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 命 在 這 里 延 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的,以跟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的問題為內容,以培養創新的精神、實踐能力以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的課程。一、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集天時、地利、人和多種優勢,集中體現了本校的特色。學校有大范圍的空地,不少老師精通自然常識,順應季節的變化,引導學生參與“生命在這里延續”的綜合實踐活動。1、充分利用學校的多種資源,幫助學生了解現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探索活動的基本常識。2、初步學會通過網絡、報紙、圖書館、教師、家長等途徑,查找相關的資料,進行分析、判斷、整合,并與他人相互交流、合作。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4、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生活的思想感情,使學生擁有愛綠護綠的意識。二、課程內容:(一)、第一階段:1、 教師領著走:通過聘請專家講座、播放錄像及開設相關課程的方式使學生對種子有初步的了解,從而激起一部分的感性認識。2、教師教給學生初步的收集資料的方法,然后指引學生通過影像、報紙、圖書館、網絡查找有關種子的資料。(二)、第二階段:準備材料階段:1、學生收集種子,并動手制作或選取“種子集中營”(采集袋)2、展示學生收集來的種子,并觀察各種種子的外形,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補充說明“種子集中營”。外附紙條對每一種種子進行說明。(從種子的觸感、顏色、外形、內部結構加以詳細解釋。)(三)、第三階段:體驗農人生活階段:1、帶領學生參觀農、果園、菜地,并請農民為學生介紹每一種植物的名稱及其生長特點,學生記下觀察日記。2、開辟校園實踐基地,在專家指導下了解每種種子不同的種植方式。3、學生動手栽種,師指導。學生記下勞動心得。(可以將過程拍攝下來,組織學生觀看)4、觀察種子的變化,寫好觀察日記,或以拍攝、圖畫的形式表現種子的變化過程。5、評比栽種,護理“小能手”。(四)、總結階段:總結交流階段:1、開展校園種子知識競賽活動,選出“種子小博士”。2、以文字形式總結實踐成果。(以組為單位撰寫),評出優勝小組,并按名次編出勞動報 告集,取名為《辛勤的小蜜蜂》。3、學生將本學期活動的資料按自己設想的方式整理成檔。三、課程實施:1、課時:三、四年級每周3課時,采用集中與分散的形式進行實施。2、師資(1)成立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心研究小組,校長為實驗研究組負責人。(2)三、四年級全體主課,術課教師組成導師團,聘請家長社區代表組成校外導師團。3、課程評價(1)該課程評價有對學生,教師和課程本身三部分組成。(2)評價的方式采用發展性評價。(3)對學生的評價應采用發展形式性激勵評價,為每一個學生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袋,由學生自己整理存放,學習成果、獲獎證書。(4)對教師的評價由學校行政和學生評價兩部分合成。(5)對課程的評價由學校行政、教師和學生三部分合成。四、實驗研究實施1、組織領導:組長:成員:2、綜合實踐活動中心組成員:3、實施過程:9月準備階段: 年9月1日~9月30日1、研究組學習,研討并制訂實驗研究方案。2、進行上崗前學習培訓。實施階段: 年9月~ 年1月1、在教師指導下確定自己感興趣的有關種子的研究內容,將研究同類問題的學生組成研究小組,并制訂研究方案。2、學生分組查找資料,并請校內外“導師團”對各小組進行分工指導。10月~12月3、學生利用各種途徑采集種子,并動手制作“采集袋”。4、學生交流采集種子過程中的得失,并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開辟“植物角”,進行集體種植,并指導學生寫好小論文。1月5、組織學生舉行一次交流匯報活動,并進行評價。總結階段:1、學校中心研究組進行總結,匯編活動方案。2、選送“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方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