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活動》教學設計------《我愛我校,我為校慶獻計策》基本說明教學內容所屬科目:研究性學習年級:高一年級所用教材出版單位:滬科教出版社(新版)類型:主題活動教學設計學時數:1課時活動設計活動背景 學生通過前面二節課的學習,問題意識增強,能在對生活的體驗中提出許多問題并掌握了相關選題原則。但對什么樣的主題適合自己的研究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體驗。本節課的重點在于學會從問題中提煉出主題活動以及正確地表述主題活動,難點是如何把握主題的研究角度。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1.明確選題的對項目設計的重要性。 2、明確選題的原則和要求。 3、明確如何評價一個設計方案的優劣。過程與方法:利用視頻的輔助效果,以慶祝我校建校70周年為主題,組織學生參與交流與討論,獲得“選題的重要性、主題確定原則”等知識和情感體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設計校慶方案,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樹立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奉獻,服務社會的高尚情操。活動分析 學校正準備校慶事宜,很多活動需要師生的共同參與,這樣可以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調動他們參與校慶籌備的熱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學生通過集思廣益,設計一份科學合理的校慶方案,為此引導學生立足我校實際,做適合自己的事情,準確把握“項目設計選擇主題的原則”。活動策略 設計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通過搜集重大慶典的成功經驗有哪些?我校校慶可以組織哪些主題活動?確定主題注意哪些基本事項?促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積累確定主題的經驗,進而實現本課時的目標。教學過程描述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師生合作,探究新知舉一反三,確定主題總結交流,完善主題教學環節及時間安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和考察,以及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導入新課(3分鐘) 通過視頻播放《視頻: 建國60周年特別制作》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國建國60周年片段慶典,引入課堂。 學生觀察感受和體驗慶典細節。 引導學生建立“我具有良好的觀察能力和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讓學生獲取主題活動包含的要素。師生合作,探究新知(5分鐘) 教師提問:校慶可以開展哪些主題活動?組織學生討論,板書學生列舉的話題。然后反問學生:這些主題適合我們嗎?繼續組織學生討論,歸納總結選題的重要性:在項目設計活動中,主題的確定是整個研究過程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步驟,在整個研究性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主題的選擇、確定,直接決定了項目設計活動開展的發展方向和命運,甚至影響到整個項目的成敗。 交流與傾聽 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既要求真務實,又要體現創新。舉一反三,確定主題(32分鐘) 案例分析1:國慶60周年慶典期間,同學們還觀察到哪些節目?主題是什么?你認為成功的地方有哪些?不足之處有哪些?如何完備?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總結經驗教訓。(5分鐘) 學生交流與評價 養成敢于質疑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分發案例——《韶關第一中學105周年校慶策劃方案》,再分組做我校策劃,然后匯報)案例分析2:如果我是校長,我校70周年慶典我該怎么組織?如果老師或同學們不支持我的做法,我又該怎么辦?組織學生討論,歸納、總結學生的發言,體驗確定主題的要點:可行性(能自己設計并完成)、價值性(可以掌握一些科學概念和科學研究步驟,并有一定的應用價值)、科學性(符合科學原理)、意義性(有趣,能激發我們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安全性(不會傷害生命和破壞環境)、持續性:有較強的可持續性或發展性。創新性:(新穎性,即不墨守陳規,前所未有;獨特性,即不同凡俗、獨出心裁;價值性,即對社會或個人的價值大小進步意義)。(22分鐘) 分組交流與討論 通過分析交流明確主題確定的要點,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做事、學會做人的品質。案例分析3:如何評價一個方案的好壞?組織學生討論,歸納總結:有依據,符合政策法規,公平;活動目的明確,有現實意義;科學,可行,便于操作(5分鐘) 學生分組交流與討論 養成合作與共享的個性品質,增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總結交流,完善主題(5分鐘) 1、選派兩個小組匯報本組討論結果、感想與收獲。2、匯總好的主題,并要求學生分組加以完善,及時上報校慶辦公室。