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通用技術一全套教案(加實驗34課時)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通用技術一全套教案(加實驗34課時)

資源簡介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
第一節 技術的價值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通用技術》新課程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為基本目標,改變舊的傳統教育模式,確立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教學指導思想。以師生、學生間互動教學、自主探究等形式進行教學設計。
(一) 知識與技能
1、 理解技術的產生和技術與人類需要之間的辯證關系。
2、 理解技術對人的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3、 引導學生對周邊的技術進行探究,培養學生對技術的興趣。
(二) 過程與方法
1、 教師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案例得出結論。
2、 教師構建互動,讓學生探究。從而掌握知識,拓展知識和多角度觀察、分析問題。
3、 教師設置問題,讓學生自行查閱資料,解答問題培養其自主探究精神。
(三) 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形成和保持對技術問題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關注技術的新發展,培養對待技術的積極態度和正確使用技術的意識。
二、重、難點分析
1、 重點
(1)理解技術的產生與人類需要的關系。
(2)理解技術對人類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
(3)激發學生學習技術的興趣和關注技術。
2、 難點:
典型案例的分析與其有關知識的拓展。
[難點突破] 由教師引導,通過集體或小組討論,初步形成結論,最后由教師歸納得出結論。
三、教學策略與手段
1、 模式:探究、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
2、 策略:通過實驗、講授、提問、討論的方法,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感受技術就在身邊,技術不斷發展,而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對社會、對人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使學生積極地探究技術,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3、 手段:多媒體設備、課件、實物。
四、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同學們,上節課開導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術,并為什么要學習通用技術,如何學好通用技術的有關問題及其模塊設制展開了討論,使大家明確了學習通用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我們就通用技術課的技術展開討論。
首先我們來做個實驗:《釘、拔木條上的釘子》
器材:木條、鐵釘、平嘴鉗、圓頭鐵鎯頭、羊角鐵鎯頭。
[創設情景]:木條、鐵釘、鎯頭是制作家具修理家具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屬木工。
下面請一位同學幫同學們在教室里做一個掛雨具的架子。
1、 首先釘一枚鐵釘到木條上(任選一件工具)
習慣上學生一般選擇鐵鎯頭。
【提問】為什么選擇鐵鎯頭,而不鉗子?
因為鐵鎯頭專門用來敲的,而鉗子是用來剪和鉗東西的。滿足人們不同的需要。
2、如果出現鐵釘釘彎、釘錯位置時需要拔出鐵釘。(學生也會很自然用羊角鐵鎯頭)
【設置問題】為什么要用羊角鐵鎯頭?
因為(1)鉗子拔釘時,直接用平嘴去拔很吃力。(2)一般采用物理上的杠桿平衡原理把剪金屬絲用的斜口處作為鐵釘阻力點進行拔釘,由于鉗子在設計時是為了剪較細的金屬絲而用,因此它的動力臂較短力矩較小,拔較長較粗的鐵釘較困難,并且拔釘時鉗子斜口也用力緊緊卡住釘子,容易損傷鐵釘,鉗子頭部(支點)也容易壓損木材表面。而羊角鐵鎯頭設計時動力臂較長,省力。
5、總結:釘、拔鐵釘,羊角鐵鎯頭比其它工具使用方便,滿足了人們木工上釘與拔鐵釘和敲、砸等需要,因此它是一種技術。而平嘴鉗又是另一種技術。
一種技術具有它的合理性、規范性、應用性等,但不一定是完美的。比如羊角鐵鎯頭只適合于木工,而不適于鉗工、金匠工、鞋匠工或其它工種。你又能發現些什么問題?提些什么建議或改造它嗎?(課后思考)
【由次引出技術的涵義】 技術是什么?
[課件展示]:技術的涵義
技術就是指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對大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設問]: 技術在我們身邊可謂無處不在,誰來說說你所知道或周邊有哪些技術?
[學生]……
[觀看幻燈圖片]:衣服、燈、建筑、汽車、電話機、航天飛船、基因工程等。
[實物展示]:穿針引線工具,收音機,MP3等。
[討論]:
如果沒有技術,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
(回到原始社會,成為赤裸的人)
[小結]:體現了技術的價值和重要性。
由此引出本課學習內容:一、技術的價值(技術與人)
[展示課件]:從火到燈——人類走向文明的歷程
讓學生閱讀分析、討論。得出假設,然后教師總結。
(1) 人類對于光明的需求,怎樣推動了照明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的 (學生回答)
(2) 案例又說明了些什么?
[總結]:1、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人類便產生了技術。人類的需求不斷增長、提高,促使技術不斷地發展。
2、照明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改變和方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3、技術的提高和發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討論】:照明技術的發展雖然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也消耗著大量的自然能源,自然能源是有限的,如何運用現代技術,實現以更少的能源消耗獲取更大的效益?
【拓展知識】介紹合理運用核能技術的“人造太陽”
教師根據本節內容設置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初步形成假設,然后全班討論,最后形成結論。
(1) 分析下列技術的產生分別滿足了人們的那些需求?
[課件展示]:
(A)印刷技術滿足了人的————————需要
(B)農耕技術滿足了人的————————需要
(C)攝像技術滿足了人的————————需要
(D)B 超技術滿足了人的————————需要
(A)學習文化知識。
(B)吃飽穿暖
(C)把美好的東西留存下來
(D)檢查和了解身體內部奧秘
[思考1]:
(1).原始人最初為什么要選擇穴居或者在樹上居住?
抵抗不良環境,防止野獸、病菌等侵害的方法和手段
(2).原始人隨身攜帶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來切割獸肉以外,還有什么用途?
人為了適應自然的過程中生存下來,需要依靠技術來保護自己。于是產生了技術。
(3.)瘧疾、天花、鼠疫、肺結核等疾病曾奪去數百萬人的生命,為什么現代人對 它們不再恐慌?
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疫苗),醫學技術克制了這些疾病。
(4)結合自己身邊(眼鏡、鞋子等)
【結論】:1、技術具有保護人的作用
[思考2]:以下技術怎樣解放人?
取火技術 熟食,人類脫離野性,營養改善,大腦發育健全,智慧提高
工具制造 解放了人的雙手 , 擴大了人的能力
醫療技術 戰勝了疾病,延長了壽命
車船制造技術 解放了雙腳 , 縮短了旅途時間,方便出行
電子技術 方便、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結論】:2、技術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討 論】: 交通工具的發展使人們的出行便捷、舒適 , 但是也可能使人們過分依賴現代交通工具而缺乏鍛煉, 以致影響 身體健康,還造成交通事故隱患。你認為應該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運用現代技術你有好的建議和方法嗎?
【總結、提示】合理安排時間,堅持科學鍛煉。生產、使用建身器材,在汽車上安裝感應或傳感系統。(比如:汽車與人、其它機動車間的距離報警提示,超速提示,應急逃生裝置,油門與剎車傳感系統(以免采錯)等)
[閱讀]:愛迪生的故事
介紹我國小發明家張今是如何發明太陽能熱水器
【結論】:3、技術具有發展人的作用
[本節課總結]:
1、技術與人
(1)技術是為了滿足人類自身的需要和愿望。
(2)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人類便產生了技術。人類的需求不斷提高,技術也不斷發展,從而推動了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
(3)技術具有保護人、解放人、發展人的作用。
(4)技術是因人而生、為人服務、造福人類。
五、作業:(準備下節課集體討論和辯論活動)
1、調查或網上查找當今社會對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影響最大的10項技術。
2、有人認為, 技術發展導致失業 ; 也有人認為, 技術發展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請就次問題展開辯論。(分兩大組,一組為正方,一組為反方)
六、教學反思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
第一節 技術的價值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技術的產生與人類需要之間的關系。
理解技術對個人的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2.過程與方法
聯系生活實際組織學生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解和對具體問題的討論、思考等活動來加深對技術的價值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教學,培養學生了解技術、尊重技術、熱愛技術的情感。
二、教學方法:
演示法、任務驅動法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技術對個人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
難點:對技術價值的理解。
四、教學準備:
“都江堰”視頻片斷,典型案例及圖片的搜集,課件制作等。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復習上節內容:技術與人
二、新課進行
1、技術與社會
探究:結合礬山礬礦與當地經濟發展
師生探討:結合礬礦的生產流水線(曾經有研究性小組參與礬礦生產的調查)
學生閱讀案例“福特T型車的生產流水線”
討論:技術對企業的發展具有什么重要意義
學生辯論:有人認為,技術發展導致失業;也有人認為,技術發展提供了就業機會。
教師總結:技術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
案例分析:農業技術的發展與勞作方式的變革。
思考:采用現代農業技術的農民,其勞作方式將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比較技術使人們的衣、食、住、行、交往、娛樂、教育等方面都發生了哪些改變?
教師總結:技術豐富社會文化的內容。
討論: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的變化對人們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哪些改變?
教師總結:技術的發展使得交通工具的行駛速度和方便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改變了社會生活的方式
思考分析:中美日之間技術水平
技術的發展水平已經成為國家綜合國力強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標志之一 ,作為新世紀一代的你們任務是艱巨的。
教師歸納:技術對社會作用
①技術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
②技術豐富社會文化的內容。
③技術改變社會生活的方式。
2、技術與自然
問題:技術對大自然又有哪些作用呢?
教師:播放水利工程“都江偃”視頻片斷、“荷蘭風車”圖片
討論:都江堰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災水患”變為“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并使直接受益的成都成為“天府之國”;抽水風車的轉動使得荷蘭從大海中取得近 1/3 的國土,這些都依賴于什么 注意了什么?
教師總結:
依賴于技術,并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注意保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思考:讓學生舉出來自生活中常見到的相關于利用技術的實例
如: 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輸、退耕還林。
思考:技術的發展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哪些問題?又有哪些解決對策?
