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永嘉十一中高三暑期返校考試通用技術試卷第Ⅰ卷(共40分)一、選擇題 (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自1929年英國學者弗萊明首先在抗生素中發(fā)現(xiàn)了青霉素以來,抗生素拯救了無數(shù)的生命,但隨著抗生素的大規(guī)模使用甚至濫用,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很多嚴重的問題,大量耐藥菌種的出現(xiàn)就是其中之一。這一案例說明了技術具有A.目的性 B.創(chuàng)新性C.綜合性 D.兩面性2.以下事例屬于技術活動的是①開發(fā)純電動汽車以減輕環(huán)境污染②法拉第進行了大量的實驗,歸納出了電磁感應定律③微軟公司研發(fā)的WINDOWS操作系統(tǒng)④萊特兄弟發(fā)明飛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③3.一種新型混凝土路面透水磚采用高滲透性路面材料生產(chǎn)。該材料由石料、水泥、特種膠結劑合制而成,能把雨水及時通過路面磚滲入地下,或者儲存于路面磚的空隙中,沉降位置的積水也能及時排出。運用這種新型路面磚就可以避免行人雨后踩到路面磚而飛濺一身泥水的尷尬。該案例說明A.設計的創(chuàng)新往往來源于技術的發(fā)展B.設計對技術產(chǎn)生重要影響C.技術的發(fā)展與設計聯(lián)系不大D.技術的發(fā)展一定能帶來設計的創(chuàng)新4.李明一直覺得買來的電腦桌使用起來不方便,學習了通用技術后,他決定對電腦桌進行改造。李明列出了桌子使用不方便的地方,記錄了簡單的改造方案并繪制了相應的草圖。你認為接下來李明應該做的是A.動手制作原型 B.構思改進方案C.繪制機械加工圖 D.評估并優(yōu)化方案5.如圖所示是國內(nèi)首條立體式彩色斑馬線,黃藍白相間的斑馬線長5米,寬度0.60米,組合色彩鮮艷,在路上行駛的駕駛員很遠就能看到斑馬線。該設計最主要考慮的是A.更直觀的傳遞信息B.更好的美化城市環(huán)境C.更符合人的審美觀念D.更符合特殊人群的需要6.某廠家將拖把的把手設計成可以自由伸縮,以方便用戶的清潔工作。該拖把伸縮式把手的設計體現(xiàn)了設計的A.美觀原則B.經(jīng)濟原則C.實用原則D.技術規(guī)范原則7.如圖所示是某同學繪制的零件加工圖紙,其中尺寸的標注有錯誤的地方有A.一處B.兩處C.三處D.四處8.為提高服務質(zhì)量,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學校決定重新鋪設食堂地磚,從方便、實用、經(jīng)濟、安全等方面考慮,你認為最適合的是9.在學生活動“制作鳥巢”中,以下工具中不需要用到的是A.木工鋸 B.鐵錘C.電鉆 D.劃針10.如圖所示是太陽能熱水器,每平方米太陽能熱水集熱器平均每個正常日照日可產(chǎn)生相當于2.5度電的熱量,每年可節(jié)約標準煤約250公斤,可以減排CO2約700公斤。下列關于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節(jié)約了能源 B.減少了水污染C.節(jié)省了家庭支出 D.有利于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11.用扳手的卡口鉗住螺母,順時針轉動扳手,就可以擰緊螺母。在用扳手擰緊螺母的過程中,螺母主要受到的力是A.扭轉力 B.拉力C.彎曲力 D.壓力12.如圖所示是塑料與合金混合材質(zhì)的書報架,其結構類型主要體現(xiàn)為A.殼體結構B.實體結構C.組合結構D.框架結構13.以下選項中對鋼結構秋千(如圖所示)的結構穩(wěn)定性影響最大的是A.支撐鋼管埋入地面的深度B.支撐鋼管的截面積C.蕩秋千兒童的體重D.秋千座椅的高低14.如圖所示是山地自行車裝備的機械式變速系統(tǒng)后撥鏈器部分,傳統(tǒng)的自行車變速流程為:扳動變速指撥→鋼絲繩→前撥鏈器、后撥鏈器。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山地自行車已經(jīng)開始采用電子變速系統(tǒng)。在電子變速系統(tǒng)中,無線信號將變速指令傳達給前后撥鏈器上的傳感器,撥鏈器上的CPU根據(jù)指令轉動電機,帶動鏈條移動,實現(xiàn)變速,機械式變速系統(tǒng)中會導致失誤的鋼絲繩已經(jīng)徹底消失。請問這屬于A.工期優(yōu)化B.工藝優(yōu)化C.技術優(yōu)化D.成本優(yōu)化15. 如圖所示,將一鐵球加工成立方體鐵塊,立方體鐵塊對角線小于鐵球直徑。正確的加工流程是A.鋸割、銼削基準面→劃線→鋸割其他五個面→銼削修正→成型B.鋸割、銼削基準面→鋸割其他五個面→劃線→銼削修正→成型C.劃線→鋸割、銼削基準面→鋸割其他五個面→銼削修正→成型D.