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通用技術 技術與設計2(地質版)第四章 控制與設計第一節 什么是控制一課時教 材 分 析天津市薊縣二中 劉金謖天津市薊縣一中 劉 利天津市薊縣一中 李 東一、本節內容的地位、作用:本節課內容相對比較簡單,主要是調動學生對控制及其設計的興趣,引起他們的重視,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初步掌握控制及其設計的思想和方法。這樣做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既能減輕學生的負擔,又能夠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實踐、討論和探究的時間,使學生能真正消化知識,提高技術素養。二、本節內容分析:本節是通用技術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2》(地質版)第四章控制與設計第一節。本節是控制與設計的了解性內容,是學習控制與設計全章的導入和基礎。讓學生通過身邊的例子,了解控制的涵義,并對控制的一般性分類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同時感受控制技術與生活、生產的密切關系。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控制的含義。2.理解生活中的控制現象,明確控制對象、控制目的及控制手段。3.根據生活實例,了解手動控制與自動控制。4.理解控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過程與方法:積極觀察生活,能從生活中所遇到的和所觀察到的事物中識別出各種受控對象和受控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控制技術產生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并把它轉化為對后續知識學習的動力。四、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理解控制的涵義(二)教學難點:能從遇到和所觀察到的事物中識別出各種受控對象和受控過程五、教材分析(一)通過引入三個案例,使學生建立關于控制的初始經驗。以控制效果為線索,形成關于控制的基本認識。并通過學生活動加以擴展。(二)控制的基本表述;控制在人類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三)通過調查研究活動強化對于控制的基本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本單元的教學內容設計為六個環節:環節1:關于控制的初步認識和感性經驗觀察:通過對三個具體案例的觀察,形成關于控制的初步認識和感性經驗,同時建立起關于控制技術學習的教學情境。環節2:強化對控制的初步認識和感性經驗課堂活動:通過教材中設計的“討論交流”活動,強化對控制的初步認識和感性經驗,同時強化己建立起來的教學情境。環節3:形成關于對控制的基本認識和對控制的描述。分析歸納:通過對三個具體案例的基本分析與歸納,形成關于對控制的基本認識和描述。環節4:認識控制技術應用的廣泛性知識展開:通過關于控制技術廣泛應用的事例使學生了解控制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意義(建議引入一些控制用于社會管理和生活的事例)。環節5:認識學習控制與設計的意義概括總結:通過對上述教學活動的總結,歸納關于學習控制技術的意義(廣泛性、重要性、必要性)。環節6:參與和實踐 課外活動:組織“調查研究”活動活動目標:(1)鞏固對控制的基本認識和描述。(2)加深對控制技術的認識。(3)調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情感。六、教學建議(一)教學實施建議1.首先,在本教學單元中,應充分重視幾個課堂實例的作用和地位。通過這些實例引發聯想,同時創設本單元和本章教學的基本情境。2.建議在教學環節1中,將觀察的重點放在“控制效果”上,目的在于形成關于控制的初步認識和控制過程的感性經驗,為學生在教學環節2“討論交流”活動中搜索控制技術實例提供依據,并通過“討論交流”活動加以強化。3.在教學環節3中,建議通過對三個實例的基本分析與歸納,形成關于對控制的基本認識和描述。這種基本認識和描述可參考參考材料中關于“什么是控制”。這樣做除了可以加深學生對控制的認識。另外的考慮是:①是在教學環節6學生的“調查研究”活動中,使學生有更清晰的指導思想;②減緩向第二教學單元的過渡梯度。在第一教學單元中,不必要求學生對什么是控制做精確的口號或文字描述,但應通過各種學習活動對其有較深刻的理解。較好地了解控制系統構成要素,以此為依據分析判斷生活中的哪些對象是控制系統,怎樣實施控制過程。4.教學環節4是在了解了控制的含義的基礎上指出控制在人類現代社會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從而使學生更加理解控制的社會意義。建議在教學中再補充一些控制在非工業領域的應用事例,以強調控制應用的廣泛性。5.教學環節5實際是本章序言的內容,核心是強調學習控制技術的意義。教學時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即:控制技術應用的廣泛性;控制技術對人類社會生活影響的重要性;學習控制技術的必要性。6.教學環節6是學生譚后調查研究活動,是關于控制知識的應用遷移過程。在這個環節中,建議充分運用“調查研究活動”的載體功能,達到以下三個目的:①加深、升華關于控制的認識;②提高對于控制的學習興趣和熱情;③完成對本教學單元的評價(見評價方法建議)。(二)教學準備建議1.設計與準備《技術學習活動卡》和《技術設計實踐活動卡》,鑒于這些卡片學生將做長時間保存,要考慮卡片的耐用性。2.本教學單元應至少根據教材準備三套教學實驗裝置,供學生在課上進行實驗觀察,這些裝置可自行制備,也可參考本節參考資料中提供的方法制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