問題 解決對策
溫室效應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荒漠化加劇 種植草皮、樹木,圈養牛羊
水土流失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
大氣污染 使用清潔燃料
水質污染 禁止污水排放,污水凈化
白色污染 減少泡沫塑料、塑料袋使用
總結:技術的發展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問題,但也給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可能。
人類在利用技術開發、改造自然時,應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對大自然的保護,不能忽視一些技術或產品對環境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六、課后作業―――分組討論:
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請同學分組討論并列舉出對我們工作和生活方式影響很大的技術,然后全班交流,總結歸納出全班同學公認的對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影響最大的10項技術。
討論規則:
1、自由發言
2、不對別人的發言作任何評價
3、觀點越多越好
4、可以對別人發言作進一步的闡述
5、每小組10人左右,時間為10分鐘左右
七、教學反思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
第二節 技術的性質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技術的性質包括技術的目的性、創新性、綜合性、兩面性、專利性等;
2、知道技術的發展需要發明和革新并了解技術發明與技術革新的不同;
3、理解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
4、理解科學與技術的區別與聯系;
5、了解技術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理解內化技術的目的性即是“因人而生,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具體表現;
2、通過討論及案例理解創新對技術發展的作用;
3、通過討論分析身邊的常用物品感受技術活動具有跨學科性質;
4、通過舉例分析理解技術與其他學科的相互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交流、討論培養技術意識,破除對技術及創新的神秘感;
2、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技術活動,培養創新意識;
3、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知道創新對技術發展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2、理解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
難點:理解科學與技術的區別和聯系
三、教學過程:
引入:我們從技術與人、技術與社會、技術與自然在個維度闡述了技術的價值體現,同時也了解到技術的重要性,那么技術究竟是什么?它涉及哪些知識呢?今天我們將來討論技術的特征!
第二節 技術的性質
我們知道技術的價值是保護人,解放人,發展人,推動社會發展,合理利用自然等。這也正是技術的目的。
1.技術的目的性
  任何技術的產生和發展,都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活動的成果。它總是從一定的具體目的出發,針對具體的問題,形成解決的方法,從而滿足人們某方面的具體需求。
  案例分析:P11助聽器的發明 。
  討論:P11助聽器的發明的具體目的、具體問題、具體需要。
  馬上行動:電動助力車怎樣體現技術的目的性?
  引導:電動助力車出現超過三年,其新的功能不斷出現。如001電動車有自發電技術,綠源有EABS技術、磁控型防盜技術等。
  技術的目的性體現在豐富多彩的技術活動之中。人類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技術活動推進了技術的不斷優化和不斷發展。新技術不斷出現,說明技術具有創新性:
2.技術的創新性
  創新是技術發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術對人類富有挑戰意義的內在原因。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每一項技術的問世都是創新的成果,閃爍著創新的光芒。
討論:P12有人認為技術創新就是一項發明的第一次應用。你是否贊同 說說你的理由。
  創新分為技術革新和技術發明。
案例分析:P12瓦特蒸汽機與第一次技術革命。
   討論:瓦特對技術和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試舉例說明。
     說明技術創新對技術發展和社會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
案例分析:P13顯示器的革新與電視機的創新
思考:P13電視機的創新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技術革新階段
(1 球面電視機 2 平面電視機 3 純平電視機 4 液晶電視機 5 等離子電視機等)
  說明技術的創新是一個艱難而曲折的歷程。有時一個產品往往要經歷漫長的進化過程,需要不斷的更新換代。技術的不斷革新是通向技術發展之路的重要機制。
案例分析:高壓鈉燈是一種發光效率很高的電光源,但在鈉蒸氣放電時產生1000℃以上的高溫,具有很強的腐蝕性,玻璃燈管根本沒法耐受,所以高壓鈉燈一直沒能問世,直到有了透明陶瓷,高壓鈉燈才得到實際應用。
  討論:從高壓鈉燈的發明應用中大家能得到什么啟示?
  說明一個新技術產品的創新或發明是一個艱難而曲折的歷程,而且技術的創新不是一個方面的創新,它是多個方面。
3.技術的綜合性
  技術具有跨學科的性質,綜合性是技術的內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項技術都需要綜合運用多個學科、多方面的知識。
  馬上行動:P14分析制作一個小板凳需要綜合運用哪些知識,在左圖中的小橢圓形空白處填寫這些學科的名稱。
閱讀P14“技術與科學的區別與聯系”
技術與科學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
科學 技術
概念 科學是對各種事實和現象進行觀察、分類、歸納、演繹、分析、推理、計算和實驗,從而發現規律,并予以驗證和公式化的知識體系 技術則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
側重點 認識自然 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
目的 有所發現 有所發明
回答的問題 “是什么?”、“為什么?” “怎么辦?”
研究方法 通過實驗驗證假設,形成結論 通過試驗,驗證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并實現優化
舉例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瓦特發明蒸汽機
聯系:科學研究為技術發展拓展空間,成為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
馬上行動:P14分別舉出3個科學活動和技術活動的實例。并填在課文中。
四、教學反思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
第二節 技術的性質 (第2課時)
課題:技術的兩面性和專利性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技術的兩面性
2、了解專利的作用、有關規定及申請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典型案例的討論理解技術的兩面性
2、理解知識產權及專利制度在技術領域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資料展示討論,理解技術的發展對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沖擊
2、增強法制觀念,自覺抵制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
二、教學方法
圖片展示、視頻欣賞、理論解析,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練習探究等方法,
三、重點難點
重點:1、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危害性以及對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沖擊
2、技術專利申請方法以及知識產權的作用
難點:知識產權及專利制度在技術領域的重要性
四、教學過程
引入:我們知道了技術是人們有意識的結果,它運用多方面的知識進行創新來滿足人們的需要,那么技術還會帶來什么呢?
辯論:隨著電子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游戲越來越普遍。據英特爾公司調查2004年我國有七成學生玩網游,每年花費超過一千元!對學生而言玩網游好?不好?
引導:我們發現技術在滿足人們需要的同時,也帶來了危害。因此我們說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新課:
4、技術的兩面性
  學生閱讀課本P15技術兩面性內容第一段。  
  馬上行動:P15請你列舉幾項常見的技術,并分析其正反兩面性。
  (全班分成兩個大組。一組提出一項技術,并說出它的正面,另一組說出它的反面,兩組間可進行反駁。)
  (任何事物客觀上都具有兩面性 , 技術也不例外。)
  閱讀:課本P16信息技術帶來的困擾 信息技術使人們的交流和溝通更方便快捷,同時也產生種種利用信息技術從事犯罪活動。
討論:你認為信息技術發展有錯嗎?請說明理由。
  說明技術本身沒有對錯,合理運用就表現出它的實用性,盲目追求功利性就會違背技術的本義走向它的反面。
  現代技術的發展,也挑戰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由技術引發的倫理道德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反思 。如克隆技術。現在已經可以為人換心、換肝、換臉,那將來如果可以克隆人的思想的話,會出現什么問題?
  案例分析:P16決定胎兒性別的技術。
  討論:你對“決定胎兒性別的技術”是支持還是反對,請展開討論。分別說出各自的理由。
  說明對技術本身要予以支持,但是要建立相應的“決定胎兒性別的技術”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即要表現技術的實用性,抑制它的另一面。
  設問:是否技術都能人為控制表現實用性呢?
案例分析:據統計,飛機的事故率,比其他交通工具小得多,但空難事件還是有的,如臺灣中華航空公司一架客機,2007-08-20早上從臺北飛抵日本沖繩島首府那霸機場后,發生一連串爆炸,引發大火,全機付諸一炬。
討論:你對以上的爆炸事件如何評價?它說明什么問題?
  說明技術系統的復雜性決定技術負面影響的必然性。
  以上事例說明,由于技術設備的工作環境、幾乎系統的復雜和人類認識的局限性決定了技術本身存在脆弱的一面,這是它必然產生技術負面效應的內因。當然,技術的負面效應也有的是人為的,比如:核戰爭的威脅、“黑客”的攻擊等等,但這是技術負面效應的外因。
  引導學生對“技術的兩面性”進行小結
  技術的兩面性是指技術既存在滿足人類需求,為人類造福的正面價值,它同時也會對人類帶來一定的危機、隱患、甚至是災難的負面影響。
  技術作為人類使用的工具和物品,不具有正面和負面。技術具有兩面性,一是“技術應用的兩面性”,即技術由什么人使用及使用的目的而出現的“兩面性”現象。二是由于技術的“不可控性”所決定的技術負面影響。
  從“一分為二”的哲學觀點看,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導的,這一面就決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個有用的技術項目或產品,只要它存在價值,盡管它還存在某種危機和隱患,我們仍然要使用它,這就是我們對待兩面性的正確態度。
  相信人類的理智和智慧,定能找到解決技術兩面性問題的辦法,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案例引導:某同學自己就圓珠筆設計出了一個從未有過而又非常漂亮而實用的筆架,但這個筆架被一個工廠拿去仿造銷售。
討論:你是這位同學你怎么辦?
5、技術的專利性
  閱讀P16“技術的專利性”
  專利:一是指專利權;二是指受到專利權保護的發明創造;三是指專利文獻。專利法中所說的專利主要是指專利權。專利有三種: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
  專利權:技術作為創造性勞動的成果,是技術發明者智慧和勞動的結晶,它凝結著豐富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在技術實現其價值的過程中,技術發明者對此享有一定的權利,這些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專利權是屬于知識產權的范疇。
  案例分析:P17復印機的專利壁壘
  討論:結合案例談談專利有什么作用。
  專利技術具有一定的壟斷性,使其專利技術和產品在一定時間內獨占市場,從而得到豐厚的回報,保持繼續新的發明創造的積極性,使技術創新活動走向良性循環。
問題:如果借其它同學的書復印后自己看,算不算侵犯著作權?