劃線→鋸割、銼削基準面→銼削修正→鋸割其他五個面→成型16. 學校安防保衛(wèi)系統(tǒng)主要由前端,后端和傳輸三大部分構成。前端設備主要負責信號的采集,后端設備的作用是對前端已采集到的信號進行處理,傳輸系統(tǒng)一般以基帶頻率的形式傳輸,安防系統(tǒng)為學校創(chuàng)造了一個高度安全的環(huán)境。下列選項中,考慮學校安防系統(tǒng)的設計思路不正確的是A.安防系統(tǒng)控制管理可以作為其它弱電系統(tǒng)的子系統(tǒng)B.安防系統(tǒng)的設備部署必須具有防破壞報警的功能C.安防系統(tǒng)設計時必須考慮未來良好的擴展性D.安防系統(tǒng)設計時應考慮與消防系統(tǒng)、燈光照明系統(tǒng)等協(xié)作聯(lián)動17. 某通用技術學習小組設計并實施了一個測試紙橋承重的技術試驗(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A.試驗時每次懸掛的重物質(zhì)量都應比上一次翻倍B.試驗中紙制橋梁懸空的長度可用目測確定C.紙制橋梁承重試驗中要保持懸掛的重物穩(wěn)定不晃動D.試驗的主要目的是檢驗紙制橋梁內(nèi)部應力的大小18. 很多企業(yè)通過實行辦公系統(tǒng)管理網(wǎng)絡化和信息資源管理科學化來優(yōu)化企業(yè)資源的配置。從系統(tǒng)的角度來看,企業(yè)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企業(yè)利用資源的合理和效用的高低。這里“系統(tǒng)的角度”是指A.整體性 B.相關性C.動態(tài)性 D.環(huán)境適應性19. 171“海口”號導彈驅(qū)逐艦是中國海軍第一代具備相控陣雷達、垂直發(fā)射系統(tǒng)的防空型導彈驅(qū)逐艦,被譽為“中華神盾”,為中國海軍南海艦隊主力艦種之一。“海口”號導彈驅(qū)逐艦的防空控制系統(tǒng)工作過程如圖所示:相控陣雷達掃描子系統(tǒng)檢測到目標信號后給艦載計算機系統(tǒng)識別,識別的結果提供給艦隊指揮決策系統(tǒng)。由指揮決策系統(tǒng)控制艦載防空系統(tǒng)的打擊方式。在使用防空導彈進行的攻擊過程中,相控陣雷達跟蹤子系統(tǒng)不斷校正防空導彈的飛行路線,直到擊中目標為止。請問在“海口”號導彈驅(qū)逐艦防空控制系統(tǒng)中發(fā)揮控制器作用的是( )A.指揮決策系統(tǒng) B. 計算機系統(tǒng)C. 導彈攻擊系統(tǒng) D. 相控陣雷達跟蹤子系統(tǒng)20.為了解決班級中飲水器每次加熱的水量太少,無法滿足班級需要的問題。某班通用技術學習小組對飲水機進行了改裝。出于安全考慮,只更換了熱水儲水容器,增加了儲水器的容量。這樣做最不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后果是A. 飲水機提供的最終熱水溫度基本不變 B. 飲水機的加熱時間會比以前長C. 飲水機的耗電量會比以前增加 D. 飲水機消耗的水量會比以前增加第Ⅱ卷(共60分)二、非選擇題(共7小題,第21~24題每小題6分,第25~26題每小題10分,第27題16分,共60分)21. 根據(jù)立體圖,補全已有三視圖中遺漏的圖線。22.如圖所示為一款新型童車,該車絕大部分零件都設計成光滑圓弧外形,在童車座椅的下方設計了腳墊板,上方設有可開合的遮陽棚,座椅上有護欄,為了方便推行,該車在后方設計了一個推把,車子的后部還有一個儲物框。請從人機關系的角度評價分析:(1)哪些設計體現(xiàn)了舒適目標?(2)哪些設計體現(xiàn)了高效目標?(3)哪些設計體現(xiàn)了安全目標?23.李明同學準備用一根粗糙的長木條制作一個簡易油畫框(如圖所示),四根短木條搭建成邊框,連接處使用榫接工藝,相框表面平整光滑并用清漆進行修飾。以下是李明設計的制作流程:請補充漏寫的環(huán)節(jié),在有“ ▲ ”處添上相應的內(nèi)容。24.小張同學購買了一個石英鐘機芯(如圖所示),打算為上小學的表弟設計制作一個個性時鐘。小張同學提出了以下一些設計思路:①使用卡通造型的指針;②安裝便捷照明系統(tǒng);③擁有鈴聲儲存功能,能設定報時鈴聲種類;④鬧鈴的提示音由輕到響,逐級提示;⑤鐘面能顯示所處地點的溫度;⑥卡通外觀,色彩鮮艷,采用有彈性的塑料材質(zhì)包裹;⑦能外接MP3播放音樂;⑧電量不足時自動提示;⑨鐘座一側中空,可作為筆筒。請分析小張同學的設計思路,在下列“▲”出填寫符合相關思路的序號。(1)能增加時鐘系統(tǒng)功能的是 ▲ ;(2)能提供使用便捷的是 ▲ ;(3)能體現(xiàn)設計者個性風格的是是 ▲ 。25.在學習計算機輔助制圖時,小李同學使用的電腦經(jīng)常無故死機。在老師的幫助下排除了軟件故障后,小李同學決定拆開機箱進行檢測。拆開機箱后他發(fā)現(xiàn)電腦的CPU散熱器里積滿了灰塵,散熱風扇也被卡住了。