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心靈驛站設計思路與說明認識自己,善待他人,加強合作學會分享,是21世紀少年兒童應有的優良品格。讓我們在“心靈驛站”中,正確認識自我,了解并掌握與人相處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誠信、利他。愛在重陽活動目標:1、在認知上,使學生知道“孝敬長輩,尊老敬老”是每個人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在體驗中,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老年人的身體、生活、思想等狀況,從而理解、關心、尊重老人,培養學生孝敬長輩、尊老敬老的美德。3、通過實踐,進一步深化理解他人、關心他人、服務他人的意識,使學生有有一顆關愛他人之心,有一份關愛他人之責,并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上來,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內化為健康的心理品質,外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4、通過觀察、調查、訪問、總結等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組織表達能力何團隊合作精神,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促進個性的發展。活動準備:1、教師準備(1)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敬老的文字、圖片資料。(2)聯系社區老年活動中心或敬老院有關領導,為學生作“尊老敬老”專題講座。(3)做好成果展示活動的準備。2、學生準備(1)整理各科教材中“尊老敬老”的圖片、文章。(2)收集古今中外“孝敬長輩,尊老敬老”的名言佳句、名人故事。(3)各小組自備相機,準備拍攝家庭或社會上反映尊老方面的照片及外出活動的照片。(4)上網收集資料,準備制作有關尊老敬老的特色網站。活動組織: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活動小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居住區域,集資組建小組,選出組長一名,由組長帶領組員制定活動計劃。在開展時間活動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組織紀律教育,增強學生的文明意識;同時要做好與相關單位的聯系工作,保證學生活動的有效開展。活動時間:一個月左右。第一周:全體學生交流、展示收集的資料、圖片;在家觀察、感受老人的生活。第二周:分組活動,走訪鄰里,走入社區,走進社會,報道尊老的典型事例,捕捉敬老的感人鏡頭。第三周:走進社區,走進老人,聯系長期服務對象,制定活動計劃,開展定期活動。第四周:親手制作賀卡,向自己家中的老人以及自己聯系的服務對象致以節日的問候。第五周:開展班隊主題活動,展示各小組的成果,進行總結評價。活動過程:(一)收集資料1、了解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重點收集重陽節的有關資料。2、教師向學生推薦與老人有關的書籍、報刊,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搜集資料,引導他們認真閱讀并將典型故事記下來,結合自己的感想,準備交流。3、上網收集資料。利用“酷站漫游”提供的網址和利用關鍵詞上網搜尋有關尊老敬老的資料,為活動的開展做好充分的準備。(二)觀察回憶1、教學中充分聯系學生的家庭生活實際。學生細心觀察自己的爺爺、奶奶的生活起居情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觀察所得。2、利用雙休日,通過“與爺爺奶奶互換角色”,親身體驗老人的生活,真切感受他們的辛勞。3、引導學生回憶平日里爺爺奶奶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老人的敬愛。4、了解學生對爺爺奶奶的關愛程度,教師有意識引導學生利用重陽節到來之際,設計活動方案,用實際行動為爺爺奶奶慶祝節日。(三)調查訪問為了全面掌握地區老人的生活狀況,提高學生的尊老意識,教師指導學生分組開展調查、訪問、參觀等活動。1、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調查的目的設計調查表,開展問卷調查工作,并統計匯總百分比,進行交流反思,及時記下調查后的感受。2、根據調查反饋情況,確定訪問對象(鄰里尊老敬老的先進典型),指導學生根據采訪對象的不同,設計相應的問題進行采訪,做好記錄,認真寫好采訪日記。3、各小組到社區找到自己的長期服務對象,利用雙休日,組織探望,并為他們打掃衛生,跟老人聊天、談家常,了解對方情況,深入開展體驗活動。4、學生調查訪問活動結束后,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根據各自的特長把所見所聞及時地寫下來、畫下來,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社會宣傳報道,擴大社會影響,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查訪問階段,學生雖是活動的主體,但教師的指導還是不必可少的。教師要及時與相關單位、個人聯系,保證學生活動得以有效開展。采訪之前,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調查采訪時的態度、方法,做好活動前的物質準備和活動過程的資料收集,有意識地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表達的能力,教師還應對學生的各項階段性活動給予肯定性的評價。(四)合作交流1、教師要利用晨會、班會,組織學生交流收集的尊老敬老的資料,談談自己的感受。2、小組合作制定一份重陽節活動方案,各小組具體談談活動方案的實施步驟。3、學生出示調查統計結果,交流采訪后收集的信息,向同學介紹在調查采訪過程中的體會。4、展示參觀訪問中拍攝的照片或錄像,并向同學談談參觀后的感受。5、在各組組長交流時,教師要和其他學生一起分享他們的活動成果,并建議學生把感興趣和感受深的內容記錄下來,認真收集資料,分類整理。6、找找合作伙伴,排練1——2各尊老敬老主題的節目,參加班級“關愛老人,從我做起”主題隊會。(五)成果展示1、寫一寫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實踐,了解鄰里尊老敬老的先進事例,報道社會上尊老敬老的感人事跡,寫好尊老敬老的體驗征文。2、展一展舉辦一次“關愛來人,從我做起”的作品展,展出學生在活動中的有關圖片、展片、繪畫、書法作品以及精心制作的節日賀卡。3、演一演在“關愛老人,從我做起”主題隊會中表演自編自演或與他人合作的節目,展示自己的特長。4、賽一賽根據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一份有關尊老敬老的演講搞,參加班級組織的演講比賽。活動評價:(一)學生評價活動結束后,可按小組匯集活動過程的材料(包括收集的資料、設計方案、體驗文章以及觀察記錄卡、自制賀卡、書畫作品、調查報告、采訪記錄、活動照片、家長的評價表、隊活動資料、演講稿等)。教師引導學生隊自己活動的成果進行反思,把自己的活動收獲及時記下來。鼓勵學生進行自評、互評,可從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中的團結協作精神、人際關系的協調性、與同伴的分享交流情況、活動成果的獨創性、活動反思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二)教師評價教師的評價要貫穿于活動的始終,要重視活動過程的評價,重視評價的發展功能。評價應以激勵為主,要肯定和發展每位學生身上的潛能,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努力形成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氛圍,以利于綜合實踐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愛在重陽”活動評價表應包括項目:評議人活動表現活動成果綜合評價活動次數興趣程度協作精神人際關系交流分享本 人同 學教 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