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0通用技術會考試題匯編(根據會考建議)一、選擇題1、利用先進的納米技術,在不久的將來,可制成含有納米電腦的可人機對話并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納米裝置,它能在幾秒鐘內完成數十億個操作動作。在軍事方面,利用昆蟲作平臺,把分子機器人植入昆蟲的神經系統中控制昆蟲飛向敵方收集情報,使目標喪失功能。納米技術的應用活動屬于(D)A. 產品測試活動 B. 產品評價活動 C. 科學探究活動 D. 技術活動2、下列活動是科學活動而不是技術活動的是 ( B )A.蒸汽機的制造 B.萬有引力的發現 C.電視的轉播 D.納米技術的應用3、2007年5月16日,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說:我國探月二期工程將新研制的軟著陸器和月球車,對月球進行探測地形、研究表面化學成分和礦物質的活動。這個案例說明科學與技術的關系是(A )A.技術推動了科學進步 B.先有技術后產生科學 C.科學的進步完全依賴于技術的發展 D.沒有科學就沒有技術4、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能源技術的發展,應以( C )為目標A、快速發展 B、穩步緩慢 C、可持續發展 D、緩慢發展5、一戰之前,德國化學家哈伯因研究合成氨和硝酸而享譽世界,一方面糧食大幅度增產,另一方面制造出炸彈。后來,他為希特勒政府研究氯氣罐、芥子氣,這成為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作了堅強的基礎,哈伯是毀掉人類文明社會的兇手之一,這說明了技術的( D )A、目的性 B、創新性 C、綜合性 D、兩面性6、中國加入WTO后,國外企業、團體針對中國的制裁漸漸從貿易壁壘轉化為技術壁壘,技術壁壘的設置往往采取知識產權與技術標準結合。這種知識產權的產生由于技術的( B )A、靈活性 B、專利性 C、綜合性 D、目的性7、具有MP4功能的手機要求能夠長時間播放視頻節目,這種設計要求電池的容量要大、體積要小,這促使電池生產廠家加快研發高能微型電池。這個案例說明( A )A.設計創新促進了技術的發展 B.設計與技術的發展無關C.技術總是無法滿足設計的要求 D.技術的發展不需要設計8、以往電路圖的設計都是手工繪制,煩瑣且易出錯;隨著電子技術發展,尤其電腦的發展,現在專門的電路圖設計軟件大大方便了電路設計,而且還可以進行仿真測試,這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 A )關系A、技術的發展為設計創新提供了條件 B、技術的發展和設計無關C、技術的發展對設計不產生影響 D、技術就是設計9、塑料產品的使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為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研制出了像廢紙一樣可回收利用的新型塑料。這種新型塑料的誕生,為塑料產品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材料。根據這個案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D )A. 有了好的設計就必然產生好的技術 B.技術的發展與設計沒有關系C.設計其實是不需要技術參與的 D. 技術與設計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10、某香皂廠的一個設計人員為了創新,他將香皂設計成了蛋糕形,顧客購買后,在家里經常有老人、兒童誤把香皂當蛋糕食用,這種設計主要違背了設計的原則是( C )A、創新性原則 B、實用性原則 C、安全性原則 D、美觀性原則11、新型快餐盒以谷物秸桿為材料做成,用過后可直接轉化為牲畜飼料或肥料。這主要符合設計( D )A、美觀性原則 B.經濟性原則 C.道德性原則 D.可持續發展原則12、公共汽車上設有特殊人群的座位,此設計遵循了設計基本原則的 ( D )A.創新性原則 B.經濟性原則 C.可持續發展原則 D.實用性原則13、我們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為了降低制作成本和制作難度,常希望使用一些“標準件”。