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實踐活動課教案課題:身份證號碼與學籍號(第一課時)一、教學內容:收集成人的身份證號碼,分析其編排規律,應用其方法幫助教務處的老師為本校學生編排學籍號碼二、教學目標:使學生體會分類、排序、歸納等數學思想方法,形成符號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合作能力。三、教學過程:1、動員、組織:(1)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意義:綜合實際活動課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加強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合作能力。(2)全班分為八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本節課落實好小組組長,付組長,布置好任務。2、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課內容:身份證號碼與學籍號:為了把眾多的對象區分開來,人們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如各個家庭有以本戶口簿,這樣就把一個個家庭區分開來。我們國家為了更仔細地區分每以個人,1987年實行了身份證制度,凡年滿16周歲持有身份證的男女,每一個人都對應了一個身份證號碼。現在請你參加下面的調查和設計活動。(1)盡可能多地記錄下成人的身份證號碼。(2)仔細觀察各人身份證號碼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看看身份證是如何把每以個人區分開來的。(3)幫助學校教務處的老師,為每以個學生設計一個學籍號碼,反映出入學年份、班級、性別等信息,使得每一個同學都有一個自己相應的學籍號碼。(4)檢查一下,你設計的學籍號碼是否合理,再與其他同學相互比比看,誰的設計更為簡潔有效。1、本周任務:完成以上(1)、(2)、(3)項。2、分小組討論。3、各小組長匯報情況。四、教學反思:學了有理數與整式的加減兩章之后,學生學會了用抽象的字母代替具體的數,也就是用符號表達某種對象,而身份證號碼正符合這種思想。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但綜合實踐能力及合作能力還有待加強。需加強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