通過上網(wǎng)查資料,小李同學得知電腦CPU散熱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過程如下:電腦啟動后風扇開始工作,測溫電路實時檢測CPU的溫度。若測得CPU溫度低于設定溫度,則使散熱風扇處于低轉速,以小風量吹CPU散熱器;若測得CPU溫度等于或大于設定溫度,則使散熱風扇處于高轉速,以大風量吹CPU散熱器,增加熱量的散發(fā)。(1)請根據(jù)上面的描述,補充完整電腦CPU散熱控制系統(tǒng)方框圖。(2)本控制系統(tǒng)中檢測裝置所起的作用又被稱為 ▲ 。(3)由于灰塵在CPU散熱器中的累積,小李同學使用的電腦經(jīng)常無故死機,這種設定狀態(tài)以外的變化因素稱為 ▲ 。26.如圖所示是一款四層鞋架,由一系列細木條組成,依靠相互之間設計的卡口和部分釘接連接。(1)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試驗方案,檢測這款四層鞋架的結構強度。(在下列“▲”處填寫相關內(nèi)容)試驗名稱: ① ▲試驗目的:試驗四層鞋架的結構強度試驗準備:待測四層鞋架,標準墻磚若干。試驗過程:將四層鞋架在平地上放穩(wěn);② ▲ ;按照以上方法分別對鞋架的2~4層進行相同試驗并記錄結果。(2)若鞋架結構強度不佳,請從以下兩方面各提出一種具體的改進措施:①改變結構的形狀②改變結構的連接方式27.某學校通用技術學習小組設計并制作的一個單人工作桌(如圖所示)。桌子完全由長短不一的木條組成,制作時木條之間使用了木膠加釘接的連接方式。(1)請?zhí)岢鲆恍┖侠淼膬?yōu)化建議,使得該單人工作桌使用起來更方便。(2)根據(jù)你的優(yōu)化建議,畫出改進后的單人工作桌的草圖,并用文字說明優(yōu)化過程中運用的加工工具以及連接方式。(兩種以上)(3)以下是通用技術學習小組利用加工好的長木條制作單人工具桌的加工流程圖,請補充完整。取料→ →鋸割→ →成型→油漆表面修飾永嘉十一中高三暑期返校考試通用技術試卷答 題 卷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選擇題(共7小題,第21~24題每小題6分,第25~26題每小題10分,第27題16分,共60分)21.22.(1)舒適目標-------------------------------,-------------------------------;(2)高效目標--------------------------------,-----------------------------;(3)安全目標---------------------------------,------------------------------。23.①---------------------------------------------------------------------------------------;②-----------------------------------------------------------------------------------------;③-----------------------------------------------------------------------------------------。24.(1)---------------------,---------------------,---------------------;(2)-----------------,---------------------,--------------------;(3)--------------,-------------------,--------------------------。25.(1)①-----------------------------------;②----------------------------------;③---------------------------------;④--------------------------------⑤------------------------------------;⑥--------------------------------------。(2)-----------------------------------------;(3)----------------------------------------。-26.