你對“標準件”的理解是 ( A )A.國家給予統一標準代號的零部件 B.經國家檢驗合格或免檢的零部件C.全國統一價格的零部件 D.已經獲得專利并得到保護的零部件14、下列屬于非標準件的有( D )A、螺釘、螺母 B、鉚釘 C、焊釘 D、異形螺栓15、汽車貼防爆膜,其具有很強的吸附力,當意外發生,玻璃破裂時可以粘合散裂的玻璃片,保護駕乘人員免受玻璃碎片的割傷。這是考慮了人機關系中的( D )A.高效目標 B.健康目標 C.舒適目標 D.安全目標16、小明乘坐電梯,電梯上行時,小明與 ( C )形成人機關系A、電梯門 B、電梯內按鈕 C、電梯箱體 D、電梯外按鈕17、公共場所常有人忘記關水龍頭,為避免出現這種現象,下列圖中最適合于公共場所使用的是( D )18、如圖所示是通用技術專用教室中用于搬運工具的推車,設計該推車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C )A.推車的形狀、尺寸B.工具的形狀、尺寸C.工具的使用功能D.推車的結構強度19、制定設計方案時,首先要收集和整理信息,收集的信息指的是 ( D )A、網上所有信息 B、市場上的商品信息 C、娛樂演出信息 D、設計方案構思的需求信息20、李琳對小黃設計、制作的簡易晾衣架進行評價。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對晾衣架功能評價的是( A )A、制作晾衣架比較費時 B、衣架既可掛衣服又可掛領帶、襪子C、衣架可同時掛三件衣服 D、可防風、不易吹落21、以下哪個不是奧運火炬“祥云”結構設計過程中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 D)A、材料 B、環保 C、文化 D、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22、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保護了發明者的創造并賦予發明人一定的權益,使發明者能設計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新產品。下列不屬于知識產權保護范圍的是( C)A. 專利權 B.著作權 C. 經營權 D.商標權23、現在社會上存在一種專利搶注的現象,它利用了專利申請的( C )原則。A、法律保護 B、占有權 C、先申請 D、收益權24、某同學在新年聯歡會上表演了在燈泡上行走的節目,同學們感到非常刺激。有的同學以為他是出自武術世家,有輕功的底子。同學們都想了解其中的奧秘。根據通用技術所學的知識,以下解釋中合理的是(B)A.所使用的燈泡一定是假的,只是道具 B.因為燈泡是殼體結構,所以能承受較大的外力作用C.只要認真努力的訓練,普通人也能具有輕功 D.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25、摩托車事故中駕乘人員死亡的70%以上都是沒有戴頭盔或者是頭盔質量不合格造成頭部受傷所致。質量合格的安全頭盔能有效保護人的頭部,是因為: ( C )A.合格頭盔制作優良,戴在頭部與頭部形成一個整體,是一個堅固的實體結構B.合格頭盔的密封性好,里面的空氣能起到緩沖撞擊的作用C.合格頭盔是一個良好的殼體結構,堅硬的殼體能有效保護頭部D.合格頭盔視野清晰,可以幫助車主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26、下列選項中,屬于框架結構的是( B )A.房屋的墻體 B.教室的門窗 C.化工廠的儲油罐 D.煮飯用的高壓鍋27、為了方便城鎮人使用水資源,設計出了水管輸送方式,設計的水管結構類型是 ( B )A、框架 B、殼體 C、實心 D、以上都不是28、對于棚室屋結構的立柱和墻體,下列荷載中屬于恒載的是 ( D )A.雪載 B.風載 C.雨載 D.房梁的質量29、甲乙兩圖紙如圖所示,根據兩圖紙加工的物體圓孔直徑 ( C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都是6mm D. 都是6cm30、下列技術圖樣中,符合機械加工圖要求的是 ( D )A B C D31、下面圖樣尺寸的標注準確的是 ( D )32、下列不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A、膠合板 B、玻璃 C、鋼鐵 D、塑料34、晾曬衣服時,通常的做法是在兩根柱子之間系上一根軟繩,如圖所示。