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設計的一般原則"教學設計趙錦鵬 陜西省西安中學 710021【教材版本】通用技術必修1《技術與設計1》(江蘇教育出版社)【設計理念】用大量的能吸引學生的圖片為切入點,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以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為載體,讓學生了解、理解、構建設計的一般原則,把設計的一般原則不知不覺中滲入自己的意識之中,讓設計的一般原則成為學生認知、做事、選擇、評價等活動中一種無形的準則,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而努力。【教材分析】本節課是第三章"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中的第二節課。本節課的內容將滲透到設計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是前一節課程內容的必要完善與深化,是指導設計過程和進行設計評價的基本準則,是影響學生進行設計,理解技術、評價技術、合理的選擇和使用技術的基礎,是形成和提升學生技術素養的基本內容,也是本章第三節課《設計的評價》的依據之一,因此本節課是本門課程的重點之一。本節課主要闡述了設計應當遵從的一般準則,即創新原則、實用原則、經濟原則、美觀原則、道德原則、技術規范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教材通過一些列案例分析,突出想要學生理解、掌握的各個原則,同時闡明了個原則之間的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的關系,指出了設計是一項綜合活動,應從系統的角度出發分析、思考、設計產品,最后指明了設計的一般原則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教材中的部分案例離學生實際生活相對較遠,因此在教材處理上,添加了部分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能接觸到、能聽到、看到的部分近代案例,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設計的一般原則的普遍性及對生活、學習的指導性。【學情分析】學生經歷了設計的一般過程的學習,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同時學生的生活閱歷也為其中的部分原則的學習、認知、理解降低了難度,但學生少有的產品設計實踐經歷、及目前的學習、生活現狀決定了其對設計原則認知的不全面,因此補充大量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能接觸到、能聽到、看到的部分近、現代的案例,就成了能否吸引學生、激發學生興趣的關鍵。學生由于自身的學習壓力、升學壓力、通用技術教師的不專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其受到來自于社會、學校、家長的傳統觀念等影響,學生對學習通用技術的興趣下降的現實,是本節課學習的不利因素,故能否讓學生在課堂內感受到設計的一般原則對學生以后生活、學習的重要影響,以及對學生的正面的、向上的、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的影響,是本節課成功的關鍵。【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2)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存在的相互關聯和相互制約的關系。(3)初步運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個產品。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對案例的討論和理解過程,使學生體會從感性到理論再到實踐的認知機理。通過對各原則之間關系的認知過程,使學生初步形成系統分析的思想和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增加學生對通用技術課程的認知程度,激發興趣,影響學生形成對社會的有責任心、道德的等正面的、積極地、向上的態度和價值觀。【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設計應遵循的設計的一般原則。2、教學難點:怎樣引導學生以系統論的觀點看待各原則間的關系,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些產品。【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教學思路】以復習設計的一般過程為切入點,以學生能明確感受到的不道德的案例為引入"不依規矩,不成方圓",提出設計應遵循的一般原則。用大量近、現代的案例導引學生理解、認知設計的一般原則,體會各原則之間聯系、制約、滲透的關系,初步接觸系統論的思想和方法,知道設計原則具有開放性。課時安排為2課時,第一課時擬止于道德原則的完成,第二課時結束本課。【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環節1引題教師活動1:引導學生回顧上一節學習過的內容,加深學生對設計的一般過程的認知。學生活動1: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回顧上一節習得的知識,既加深對設計的一般過程的認知,又為本節的引入做好鋪墊。教師活動2:組織學生討論:創設的情境"能否用上節課的過程設計一款影響汽車加油計量的產品等"。學生活動2:討論后回答"不能"。教師活動3:不能的原因在于"不依規矩,不成方圓",而設計……ppt展示本節課題。◆ 環節2 新課內容一 -- 創新原則教師活動1:ppt 展示:發光杯子、方形西瓜、彩色辣椒、網絡"傳"機等實物圖片。