案例分析:案例1:我國對乙二醇,聚乙烯醇和丙烯腈三個引進項目中,其列入39個外國專利,支付專利使用費高達750萬美元和718萬人民幣,但據確查乙二醇生產中的22個專利,在簽合同時已有7個專利超過了專利有限期,而我們還在高價支付專利費。
討論:外企在轉讓中有哪些違規行為?我們應該如何預防?
  說明專利具有時效性、地域性、獨占性。應用專利法來保護自己的利益。我們先來看一看專利權如何取得。
  專利權不能自動取得,對于符合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的發明或實用新型,必須履行《專利法》所規定的專利申請手續,向國家專利局提交必要的申請文件,經過法定的審批程序,最后審定是否授予專利權。
  馬上行動:全班同學分為兩組,分別扮演某項專利的申請方和專利授予方,模擬對映學生收集的盜版物品的正版進行專利申請。
  專利申請的程序: 1、提交申請階段。2、受理階段。3、初審階段。4、發明專利申請公布階段。5、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階段。6、授權階段。
  馬上行動:模擬持有正版物品專利的同學對自己進行保護!
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一系列案例和探討,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技術,技術發展的因素,技術的作用和技術的保護等問題。現今技術對人類、社會產生著重大影響,將日益成為引導社會變化、塑造社會變化、應對社會變化的重要因素,大家應該加強技術修養,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反思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
第三節 技術的未來
(課時安排:1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了解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形成對技術的積極情感和理性的態度。
  2、了解技術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使學生養成主動深入地用科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看待技術。
能力方法目標
  1. 培養創新思維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2. 通過學習,培養小組合作、交流表達及科學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2. 通過學習,加強關心和愛護人類環境的意識和行為
  3、 了解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形成對技術的積極情感和理性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形成對技術的積極情感和理性態度
【教學難點】
   如何培養學生理性看待技術
三、教學策略與手段
  因為本節課的內容以案例閱讀分析和師生互動交流為主,如果單純的口頭語 言講授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觀圖片和教具、詳實的技術資料的使用可以輔助教學,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老師引導下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多媒體輔助學習;課外活動實踐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景。)
  無線通信飛速發展,新的技術和標準層出不窮,但是,孤立的網絡連接在未來通信中是毫無意義的。在未來無線通信中,用戶更希望能通過手中的多模終端,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意地接入合適的網絡進行通信,融合與可切換性成為未來無線通信主旋律。
  在日新月異的21世紀,人類社會將繼續發生重要變化,技術將日益成為引導社會變化、塑造社會變化、應對社會變化的重要因素。面對技術對人類、對社會所產生的重大影響,人們常常會問:未來的技術將走向何處?出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及學習目標(幻燈片)
(二)提出問題:
  (1)結合日常生活中自己所知道的某項技術,大膽設想該項技術的未來。
  (2) 平時我們所說無線技術是什么?:    
【案例分析】
“無線家庭”的“無線生活”:
就“無線家庭一天的無線生活”,根據自已所知道的技術,,口頭續編文莉一家晚上的生活
  “月球城市”:(采用兩人對話:)
甲:月球城市”有多大?
乙:那時,你會到“月球城市”去嗎?
甲:你乘什么上月球?
乙:宇宙飛船
甲:聽說:乘“天梯”更好呢?
乙:“天梯”是什么呀?
甲:通往太空,連接空間站和地球的鐵路、纜繩,將航天器和旅游者帶到太空去。
乙:奧,這么神奇呀。那我們什么時候可以乘上“天梯”呢?
甲:科學研究所愛德華茲說:“2019年”。天梯研發報告稱:“建成少則15年,多則50年后”。(不過得是在資金到位的情況下)。
背景資料:
  近年來,科學家提出的有關天梯的設想,以其誘人的前景和較現實的可行性,吸引了整個航天界。因為,天梯一旦建成,它就像高速公路一樣可以24小時運轉,將航天器和旅游者帶到太空去。由于天梯的運輸費用將比火箭小兩個量級,從而,人類將進入真正的“太空時代”。
  從幻想到現實
  這種大膽的設想首先是俄羅斯著名的航天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895年提出來的,他被巴黎的艾菲爾鐵塔所激動,提出建造一個塔通向太空。他設想在一個紡錘形的纜繩的終端放置一個太空城堡,這個城堡在地球靜止軌道上圍繞地球旋轉。
  愛德華茲博士在過去數年里一直都在潛心研究 “天梯計劃”。他介紹說,第一步,把一個攜帶天梯半成品的飛船發射到地球靜止軌道的衛星上,使其和地球同步飛行;第二步,把這個半成品的天梯從飛船上放下來,落到位于赤道海面的一個平臺上,這個平臺類似一般的海上發射衛星的平臺;第三步,把半成品的天梯錨定在平臺上;第四步,用一個由激光束提供能量的爬升器在這個天梯的半成品上上下移動,并把更多碳納米合成纖維纜繩擰在天梯半成品上,進一步完成天梯。整個制造過程大約要用兩年半的時間。另外,根據專家設想,天梯也可由電磁能驅動。電磁能驅動技術目前已在日本和歐洲的高速列車上得到應用。建成后這個爬升器就可以沿著天梯把物資和成噸重的衛星甚至人,緩緩運送到離地面約36000千米的地球靜止軌道上,時間大約需要7天半左右,回來也大約需要這么長的時間。
  對愛德華茲來說,建造天梯最大的技術挑戰,就是找到制造纜繩的材料。它必須異常堅硬又要異常輕巧,還要能抵抗任何腐蝕。為了這個曾被稱為“無法得到”的材料,科學家們足足等待了幾十年。 1991年,日本科學家發明了碳納米管,這種材料比鋼輕6倍,而韌度要比鋼高出幾百倍。但這種材料的生產成本太高。美國休斯敦賴斯大學的史密斯和他的同事們正在研究一種專利——碳納米鋼索材料,據說,他們可以將碳納米鋼索的生產成本降到每克1美元以下。
  目前航天飛機運送每千克物品需要2萬美元的成本,而天梯一旦建成,可將運送每千克物品的成本降到10美元。可以相信,由于天梯的出現,天地往返運輸費用將會大大降低,太空探索也變得簡單很多,從而,能夠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跨越式地向前推進。
  引導學生通過“無線家庭”的“無線生活”、“月球城市”、太空旅游、水上住宅、海上度假樂園、海底隧道、進行概括:技術的未來充滿希望 
  技術的未來是光明的還是黑暗的?如何看待技術的未來 
(三)自主學習:當確定了要探究的問題以后,不是告訴學生如何去解答這些問題,而是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讓學生自己去探索,通過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自己的創新思維,獲取信息,從而了解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形成對技術的積極情感和理性態度。
閱讀:愛因斯坦《告后人書》
愛因斯坦《告后人書》告訴我們什么?
  問題提出:為什么愛因斯坦在《告后人書》中寫到:“一想到未來 , 大家都憂心忡忡。”
  討論:互聯網技術、基因食品等高科技未來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四)協作學習:學生分組閱讀課本,解決原先確定的探究問題以后,互相討論、交流,在此基礎上選派一位代表發言,共享討論、交流后的結論。
注:小組成員搜集的材料進行歸納、總結,然后拿出一份有代表性的方案作總結性的發言。
(五)課堂活動:分組展開辨論,在這過程中,不僅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加深鞏固知識,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不僅能擴展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質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學現象的能力
辯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是給人類社會帶來進步還是帶來災難?
     正方: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是給人類帶來進步。
     反方: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是給人類帶來災難。
  (如學生辯論時有困難,引導學生從克隆、核能等方面進行辯論)
   辯論引導:
  對“技術的未來”,既不需要曠世悲愴,也不需要盲目樂觀。應當從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更加理性地看待技術,以更為負責、更有遠見、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術、探究技術,并共同建構協調的未來的技術世界。
(六)課堂小結:人類的需求和愿望是技術發明與創新的動力,而技術的發展解放和發展了人類,改變了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對技術的未來既充滿希望,同時也隱含威脅;我們應理性對待技術的未來發展。
五、教學反思
第二章 技術世界是的設計
第一節 技術與設計的關系
課時安排: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理解技術與設計的關系,學會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②了解技術發展對設計產生的重要影響。
  ③理解設計的豐富內涵。
  2、過程與方法:學會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打破設計神秘感,形成正確的技術設計觀。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技術與設計的辨正關系和技術革新對設計的影響
2、難點:理解技術設計與藝術設計側重點的不同
三、教學策略與方法
  1.通過案例分析,組織討論,理解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以及技術發展對設計產生的重要影響,感受設計的重要性,領會技術與設計的辨證關系。
  2.通過舉例、圖片和實物展示,領會設計的豐富內涵。
  3.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探究式學習
  4.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第一章我們已經學習了技術及其性質,已經清楚的知道了技術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決人們的實際問題,而要產生解決方案,主要是通過設計這一個手段,因為通過設計,人們可以把自己或他人的創造性想法具體化,制定出可供實施的具體技術方案。在我們身邊處處可以看到的設計,請大家看幾幅產品:
(課件展示幾幅經典的產品設計圖,幾幅不成功的產品設計圖)
二、講授新課
1、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設計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設計就像說話走路一樣自然,也和空氣一樣無所不在。設計帶給人類生活意義與快樂,并直接沖擊著個人與環境”。從本質上說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就拿我們最熟悉的自行車的發展為例,我們來看看設計是如何促進自行車技術的發展。(課件展示“自行車的發展史”)
討論:現在又哪種形式的自行車
讓學生快速閱讀書上的案例:“書寫工具”和“電動剃須刀”。
結論:一項技術的創新需要設計,一個技術產品的更新需要設計,一項新工業的改進也需要設計。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2、技術的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的影響
思考:人類經過了幾千年,知道1888年才設計出這種“安全”自行車,為什么以前沒有設計出來呢?