四、教學反思:2011年我校迎來70周年校慶,為了搞好慶典,學校組織師生建言獻策,因此本節課的設計立足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共謀校慶的理念,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立足教材、切合我校實際,讓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樹立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奉獻,服務社會的高尚情操。通過課堂教學,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深深感受到學生拳拳愛校之心,高度的主人翁意識,所設計的主題活動既切合我校實際,又充分體現他們的精誠協作共謀校慶大計的精神。附件案例:《韶關第一中學105周年校慶策劃方案》(學生人手一份) (一)慶典系列 1、慶祝大會 2、校慶招待會 3、校慶綜藝演出 4、校友聯誼活動 (二)文化系列 1、文化系列報告會。 2、校慶徽標方案征集和制作。 3、校慶征文、演講比賽,攝影、書法、繪畫、作品展覽。 4、宣傳系列活動:開辟校園網“校慶專欄”,把重要的校慶信息、活動安排、賀詞賀信等在網上發布;收集校友資料,豐富、充實校友網;在校園網頁上,在相關報紙、電視、等媒體上刊登校慶公告。 通過回顧總結韶關一中105周年艱苦辦學歷程,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站等社會主要媒體宣傳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精神、辦學水平和辦學特色,讓社會各界更多了解學校取得的成就,提高學院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具體做法:第一是通過報刊《韶關日報》、《南方日報》、《中國教育報》等頭版發表幾篇重要新聞,介紹學校辦學的文章或公告等。第二是主要通過電臺、電視臺在11月份發連續新聞宣傳報導。第三是通過網站在校慶期間設立專題宣傳網站。第四是通過不定期出版《校慶簡報》。5、系列主題班會活動 (三)學術系列 1、教科研成果展覽 2、知名專家論壇 3、教育教學論壇(校內教職工、校友) 4、勵志論壇(校友報告會)通過邀請專家、教授的方式,開展廣泛的、多層面的學術論壇,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活躍學術思想。主要圍繞如何提高教育的質量方面論壇。邀請知名校友報告會。用真實事例來教育、啟發在校生。 (四)出版系列 1、校友通訊錄 2、校友回憶錄 3、校慶紀念光盤:全面展示學校面貌和教學、科研成果等,以及部分著名校友事跡。光盤采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呈現豐富的內容和優美的視聽效果。4、校慶紀念畫冊: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一中歷史沿革、學校概況、辦學成就、發展規劃等,同時附以領導題詞、珍貴照片等。 5、校慶專題片。 6、校慶專題文章。7、一中形象宣傳畫本著宣傳、紀念、實用相結合,將制作設計精美的宣傳紀念冊,紀念冊中包括宣傳光盤、校史、校訓、校歌、經典照片、各級領導題詞、各級領導親切接見、優秀教師、畢業生事跡、重大活動等,集中反映學校105年來走過的光輝歷程,以校慶為鍥機,加強一流校園的建設的宣傳,提煉韶關一中精神和學校文化,增強師生愛校建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紀念冊8月上旬完成稿,10月份完成印刷。附:紀念畫冊專輯內容(建議) 序言(韶關一中105周年校志編委會) 一、題詞(各級領導、社會名人、校友等) 二、學校歷史(校史,后用圖譜形式列出)三、校園景物(盡可能搜集到的反映校園景物的新老校園照片、新老校園平面圖)四、學校人物 (一)教職員工 學校歷任主要校級領導照片及簡介 校級領導任期一覽表 黨組織主要領導人任職一覽表 學校歷任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名單 學校“名專家”、“名教師”、“特級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單”名單 教師在市級以上社會及學術團體兼職一覽表 獲全國、省、市各種獎勵的教職工名單 歷年出國、赴港澳臺交流訪問及進修人員名單 全校教職工名單[包括離退休人員以及曾經在韶關一中工作過的教職工名單] 學校校友會、各地校友分會理事會正、副會長、秘書長名單 (二)學生校友 校友之光:杰出校友代表照片及簡介、知名校友代表簡介、校友名錄 恢復高考以來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大學學生名單(分年度統計)五、學校要事(建校五十周年以來學校大事記) 六、學校榮譽(國家級、省、市榮譽稱號,含處室小單位獲得的榮譽稱號) 七、學校成果1.獲國家、省、市級獎勵的主要教改教研成果一覽表2.教師參加全國、省、市教學競賽獲獎情況一覽表 3.恢復高考以來學校畢業學生總人數 4.近十年來高考升學率情況統計表5.近十年來免試保送到高等院校的優秀畢業生人數統計表 6.恢復高考以來參加全國高考獲得省、市狀元的學生名單7.近十年來參加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獲國家、省級獎一覽表 8.近十年來學校發展學生黨員情況統計表9.近十年來學生參加省級以上體育比賽獲獎情況一覽表10.其他獎勵(包含教師和學生在英語、藝術、音樂方面獲得的獎勵) 八、新聞報道(新聞媒體對學校的報道原件及篇目一覽表) 九、文章著述(一)教職工在省、市級以上報紙雜志上發表的文章、論文一覽表(二)教職工正式出版的書籍、著作統計 十、若干史料 (一)校友回憶文章(二)校歌(五)校友系列 1、收集校友信息。 2、征集見證韶關一中辦學歷程的珍貴資料與實物。 3、校友采訪。 4、《母校憶事》等系列征文。 5、邀請領導人及社會知名人士、校友為校慶題詞,并出席校慶大會。 (六)籌建系列 1、建立校史陳列墻:以展板、實物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反映學校105年發展歷程,以此作為師生開展愛國愛校教育的課堂。 2、“105周年校慶志”(或105校慶紀念碑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