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情緒與健康教學目標:1、知道情緒的涵義。2、了解情緒與健康的關系以及不良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危害。3、初步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預防不良情緒的產生。教學重點:了解情緒與健康的關系。教學難點:掌握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教學準備:課件教學方法:小組討論法,情境教學法 ,表演法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游戲導入新課同學們, 在上課之前,我們先做個游戲:以一個大組為單位,每個同學輪流說說自己最高興、最生氣、最害怕、最傷心的是什么,再用相應的表情表現出來。其他同學認真聽,仔細看,看誰表演得最好。學生分組表演,教師巡視。請同學們推薦四位表演能力最強的同學上臺分別表演最高興、最生氣、最害怕、最傷心的表情。(要求學生先說再演,注意提醒學生說話要完整。)師小結:剛才這四位同學的表演真是精彩極了,同學們,你們說他們表現的好嗎?生:好。師:得到同學們的肯定,你們高興嗎?讓我看看你們高興的樣子,請上位。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表現出高興、害怕、生氣、傷心、興奮、遺憾、恐懼等等,這些表現都是人們接觸外界事物所產生的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的反映就是情緒。我們每天都在跟情緒打交道,可你們對情緒又了解多少呢?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情緒與健康》,讓我們更多地了解情緒,了解情緒與健康的關系。(板書課題:情緒與健康)二、了解情緒與健康的關系我們的情緒是那樣的豐富多樣,那么,人的情緒變化與健康會有哪些聯系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仔細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出答案。學生自主閱讀,師巡視。同桌交流答案。誰能告訴我:人的情緒變化與健康有什么關系?指名回答。(過度的興奮或恐懼、悲傷、憂郁等都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造成心跳加快,血壓增高,內臟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最后導致許多疾病的產生;與此相反,穩定、歡樂的情緒卻有利于身心健康。)師小結:是啊,我們從小白鼠的試驗中可以知道,煩躁不安的白鼠在驚嚇中早早死亡,而在安靜、歡快的環境下生活的白鼠卻還自由自在地活著。由此可知,過度的興奮或恐懼、悲傷、憂郁等都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積極的情緒狀態可以增強人的抵抗力,消極的情緒狀態則會對身體構成一定的傷害。因為情緒過度而帶給身體極度危害的事例有很多,比如《紅樓夢》中才貌雙全的林黛玉,因為她父母早亡,從小住在外婆家,由舅舅養大,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導致了她多愁善感,憂郁、猜疑,最終積郁成疾,在她很年輕的時候就因病死亡了。還有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周瑜,心胸狹窄,妒忌諸葛亮的才能,在一次受傷后,被諸葛亮活活氣死?!斗哆M中舉》里的主人公范進是一個讀書人,他的志向就是考起舉人,他一直不停地應試,考了二十多次,直到五十四歲時才中了舉人,到了放榜的那一天,當范進接到喜報時,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倒,牙關咬緊,不醒人事。他媽媽慌了,連忙給他灌了幾口水;他爬了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由于他過度的興奮,變得瘋瘋顛顛了。當然,在積極情緒中受益的事例也不少。最典型的是被稱為“世紀老人”的冰心奶奶,她一生淡泊名利,崇尚簡樸,不奢求過高的物質享受,在和諧的環境中與人相處,整整活到100歲。她的健康長壽主要得益于開朗、豁達的性格。三、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積極、向上、快樂的情緒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相反,消極、不良的情緒會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抑制個人智力的發展和正常水平的發揮。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保持良好情緒、消除不良情緒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保持良好情緒、消除不良情緒都有哪些途徑?指名學生回答。保持良好情緒的途徑: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真誠、直率,不計較個人得失,遇事不過分激動;② 在成功面前不驕傲,失敗面前不氣餒。消除不良情緒的途徑:主動找老師、父母或知心朋友談心,同時還應經常聽聽音樂,積極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和勞動。如:傷心、郁悶時——找人傾訴,受人安慰,能調整心態。 緊張時——自我暗示,自我寬慰,經常聽聽音樂,能放松心情。壓抑時——積極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和勞動,緩解壓力,能平衡心理。師小結:調節情緒的方法有很多,如:(屏顯黑體字)注意轉移法——把注意力從導致你情緒不佳的事情上移開,如轉移話題、做感興趣的事等,使情緒有個緩解機會,讓自己擺脫消極情緒的影響。 合理發泄法——找一個合適的場合,以合適的方式將消極情緒發泄出去。如大哭一場、向人訴說、跑步等。心理放松法——如深呼吸,笑樂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經驗交流:在生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調節情緒,保持良好心情的呢?案例:一個同學正在看自己最喜歡的電視節目,這時媽媽走過來把電視關了,讓她去寫作業,這位同學很煩。假如換成你,你會怎樣來調節情緒,保持良好心情呢?四、教學檢測五、總結師:同學們,情緒是可以調節、可以控制的。我們應該學會在合適的場合、用合適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時刻保持良好情緒,讓快樂常駐我們心中,快樂學習,快樂生活,那么我們就會健康生活一輩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