歸納總結:安全自行車的成功有賴于標準化生產技術的發展。從1880年開始了大量生產無縫鋼管,這使堅固的輕型框架的生產成為可能。因此說技術是設計的平臺,沒有技術基礎,設計將難以表現和實現。
請同學看書的上案例:“達芬奇的飛行器”
總結:技術是設計的平臺,技術的進步直接制約著設計的發展,先進的技術可以使人們的設計得以實現。
請同學舉出有關這方面的例子(打包的思考、登月計劃)。
當人們沒有掌握航天技術時,人們通過嫦娥奔月的神話幻想中登上月亮,它雖在當時是不現實的,但它鼓舞人們用科學技術把想象變成現實。
總結: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使設計的主題更加豐富,設計的表達方式更加多樣,設計的效率更高。
讓學生快速閱讀書上的案例,并讓學生回答所了解的燈具的品種有哪幾種,大膽設想所在的多媒體教室還可以安裝什么樣的燈具。并舉例我們日常生活中有那些特殊的技術更新的例子。
總結:技術進步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手段的發展。
3、設計的豐富內涵
應該說,人從早晨睜開眼睛就開始設計,例如早上起床,是先把衣服穿好呢還是先刷牙?那么,這是不是我們這本書里指的設計呢?
① 技術設計的概念
一般意義上的設計指的是綜合設計,它涉及廣闊的領域,而技術世界中設計指的是技術設計。它和我們一般意義上的設計不同。技術設計是具有本領域的獨特性,是根據技術的根本目的而展開的。具體領域設計包括技術設計、藝術設計等。
技術設計側重于功能、結構、材料、程序、工藝等
藝術設計側重于欣賞、審美,更強調感覺的需要
課件展示電飯煲、候車亭、雕像、首飾等圖片,讓學生判斷是不是技術設計。
②總結: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是緊密聯系的。現在產品的設計既要考慮到實用的價值,也要考慮到美觀的需要,本書涉及的設計側重于技術產品的設計。
五、課后反思
第二章 技術世界中的設計
第二節 設計中的人機關系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人機關系的含義;熟悉人機關系在設計中要實現的目標;了解在設計中如何合理運用人機關系。
2、能力目標:
  使學生能夠對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機關系進行簡單分析,掌握一些設計分析方法的知識,形成“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人機關系的分析,從中體會到在產品設計中人性化、人文關懷的設計思想,并形成認真嚴謹的態度,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而樹立起正確的設計觀念。
二、重點與難點
1、重點:
  理解人機關系。
2、難點:
  人機關系在設計中的具體應用是隱含在產品的設計中,需要通過體驗去感受,反映的是一種理念,一種較為重要的分析方法。
三、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上一節課對《技術與設計的關系》的學習,懂得設計推動技術的發展,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技術是設計的基礎,技術與設計有著相互制約、相互促進作用。技術世界的設計,重點是技術產品設計,在設計中,我們所設計的產品都是為滿足人的需求出發,為人服務的。因此,在設計活動中,人與物(環境)關系是必須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也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第二節 設計中的人機關系
(一)人機關系
1、什么是人機關系
  同學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會與身邊的物品發生聯系。當我們使用這些物品時,物品就與人產生了一種相互關系。這種相互的關系就稱為人機關系。
  人機關系中的“機”是什么呢?
2、機的含義
  除了人們通常所說的機器外,還包括各種各樣的工具、儀器、儀表、設備、設施、家具、交通車輛,勞動保護用具以及人所處的環境等。
  同學們坐在教室里,觀察一下并說出與周圍什么物品構成了人機關系?
  學生觀察、討論并回答:(身邊筆、桌椅、書、衣服、教室及環境等)
馬上行動p28頁:找出下列活動中的“人”與“機”,體會其人機關系。
a、教師拿著粉筆板書 b、農民用鋤頭助地
c、漁翁在河邊用釣魚竿釣魚 d、司機手握方向盤
e、媽媽拿著拖把拖地
通過分析學生對人機關系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那么人與產品存在有哪些方面關系?
3、人與產品存在的人機關系
案例分析(一):以教師進門為例,講述人與門、人與手把、人與門板、人與門框及環境構成的人機關系。說明人與產品構成多方面的關系。
案例分析(二)討論教材p29頁人與電梯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機關系。
人乘電梯到某一樓層存在著很多方面的人機關系:①人與電梯門;②人與電梯外按鍵;③人與電梯廂體之間;④人與電梯內按鍵;⑤人與廂體內的照明、高度、寬度等的人機關系。進一步說明多方面的人機關系。
針對教材p29頁馬上行動的例子,教師坐在椅子上,讓學生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時候,人體的哪一些部位與椅子構成哪些人機關系。
教師小結導引:通過人機關系內容的學習,同學知道,人與機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我們在設計中考慮人機關系時需 要實現哪些目標呢?
(二)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
實例分析(三):組織前后排同學互換穿鞋子,坐高低不同的椅子體驗鞋子、椅子設計中的人機關系,為什么穿別人的鞋子不舒服,坐在高低不同椅子上感覺不自在?
學生討論思考:教師總結,得出要達到高效,舒適、健康、安全等要求。
1、高效:
  在設計中,應把人和機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合理或最優地分配人和機的功能,以促進二者的協調,提高人的工作效率。還應考慮人機所在的環境中的一些因素,如溫度、濕度、噪聲、照明、振動污染和失重等也影響人的效率和行為。
  案例分析(四)教材p30頁:鐵鍬的作業效率。實驗改進哪些具體的人機關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主要改進了鐵鍬的運載量與人的負荷強度的關系,裝載強度、次數、與人的疲勞的關系)
2、健康:
  是指人在長期操作或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產品不會對人造成不良的影響。
  我們使用的產品如果使用不合理,就使人處于不恰當的作業姿態,長時間的操作或使用它,不僅使人感到疲勞,而且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指出教材p31頁馬上行動圖片中設計不合理、有損人體健康的地方。
教師舉例提出問題并分析
(1)互穿鞋:
問:穿不合腳的鞋,對人有害嗎?
(2)教室的燈光
問:長期在昏暗的燈光下學習,對人的眼睛會造成危害嗎?
3、舒適:
  是指人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人體處于自然的狀態,操作或使用的姿勢能夠在人們自然、正常的肢體活動范圍之內,從而使人不致過早地產生疲勞,心理上的舒適感受也是人機關系應當考慮的目標。
案例分析(五)教材P31頁圖片思考并回答:右圖使用 起來更舒適,理由:
(1)塑料包裹處理使抓握舒適;穿孔處理可以方便懸掛放置。
(2)把手大小較合適,使用 時,省力、舒適。
(3)手柄長度比較合適,使用時,腰不用彎太低,減輕腰部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例子?
4、安全:是指人們在操作和使用產品過程中,產品對人的身體不構成生理上傷害。
例如:產品與人的接觸部份不允許有尖角和鋒利的邊槽;容易產生危險的地方應進行安全保護設計;汽車的安全帶設計;沖床的安全保護設計;兒童座椅前的護攔設計等。
教師引導:人機關系要實現的幾個目標是融為一體的,而不是只實現某一個目標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將幾個目標綜合起來加以考慮。現在請同學們想想,我們在設計中除了考慮上述四個目標外,人機關系還需要實現哪些目標。
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討論回答:(美觀、實用、成本、環保)
案例討論(六)請指出我校運動場(操場、跑道、籃球場,羽毛球場等)人機關系設計不合理的地方。
(操場場內部分泥土、砂石祼露,高低不平;跑道是泥土、砂石填成,坑坑洼洼、雨天積水,人踩易凹陷,晴天塵土飛揚;籃球場、羽毛球場,場內為砼澆搗而成面層,運動時易造成腳、腿部傷害等)。
造成這些原因是因設計中考慮不周而產生的,設計時未能做到以人為本。
那么設計時如何考慮才比較合理呢?
四、作業設計
選擇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產品,分析其在人機關系處理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進意見,并填寫下表。
產品名稱
現有缺陷 改進意見
1、
2、
……
五、教學反思
第二章 技術世界中的設計
第二節 設計中的人機關系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人機關系的含義;熟悉人機關系在設計中要實現的目標;了解在設計中如何合理運用人機關系。
2、能力目標:
  使學生能夠對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機關系進行簡單分析,掌握一些設計分析方法的知識,形成“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人機關系的分析,從中體會到在產品設計中人性化、人文關懷的設計思想,并形成認真嚴謹的態度,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而樹立起正確的設計觀念。
二、重點與難點
1、重點:  理解人機關系。
2、難點:  人機關系在設計中的具體應用是隱含在產品的設計中,需要通過體驗去感受,反映的是一種理念,一種較為重要的分析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三)如何實現合理的人機關系
前面已學過,在設計中,合理的人機關系應該達到高效、健康、舒適、安全等目標。如何實現這種合理的人機關系呢?首先應該明確設計涉及哪些人機關系;其次要考慮這些人機關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術指標。
例如:要實現人與門之間的合理的人機關系,就要考慮門的高度、寬度等,而要實現人與門把手之間合理的人機關系,除需考慮門把手的大小、安裝的高度外,還要考慮人旋動門把手時所需要施力的大小。
在實現合理的人機關系的設計中,我們還應該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1、普通人群與特殊人群
特殊人群:是指人身體有缺陷或與常人不同的一類人。
多數產品是針對普通人群的特點和需要進行設計的。設計參照的標準是依據普通人群的數據確定的。如常見門,門高200cm,寬70—80cm,門把手高100cm。這些都是以普通人群的身高,體寬以及左右手習慣等標準設計的,適于普通人群的操作、使用。
課本P32頁,馬上行動中,地下通道圖片中,它的設計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忽略了特殊人群的需要:右邊沒有扶手,沒有嬰兒車、殘疾車上下的通道和盲道等)
同學們都知道特殊人群也是我們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往往有著獨特的需要。設計時,還應該充分地考慮特殊人群的特點和需要,產品設計中不可將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完全對立起來。
那么現實產品設計中考慮特殊人群有哪些呢?
