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拱形框架結構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生活中拱形橋的特點。學會應用切割刀熟練切割材料。學會根據(jù)需要將桐木板進行定型。過程與方法:1、通過了解拱形框架結構的特點及設計體驗,初步學會設計與表達的方法。2、通過拱形橋的制作,體驗一般木框架作品制作的工藝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通過作品的設計制作,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審美情趣。2、通過學習拱形橋的知識,認識到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二、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拱形框架橋的設計與表達;桐木板的定型。難點:拱形框架橋的組合成型。三、教學器材教具: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教學范例;教學工具與材料。學具:直尺、切割刀、工作板、砂紙、角尺、單面刀片、瞬干膠等。四、教學流程圖五、教學過程(一)引入主題1、小實驗:一條拱起的紙片能托起一盒火材,平躺的紙條確不能。思考為什么?2、 讓學生用收集的資料來解釋這個原理,并展示收集的有關拱形結構的知識與圖片,更多的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說明:通過一個小實驗,揭示了拱形橋的基本特點,讓學生用收集的資料進行解釋,培養(yǎng)學生能將收集的資料進行有效的篩檢與應用。(二)認識工具,實踐體驗1、 展示制作用的工具,電吹風的用途,及安全使用方法。2、指導學生用切割刀切割。3、用木條進行定型試驗,讓學生初步掌握定型的要點。說明: 通過對工具的分析讓學生初步了解其作用。通過用切割下來的木料進行定型試驗,讓學生知道定型的過程,同時了解其難度,這樣在設計作品時 ,可以根據(jù)實際經(jīng)驗進行設計,提高了設計以后作品制作的成功率。(三)構思設計1、 在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拱型橋的知識以后,并初步學會了拱型定型以后,進行拱型橋的設計。2、教師適時點撥,啟迪學生的設計思路,并補充完善,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設計有個性的作品。同時注重分層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制作能力,進行設計,也可以仿照范例。說明:通過學生的自主設計和合作交流,提供個性發(fā)揮的空間,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并相互取長補短,修正完善,初步學會拱型橋的造型設計與表達方式。(四)實踐制作1、全面學習工作室,知道范例的制作步驟。2、引導學生根據(jù)設計圖固定大頭針,提示規(guī)范操作與安全操作。3、讓學生使用熱水容器過程中注意安全操作。粘結過程中引導學生注意粘結的順序。4、加強師生、生生間的交流合作,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修正、完善作品。(五)評價與交流1、作品進行展示,通過工藝、裝飾、設計合理等幾個方面進行評比。2、讓部分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如:設計的新穎,制作的巧妙處,或者設計一段廣告詞,推銷自己的作品。3、引導學生進行關于橋梁的探究,如:“橋梁的種類有哪些”、“不同的橋梁有什么作用”、“哪一種橋梁最堅固”、“為什么一些橋梁上有橋孔”這些關于橋的問題 。說明:通過交流和評價,欣賞勞動成果,提升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力。以及自身的技能素養(yǎng)。通過探究學習激發(fā)學生研究橋梁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探索精神。五、參考資料橋的歷史與發(fā)展現(xiàn)狀我國古代橋梁多用木、石、藤、竹以及皮革之類的天然材料,鍛鐵出現(xiàn)以后有了簡單的鐵鏈橋。它們的強度都很低。木、藤、竹、皮革類易腐爛,能夠保留至今的古代橋梁多為石橋。中國古代著名石橋有:河北趙州安濟橋、北京盧溝橋、泉州安平橋。1900~1949年,這一時期中國的橋梁建設幾乎處于停滯狀態(tài),特別是由中國自行建設的橋梁工程更是寥寥無幾。其中代表橋梁是1933年由我國老一輩橋梁工程專家茅以升主持設計并建設的杭州錢塘江大橋。錢塘江大橋位于杭州閘口六和塔附近,是由我國工程師自行設計并建造的第一座雙層式公鐵兩用橋。全橋長1 453米,正橋長1 072米,兩岸引橋長381米。它于1931年11月11日舉行開工典禮,1935年通車。這座現(xiàn)代化的鋼鐵大橋為溝通南北交通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也標志著中國使用鋼鐵建設橋梁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同時期的國外橋梁已遠遠超過中國,鋼鐵技術達到高峰,出現(xiàn)了第一次懸索橋建設高潮。著名的橋梁有:1931年建成的紐約華盛頓橋、1937年建成的舊金山大橋、1932年建成的悉尼鋼拱橋。1950年~1978年中,我國的橋梁建設經(jīng)歷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和曲折發(fā)展兩個歷史時期。武漢長江大橋與南京長江大橋先后建成通車。中國橋梁建設的一大里程碑——南京長江大橋,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正橋為公鐵兩用雙層連續(xù)桁梁橋,長1 577米。南京長江大橋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和國產(chǎn)材料建成的長江大橋,因此,它的建成標志著我國的建橋技術進入了一個獨立自主的新水平、新階段。同時期的外國橋梁出現(xiàn)了多元紛呈、各顯其能的新趨勢。斜拉橋成為主要橋型,日本和丹麥開始實施宏偉的跨海工程計劃。1979~1999年,在這短短的20年里,中國現(xiàn)代橋梁事業(yè)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并迅速趕上世界橋梁建設的先進水平。上海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和徐浦大橋確定了我國橋梁的世界地位。五座懸索橋:跨度452米的汕頭海灣大橋、跨度888米的廣東虎門大橋、跨度900米的西凌長江大橋、跨度1 385米的江陰長江大橋和跨度648米的廈門海滄大橋的同時興建,標志著中國正在走向世界橋梁王國之列。我國在現(xiàn)代橋梁建設技術方面,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橋梁作為一種跨越型結構,其造型千姿百態(tài),這主要受其跨度、材料、荷載及施工方法四大因素的影響,當然也包括人的意識形態(tài)或者說是審美趨向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