在本結構中,柱子主要受到( B )A.彎曲力和扭轉力 B.彎曲力和壓力C.剪切力和拉力 D.扭轉力和拉力35、下面做法不是為了增加移動售貨亭穩定性的是(A )A.連接方式由捆綁改為焊接 B.增加斜拉桿組成三角形結構C.增加底盤的重量 D.四輪安裝在亭底外側以增大支撐面積36、分別在一根竹桿和一根同樣尺寸的脆性塑料桿上不斷加掛相同質量的重物,竹桿比脆性塑料桿能掛更多重物而不會斷裂,說明了下列主要是哪一點影響結構的強度? ( A )A.材料 B.結構的形狀 C.構件橫截面形狀 D.構件的連接方式4、如果一個構件在5 cm 的橫截面積上,受到外力的作用,產生了20N的內力,那么該構件的應力是(C)A.25N/cm B.15 N/cm C.4 N/cm D.100 N/cm 37、結構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有拉力、壓力、剪切力、彎曲力、扭轉力等,下列說法不確切的是(C)A.拉力指物體所承受的拉拽力 B.壓力就是擠壓物體的力 C.剪切力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物體上的平行力 D.彎曲力指作用于物體,使它產生彎曲的力38、生產施工前要對材料的性能進行測試,要測試木材的某種強度,如圖2所示裝置,測試前先準備兩個木紋方向不同的木塊A、B,關于這個測試說法正確的是(C)A、圖1中A、B是同種木材的木料,該測試是材料的抗彎強度測試B、圖1中A、B是兩種木材的木料,該測試是材料的抗彎強度測試C、圖1中A、B是兩種木材的木料,該測試是材料的抗剪強度比較測試D、圖1中A、B是同種木材的木料,該測試是材料的抗剪強度比較測試39、李明為老年人設計了一把座椅,完成后需驗證座椅的舒適性,以下測試方法中,比較合理的是(A)A.根據設計的目的,請養老院的老年人試坐,并記錄他們的感受和建議B.放一些重物在椅子上,看是否能承受C.用電風扇對椅子吹風看能否吹倒 D.用手左右晃一晃看是否穩固40、某公司一技術人員發現市場上存在“注水肉”,他經一年多的努力,他為本公司設計發明了一種測定儀器,只要把儀器放在肉里,馬上就讓“注水肉”現形。他的根據是肉和水都是導電體,但電阻率不同。他邊試驗邊改進,最終他做出了這臺測試儀器。這說明設計問題的發現來源于 ( C )A、技術研究 B、技術試驗 C、對日常生活的觀察 D、靈感41、冬天快要到了,生活小區的公告板上貼出通知:為了保證供暖設施的正常運行,近段時間內要利用注水加壓的方法檢測水管的強度,這種試驗方法屬于 ( A )A.性能試驗 B.預測試驗 C.優化試驗 D.信息試驗42、我國元朝著名紡織家黃道婆十分注重紡織過程中各環節的檢測工序。據記載,她來海南了解木棉紡織工藝時,曾用懸吊重物的方法對用來織布的木棉線的抗拉能力進行過定量測試。她的這種測試是( B )A、對木棉布成品的測試 B 織布前對所用原料的測試C織布過程中木棉布質量的測試 D對木棉纖維成都的測試43、手鋸的正確操作方法是 ( C )A、起鋸時鋸程要長,推鋸加壓,回拉不加壓 B、起鋸時鋸程要短,推鋸不加壓,回拉加壓C、起鋸時鋸程要短,當陷入工件2~3mm時,鋸程要長,推鋸加壓,回拉不加壓D、起鋸時鋸程要長,當陷入工件2~3mm時,鋸程要長,推鋸加壓,回拉不加壓44、在通用技術課上,老師讓同學設計制作一個晾衣架(如下圖)制作這個衣架主要應用的工藝有(B)A、機械加工工藝,木工工藝 B、木工工藝,鉗工工藝C、焊接工藝,沖壓工藝 D、鍛造工藝,木工工藝45、同學們制作了晾衣架,如圖所示,所用材料有:長600mm寬200mm厚20mm的木板、Φ4mm足夠長的鐵絲、Φ5mm足夠長的不銹鋼絲、螺母、足夠長的塑料套管、小彈簧,下面工具中其中適合制作、加工鋼絲和鐵絲的工具是(C)①鉗子 ②臺虎鉗 ③銼刀 ④刨子 ⑤鋼鋸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⑤46、關于銼刀的使用,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C )A.斷面比較小的銼刀在使用時,施力不要過大; B.銼刀和銼柄上防止油脂污染;C.銼削產生的切屑要用嘴吹掉; D.銼刀用后,應妥善放置,不應重疊擺放47、如圖所示,利用鉗工工具將矩形鐵塊加工成梯形鐵塊,其加工環節主要有:①鋸割,②劃線,③銼削。加工流程正確的是 (B )A.①②③ B.②①③C.②③① D.