展示圖片:
A、教學樓殘疾人上下通道; B、人行道中設置的盲人道;
C、賓館大門的入口及感應推拉門; D、醫院內病人的電梯。
2、靜態的人與動態的人
人們使用產品時處于靜態和動態兩種狀態交替之中,因此,設計的產品不但要符合人體的靜態尺寸,也要符合人體的動態尺寸。
概念理解:
靜態尺寸:是指人的構造尺寸。
動態尺寸:是指人的功能尺寸,包括人的動作范圍,體形變化等測量數據。
案例(七)討論:同學們坐的座位的人機關系及課本P33頁馬上行動中,人與床之間的人機關系。動態與靜態所涉及的空間范圍是不同的,在物品擺放時,要考慮動態與靜態的協調。
為了形成良好的人機關系,不僅要使產品符合人體靜態尺寸,而且要人在使用它時,能夠方便施力,有足夠的空間等。這樣的設計有利于減少人體疲勞,提高效率,滿足健康,舒適的要求。
3、人的生理需求與人的心理需求
設計中的人機關系,不僅要滿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滿足人的心理需求。
例如:(1)茶座、咖啡屋的設計:以暖色調為主,將空間處理得小一點,以營造溫馨、寧靜的效果。
(2)辦公室設計:以冷色調為主、空間處理要簡潔明快,以求產生嚴謹、高效的工作氛圍。
(3)教室設計:以冷色調為主:將空間處理得純潔高雅,嚴肅認真,以營造、活潑、奮發向上的氛圍。
案例討論(八)居室、家具的造型設計及裝飾、圖案等是如何考慮人的心理需求的?(小孩、成年人、老年人心理要求是不同的,在設計時應分別對待)
此外:還有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都影響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設計中注意滿足人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將人機關系處理的更好。
4、信息的交互:
人與產品的互動過程就是人與產品之間信息傳遞的過程,即人機之間的運用信息語言交流的過程。
例如:前些年的按鍵式固定電話,只有按鍵而沒有液晶顯示屏,無法顯示撥號信息,人們只能通過聽電話按鍵提示音判斷是否按下按鍵。現今出現的液晶顯示屏電話,可以提供給人們視、聽覺雙重信息傳遞途徑,大大地方便了用戶的操作。
  教材P35頁,汽車的顏色,說明開銀灰色車最安全;其次是紅色、黃色、藍色的車;再次是綠色和灰色的車;最不安全的是棕色的車。
  說明人機之間的信息傳遞是有選擇的,不恰當的信息傳遞,往往會導致不良的人機關系。改善信息傳遞的信息源或途徑能夠獲得更好的人機關系。
課堂小結:
  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而人機關系是滿足人的需求的方法。因此在產品設計中要注意人機關系,這是設計的重點。通過本節的學習能夠從人機關系的角度對日常生活事件進行思考,能夠理解什么是人機關系,人機關系在設計中要實現的目標,了解設計中如何實現合理的人機關系,樹立“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課堂討論:根據上面所學知識,對學校校門口、教室及教室走廊等場所或設施,還存在哪些不符合人機關系目標的問題展開討論。
(校門口:離公路距離太近;進校門有一定陂度<內低外高>。教室:學生數多,座位間距狹窄;環境太單調;第一排桌位離黑板太近。教室走廊:護欄低;走廊寬度不夠寬等)
四、作業設計
觀察研究:
回家觀察分析犁的結構(犁頭、犁壁、犁轅等)特點和作用?
五、教學反思
第二章 技術世界中的設計
第三節 技術試驗及其方法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技術試驗;
  ②了解技術試驗的方法和分類;
  ③使學生能從生活、學習中的案例中分析出所用的試驗方法,并能根據不同的試驗內容選擇適當的試驗方法;
  ④明白技術試驗的重要性。
2、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技術試驗中體驗學習樂趣,引導學生創造、思考、觀察的能力,形成認真嚴謹的態度、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利用技術的相關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增強對技術未來的信心;并積極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技術試驗是技術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技術探究中一種重要的方法。因此,本節的重點與難點如下:
(1)重點:了解技術試驗的重要性及技術試驗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技術試驗,并能寫出科學、規范的技術試驗報告。
(2)難點:理解各種不同目的技術試驗類型、各種常用的技術試驗的方法。
三、教學策略與方法
情景引入,充分的利用案例,以通過航天航空為主線案例分析,觀察、思考和討論,讓學生正確理解為什么要進行技術試驗及掌握技術試驗的分類。并設計好情景讓學生體驗簡單的技術試驗,增強學生對技術試驗的認識。
教學方法:體驗法、講授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1、問題引入
  用問題“怎樣拍掌拍得最響?”來設置情景,讓學生不由自主的動手拍掌進行試驗。
  [教師分析] 拍掌拍得響不響,同學們不知道答案不能直接回答,所以同學們要拍掌來試一下,而這種嘗試,可以稱之為試驗,怎么樣拍得最響,我們用試驗的方法很容易得到答案。那我們在技術領域出現的未知問題又該怎么辦呢?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討的主題。引出課題技術試驗及其方法。
2、新課講解
  [案例分析]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載人航天的成就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那么為什么只有神舟5號和6號真正的載人上天,神舟1、2、3、4號又干什么去了呢?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評析]  一項新產品設計生產出來后,其設計是否合理,性能和質量是否符合要求,都需要通過技術試驗來驗證,同樣的航天火箭發射也一樣,我們開始不能保證我們的火箭能載人航天,所以我們分別進行了神舟1號到4號火箭的發射,這四枚火箭相對神舟5號6號而言都可以說是在進行技術試驗。
  請同學們看下面“神舟飛船返回倉回收試驗”的視頻。
  [提問] 請問這是正式的火箭發射嗎?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評析] 其實我們為了神舟5號6號的發射,并不僅僅只是發射舟1、2、3、4號來進行試驗的,我們還進行“神舟飛船返回倉回收試驗”這樣或其它的各種技術試驗很多次,這樣才保證了我們的神舟5號6號的發射成功。那么到底什么是技術試驗呢?
  [概念] 我們通常將技術活動中為了某種目的所進行的嘗試、檢驗、優化等探索性實踐活動稱為技術實驗。
  [提問] 技術試驗與科學實驗是不是一樣的呢?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評析] 科學實驗——驗證假設,形成結論。
        技術試驗——驗證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并實現優化。
  科學實驗的目的在于甄別真偽,而技術試驗的目的在于選擇和優化。
  [提問] 前面同學們拍掌及神舟飛船都進行了技術試驗,那我們為什么要進行技術試驗呢?可不可以不進行技術試驗呢?
  [案例分析] 青梅素皮試試驗
[提問] 這個案例給了我們什么啟發?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評析] 技術試驗是技術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它對技術應用的實現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通過技術試驗,可以使設計得以改進和完善,將設計的風險和失誤降到最低。
  我們知道了技術試驗的重要性了,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技術試驗的分類。
  對技術實驗,我們可以根據應用的范圍不同進行分類,如農業試驗、工業試驗、國防試驗、科學技術試驗等;
  還可以根據目的的不同進行分類,如性能試驗、優化試驗、預測試驗、信息試驗等。
  性能試驗:通過改變所給的條件,測量試驗對象的狀態變化并分析其原因,明確試驗對象的性能或性能故障,如:對產品的高(低)溫試驗、振動顛簸試驗等。
  優化試驗:對試驗對象進行條件優化或條件組合。 如農業中不同的品種的對比試驗
  預測試驗:通過試驗,預測被試對象狀態的變化及產生的后果。 如:天氣預測。如預測臺風韋帕。
  信息試驗:通過測量、采集、識別和處理信息來影響試驗效果。如航測。
  [教師評析] 當然對技術試驗類型的劃分不是絕對的,有時同樣的試驗,因為目的的不同,也可以從不同的類型來理解。
過渡:在技術發展的漫長過程中,人們總結了許多技術試驗的方法。這些方法有著各自的特點,同時也有著各自的適用范圍和作用。下面我們來對常用的方法進行學習。
  1、優選試驗法: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選定若干次典型意義的試驗,邏輯地推出全部試驗所達到的最佳效果,這種試驗方法稱為優選試驗法。
  如:有沒有施肥水稻的對比試驗。
  [提問] 還有沒有優選試驗法的應用?
  [教師評析]  優選試驗法有很多。比如說我們前面講到了神舟5號航天飛船,那我們為什么選擇了楊利偉做為第一位上天的航天員啊?其實這里也用到了優選試驗法,當時一定是在所有的航天員中反復的選擇、比較,最后認為楊利偉最合適所以選他的對不對?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宇航員的一段訓練視頻“航天員失重訓練”。
  [提問] 航天員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訓練啊?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評析] 因為在太空中是沒有空氣沒有重力的,宇航員在太空時都是處于失重狀態的,為了讓宇航員很好的適應失重狀態,所以要地球上對宇航員進行失重訓練,而這種訓練是模擬的太空環境來進行的,利用失重飛機完成的。它可以使宇航員感受、體驗和熟悉失重環境,在失重的時間里可以做各種試驗,如吃東西、喝水、穿脫衣服、閉眼與睜眼的定向運動,訓練太空的出艙活動。
  而這種通過再現的形式來模擬現實發生情況的方法稱為2、模擬試驗法。
  如汽車的碰撞試驗就可以選用模擬試驗法進行試驗,在專用的場所模擬現實中的撞車事故,以考察汽車的性能。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試驗,可以減小風險,提高效率。模擬試驗法還可以通過縮小(放大)比例來模擬所設計的現場效果。
  [案例分析] 汽車碰撞試驗
  [提問]  在汽車碰撞試驗中為什么要用模擬人試驗呢?