(1)①-------------------------------------------------------------------------------------------------;②---------------------------------------------------------------------------------------------------------------------------------;(2)①--------------------------------------------------------------------------------------------------------------------------------;②---------------------------------------------------------------------------------------------------------------------------------。27.(1)(2)(3)高中通用技術高考模擬試卷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第Ⅰ卷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A C A C B D D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A C A A C B A D第Ⅱ卷二、非選擇題21.評分標準:其中主視圖漏3條線段,每畫出一條得1分,共3分;畫出左視圖漏1條線段得1分;俯視圖中每畫出表示凹槽的一對線段得1分,共2分。22.(1)舒適目標:設有遮陽棚;設有腳墊板。(2)高效目標:設計了推把;儲物框。(3)安全目標:零件都使用光滑圓弧外形;有護欄。評分標準:(1)回答出合理的一個設計給1分,回答出合理的兩個及兩個以上設計點的給2分,共2分。(2)回答出合理的一個設計給1分,回答出合理的兩個及兩個以上設計點的給2分,共2分。(3)回答出合理的一個設計給1分,回答出合理的兩個及兩個以上設計點的給2分,共2分。23.①將長木條四面刨平整(取料)②鋸割四段邊框③清漆表面修飾評分標準:3處填空,每空2分。前后工序不可顛倒,與答案意義相同可得分。本題共6分。24.(1)⑤⑦⑨(2)②④⑧(3)①③⑥評分標準:(1)回答出合理的一點給1分,回答出合理的兩點及兩點以上給2分。多答不扣分,共2分。(2)回答出合理的一點給1分,回答出合理的兩點及兩點以上給2分。多答不扣分,共2分。(3)回答出合理的一點給1分,回答出合理的兩點及兩點以上給2分。多答不扣分,共2分。25.(1)①控制器②散熱風扇③風量④被控對象⑤被控量(輸出量)⑥測溫電路(2)反饋(3)干擾評分標準:(1)每空1分。共6分。(2)每空2分,共2分。(3)每空2分,共2分。26.(1)①四層鞋架的結構強度試驗②在鞋架底層放置標準墻磚并逐步增加墻磚的數(shù)量,觀察鞋架結構的形變并記錄;(2)①改變結構的形狀:如增加支撐柱,在橫向木條架上增加縱向梁等。②改變結構的連接方式:卡口間使用木工膠,主要受力處用角鐵加固等。評分標準:(1)①每空2分,②每空4分,使用標準墻磚測量或作為重物得1分,設計的試驗承重是逐步增加的得1分,觀察結構形變或變化得1分,有試驗記錄得1分,如果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本小題共6分。(2)每方面提出合理的一點改進措施就得2分,共2方面,共4分。27.(1)如在工作桌腳底增加滾輪,在工作桌一邊增加把手,便于移動;在上層工具臺底部安裝一塊磁鐵,防止釘子等細小部件丟失;桌面一角安裝橡膠墊層進行保護,用于敲擊等加工方式等等。(2)參考草圖加工工具:鐵錘、木工鋸、木工刨、鋼直尺等。連接方式:滾輪用螺釘固定;把手使用釘接連接;桌面橡膠墊層使用膠結等。(3)取料→劃線→鋸割→膠接、釘接→成型→表面油漆修飾(連接)評分標準:(1)提出一點合理的優(yōu)化建議得2分,共4分。(2)合理清晰的草圖得4分,參考評分建議:草圖繪制清晰得1分,具有立體感得1分,繪制有質(zhì)感(例如板的厚度等)得1分,優(yōu)化建議的表現(xiàn)合理得1分;列出一件合理的加工工具得1分,共2分;列出一處合理的連接方式得1分,共2分。本小題共8分。(3)每個環(huán)節(jié)得2分,共4分。第3題圖第6題圖第5題圖第7題圖A. 彩繪地磚B.塑膠地磚C.拋光地磚D.防滑地磚第9題圖第10題圖第11題圖第13題圖第12題圖第14題圖第15題圖第17題圖艦載計算機系統(tǒng)指揮決策系統(tǒng)艦載防空系統(tǒng)識別校正第19題圖主視方向第21題圖第22題圖第23題圖第24題圖設定的溫度(①▲)控制電路執(zhí)行器(②▲)(④▲)CPU及散熱片(⑤▲)實際溫度控制量(③▲))檢測裝置(⑥▲)第26題圖第27題圖班級 姓名 試場號_________ 試場座位號___________●●●●●●●●●●●●●●●●●●●●●●●●●●●●●●●●●●●●●●●●●●●●●●●●●●●●●●●●●●●●●●●●●●…………………………………………密………………………………………封…………………………………………線…………………………………………主視方向第21題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