③②①48、流程中工作流程和工藝流程的相同點是 ( A )A.一系列連續有規律的活動; B.都是針對產品的制造過程而言;C.一系列人或生產工具的活動過程; D.都需要人的直接干預。49、中國移動從建立服務體系、完善服務流程入手,實施了“流程穿越”項目,讓公司的決策者、管理者和流程制訂者深入基層,親身體驗業務受理的全過程,查找服務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來推動業務流程的優化及再造。這個案例說明該公司重點在進行 ( D )A.工期優化 B.技術優化 C.成本優化 D.質量優化50、購買產品后,都會有相應的產品使用說明書,產品使用說明書的功能不包括( D )A、使用戶更合理的維護產品 B、使用戶更好的使用產品C、使用戶更安全的使用產品 D、使用戶自己能維修產品51、小開買了一個可充電的手電筒。他每次使用完后都習慣性地接上電源長時間充電,不久發現電池供電時間明顯變短。小凱要求商家更換卻遭到拒絕,因為他沒有按照說明書的要求正確給手電筒充電。這個案例說明了,用戶應( C )A、面對面與廠家溝通才能正確使用產品 B、逐個接受廠家如何使用產品的培訓C、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才能確保正確使用產品 D、憑經驗和習慣來使用產品52、圖為一零件的主視圖和俯視圖。根據主、俯視圖判斷,在四個左視圖選項中,正確的是(C )53、如圖所示為某款臺燈的主視圖、俯視圖以及部分尺寸標注。該臺燈圓形底座的直徑為 (C )A.φ34 B.φ80 C.φ120 D.φ14853、計算機離不開各種操作系統,各種操作系統屬于( D )A.自然系統 B.人造系統 C.實體系統 D.抽象系統54、2008年北京奧運會比賽視頻轉播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實現數字信號的傳輸,如果一個小程序的錯誤將會影響相關程序的正常運行,這主要體現了系統的什么特征: (C ) A.環境適應性 B.動態性 C.相關性 D.目的性55、系統優化的意義( A )A.獲取系統的最佳效益或最佳功能 B.改善系統的環境 C.調整系統的結構 D.改變系統的特征56、某些支撐陽臺的梁設計成如圖所示的形狀,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陽臺的 ( B )A.美觀 B.強度 C.安裝 D.穩定性二、簡答題1、下圖是圖書館內使用的活動木梯的立體圖及待完善的三視圖。 (l)請補齊左視圖和俯視圖中缺少的線條。(2)根據立體圖所給尺寸,在三視圖中標注出木梯 對應的長、寬、高尺寸。答案:下圖中,虛線所示為題的原圖,實線所示為參考答案。3、圖是物體A的正等軸測圖,圖13-2是物體A的未完成的三視圖。請根據技術圖樣的基本畫法,完成三視圖中所缺的圖線(注:本題不要求標注尺寸)。答案:4、急行跳高是田徑運動跳躍項目之一,是由有節奏的助跑、單腳起跳、騰空過桿與落地等動作組成,以運動員其最后成功地越過橫桿上緣的高度計算成績并以此判定名次(左下圖為運動員跳躍示意圖)。橫桿被水平放置在跳高架上(如圖所示),請畫出橫桿靜止放置在跳高架上時所受外力的示意圖。(要求考慮橫桿重力的作用)解答:三、分析題1、在通用技術課上,老師讓每位同學設計制作一個晾衣架,如圖a所示,小虎同學設計并制作了如圖b所示的多功能晾衣架,所增加的材料都是家庭中的廢品,他設計的衣架可以同時掛一件上衣和兩條褲子,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請你用學過的有關設計的理論知識,分析一下他的設計有什么優點?解答提示:從設計的基本原則入手;從作品的結構及功能入手分析2、高一(l)班的同學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些花草,他們把直桿AB的一端固定在墻上將吊蘭掛起來,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1)結構受力的基本形式有壓力、拉力、彎曲力和剪切力等。請說出AB桿的主要受力形式。(2)簡述這個結構存在的缺陷。(3)在不改變桿的固定點A和懸掛點B的前提下,簡述你對這個結構提出的改進方法?并在原圖上標注改進方案。答:(l)受到彎曲力;(2)花盆過重時,AB桿可能由于彎曲過度而斷裂;(3)加拉桿或支撐桿,如下圖所示。 考查內容:主要考查結構的受力分析及改進設計方 案的能力。