  [學生思考討論]  用模擬人試驗可以檢測在事故發生時對撞擊人體造成的傷害,從而總結經驗,改善汽車的安全性能設計,降低事故風險。
  模擬試驗法還可以通過縮小(放大)比例來模擬所設計的現場效果。 鳥巢模型分析,鳥巢它設計過并不是說立刻可以建好的,為了很好的把鳥巢建好,是做了很多的模型來反復認證的。
  同學們前面我們看了航天員失重訓練的視頻,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鳳凰號火星探測器模擬登陸動畫。
  [提問] 這段視頻是真實發生的嗎?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評析] 對,我們暫時還無法直接把火星探測器登陸的視頻拍下來,可是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來虛擬實現,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三個試驗方法。
  3、虛擬試驗法:利用計算機技術來虛擬現實中的技術設計原型并進行試驗的方法稱為虛擬試驗法。除了剛才我們看到的鳳凰號火星探測器模擬登陸動畫外,還有虛擬人等采用了虛擬試驗法。
虛擬人――研究者利用來源于自然人的解剖信息和生理信息,集成虛擬的數字化人體信息資源,經計算機模擬構造出虛擬人,可以開展無法在自然人身上進行的一系列診斷與治療研究。
五、教學反思
第二章 技術世界中的設計
第三節 技術試驗及其方法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技術試驗;
  ②了解技術試驗的方法和分類;
  ③使學生能從生活、學習中的案例中分析出所用的試驗方法,并能根據不同的試驗內容選擇適當的試驗方法;
  ④明白技術試驗的重要性。
2、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技術試驗中體驗學習樂趣,引導學生創造、思考、觀察的能力,形成認真嚴謹的態度、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利用技術的相關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增強對技術未來的信心;并積極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技術試驗是技術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技術探究中一種重要的方法。因此,本節的重點與難點如下:
(1)重點:了解技術試驗的重要性及技術試驗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技術試驗,并能寫出科學、規范的技術試驗報告。
(2)難點:理解各種不同目的技術試驗類型、各種常用的技術試驗的方法。
三、教學策略與方法
情景引入,充分的利用案例,以通過航天航空為主線案例分析,觀察、思考和討論,讓學生正確理解為什么要進行技術試驗及掌握技術試驗的分類。并設計好情景讓學生體驗簡單的技術試驗,增強學生對技術試驗的認識。
教學方法:體驗法、講授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引入:復習上節所學試驗法
一、技術試驗方法 [提問] 同學們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要成為一個宇航員不容易,要經過層層的選拔,選拔成為宇航員后還要經過很多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宇航員的訓練遠比我們想象的艱苦,有些訓練甚至讓人難以忍受。當初蘇聯宇航員在一年內,要騎自行車1000公里,滑雪3000公里,越野跑步200多公里。當年美國的宇航員登月前要穿幾十千克重的宇航服,在炎熱的佛羅里達沙漠中,每天行走二三十千米。而今我國的宇航員也在進行高強度的訓練。請問為什么他們要進行這么多高強度的訓練啊?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評析] 宇航員進行這么多高強度的訓練,是為了讓他們在執行太空任務時能更好適應太空的環境,并能很好的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而在技術試驗中通過擴大和強化試驗對象的作用,以提高試驗效率的方法稱為
4、強化試驗法。
  [提問]  在前面我們講到了宇航員要進行“失重訓練”。同學們失重訓練的這個環境在我們地球上本來是有沒有的?
  [教師評析] 這種失重的環境實際上是我們模擬的太空環境,是不是也可以說是把太空的環境移植到了地球?而這種移植也是一種技術試驗方法。
  5、移植試驗法 在相互有差異的事物之間,將某些共同相關的因素從一物移植到另一物進行試驗的方法。如橘子從長江以南移植到長江以北的種植試驗。這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移植試驗。
  [提問] 同學們還知道些什么樣的移植試驗法的應用?
  [教師提示] 小白鼠、普通班參加實驗班的考試
二、技術試驗的實施與抱告的寫作
出示試驗探究課題:用強化試驗法分別比較構件橫截面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同種材料的抗彎曲性能。
學生活動:學生探究制作這幾種橫截面不同的構件時應注意的地方,試驗過程的方法以及試驗的結果應注意什么?請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把你們的試驗方案寫出來,并分析方案的可行性。
教師首先對學生的各種試驗方案進行分析,然后教師進行試驗演示。
教師試驗結束,學生分別對本組所確定的試驗方案進行試驗,試驗結束后,學生根據本組的試驗情況,課后提交一份技術試驗報告。
五、教學反思
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一節 設計的一般過程
課時安排:1課時
一、教學目標與任務
(1)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
(2)知道設計過程中可能產生多個方案;
(3)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化。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一般設計過程中的基本環節。
難點:(1)知道成功的設計應該形成多個方案;
(2)產生一個好的方案需要經歷反復和優化。
三、教學設計思路:
以學生活動為主線,以教材內容為載體,在教師的引領下達成本節教學目標要求
四、 教學過程(主要過程)
1、組織教學:
學生入座,點名和準備播放課件。
2、新課導入:
設計是一個有計劃的創新活動,它有著科學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當今很少有產品是偶然被開發出來的。
設計的過程需要使用各種各樣的策略,如問題解決、創造性思維、空間現象、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推理等等,它還需要動手能力,如測量、畫草圖、繪圖和使用各種工具。
學校在我們一進入學校就給我們每位同學發了一個小凳子,以便同學們在開會或其他室外活動之用。同學們對學校發的小凳子滿意嗎?如果去郊游你愿意帶上這個凳子嗎?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設計一個能放入我們書包的便攜式的凳子呢?本節我們將通過設計便攜式的小凳,來體會一下設計的一般過程。
3、出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
(2)明確發現問題的重要性。
(3)掌握發現問題的一般方法。
(4)知道設計過程中可能產生多個方案。
(5)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化。
4、講授新課:(閱讀案例、提問和討論相結合)
我們可以大致把設計過程分成五個階段。但這是一個普通的一般過程,不是一個規定的程序,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這種過程可能發生變化,也可能產生反復。
(一)發現和明確問題:
從本質上講,設計是一個問題的求解過程。它從問題出發,并圍繞問題展開各項活動。
老師剛才通過調查和詢問同學們就發現同學們的小凳攜帶不方便,知道同學們希望有一個能放進書包的小凳子,發現了問題,產生了設計便攜式小凳子的需要。那小板凳到底應該設計成什么樣子,它的具體要求是什么呢?
學生通過討論制定出小板凳的設計要求:
1. 結構穩固,最大承重為600牛頓。
2. 質量不大于1千克,并能方便地 放入中學生書包。
3. 材料成本不高于3元。
(二)制定設計方案:
在制定設計方案的過程中,應該確定:
首先,運用不同的材料,結構可以產生不同的設計方案;
其次,任何設計方案都有改進的可能性,好方案決不會僅有一個。
制定設計方案的步驟:
(1)收集信息:
要盡可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盡可能多的有關信息。
(2)設計分析:
找出設計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并分析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
(3)方案構思(發展想法):
最具挑戰性,需要創新思維,大膽構思,發揮個人潛力。
(4)方案呈現(繪畫方案草圖):
將自己的構思和創意具體化,形象化和視覺化。
(5)方案篩選:
選擇方案:分析比較,權衡和選擇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繪制樣圖、制作模型、制作原型
(四)測試、評估及優化
(1)測試:
技術試驗
(2)評估:
(3)優化:
(五)產品的使用和維護
5、課堂小結與課后練習
五、 教學反思
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二節 設計的一般原則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
(2)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存在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個產品。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善于思考、自主學習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團結協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技術素養,增強面對技術世界的信心以及對個人、社會、環境的責任心。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正確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及其關系。
(2)會應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些產品。
2、難點:對設計原則之間主次、制約、相互聯系關系的理解。
三、教學策略與方法
 1、在本節的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主導—主體”的設計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知識建構和能力拓展。總體教學流程為:“情境導入——合作探究——自主發現——能力展現——總結提升”。
2、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PPT展示] 展示三種臺燈圖片,請學生選擇滿意的一款,并說明理由。
三款臺燈分別是漂亮的、有創新技術含量高的和普通的。
  [學生選擇] 并說明其理由
  [教師評析] 同學們對這三個臺燈都有自己不同的選擇,同學們的選擇不一樣,同學們理由也不一樣,那么設計者在設計制造的過程中要怎么樣為消費者考慮呢,設計者在設計時有沒有要遵守的一些規則呢?比如說第個臺燈,它和我們以往用的臺燈不一樣,有一些創新。
新課講授
  1、創新原則:創新就是通用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等,或對已有產品的革新來創造具有相當社會價值的事物或形式。
  [PPT展示] 三個削鉛筆的工具。
  [問題] 下面的削鉛筆工具在什么方面有創新,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那一個,為什么?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創新的核心是設計。一個產品如果沒有任何新意,就很容易被不斷發展的社會所淘汰。而我們的生活卻會因設計而豐富多彩,設計因創新而魅力四射。削鉛筆的工具也是如此,第二個相對第一個就將新的思想用到了削鉛筆刀上了,由削變成了圈了;第三個相對第二個也有創新,在結構上有了創新,使我們使用削鉛筆工具更為輕松了。
  [PPT展示] 有線和無線鼠標
  [問題] 下面的兩個鼠標是否存在創新?
