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早餐的學問一、活動目標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類,知道科學營養早餐有利于健康,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2.培養學生調查、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會進行簡單的數據處理,并對結果做出一定的解釋。3.學會配置一些科學、合理、有營養的早餐菜譜,做一名“小營養師”。二、活動準備1. 調查一下自己家或學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車2. 跟家長買一次早餐3. 教師收集一些早餐材料。三、活動設計(一)制定活動方案1、提問引入研究課題《早餐的學問》。問題設計:(1)同學們,你們早晨到第三課時,肚子有什么感覺?(2)引起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3)這些情況會有什么害處?對于吃早餐的學生教師可這樣提問:(1)你早餐每天吃的是什么?(2)對于每天一樣的早餐,你有沒有感到厭倦,沒胃口?(3)你吃的早餐是否符合科學營養價值?通過提問,使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早餐問題上來,以引起學生的思考,產生學習興趣,從而為活動的內容開展創造條件。2、分組討論各小組研究課題,制定調查方案。各小組制定各自的研究課題及方案,例如:a.調查早餐價格定位問題。b.調查早餐營養問題。c.調查早餐用餐時間問題。d.調查附近“一百放心早餐”的銷售情況。e.調查蘇州人“一碗面”的銷售情況。f.上網收集早餐資料。(二)調查整理1、各小組根據各自的研究課題,在一星期內在社區、家庭、學校進行調查訪問。2、分組整理調查結果。學生根據自己一星期對早餐用餐情況的調查,進行整理、統計,制成統計表或統計圖。例如:a.調查早餐價格定位問題。《學生早餐價格統計表》班級 第 小組編制 統計時間:2006年 月 日調查人數合計 1.00元以下 1.00—2.00元 2.00—3.00元 3.00元以上 百分比 % % % %b.調查早餐營養問題。《學生早餐營養統計表》班級 第 小組編制 統計時間:2006年 月 日調查人數合計 A類 B類 C類 D類 百分比 % % % %注:A類表示谷物;B類表示動物性食品;C類表示奶類;D類表示蔬菜或水果。c.調查早餐用餐時間問題。《學生早餐用餐時間統計表》班級 第 小組編制 統計時間:2006年 月 日調查人數合計 起床后立即 起床后半小時 上學路上 校門口 百分比 % % % %d.調查附近“放心早餐”的銷售情況。《“放心早餐”銷售統計表》班級 第 小組編制 統計時間:2006年 月 日調查人數合計 面包 饅頭 糕點 其他 百分比 % % % %(有可能可制成條形或扇形統計圖)(三)討論思考1、分組討論統計結果。學生對他們各自統計的結果(百分比)進行討論,思考為什么會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是否科學合理?例如:早餐時間一般起床后半小時吃比較科學,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門口吃不衛生。早餐營養方面D類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較少,營養搭配上不合理科學,不利于學生的身體發展。2、分組提出科學合理意見。各小組根據討論結果,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可參閱有關的資料,寫成一份富有建設意見的報告。(四)交流報告1、匯報成果。每組根據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設意見的報告,在班上進行匯報。2、學生答辯。每組匯報后,全班學生對每組的研究課題,可進行提問,小組派代表進行答辯。(五)做一名“小營養師”根據前面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對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認識,經常不吃早餐對生長發育、學習工作、營養攝入、身體耐力有一定影響。另外還知道理想早餐的條件依次為營養均衡、口味口感好、衛生和方便。因此,讓學生來做一名“小營養師”,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配置一套科學、合理、有營養的早餐菜譜,在班上進行交流。例如:主食:饅頭、包子、油餅、燒餅、豆沙包、泡飯、雞蛋掛面、雞蛋炒飯。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咸雞蛋、火腿腸、豆腐絲、小蔥拌豆腐、炒花生米、煮黃豆、豆腐干、醬豆腐。 稀的食物:牛奶、米粥、雞蛋湯、麥片粥、面條。 小菜:泡菜、拌胡蘿卜絲、拌黃瓜、拌雪里紅、拌西紅柿、拌白菜絲、拌海帶絲等。(六)實踐活動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長期不食早餐對身體的危害較大,應該養成正常的飲食規律。今后不僅要吃早餐,而且還要高度重視早餐的質量。“早餐是金,午餐是銀,晚餐是銅”,說的就是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求學生在家做些實踐活動,為自己或爸媽做一次早餐,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