4. 了解樹樁盆景的栽培和管理
教學過程:1.盆景的含義及組成
盆景是以植物、石料、土壤、水體、風、雨、雪、配景、盆、幾架等為材料創作而成的,飽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立體的中國山水畫,是經過高度概括和提煉,集中表現大自然優美風光的一種特殊藝術品。
在容器中栽培的樹木或矮化的樹木及其培養、加工的技術。盆景所用的材料是普通的喬木和灌木,制作方法是將其根和枝條加以修剪,并用鐵絲等固定枝條,使之定向生長從而使植株矮化。
盆景藝術源於中國,約1,000多年前,中國人就在瓦盆、陶盆和木桶中栽培樹木,將天然情景移入咫尺盆中,後來這技術又被日本人接受和發展。日本有關樹樁盆景的紀錄,最早見於高階隆兼所畫的《春日權現驗記》(1309)。盆景藝術是直接受自然界的啟迪而產生。生長於高山巖縫中或懸掛於峭壁上的樹木,終生低矮而扭曲。從美學觀點看,日本人在盆栽方面欣賞的是:枝干老態龍鍾,上部根條露出土外,顯得飽經風霜;這被視為體現了萬物無常的哲學概念。
盆栽植物壽命可達一個世紀或一個世紀以上,并可代代相傳,被視為家珍。人們對盆景的要求是小巧玲瓏,松柏的針葉要短,落葉樹的樹葉要小,小花、小果的樹樁盆景尤令人喜愛。從美學觀點看,枝葉間保存一定空隙十分重要。微型森林中樹干下部應保持光裸。好的盆景植物通常是耐寒種類,在冬天不太冷的地方能夠整年置於室外,偶爾為了欣賞而移入室內。在日本,人們通常將盆景置於起居室的壁龕或小桌上陳列,然後放回室外的盆景架上。
選擇盆景容器也很重要,一般是陶器,外面上釉或不上釉,圓形、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八角形或花瓣形等,盆底有一個或數個漏水洞。容器的顏色、大小應與所栽植物協調,若容器為長方形或橢圓形,則不宜把樹樁栽在盆的正中央,也不要太靠邊,應視枝條伸展的情況決定栽種部位。在正方形或圓形的容器中,樹樁要栽於稍離中心的位置,但懸崖式盆景則要把植物栽於懸垂面的對邊,盆景經整形後有其正面,展覽時正面對著觀眾。
微型盆景僅5公分(2吋)高,從播種或扦插到展出需要3 5年,壽命可達數十年。小型盆景高5 15公分(2 6吋),需經5 10年以上的培育。中型盆景高15 30公分(6 12吋),普通盆景高至60公分(2呎),3年即可培育成功。野外采選的自然矮化樹樁常因不適應環境和底土的改變而栽培失敗。盆景應根據種類和根的生長程度每1 5年翻盆一次。移栽時均應剪去部分老根,縮小土團,使樹樁總能在小而淺的容器中生長。澆水次數與種其他植物相同,亦可施用液體肥料,整個生長季節都要修枝掐芽。在日本一些地區,盆景行業具相當規模,美國加利福尼亞也有小規模的盆景生產。
盆景起源于中國,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東方藝術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獨特的傳統園林藝術之一。盆景始于唐代,至今大約有1300余年歷史。1972年在陜西出土的唐代章懷太子李賢墓甬道壁畫上兩盆盆栽,是至今發現最早的盆栽。盆景源出我國,盛于日本,播于世界。依據盆栽發展經過以及各種跡象來加以考究推敲,可以推定和證明盆栽是在我國的東晉以前業已發生,至初唐時發展進步具體形成一門盆栽藝術,在盛唐期才由日本派來的朝唐使節帶回國,經過日本的愛好家改良后,廣傳國際間流行普及世界。我國的盆景藝術起源雖早,但由于戰亂連年,及至南宋偏安局部生活穩定,盆栽則加速普及擴延到民間富閑人士階級。及至元朝演變成為些子景(即盆景),再經明、清的幾段太平時期,盆栽書籍陸續問世呈現一番盛況。后因國運多艱、戰亂頻生、兵連禍結,以致這一高尚藝術日趨式微,將近銷聲匿跡,甚至清末軍閥和民初富紳反由日本進口盆栽賞玩。