  [學生討論] 有
  [教師評析] 由有線變成了無線。
  [問題] 在設計的過程中如何來實現創新呢?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一般可以從原理、結構、技術、材料、工藝等方面改進和突破,實現創新目標。要實現產品設計的創新,除了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智慧外,還應注意利用最新的技術成果和現代的設計理論與方法。
  [PPT展示] 指紋識別門把、門禁
  [問題] 在指紋識別門把、門禁設計的過程中有沒有創新呢?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當然是有創新的,在這里面引入了新的技術。
2、實用原則:設計中的實用性是指設計的產品為實現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產品實用性的內涵是很豐富的,包括:
      物理功能:性能、構造、效率、精度、可靠性。
      生理功能: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
      心理功能:造型、色彩、機理、裝飾。
社會功能:顯示產品象征、個人的價值、興趣、愛好和社會地位。
[PPT展示] 可折疊自行車
  [問題] 這種可折疊自行車實用嗎?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同學也許覺得不會很實用,因為現在同學們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要不是學校就是家里,不會出現被偷的情況;然后現在在大城市里經常出門如果騎自行車太遠,不騎到車站也不方便,如果有可折疊自行車就可以搬上地鐵,這樣是不是就很實用了?
[案例分析] 以下那種洗手液瓶哪個更實用?為什么?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左邊的液體瓶取液用氣壓法,不拿起瓶子,可單手操作,很方便。瓶體透明,可以看清剩下多少液體。右邊的液體瓶不具備這種優點。
[案例分析] 請同學們為我們學校食堂洗碗池選一種水龍頭,你會選那種?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第三種較為明顯,不適合在學校大范圍的使用,而第二種相對而言因為學校里洗碗池的水管較粗會很容易放出大水漸濕洗碗者也不是很適合,相對而言第二種較好。
[PPT展示] 請觀察下面的椅子,你認為它的設計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可重疊儲運、規模化生產,這要可以節省成本。從而體現我們要學習的第三個原則:經濟原則。
3、經濟原則:是指以最低的費用取得最佳的效果。所謂最低的費用,是指產品在得到最優良的設計、實現最佳的功能的同時,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成本的總量最小。
[問題] 什么是功能成本比?
[教師評析] 功能成本比=功能/成本
[問題] 怎么樣提高功能成本比?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①功能不變,降低成本;②價格不便,增加功能;③增加功能,降低成本。
[PPT展示] 兩個筆筒
[問題] 同學們你們會選那個?為什么?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時代的發展,美觀對設計越來越重要。在產品技術含量相同、功能類似的情況下,人們總愿意用相同或高一點的價格購買更加美觀的產品。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習的第四個原則:美觀原則。
4、美觀原則:好的產品設計不僅能滿足人的物質要求,而且也能讓人從產品外觀上得到美的體驗,享受精神上的愉悅。
[問題] 我們要從那些方面讓我們設計的作品更為美觀呢?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外觀美的實現:外觀的美通過造型、大小比例、材質、色彩、裝飾圖案等設計組合來表達。
[案例分析] 卡通筆筒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因美觀而影響到了實用。
五、小結:在這一節中,我們一共學習了七個設計的一般原則,這些原則有些是想到制約的,如一味地追求美觀,可能就會影響到實用,反之亦然。有些原則之間則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系,如在產品設計生產中,如果使用很高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來提高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就會在開發之初花費更多的技術費用和精力,看起來使經濟原則不能很好的得到體現,但是這樣做降低了次品率,減少了產品損壞維修的工作量,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使產品能得到消費者的贊賞,從而得到更多的市場,得到更多的利潤。
六、教學反思
第三章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二節設計的一般原則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
  (2)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存在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關系。
  2.能力目標
  (1)對設計的一般原則形成全面的、聯系的、主次的辨證觀。
  (2)初步學會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些產品。
  3.情感目標
  提高審美情趣以及對個人、社會、環境的責任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對設計的一般原則及其關系的理解。
   (2)應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一些產品。
  教學難點: 對設計原則之間主次、聯系、制約、促進關系的理解。
三、 教學策略
  1、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大屏幕投影輔以許多典型案例作為補充、拓展和深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設計的一般原則。
  2、通過對美觀與實用、美觀與綠色包裝的矛盾關系的案例分析,使學生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間的聯系、制約、主次的關系。
  3、注重引導學生互動,通過思考、討論、交流、評價,使學生形成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拓展。
四、 教學過程(全程課件輔助教學)
(一)深入講解
5、道德原則:產品設計必須考慮它與人、社會、環境的關系,必須遵循道德原則。要有尊重他人知識產權、技術成果的道德觀念。
  設計者必須具有寬廣的眼界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那我們在設計時應注意那些道德上的問題呢?
  [PPT展示] 不能單純為了謀取利益而損害人類所居住的環境。造紙、化工、醫藥。
  [PPT展示] 不能為了私利而設計制造低級趣味的產品。整人玩具:癢癢粉、越洗手越臟香皂 、噴蟲口香糖、噴嚏粉、辣牙簽、辣茶葉、假可樂等。
  [問題]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假冒偽劣的產品,我們作為消費者應該如何防偽呢,大家知道一些什么樣的防偽方法?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手機短信防偽
  更不能設計生產有毒食品、藥品。大頭娃娃奶粉事件,阜陽市2003年5月1日以后出生、以奶粉喂養為主的嬰兒中沒有嚴重營養不良的嬰兒,共有輕中度營養不良嬰兒189例,其中因并發癥死亡的13名,劣質嬰兒奶粉主要是以各種廉價的食品原料如淀粉、蔗糖等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精等添加劑進行調香調味制成的,并沒有按照國家有關標準添加嬰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劣質奶粉中蛋白質等營養素全面低下是造成嬰兒患病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在農村和偏遠地區對嬰兒的危害相當嚴重。
2006年齊齊哈爾第二制藥公司生產的“亮菌甲素注射液” 假藥事件,該廠的假藥也是造成多人死亡。
[問題] 前面我們講到了利用回收來的真酒瓶來來造假酒,這無疑是不道德的,是違法的。那么酒廠自己回收酒瓶呢?玻璃可以回收利用嗎?如果都不回收將會怎樣?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酒廠自己回收酒瓶自己回收酒瓶當然是好事了,好的回收回去后通過清洗可以再利用,體現了循環經濟的概念,所謂循環經濟,就是物質要盡可能的發揮它的效用,要高效益、低能耗。破的玻璃酒瓶也是可以再利用的,目前玻璃容器工業在制造過程中約使用20%的碎玻璃,以促進融熔以及與砂子、石灰石和堿等原料的混合。
廢棄玻璃轉型利用 1.非加熱型。非加熱型利用也稱機械型利用。其具體方法是根據使用情況直接粉碎或先將回收的破舊玻璃經過清洗、分類、干燥等預前處理,然后采用機械的方法將它們粉碎成小顆料,或研磨加工成小玻璃球待用。
2.加熱型
加熱型利用是將廢玻璃搗碎后,用高溫熔化爐將其熔化后,再用快速拉絲的方法制得玻璃纖維。這種玻璃纖維可廣泛用于制取石棉瓦、玻璃缸及各種建材與日常用品。
如果不回收的話,那我們身邊可能會到處看到各種廢棄玻璃瓶。
講到了回收,請大家看看這位女士是誰?
[PPT展示] 張茵女士
[教師評析] 她是2006年胡潤富豪榜中的中國首富。知道她是怎樣成為中國首富的嗎?她是靠廢紙回收起家,是全美廢紙回收出口大王,后來又占領了中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再生紙原料市場。再進而進行造紙,成為中國牛卡紙的大王。
[問題] 同學們她現在已經不是中國首富了,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介紹她嗎?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因為張茵女士的事業高度的體現了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
6、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原則是指產品的設計要考慮到人類長遠的發展,關注生態、環保和資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以犧牲后人的利益和長遠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需求。
[PPT展示] 漂亮的紙制賀卡
[教師評析] 每年都因制作賀卡而砍伐大片森林,我們作為21世紀信息社會的青年,是不是用電子賀卡代替更有意義?
