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拼接和粘貼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粘結劑的特性、用途和粘接方法。
(2)學會小鋼鋸、美工刀、直角尺、砂皮、剪刀、鑷子等常用工具的正確使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踐操作,進一步熟練掌握小木料拼接、粘結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學會合理安排材料及粘結、打磨、上漆的基本方法。
(3)通過交流與評價活動,提高對作品的鑒賞能力,提升自身的技術與藝術素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踐活動,感受勞動創造美,初步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2)通過實踐活動,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以及規范、協作意識,形成創新意識和提高審美情趣。
(3)通過作品的評價、交流與改進,讓學生領悟勞動的價值,體驗學而有獲的成功喜悅,提高學習技術的興趣,形成初步的技術意識和質量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不同粘結劑的粘接方法。
難點:粘結技法。
三、教學器材
教具:白乳膠、502膠、硅膠、實物作品、分解部件教具圖、課件、多媒體設備和實物投影儀。
學具:小鋼鋸、美工刀、直角尺、砂皮、剪刀、鑷子、白膠、切割好的坯板。
四、教學流程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課前讓學生從多渠道了解有關粘結劑的知識,組織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教師參與交流,并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幾種常見的粘結劑,并介紹它們的性能,從而導入新課。
2、通過欣賞分析作品和分解部件教具圖,啟發學生對制作進行探討,初步了解制作的基本步驟。
(二)嘗試體驗
1、介紹小鋼鋸、美工刀等工具的用途及其規范、安全的使用方法。說明:通過對材料、作品的欣賞,初步認識粘結劑的特性,通過對制作分解過程的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入新課。
2、讓學生先嘗試練習粘結的基本操作,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交流探討操作要領。進而針對性地利用實物投影儀,通過教師和學生的操作演示,啟發、糾錯,到再實踐,直至領悟技法要領,逐步掌握基本技法。說明:采用“嘗試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嘗試、發現、演示、糾錯到再實踐,通過做中學,學中做,學習基本的制作技術。
(三)實踐操作
(1)使用簡單工具和基本技法,按要求參照范例完成制作。
(2)對作品進一步修正與裝飾。教師要參與學生的活動,加強巡視指導。說明:通過學生的探索和嘗試,將初步學得的基本技能應用于制作實踐中,進一步完善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操作實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評價拓展
1、組織學生進行作品的展示、評價與交流。遵循發展性評價的原則,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及結合教師的點評進行作品的分析,提高對作品的鑒賞水平,并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對作品進行修改完善。
2、在體驗制作活動全過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小結技術要點。說明:通過評價交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領悟到勞動的價值,并提高鑒賞水平、質量意識,以及善于發現、提出問題和修正、完善的能力。
一 創設情景
交流收集資料
激發學習興趣
展示作品和分解圖
探討粘結工藝
了解不同膠水的粘結方法和要點
二 嘗試體驗
學習工具使用
嘗試粘接技法
演示操作過程
交流探究與訓練
三 實踐操作
參照范例完成制作
規范安全使用工具
修正與裝飾
應用加工技法制作
四 評價拓展
作品展評交流
小結技術要領
小結技術要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