中華文明古國,歷來就愛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質就是自然風貌與自然精神的再現。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縮影,是集園林栽培、文學、繪畫等藝術,互相結合,溶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盆藝者運用創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種深淺長寬不同,行狀大小各異,色彩質地有別的盆央中,培育出經過一定藝術造型的樹木花草,或經藝術加工的各種山石,使之構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并超越山野原狀的理想立體畫面。這門造型藝術稱之為盆景。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過園藝師的構思設計,造型加工,精心護養而成。把它布置于颶尺盆中,“縮地千里”、“縮龍成寸”,可以展現大自然無限風光,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它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和意境。從某種概念來講,盆景也是美學、文學和科學的綜合體。盆景的制作要給人以美的欣賞,古雅秀美,神韻生動,耐人尋味;盆景造型構思,有詩情畫意,有高低層次,有抑揚頓挫,起承轉合,反映出較高的文采水平;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長發育的規律,這就決定了制作它必須掌握園藝科學的知識和進行長期的藝術加工以及養護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它的生存和優美姿態。盆景這項科學藝術,在植物栽培加工技術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樹,要它生長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樁,能技干虬曲,提根露爪,葉茂花盛,更為難得。故盆景確是“高等藝術”,有生命的“藝雕”。
2.盆景三個要素
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此三個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的統一整體。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景、盆、幾(架)三位一體。“景”在盆景中為主體部分,盆、幾為從屬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幾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賞者的注意力引導到“盆”或“幾(架)”上來。盆、幾(架)無論在形狀、體積、色彩等方面與景的關系要處理得協調、自然。要保持主客關系,這就是常說的:一景二盆三幾(架)的原因。
3.盆景流派和大類:
五大流派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臺灣、魯新派。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于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采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范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于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4.樹樁盆景的栽培和管理
盆景是中國優秀的傳統藝術之一。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有機結合,被人們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有生命的雕塑”。
盆景分樹樁盆景、山水盆景和其它材料類盆景等。其中樹樁盆景也叫樹木盆景,就是把木本植物栽在盆中,經過修剪、綁扎、整形等加工過程和精心的栽培管理,使其成為古雅奇偉的樹木縮影。
