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技術的巨大作用說課稿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采用的教材是廣東版《技術與設計1》中的第一章第一節<<技術的巨大作用>>的內容:“技術的起源”、“技術的發展史”、“技術的影響”。 它包括: 技術就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以能更好的適應大自然;在人類發展的漫長歷史中,產生了無數的技術發明,這些技術發明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通過對這些知識點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技術的發展歷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對技術的親近感,增強使用技術的自信心和責任心,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學重點:1、知道技術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2、理解技術與科學的區別和聯系;3、理解技術的影響,并能對具體案例進行分析。教學難點:1、對技術史上某一事件進行較深層次的理解和分析;2、針對典型的技術案例進行分析,該項技術對個人生活、經濟、社會、環境、倫理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二、教學對象分析雖然教學對象是高中學生,但對于`新課程學習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在第一節課學習導學部分,系統的介紹了通用技術這門課程,知道了什么是通用技術,為什么要學習通用技術以及怎樣學好通用技術這門課程;在通用技術教學中,需要有一定的案例分析和教師多方面的引導學生才容易接受知識點,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技術產生源自于目的性,即技術是人類為改造大自然而產生的。(技術的性質之一)(2)了解技術的發展史(3) 能對案例進行分析,理解技術各方面的影響,即技術的兩面性。(技術的性質之一)2.過程與方法: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初步掌握看待和分析技術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技術的觀念,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技術的興趣,提升學生對技術的人文精神的理解。理解技術的產生與人類需求之間的辯證關系。四、教學方法 本堂課采用生活中典型案例說明技術的產生和影響,以講授、演示加討論等方式進行,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感受技術就在身邊,技術不斷地發展,而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對社會和個人的學習、生活及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使學生積極地探究技術,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從中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五、教學媒體、資源的運用 運用多媒體投影手段演示相關教學內容的圖片和視頻資源,使學生在課堂中感受技術對社會、對自然的重大影響,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幫助學生理解技術對社會與自然的作用,邊演示邊講解,加上學生分組討論突破知識的難點,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提高了學生的認識素養。六、教學過程:引入:上節課我們簡單學習了通用技術這門課程,知道了什么是通用技術,為什么要學習通用技術以及怎樣學好這門課程,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通用技術,讓我們一起走進技術的世界。首先讓學生閱讀學案中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然后(展示各種技術的圖片)在人類發展的漫長歷史中,產生了無數的技術發明,這些技術發明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可以這樣說,生活離不開技術。影響人類的技術活動源于什么呢?一、技術源于什么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2~3頁的內容,來回答這個問題,并歸納出技術的第一個性質是什么。(學生回答)技術源于人們改變自身生存條件、改造自然的愿望。這就是技術的目的性。(教師)沒錯,技術就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以能更好的適應大自然。而且從課本的敘述中我們可知,任何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總是從一定的具體目的出發,針對具體的問題,形成解決的方法,從而滿足在人們某方面的具體需要。所以技術的性質之一就是技術具有目的性。下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技術是如何滿足人的需求的,其目的性是如何體現的。首先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原始人隨身攜帶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來切割獸皮獸肉外,還有什么用途?原始人最初為什么要選擇穴居或在樹上棲居等居住形式?瘧疾、天花、鼠疫、肺結核等疾病曾奪去數百萬人的生命,為什么現代人對它們不再如此恐慌?答:人類需要著衣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紡織、印染、縫制技術; 建筑技術可以使人們免受風雨、野獸的侵襲;車船制造技術可以使人們很方便的到達想去的地方,不必那么辛苦;老師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得出:技術滿足了人們的衣食住行等需要。學生分組討論:關于家庭常用的水龍頭的四個問題a.水龍頭從什么具體目的出發?(目的是控制用水) b.水龍頭解決了什么具體問題?(能開、能關,控制水的流量)c.水龍頭滿足了人們什么要求?(方便、節約用水) d.市場上常見的控制水量的水龍頭有哪些?(引導學生回答:拔位水龍頭、定量沖洗水龍頭、腳踩水龍頭),洗衣機從手搖的到半自動的再到全自動的,引導學生總結:人類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技術活動推進了技術的不斷優化和不斷發展。2、技術的不斷優化和發展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科學的發展。那么技術與科學的關系是怎樣的呢?(1)科學與技術的區別 談到科學與技術時,同學們一定會想到“科學技術”,講到科學常常要說到技術,談到技術又幾乎必提到科學。其實,科學和技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本質的區別。首先,科學側重認識自然,力求有所發現;技術側重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發明。其次,科學是關于“是什么”、“為什么”的知識;技術則是“怎么辦”的知識。再次,科學通過實驗證假設形成結論。技術則通過試驗,驗證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并實現優化。⑵科學與技術的聯系 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輔相成 ②科學促進技術的發展,技術推動科學的進步二、技術的發展歷史讓我們了解一下在技術發展的長河中,從刀耕火種、穴居狩獵等原始技術開始,我們的祖先給我們所留下的無數寶貴的技術發明。(展示石器、青銅器、鐵器、蒸汽、電氣和信息時代的圖片資料,讓學生觀察思考。)(通過古老的中華文明成果展示,讓學生了解技術的發展歷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三、技術的影響早在遠古時代的人類,就開始使用帶利刃的石塊切割獸肉,用獸骨制成骨針;14000年前,人類學會了栽種糧食、馴養動物、制作陶器,在工業革命時代人們發明了蒸氣機等,當代人類為探索宇宙奧秘而發明航天飛機等技術。技術帶來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對人類生活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課本P10-13中分別舉了計算機與因特網技術、空間技術和雜交水稻技術的例子,分析了技術對個人、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影響。下面請大家用五分鐘認真閱讀這三個例子。通過日常生活的經驗和閱讀課本的例子,大家是否體會到技術是人類改造世界的手段,它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源泉。技術對我們有著巨大的作用,然而技術并不是萬能的,實用性是技術的基本特性,但是如果人類把技術的實用性發展到不恰當的地步,盲目追求功利性,這就違背了技術的本義,走向它的反面。任何一項技術如果使用不當,都會帶來負面影響。這就是技術的性質二--兩面性。請大家看Flash動畫“一節電池的作用”。電池可以隨時隨地為人類帶來光明和動力,但是任意丟棄的廢舊電池中所含的重金屬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一粒紐扣電池就能污染6×105L水。什么是技術的兩面性?(技術的兩面性是指技術既存在滿足人類需求,為人類造福的正面價值,它同時也會對人類帶來一定的危機、隱患、甚至是災難的負面影響。)【活動】請你列舉幾項常見的技術,并分析其正反兩面性。(全班分成兩個大組。一組提出一項技術,并說出它的正面,另一組說出它的反面,兩組間可進行反駁。)預案:農藥、炸藥、電、網絡技術、克隆技術、B超技術。總結:怎樣看待技術的兩面性?技術既可以給人們帶來福音 , 也可能給人們帶來危害。實用性是技術的基本特性。沒有實用價值的技術,就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相信人類的理智和智慧,定能找到解決技術兩面性問題的辦法,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四、課堂訓練,本環節先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學生進行匯報,老師再進行點評。五、課堂小結與布置作業 對當地哪些重大技術應用對社會與自然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進行調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