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給節日增添歡樂本單元圍繞“給節日增添歡樂”這一主題,安排了學習制作團蛤、邊花、拉花、四角彩燈手工制品的內容,激發學生對民間傳統藝術的餓熱愛;同時,還可以用自己的作品裝飾教師,給國慶節和元旦等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教學安排:3課時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剪紙團花、邊花教學目標:1.簡單了解我國民間傳統的剪紙工藝。2.學會剪出單色對稱圖案的團花和花邊。3.用剪出的團花和花邊裝扮自己的教室。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剪出單色對稱圖案的團花和花邊。教具準備:各式團花、花邊作品,相關的電教課件設備學生準備:剪刀、小刀、彩色紙、針、直尺、筆等教學過程:一、激發制作興趣可以先和學生一起欣賞團花、邊花作品。觀察思考: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做什么用?曾經在哪見過?進而介紹剪紙,還可以引導學生奧妙卡紙上提供的網址,查找、學習剪紙小常識。二、設計圖樣剪團花、邊花,設計圖案是關鍵。剪團花,首先要掌握彩紙的對折方法。小組進行討論。每個學生可多準備幾張彩紙,折疊好后,先設計外框,然后在外框內設計圖案。設計圖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醒學生畫圖時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線條要富有變化,設計的圖案才精美。三、剪貼剪時,手要捏緊,否則圖案不容易完全對稱,并且必須注意,不要剪斷周邊連接處,一般按從上到下、從大到小的順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間的一部分,可以用剪刀尖在中間輕輕穿一個小孔,然后插進剪刀尖沿圖案輪廓剪。確實難剪的部分也可用刻刀刻。剪完之后,輕輕地按順序展開,平整地粘貼在底板上,作品就成功了。四、展示作品五、欣賞、思考欣賞彩色剪紙圖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紙的方法,創作出更美觀、更具有應用價值的剪紙作品。教學內容:(第二課時)拉花(彩練)教學目標:1.認識并學會制作拉花時是融折、剪、拉等幾種技法為一體的。2.學會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驟。3.發揮想象力,制作出漂亮的拉花。教學重點、難點:在學會制作拉花的基礎上,會自己設計制作拉花。教具準備:教學課件、彩紙拉花成品、半成品學生準備:六色彩紙、金紙、一米長彩線、剪刀、固體膠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出示蠟光紙)一張紙,不僅能寫字、作畫,還可以做成剪紙作品,彩紙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種(出示彩紙拉花作品)。在節日到來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用它來裝點教室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制作彩紙拉花。二、討論制作拉花步驟1.究竟怎樣做拉花呢?(出示團花和拉花的單張)制作團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處?(小組討論。結論:先折疊,再設計圖案,最后剪貼)2.那么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呢?(小組討論。結論:拉花是好多張粘貼連接起來的)3.總結拉花制作過程:折疊---設計圖案---剪---粘貼連接---串線。三、實踐操作1.折疊。剪團花時我們學過折疊,下面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折紙。(可以用十字格折疊,也可以用米字格折疊)2.設計紋樣。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紋樣呢?大膽想象,怎樣美觀就怎樣設計。(學生設計,暫時不用)3.教師巡視,找出設計中的典型問題,讓學生分析可能帶來的后果。4.有什么辦法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呢?(中心點留得適當,花紋可以用筆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處用筆做記號)5.修改紋樣,動手剪一個拉花單位。小組里比一比,看誰的拉花展開后最漂亮?6.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一組拉花。7.展示:各小組把制作好的拉花掛起來。采取自評和互評的方法,比一比,哪個小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貼得最整齊。四、總結1.今天,我們教室真漂亮!2.我們用靈巧的雙手、辛勤的勞動裝扮了我們自己的教室。3.課后,有興趣,我們再試試,一定越做越好。教學內容:(第三課時)四角彩燈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制作步驟圖,掌握制作方法。2.了解“四角彩燈”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裝飾工藝品。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制作步驟圖,掌握制作方法。教具準備:四角彩燈作品學生準備:針、線、剪刀、05號制作材料教學過程:一、指導、連接指導學生觀察制作步驟圖,掌握制作方法:喲內個彩線制作穗子——剪下材料——折疊山線、谷線——將穗子和彩燈各部分連接起來。二、重、難點講解本課的重、難點在于如何把弧形的“山線”和“谷線”折疊整齊,使之美觀。教師不必把方法直接教給學生,可以事先發給學生一張畫有直線、弧線的紙,讓學生聯系怎樣折疊“山線”“谷線”。練習中啟發學生動腦筋,想辦法,開始很可能折疊得不整齊,很快,他們會想出不少辦法,最后讓學生總結,用哪種方法最方便,效果最好。三、動手操作教師要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動手操作,在學生碰到困難的時候,教師不要急于幫助解決,可以試著把問題擺在全班學生面前,讓大家共同想辦法。這樣,效果要比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好得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