學生活動1:學生觀看、討論,激發興趣。教師活動2:設問:什么是創新?學生活動2:思考、討論,通過教師的案例導引得到:通過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等,或對已有產品的革新來創造具有相當社會價值的事物或形式。教師活動3:介紹西安黃河、海燕電視消失的案例,導引學生建立創新是設計的核心理念,通過交通工具、手機等的創新過程,促使學生形成創新能改變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能促進社會的發展的印象和意識。指導學生閱讀p57頁--p58頁洗衣機變遷的案例。學生活動3:聽教師的案例分析,思考、形成"創新是設計的核心"理念,創新能改變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能促進社會的發展的印象和意識,通過閱讀p57頁--p58頁洗衣機變遷的案例,加深印象。教師活動4:設問:如何創新?學生活動4:通過思考、討論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 從原理、結構、技術、材料、工藝……入手,以發揮人的智慧為主體,利用新技術的成果和現代設計理論和方法。◆ 環節3 新課內容一 --實用原則教師活動1:ppt展示:透明椅子、套襪、套杯子(盤)、沙灘墊等實物圖片。學生活動1:學生觀看、討論,激發興趣。教師活動2:ppt展示:設計的實用性是我們設計的產品要實現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設問:產品的實用性包括哪些內容呢?學生活動2:通過思考、討論,得出部分實用性的內容。教師活動3:ppt展示引導學生全面認知實用性的內容及歸屬:◆物理功能:性能、構造、效率、可靠性◆生理功能:宜人、安全、方便◆心理功能:色彩、造型、裝飾、外觀◆社會功能:象征、價值、地位、愛好、興趣學生活動3:觀看圖片,思考、理解、構建完整的實用性原則。◆ 環節4 新課內容一 --經濟性原則教師活動1:ppt 展示:方卷紙、方西瓜實物圖及DELL直銷方案等。學生活動1:學生觀看、討論,激發興趣。教師活動2:ppt展示:設計中的經濟原則是指以最低的費用取得最佳的效果。設問:能否單一追求最低的費用而粗制濫造呢?學生活動2:回答"不能"。教師活動3:順勢提出:價值優化原理--功能成本比 = 功能 / 成本(性價比)。組織學生討論。學生活動3:在討論和教師導引的基礎上得到:從經濟原則出發,作為設計者,在設計時應避免的兩種情況。(1)如果只追求形式美而不了解生產工藝,往往就會出現無法生產或生產成本很高的情況。(2)如果只追求價廉而粗制濫造,就從根本上違背了設計目的,可能會導致產品滯銷或虧本銷售,造成更大的浪費。教師活動4:設問:那么合理降低成本途徑有哪些?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呢?學生活動4:思考討論后得到: 批量生產、減少環節、改變形狀……入手角度:材料(合理使用質優價廉、能優化產品品質的原材料)、技術、管理、工藝(加工方法)、包裝、運輸、倉儲……◆ 環節5 新課內容一 --美觀原則教師活動1:ppt展示:彩色鑰掛飾品、彩椒、人物造型瓷器燈等實物圖學生活動1:學生觀看、討論,激發興趣。教師活動2:ppt展示:美觀途徑:通過產品的造型、大小、比例材料、色彩搭配、裝飾圖案等表現。強調表現:形態美、色彩美、材質美和技術(設計)美。設問:美觀的原則(標準)是否一成不變?學生活動2:回答:不會。教師活動3:產品設計中的美觀原則是多元的,它受到消費者、功能、技術、文化傳統、時代變革等多方面的影響學生活動:體會、比較、建構。◆ 環節6小結回顧本節課所體會到的內容。第二課時◆ 環節1引題教師活動1: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加深其印象。學生活動1:在教師的導引下,回憶創新、實用、經濟、美觀、道德原則的內涵及其相關內容,加深其印象。教師活動2:用案例"歐洲購回電器產品,在中國直接使用遭到損毀"導入新課。◆ 環節2 新課內容一--道德原則教師活動1:ppt展示:幾個商標標識侵權、仿冒和偽劣產品等實物圖。學生活動1:學生觀看、討論,激發興趣。教師活動2:設問:設計過程中應如何遵循道德原則?學生活動2:在教師的導引下,經過思考、討論得到:產品設計應:服務于人類社會;維護社會倫理道德。產品設計不應:(1)不能出于某種不道德目的,不能危害人體健康;(2)不能損害環境;(3)不能為了私利而設計制造低級趣味的產品,不能生產假冒偽劣產品;(4)不能不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技術成果等。◆ 環節3 新課內容二--技術規范原則教師活動1:ppt展示:一些國家檢驗標識、產品安全標識、強制檢驗標識等圖片。學生活動1:學生觀看、討論、辨認,激發興趣。教師活動2:設問:什么是技術規范?為什么要有技術規范?學生活動2: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在教師引導下得出:技術規范--與產品設計有關的開發生產技術的知識、領域、方法和規定之總和。所以要有技術規范的原因在于:為了方便交流,為了防止出現各種質量和安全方面的事故。教師活動3:介紹技術規范的主要涉及內容:產品生產標準、質量標準認證,有些是強制性的,有些是推薦性的。ppt展示部分常見的產品認證標志,通過介紹擴展學生的認知面。學生活動3:聽講的基礎上,構建常見的產品認證標志。◆ 環節4新課內容三--可持續發展原則教師活動1:ppt展示:一些環保認證標識、環保產品等圖片。教師介紹案例:汽車、冰箱、空調等。學生活動1:辨識、聽講、討論。教師活動2:ppt展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僅是產品設計者應遵循的準則,而且是產品設計者應當承擔的責任。那么,什么是技術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原則呢?