樹樁盆景的栽培和管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一、工具和材料
樹樁盆景在栽培制作和養護時,需要有一些必備的工具和材料,如:修枝剪、木鋸、木銼、切割刀、錘子、圓鑿、竹壓板、金屬絲、棕絲等。
二、樹樁盆景苗木的培育
1、樹樁盆景所需的材料主要是樹木,而樹木主要來自人工繁育。
人工繁育一般采用以下三種方法:
播種:采用播種的方法可適應苗木的大批量生產。以鼠李為例,將鼠李果實的外種皮去掉,沖洗干凈,準備播種。在準備好的苗盆底孔墊上瓦片,取適量原土和腐殖土,按照1:1的比例拌勻,填入盆內。將種子均勻播入苗盆,再蓋上一層浮土,浮土的厚度是種子直徑的3倍,澆水,蓋上玻璃,這樣可以保溫保濕。為使其較快發芽,可放置于溫濕的地方養護。第二年,可以將小苗分栽在瓦盆中或苗床里,再培育一年后就可以用其制作小型的盆景了。
高空壓條:高空壓條是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使之繁殖成多個獨立成活的個體。采用這種方法植物生根速度快,成活率高達99%。以九里香為例,先將所需植物部分,采取環狀剝皮方法剝皮一到兩厘米,然后用透明塑料布把下面扎緊,敷上有一定濕度的營養土,包緊。因為植物的根部不喜光,最好再用黑色塑料布包一層。待長出新根后,再移栽到盆中養護。
扦插:扦插可以應地制宜,利用現有植物的枝條進行苗木繁殖。以羅漢松為例,選取當年生的健康枝條,去掉三分之二的葉子,插到準備好的苗盆里,苗盆內填上適量的純凈沙土,然后套上塑料袋,保持扦插盆內小環境的濕度和溫度,四五天觀察一次,待生根之后進行分株栽植。
2、養坯:無論用哪一種繁殖方法育出的樹木,都必須先進行地植,培養一定的時期,叫做養坯。
在養坯的同時還要進行樹木的造型加工,直到樹木的干、枝和根等基本符合盆景的造型要求。養坯時間有2—3年的,也有10年以上的,如果要將一棵樹苗培養成大型的樹樁盆景,一般至少需要15年以上,松柏類時間更長,而制作小盆景的樹木,一般養坯3—5年即可成型。
3、改坯:樹木經過養坯,主干達到一定粗度時,一般約在所需粗度的70%,便可挖起來進行粗加工,稱為改坯。
改坯包括剪去樹根,截去主干的上部,選定主要的枝干等工作,改坯的時間一般宜在春季發芽前進行,有些南方植物和常綠植物可到天氣暖和時進行。
三、樹樁盆景的制作
由于制作者的創意和審美不一樣,制作方法也會有所差異,因此樹樁盆景就形成了幾大流派,如蘇派、海派、北方派、嶺南派等。下面我們把一些常規的制作方法介紹給大家。
根的整形
根裸露在外面,會使樁景顯得蒼老奇特,自然古樸,盤根錯節,更具觀賞效果,我們可以通過人為的方法來處理。一是在每年換盆時,可將根逐步裸露。也可在換盆時,把一塊巖石夾在根部中間,這樣把裸露出來的根繞在巖石之后,景致別具一格。如果采用附石式盆景,可將巖石鑿成小溝,將根縛在巖石上,并在根外貼上苔蘚或包上麻袋片用金屬絲固定,這樣金屬絲不會對根造成直接傷害,待成活后,去掉包裹物。
莖的整形
莖粗、莖老才能顯示出自然枯朽的形態,可以利用雕刻的方法,剝去部分樹皮,使樹皮表面凹凸不平,以顯蒼老。剝皮前,要對所剝樹皮部分用筆標示出來,剝后裸露出木質部,并用淺色墨汁涂抹木質部,使整體顏色達到和諧一致。彎曲莖既能表現出經常受到勁風吹拂的神韻,又能顯示出長在山巔的千年古樹之態,要想達到這種觀賞效果,可以用金屬絲或棕絲蟠扎,使其彎曲。劈開莖劈開的兩半樹生機盎然,自然古樸,方法是把主莖用鑿子或斧子劈開,中間夾入小石塊,固定其形態,再填上泥土,地植在背陰處,澆水,長出新葉后再移栽到盆里。
枝的整形、修剪
樹樁盆景整形除冬季外都可以進行。根據樹的不同種類和制作者的觀賞角度,可以把樹枝用金屬絲在枝上纏繞,金屬絲要貼緊樹條,以金屬絲和枝條成45°角為最佳。可把當年新長出的交叉枝、對稱枝剪掉,并要及時除掉頭年捆綁的金屬絲,以免勒傷枝干。平時注意留取長出的多余枝條,可用手摘葉、摘心的辦法控制樹形,或用鋸截修剪的方法整形、定型,截取處要用淺墨汁涂抹處理。每一根枝條剪多長以及保留多少小枝,都必須根據造型的需要而定,要靈活處理,才能富有詩情畫意。
四、樹樁盆景的養護和管理
學會了樹樁盆景的制作,我們也要加強對它的日常養護和管理。
放置的場所(不上字幕)
對場地和光照、溫度、濕度進行調試。遇到嚴寒天氣,應及時收進室內,室外存放一定加強管理,喜陰植物要適當遮陽。夏天最好放置在室外露天地方,冬天要放在棚內和室內通風朝陽處,注意不要擺放在地勢低的地方,要防止地面積水,凍傷苗木。