3、右圖是房間溫度控制系統的方框圖,請回答下列問題。a.本控制系統中的控制對象是什么 b.本控制系統中的被控量和輸人量是什么 c.在該控制系統工作時,打開空調房間的門窗,對控制系統起什么作用 答:(l)控制對象:空調房(2)輸人量:設定溫度;被控量:房間實際溫度(3)干擾4、下圖是一個水箱液位控制系統,當水箱出 水量大時,水位下降浮子下沉,帶動活塞偏離進水口位置,此時進行補水直到水箱里的水位上升到給定水位,浮子上浮,活塞歸位。在這個系統中,浮子、活塞以及兩者之間的連桿機構組成一個杠桿系統。試回答以下問題:(l)該控制系統是開環控制系統還是閉環控制系統 (2)該控制系統的輸人量和輸出量分別是什么 (3)該控制系統中浮子起什么作用 (4)畫出控制系統的框圖。答:(l)閉環控制系統;(2)輸人量:給定水位;輸出量:實際水位;(3)該控制系統中浮子起檢測輸出量和輸人量差值 的作用。若學生回答反饋作用也正確。(4)控制框圖如下: 5、自行車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結構,如下圖所示。請根據你所學有關結構的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l)自行車的結構設計除了考慮穩定性外,還主要考慮什么性質 它跟什么因素有關 (2)自行車的車架為什么采用三角形結構 (3)自行車的支架部分采用了空心鋼管材料,請說明這種做法的兩種優點。答:(l)還要考慮強度,它與結構的形狀、使用的材料、構件的連接方式有關。(2)三角形結構有比較好的穩定性。(3)一是減輕車的自重,二是節省材料,降低成本。6、在游泳池注水控制系統中,如果進水管單位時間水流量一定,那么游泳池水位的高低與進水的時 間是一一對應的,可以通過設定注水時間,使水位達到希望的標準,但有時水流量會受到水壓的影響,我們可以在水池中增加一個監測裝置,以保證游泳池的水位能 夠達到標準,請分別為游泳池的進水系統設計一個開環控制系統和一個閉環控制系統。答:(l)開環控制系統: 閉環控制系統:7、 如右圖,是一種多功能充氣機的工作原理圖,即可以給充高壓(給汽車輪胎充氣),也可以充低壓(給排球籃球等充氣)試回答以下問題:(1)該控制系統是開環控制還是閉環控制?(2)該控制系統中的控制量和輸出量分別是什么?(3)畫出控制系統的方框圖解答:(1)閉環控制系統; (2)增壓泵的氣流量;實際氣壓(3)四、設計題1、現有四種可用的材料,分別是塑料薄板、 三合板、椰子殼和竹筒,要求設計一個能夠放在寫字臺 上的自制筆筒。請你根據所提供的材料完成以下任務:(l)使用不同材料分別構思兩個設計方案,并分別 畫出草圖(注明所用材料)。(2)選擇其中一個方案,分別從材料選用、穩定性和加工難易程度的角度,對其進行簡要評價。答案(提示):(1)草圖基本要求:結構、尺寸和外觀不限,但要能符合所選材料的特性(如竹筒應該是圓柱形),方案應明顯體現筆筒的基本功能,允許多材料組合。(2)所作評價應基本符合材料選用、穩定性和加工難易程度。2、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參觀天壇后說:“憑美國現在的科技實力,復制寰丘和祈年殿容易,但要復制這里的古樹則需要千年。”可見“名園好得,古樹難求”,保護古樹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某公園內有棵古樹經歷歲月滄桑,遇風雪有傾倒的危險,需要加固支撐,如圖所示。請你應用在通用技術課上所學的知識,為圖示古樹設計出結構穩定,材料選擇合理、外觀大方、易于安裝、便于游人觀賞并能實現對古樹有效支撐的支架(不要求標注尺寸)。請根據以上項目設計要求,對照下面的各項內容完成項目的設計方案(1)概述(對本項目的需求分析) (2)可能的解決方案(設計出2--3種,畫出草圖)(3)我選擇的方案及理由 (4)選擇的材料及選擇的理由(5)“古樹支架”構件的連接方式答案提示:(1)考生描述清楚面對的基本問題和初步的設計目標即給分 (4分)(2)草圖描述清楚、合理且可行即給分 (3分)(3)合理且可行即給分,考生說明的理由從設計基本原則考慮即給分(4分)(4)木材及鑄鐵管均可,材料給1分,理由給1分(5)連接方式闡述合理且可行即給分。根據選擇的材料可用榫接、釘連接、焊接等AB圖1圖2橫桿橫桿支架圖a圖b給定氣壓增壓泵控制電路實際氣壓氣罐氣流量活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