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技術世界中的設計一、技術與設計的關系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由技術向設計過渡的小節.主要討論了技術與設計的辯證關系,且對全書涉及的設計進行了界定,指出這里的設計側重指技術產品設計。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理解設計的豐富內涵。(2)理解技術與設計的關系,學會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3)了解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的重要影響。2、過程與方法(1)通過案例,了解日常生活中新的技術產品、新的工藝往往都由設計開始的,(2)通過學生自己舉例和分析的活動過程,初步掌握基本的技術學習方法和技術探究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1)增強對設計在技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的認識,感受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的重要影響。(2)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三、教學對象分析學生在學習了第一章走進技術世界后,學生對生活中的設計與技術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設計與技術的關系還不是太清楚。還不能理清設計與技術的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四、教學重難點分析(1)理解技術與設計的辯證關系。(2)學會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五、教學策略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我采用教師講授,媒體演示,任務驅動,學生自己舉例分析、合作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策略。六、教學過程我們已經對設計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那么,設計在技術發展中有什么作用?設計與技術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一、設計是技術發展的基礎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人類交通工具的發展歷程(圖2-29)。馬車→蒸汽汽車→內燃汽車→現代汽車從古代的馬車到現代人們乘坐的形態優美、性能卓越的轎車,人類的代步工具越來越先進,制造交通工具的技術也越來越高明。在這個過程中,結構的更新,動力的改變,工藝的進步,乃至每個零件、每種材料的革新,都顯示著技術的發展進步,而每一個進步,都凝聚著設計者的心血。設計,就是運用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和實踐經驗,根據預定的目的和環境限制的條件,去想像,去構思。經過不斷的艱辛的創造性勞動,人類的技術才得以發展到今天這樣的水平,世界才變得如此豐富多彩。由此可見,設計在技術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設計是技術發展的基礎。技術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決問題,設計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問:是什么力量推動汽車的發展?答:有計劃、有步驟的設計案例:航天技術的發展分析萊特兄弟設計飛機的例子,提出:人們通過設計可以把自己或他人的由創造性構思得到的設想具體化。從而說明:技術世界包羅萬象,每一項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設計。當今社會,技術發展一日千里,人民生活變得如此豐富多彩,設計起著關鍵作用,設計是技術發展的基礎。二、技術發展為設計創新提供了條件現代的轎車,美觀、舒適、性能卓越??墒侨祟惤洑v了周 千年,直到近代才設計出這種優良的交通工具,為什么以前沒有設計出來呢?這就揭示了設計對技術發展的依賴。設計盡管是創造性的工作,但它離不開當時已有技術水平這一重要基礎。讓我們測覽一下歷史上技術發展與設計創新相互作用的軌跡: 新石器時代,人類掌握了燒制技術,掀起了人類特別是我國先民的第一次設計高峰,我國進人了讓我們引以自豪的彩陶文化時期,設計和制作了大量精美的彩陶(圖2-30)。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后,進人了機械化大工業時代,大量機械設計和與機械相關的設計應運而生:蒸汽機、輪船和火車等。19世紀,隨著電的廣泛運用,逐步步人電氣化時代。以電為依托的設計層出不窮:發電機、電 動機、電燈、電話等(圖2-31)。到了20世紀80年代左右,人類開始跨人信息化社會,現代技術的發展使現代設計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計算機、網絡、軟件以及相關設計成為主導,計算機等高新技術也成為現代設計必備的工具和手段。20世紀末納米技術的出現,也必然會對現在和將來的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人們正在研究設計納米電腦、納米機器。上面這些史實可以說明,設計追求的是創新,創新是設計的靈魂,然而這種創新是在繼承基礎之上的創新,繼承的是人類已有的設計成果,也就是人類已經掌握的各項技術。如果沒有這些技術作為基礎,設計將難以實現!綜上所述.我們認識到:技術的發展需要發明與革新,設計催化了發明與革新,從而促進了技術的發展。可以說,設計是技術發明和技新的核心過程,但設計也要依賴于技術水平這個重要基礎,任何新技術設計都是在已有技術基礎上產生的。技術的發展又為設計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基礎,使設計進入新的世界。技術與設計是相互依依相互促進的,其閃亮的結臺點就是創新。3、小組協作,實踐運用結合以下材料,分析技術與設計的關系。隨著激光技術的不斷發展,激光唱片被設計出來,它采用激光束照射唱片上的音槽,不會發出摩擦聲,播放的樂曲優美純凈、自然動聽,如同樂隊和演員就站在眼前演出一樣。并且,唱片設計采用激光技術后,其錄入信息大大增加,一張唱片可以存儲一個小時的節目。教師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針對以上材料,經過討論、分析,寫出分析結論,并推選出本小組代表,代表本小組發言。教師針對各小組的結論,及時給予準確的贊揚和建議,并作出總結、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