澆水
根據盆缽大小、深淺,和植物生長的不同季節控制澆水,一定要澆凈水、清水、酸堿度比例比較適中的存放水。不潔凈的水不能澆花。常用的澆水辦法:不干不澆,澆要澆透,夏秋季高溫多澆,一般一天一次,冬季少澆,可兩三天一次或時間更長一些。炎熱夏季還要適當多噴葉面水,注意盆中不能積水。
施肥
常用的肥料種類有馬掌片和麻醬渣,它們既可以做底肥,又可浸泡做液肥用。每次翻盆換土時,要施一次底肥,平常以施液肥為主,液肥主要在生長季節施,在北方,到八月底停止施肥,防止植物徒(tu)長,以免影響其木質化生長程度,不利于過冬。炎熱夏季,中小型觀葉類盆景,最好少施肥,以免燒傷根部。
翻盆
以每年3—4月份為好,小型樹樁盆景兩年一次,中大型盆景3—4年一次。翻盆必須保留三分之二的原土,剪去老根及枯枝、爛根及無用的枝條。翻盆時重新調換大一點的盆,進行重新定型布局。
病蟲害防治
盆景植物主要的病害是斑點病、白粉病等,可選用800—1000倍BT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
主要蟲害有蚜蟲病、紅蜘蛛病等,可用1000倍吡蟲啉溶液、1000倍阿克泰溶液防治。
盆景是雅俗共賞的藝術品。欣賞盆景,能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有益于身心健康。
掌握了盆景的制作造型技藝和養護管理知識后,再加上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創新,就一定能夠培養出一盆精美的樹樁盆景。
第十七周
活動感想編寫
1.回憶整個活動過程。
2.談談在活動中的收獲。
小組交流。
指名交流。
3.把活動感想寫下來。
第十八周
做好綜合實踐活動總結。
灑 金 柏
學 名:CV.AUREA.NANA
科 屬:柏科側柏屬
形態特征:灑金柏是側柏的一個品種。葉淡黃綠色,入冬略轉褐色。
黃 楊
學名: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
別名:小葉黃楊、黃楊木、瓜子黃楊
科 名: 黃楊科
形態特征: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色,有規則剝裂。
柳 樹
學名:Salix babylonica
別名:水柳、垂楊柳、清明柳
科名:楊柳科
形態特征:落葉喬木,枝細長,下垂。單葉互生,披針形。
法國梧桐
科屬:懸鈴木科 懸鈴木屬
學名:Platanus orientalis L.
形態特征:高20-30m,樹冠曾闊鐘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
龍 爪 槐
學名 Sophora japonica f. pendula
別名: 垂槐、盤槐
所屬科、屬 豆科 槐屬
形態特征:落葉喬木。小枝柔軟下垂,樹冠如傘,狀態優美,枝條構成盤狀,上部蟠曲如龍,老樹奇特蒼古。
小 檗
學名:Berberis thunbergii DC
植物名稱:小檗
別 名:日本小檗
形態特征:落葉小灌木,小枝多紅褐色,有溝槽,具短小針刺,刺不分叉,單葉互生,葉片小型。
紫 薇
學名: Lagerstroemia indica
別名: 百日紅、滿堂紅、癢癢樹
形態特征:樹干愈老愈光華,用手撫摸,全株微微顫動,故又稱為癢癢樹。
冬青
學名: Ilex purpurea Hassk
別名:凍青
形態特征:冬青屬常綠喬木,樹冠卵圓形,樹皮平滑,呈灰青色。
PAGE
1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畴县| 南川市| 股票| 报价| 新津县| 游戏| 玛多县| 泽库县| 出国| 鄄城县| 山东省| 门头沟区| 沁水县| 临沧市| 丹东市| 聊城市| 南陵县| 宾阳县| 大宁县| 鹤岗市| 进贤县| 新密市| 金寨县| 洞头县| 德州市| 公安县| 通化市| 合作市| 青海省| 郧西县| 东乡族自治县| 松桃| 麟游县| 张家口市| 射洪县| 洛南县| 巴林左旗| 蒙城县| 资溪县| 柳河县| 张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