[PPT展示] 產品過度包裝案例
[問題] 產品過度包裝好嗎?為什么?有人說產品過度包裝錯在消費者,你怎么認為呢?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不好,因為①浪費資源;②污染環境;③損害消費者利益;④助長奢華消費。這里還要建議一下同學們,不要買陶瓷灌裝的商品,因為碎陶瓷只能是垃圾,況且陶瓷瓶本身不結實,稍有磕碰就掉瓷。陶瓷的燒制對能源利用來講,是高耗能的,特別對于粗制陶的燒制,由于工藝落后,還屬于高污染的企業,消耗寶貴的能源;污染不堪重負的環境制造的酒瓶,僅僅是一次性使用,這在當前構建節能環保型和諧社會是極不相稱的。
[PPT展示] 綠色包裝案例
[教師評析] 馬糞紙包裝,馬糞紙也是用稻草和麥秸等原料做的,只是在造紙的時候加工得比較粗,新型可降解一次性餐具。
[問題]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還有沒有一些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案例呢?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現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我們身邊也有了更多的循可持續發展的案例。新一代抽水馬桶的沖水量:大6升、小3升,使用這種馬桶一個家庭一個月可以節水近2000升,差不多有3600多瓶水。
科技新產品:光導管,采集太陽光的光導管綠色照明系統能夠把白天的太陽光有效地傳遞到室內陰暗的房間或者易燃易爆不適宜采用電光源的房間,改變目前很多建筑“室外陽光燦爛,室內燈火輝煌”的局面,可以有效地減少電能消耗。光導管還可以用于辦公樓、住宅、商店、旅館等建筑的地下室或走廊的自然采光或輔助照明,并能取得良好的采光照明效果,是太陽能光利用的一種有效方式。
節能燈:節能燈的發光率是白熾燈的4~5倍,如果將一盞40瓦的白熾燈換成10瓦的節能燈,按每天亮燈4小時計算,一個月照明可省電3.6度,一年可節電43.2度。
[問題] 同學們,剛才我們講到了節能燈,同學們想一下,如果我們設計生產的節能燈的燈頭的大小和原來的白熾燈不一樣的話,會怎么樣?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如果燈頭大小不一樣的話,那么我們的節能燈就沒有辦法使用,如果要使用就必須要換相應的接口。這樣是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的。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我們在設計生產過程中還必須有下面的原則:
7、技術規范原則
“技術規范”是有關開發產生技術的知識、領域、方法和規定的總和。
[案例分析] P64案例分析。
[問題] 請結合上述案例說明技術規范為什么應隨著設計的發展而發展?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技術規范如果不隨著設計的發展而發展的話,是不能適應新產品的要求的。
[PPT展示] 重要的產品認證標志。
  [問題] 你能辨認這些標志嗎?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案例分析] 美泰公司曾先后3次在全世界范圍內召回數千萬件中國產玩具。前兩次召回的2000多萬件中,按照美國進口商的要求設計和生產的占85%;因為鉛含量不符合美國要求的占15%。第三次被召回的所有玩具的油漆中鉛溶出量都合格。
  [問題] 玩具的生產要不要遵守技術規范?為什么第三次玩具是合格的,也被召回了?
  [學生討論] 
[教師評析] 技術規范有強制性的,也有推薦性的,有時我們不但要滿足強制性的,為了更好的取信消費者,我們還要有一些更高的推薦性的技術規范要達到。
  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美國玩具安全標準。這些標準對材料品質、易燃性、毒性 、電/熱能、脈沖噪音、小對象、可接觸利邊等提出了要求。而且技術規范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的提高而發展的。
  [PPT展示]  TCO是電腦的標準認證。TCO92:低輻射、節電、防火、防電。TCO95:環保、人體工程學。TCO99:可回收。TCO03:新技術。
五、歸納小結
1、技術設計的一般原則:創新、實用、經濟、美觀、道德、技術規范、可持續發展。
  2、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是互相關聯、互相制約、互相滲透、互相影響的關系。
六、課后作業:P67,1、2
七、教學反思

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三節 設計的評價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教材分析
  第三節《設計的評價》,內容有:1、對設計過程的評價;2、對設計最終產品的評價;3、設計的評價與設計的交流。評價貫穿于設計過程的始終。學習了有關設計評價的知識,在后面的具體設計過程中,學生就可以根據每一階段的要求及時地對設計過程和對最終產品進行評價,順利地完成設計任務,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并形成質量管理意識。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本章“設計的一般過程”和“設計的一般原則”基礎上的實踐應用和總結。由于本章與后面各章節的關系屬于“總——分”關系。所以說通過本節的學習,可以使學生能站在一個制高點上從整體的角度學習以后各章節的知識。因此教師應抓住便攜式小凳子的制作這個作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共同參與到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來。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設計評價的特點、能夠根據設計過程中每一階段和要求評價,樹立質量管理意識。
  (2)能夠根據設計要求對設計過程和最終產品進行多方面和評價。
  (3)能夠在設計過程中和設計完成后,用恰當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并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提高交流與表達能力,樹立合作學習的意識。
  (4)在交流的基礎上嘗試寫出評價報告。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同設計評價在技術設計中的重要地位,形成質量管理思想。
  (2)自覺運用設計評價,提高交流與表達能力,樹立合作學習意識,形成負責任的設計思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根據設計過程中每階段的要求進行評價,能夠根據設計要求對設計過程和最終產品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并能夠寫出設計總結報告,樹立質量管理意識。
  難點:能夠在設計過程中和設計完成后,用恰當的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并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提高交流與表達能力,樹立合作學習意識。進行簡單的技術試驗。對最終產品的評價。
四、教學策略
教法:
  為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教師案例分析、演示講解,學生主動探究式學習等教學方法。
學法:
  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導學生自主觀察、總結,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豐富自己的思維方式,獲得不同的體驗和不同的發展。注意引導學生體會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之間的聯系,感受設計工作的整體性。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已學過后知識,提出之前已要求完成的便攜式小凳子這個作業,要求同學們拿出來進行評價,即本節所要進行的“設計的評價”(板書)。
(二)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教師:什么是設計的評價?
  學生:設計的評價是指依據一定原則,采用一定方法和手段,對設計所涉及的過程及結果進行事實判斷和價值認定的活動。
  教師:為什么要進行設計的評價?
  學生:因為設計的評價能力幫助設計得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強化質量管理,高質量完成設計任務,同時也有助于設計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
  由以上信息,對教材提出的討論題進行思考討論。
  由第一個問題應得出如果沒有評價,交流出現質量問題,材料浪費問題及成本提高等問題。(先讓學生討論發言,后適當總結)
  由第二個問題的討論,教師要善于引導,如從考試的特點來看,也算是評價,但這是一個終結性的評價,而且評價者是別人,而評價則是包括過程及結果的評價,最后總結出設計的評價的特點,有評價對象和評價者,而評價對象既包括設計成果的評價,也包括對設計過程的評價,評價者又可分為自評和他評。
  至此,教師要點明本節內容較多,加上要對同學們的作品進行評價,共需要2個課時來完成。鑒于第一次參與這種活動,同學們往往只關注作品的成果的評價,故先選擇“對設計最終產品的評價”進行闡述,并提醒同學們正確運用這個內容的知識來評價。
  教師:最終產品是設計過程的結晶,是設計質量、設計水平的集中體現。對設計最終產品的評價要正確運用兩條基本依據,即一是參照設計的一般原則進行評價;二是依據事先制定的設計要求進行評價,兩者不是割裂開來的,而是相互結合的。
  教師:設計的一般原則有哪些呢?
  學生:創新原則,實用原則、經濟原則、美觀原則、道德原則、技術規范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
  教師:對不同的設計,有不同的設計要求,請問,便攜式小凳子的設計要求是什么?
  學生:結構簡單、穩固、易于制作;自重輕、體積小,攜帶方便;成本不高于5元錢。
  教師設置任務,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如下問題:
①在設計的評價原則中,是否存在“一票否決”的情況?
②在評價原則中,是否有輕重主次之分?
  同時,教師還就教材內容中的“馬上行動”和“案例分析”引導學生正確運用評價的方法。
(三)小組協作,交流評價
  結合小組制作的具體作品,教師應要求學生走到講臺上而對全體同學進行自評,再由其他組的同學進行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能充當旁觀者,要積極參與、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及語言來評價。之后,教師還應就具體作品結合學生的評價進行適當說明及總結性評價,在總結性評價中,教師應以事實為基礎,盡可能說出作品的閃光點,以欣賞和寬容的態度進行賞識教育以激勵學生,但也要在普遍存在的作法中客觀指出同學們在設計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在介紹與評價作品時有待提高的思想方法和表達能力等,從而既可提醒了學生對設計過程的關注和反思,又為導入“對設計過程的評價”和“設計的評價與設計的交流”這個內容找到了切入點。
  教師:通過上面的評價,發現許多作品都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設計的一般原則,在設計要求上也基本達到了目的,但也普遍存在一些設計原則上有顧此失彼的現象,甚至有本末倒置的情況,也有在某種程度上背離設計要求的作品,這些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同學們在設計過程中沒有進行正確的評價并作出相應的改進造成的。如果同學們在設計過程中把握住了設計原則和設計要求及在設計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評價和反思,一定可以避免這些現象的現。這要求我們要進行對設計過程的評價。
教師:那么設計過程的評價有怎么樣的重要作用?它對最終產品的形成有什么樣的影響?
學生:它對設計者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加強質量管理,實現設計目標起到關鍵作用。
學生:據資料顯示,一項設計最終產品質量的60—70%是由設計過程的質量所決定的。
教師通過幻燈演示便攜式小坐凳的設計及制作過程,并設置任務,讓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如下問題。
(1)在設計過程中如何協調相互矛盾的設計原則?
(2)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有著豐富的內容,對于便攜式小凳子來說具體有哪些?
(3)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應實現怎樣的目標?如何實現?
(四)師生互動、共同提高
  教師選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過學生對設計過程的自評、互評,然后教師總評,再結合以上問題的解決結果總結出對設計過程的評價內容及特點,得出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應寓于設計的全過程,才是實現完善設計方案,促進個人發展的根本目標的手段和方法。
  教師:通過“對最終產品的評價”和“對設計過程的評價”的學習,同學們能否寫一份完整的設計總結報告?(教師要與學生共同討論并指導書寫設計總結報告書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教師:通過“對最終產品的評價”和“對設計過程的評價”的學習,同學們已掌握了設計的評價的特點和作用,懂得了設計的評價不僅僅是為了甄別,更重要的是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阆中市| 衡山县| 嘉黎县| 奈曼旗| 岑溪市| 宜兴市| 郴州市| 应用必备| 黑河市| 襄汾县| 元谋县| 三明市| 扶沟县| 长垣县| 长岛县| 贵溪市| 集贤县| 深水埗区| 达州市| 宁强县| 犍为县| 岳西县| 广西| 邹平县| 甘肃省| 兰溪市| 建德市| 巴中市| 洱源县| 洛川县| 墨竹工卡县| 自治县| 玛曲县| 兴安县| 呼图壁县| 黄浦区| 巴中市| 永吉县| 秭归县| 民丰县|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