學生活動2:思考、討論后得出:技術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產品設計既要滿足當代發展的需要,也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以犧牲后人的利益和長遠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教師活動3:設問: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涉及的具體內容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生活動3:思考、討論后,在教師的導引下得到: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其內容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認識的深入而不斷發展變化。◆ 環節5新課內容一 --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的關系教師活動1:組織學生討論各個原則之間的關系。學生活動1:分組討論技術設計的一般原則間的關系。教師活動2:ppt展示:學生活動3:體會、思考、構建。教師活動3:設問:為什么產品設計的原則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活動3:討論后得出:原則是實踐中的經驗總結,而經驗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環節6小結、練習及作業教師活動1:本節課學習了設計的一般原則中的技術規范原則和可持續發展原則的相關內容,討論了設計的一般原則間的關系,明確了設計是一項綜合活動,在設計的活動中,既要綜合考慮各原則之間的關系,又要有所突出,不能墨守成規。ppt展示學生活動1:聽講、思考、構建。教師活動2:組織學生練習。請問下列問題分別體現什么原則 1、海爾顯示器事業部推出"潤眼顯示器",產品一經推出市場均引起不小的轟動,除了畫面顯示相當清晰明亮之外,最主要是因為海爾潤眼顯示器屏幕采用了最新的潤眼技術,長時間使用眼睛也不干不痛不流淚,對眼睛進行更細致體貼的呵護。(創新性原則)2、成都日報報道,明明沒有借錢,可手機里卻有能夠作為證據使用的短信;在茶樓里喝茶聊天,可電話那端聽見的卻是開會時的掌聲和講話聲,可以堂而皇之地稱,"不好意思,我正在開會"。日前,一種幫助手機"撒謊"的軟件受到眾多網民的追捧。對此,專家認為,這種"撒謊軟件"的盛行,對社會誠信是一個挑戰。(道德原則)3、 在設計中,產品的生產盡可能就地取材,以免增加運輸成本,設計普及型產品時,一般民眾不太需要的功能不必納入,以免產品的價格太高等。 (經濟性原則)4、 汽車設計技術中,其螺絲和其他零配件采用標準件,大大方便了維修保養,設計過程中采用國際標準,產品可以在世界各國生產使用。(技術規范原則)5、 計算機的操作,早期要輸入許多程序,既不方便又費時,現在只要用鼠標點一下顯示器上相應欄目就可以了,操作人員感到快捷、方便,人機之間建立了協調關系,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實用原則)6、產品的外觀、款式、顏色符合顧客的審美要求,顧客就會被這種產品所吸引。瑞士SWATCH手表的成功更多地應歸功于其對顧客審美需求的準確把握。(美觀原則)7、 設計一個產品或項目時,必須同時考慮到它可能造成的對環境的污染,并同時設計排污凈化系統。(可持續發展原則)8、 廣告宣傳的信息必須全面,并且盡量同時顧全廣告主和消費者雙方的利益,對消費者在購買并使用廣告宣傳產品之后可能產生的危害提出警告。(道德原則)9、空調器是一種需要消耗電能的產品,在達到同樣的制冷效果下能耗越低給顧客帶來的節約就越大。(經濟性原則)10、農業機械具有適合平原或山區使用的性能、特點等,深受山區及平原的居民喜愛。(實用原則)11、為了展現甜美女孩般純凈、靜謐的質感,資生堂、IPSA、高絲、佳麗寶等品牌,不約而同都大玩"局部整型"的彩妝調和美概念。透過藍、黃、紅等三色光影折射變化原理,以含光透膜感、四次原粉體、多種保養成分等,科技彩妝新品與技法,展現自然冰肌、濃眉、大眼、小顏、豐唇、紅頰等妝感。(美觀原則)12、(中新社蘭州十月二十三日電)二十二日下午,黃河蘭州段有一市政排水管排放了紅色污水,致使河面近岸局部呈淡玫瑰紅色,水面上有少量油花,廢水在下游五十米處匯入黃河主流。據介紹,紅色污水排放約三個小時。經調查,蘭州市灘尖子第二供熱站當日因鍋爐補水水箱內拉筋斷裂,在進行焊接的同時,對水箱內的殘留物進行了沖洗,殘留物中有去年采暖期添加的染色劑,沖洗廢水經地溝排入小區化糞池,后經市政管網排入黃河。(道德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請你們思考以下案例,除了書上的七種原則以外,設計還應該遵循哪些原則?A研究所接受某空調機生產廠的委托,研究一種可變頻空調的電機控制模板,當時規定6個月內交貨,每塊價格不超過200元,該研究所在8個月后才完成任務,該控制模板各功能指標符合設計任務書的要求,每塊價格190元,但該空調廠家不能接受該項目研究成果,因為當時,已有另一研究所同時研究出功能相同的控制模板,每塊價格為160元。(時效性原則:必須按照設計任務書規定的截止日期完成設計,要避免使用產品制造出來后成為過時的東西,在設計開始時其擬定的功能指標可能是先進的,但在設計結束時可能已是過時的了。)A市電熱水器生產廠發明了一項高溫預熱式電熱水器,在室內氣溫太低時,啟用時可以先噴出高溫水蒸氣(達150℃)將浴室內溫度提高,當室內溫度達到一定溫度(如20℃)后則停止噴射高溫水蒸氣,自動轉入正常供熱水洗澡狀態。該產品開始很受北方寒冷地區用戶的歡迎,但由于外殼受潮后會帶220V交流電,而且噴出高溫水蒸氣的控制技術不夠可靠,在洗澡時,間或噴出高溫水蒸氣,造成傷人事故,后來被破停產。(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則)學生活動2:進行判別教師活動3:提出要求:用習得的設計的一般原則去影響自己的設計,去評價、理解、選擇自己日常生活、學習中用到的技術產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