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9張PPT)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蘇版教材分析與教法交流大連經貿高級中學盧 令luling7580@QQ:945611237常態化教學目標——大好?小好?2006——2007 累2007——2008 重復2008——2009 微觀調整2009——2010 宏觀新問題調查問卷:你對《技術與設計1》哪一節課印象最深刻?為什么?1.1技術的價值57人7.1模型和工藝398.1技術產品的使用和保養375.1方案的構思方法306.2常見的技術圖樣15沒有152.2設計中的人機關系113.3設計的評價112.3技術試驗及其方法104.1發現問題81.3技術的未來73.1設計的一般過程43.2設計的一般原則44.2明確問題46.1設計表現圖41.2技術的性質0教學內容、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理論、實踐;講授、思維;模仿、設計;結果、過程;方案、作品;付出、關注。通用技術老師 是一名男老師~ 我對這個很有意見 為什么不是女老師呢 男老師就男老師吧 像女的一樣墨跡 是為什么呢 既然是男老師就應該爽快一點~通用技術。缺點。很多…通用技術、課堂比較無聊。沒有什么特別吸引人的…通用技術、老師長的吧….通用技術、作業吧、有點難…通用技術、課堂有點亂…通用技術、這個科吧…讓我有種想睡覺的沖動…….通用技術課意見上課的管理力度不夠 應該加強足夠活躍但是缺乏靈感資料 視頻還是感覺較少 可以更多點講話的太多 使我們光聽講的話的了 沒心思聽課不聽課的太多……氣氛好 但是 靈活性差如果條件允許的話 可以適當的做點試驗作業選擇性少每個課題都過于單一上課發言的成排隊趨勢 但是還是有人發不上言 導致人們心生怨念 沒事就畫圈圈詛咒……親愛的老師:您好。對于您的課堂,老實說,我覺得有點無聊,所以在課堂上講話擾亂你的課堂,給你帶來不便,先和你說聲對不起。先說互動環節吧,總感覺少了點新意,我想是不是可以探討點課本以外的東西,因為通用技術也不考試,是一種技術、一種理念,我們不必拘泥于課本。其實我更喜歡通用技術最后幾節課,因為在本上寫不出感覺,我想我們應該自己動手查資料,而不是看你的大屏幕。平時上課,可能講話的時候多了些,所以你的上課質量水平,我真不敢多說,因為不太了解,不過我喜歡你的上課風格,這點是真的。再多的應該就沒有了,我想以后我會改善改善我自己的。謝謝。對通用技術課建議通用技術科分豐富了我們的見聞和技術水平,讓我么了解到了更多的其他地方的通用技術。通用技術可以鍛煉我們的動手能力,和技術思想,可以鍛煉想象力。但通用技術也有許多的不足,例如大部分都是紙上談兵,不能真正的去實踐,上課看的東西太單一等等。希望以后能夠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動手的機會,上課學的東西能更加的多面化。對通用技術的意見總的來說不好,一般人都不會重視,上課不聽,老師也只講他自己的,紀律很不好有時候以2個破學分恐嚇人,課堂上總有那么幾個人不聽話,這也不能全賴老師,學生素質不好對通用技術課的建議設計實(試)驗太多、親自動手實驗較少、沒有學到真正的技術。上課看其他學校的實驗再多些、之后盡量抽出時間我們自己準備材料、動手實(試)驗、并進行班級評比。希望電腦設計實驗時、都能自己親自畫、不帶上網下載或抄襲別人、避免不公平競爭。上課多講些擴展的技術知識。讓每個人都能參與進去并且喜歡。上課方式沒有新意、并且不靈活運用、過于枯燥乏味、其次就是多說普通話、望改進。這個學期的通用技術已接近尾聲,多少節的課我們跟老師一起玩過樂過,對于別的學科來說,一路上是風風雨雨,磕磕絆絆。但對于通用技術來說,只有洋溢著快樂的課堂。真的只有感慨了,從開始的感覺無聊,到現在的不舍。。。。。。但我認為還有些不足,1一周只有一節課,無語。。2課本上的東西不免有點繁瑣,既然是設計,就應該考慮學生的能力與想象力,讓我們自己去發揮。3過于單調,應該再加一些封面設計,服裝設計之類的4作業交的太頻繁5課程少6交流的機會少7上課設計時間短8引用簡明易懂的思路來一起實踐9老師因多展示一些圖片給我們10希望可以有小組活動的時間11可以讓每個小按照他們的興趣,做不同的作品。12課堂紀律太差以上建議僅供參考,這是我們的發自心底的呼聲批評意見老師給學生寫作業的時間有點少、以至于下課交不上本錯過了批作業的機會布置作業后、老師最好多給我們點參考意見、以至于不會交不上作業上課的時候老師最好多講點小笑話、因為是下午第一節課、很乏味的課題很容易讓大家睡著通用技術意見和建議 :多進行實驗 ,不要光是機械的講 。別每節課老設計 ,沒有內么多的創意。多給學生進行討論時間 。多找其相關課程的視頻 。多進行作品試驗 。多進行作品展示 。多設計與生活相關的設計 ,體現出創新精神 。“半截子工程”發現問題方案設計模型制作方案優化方案確定《技術與設計1》模塊的價值、特點一、模塊的價值《技術與設計1》是全體高中學生必須修學的課程內容,也是高中通用技術學習的基礎模塊。它和“技術與設計2”共同為后續的選修課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礎,并為高中畢業生規定了必須達到的最基本的技術素養水平。 “技術與設計1”的內容涉及與技術設計相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過程;要求學生形成對技術設計的正確理解,掌握開展技術和設計活動必須具備的起碼的知識與技能。“技術與設計1”指向技術領域共通的、比個別領域或專業的特定技術更為重要的內容。“技術與設計1”提供通識的技術設計教育。以產品設計為依托:從問題的發現開始,形成完整的設計過程。發現問題方案設計模型制作方案優化方案確定二、《技術與設計1》模塊主題1. 技術及其性質;2. 設計過程;3. 設計的交流;4. 設計的評價。技術與設計1技術及其本質設計的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閱讀課標、教材分析教材內涵把握內容脈絡分析內容核心拓展內容空間《技術與設計1》內容理解:三、總體應實現的目標(一)技術及其性質1.認識技術的本質,了解技術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2.培養創新的欲望、信心和能力。3.關心新技術的發展,認識技術對社會、資源、環境、道德等問題的影響,初步建立參與對重大公共技術問題的討論與決策意識。4.理解知識產權與專利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技術道德觀,學會保護自己技術成果。(二)設計過程1.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學會一些基本方法。2.了解常用材料與工藝過程的選擇和應用。3.了解產品的服務、使用與一般維護方法。(三)設計的交流與評價1.了解技術語言,學會設計的多種表達方式,特別是技術語言的應用。2.學會對自己、他人或現有的技術產品與技術過程的評價方法,提高選擇、決策能力,培養質量意識與精益求精、不斷改進的意識。蘇版教材的兩個突出優點:(1)整體的教學性強。(2)觀點明確,很注意明確技術的思想方法。第一章教材分析第一章一 技術的價值;二 技術的性質;三 技術的未來等三節構成。主要觀點與內容一 技術的價值技術的產生與發展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技術從“保護人”“解放人”“發展人”三個方面滿足人的需求。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技術為社會創造財富。技術改變著社會的方方面面。人類要改造和利用,更要愛護自然。要注意環境保護。二 技術的性質任何技術的產生與發展都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的成果,滿足人們某一方面的需要。技術的目的性體現在豐富多彩的技術活動之中,技術的發展需要創新,技術創新常常表現為技術革新和技術發明的運用。每一項技術都需要綜合運用多學科、多方面的知識。技術與科學的聯系與區別。技術的兩面性。實用性是技術的基本特性。技術的專利性。三 技術的未來技術將日益成為引導社會變化、塑造社會變化、應對社會變化的重要因素。未來技術將走向何處 技術的未來既充滿希望 ,也隱含威脅。從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從人類的共同利益出發、從人類的長遠利益出發, 更加理性的看待技術,以更為負責、更有遠見、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術。教法交流1.1技術的價值1.2技術的性質1.3技術的未來附件第二章 技術世界中的設計教材分析本書的第一章是講技術的性質,第二到第八章都是講設計的過程。本章教材處于由技術的性質的教學過渡到技術設計過程教學的位置,它擔負了由技術的性質過渡到設計的過程的教學與技術設計過程起始課的任務。這三節的知識與思想方法,又是技術素養的基本構成。主要觀點與內容一 技術與設計的關系設計成為推動技術發展的驅動力。技術是設計的平臺。技術世界中的設計其核心是技術設計。二 設計中的人機關系我們所設計的產品都是從人的需要出發,為人服務的,因此,人機關系就成為設計活動中必須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在設計中,合理的人機關系應當達到高效、健康、舒適、安全的目標。在設計中,應把人和機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合理或最優地分配人和機的功能,以促進二者的協調,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三、技術試驗及其方法技術試驗是技術活動中為了某種目的進行的嘗試、試驗、優化等探索性實踐活動。通過技術試驗,可以使設計得以改進和完善,將設計的風險和失誤降到最低。科學的精神、嚴謹的態度、頑強的毅力等良好的品質對于技術試驗的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技術試驗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通過試驗可以發現問題、深化認識、推動技術設計的發展。“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2.1 技術與設計的關系與設計中的人機關系2.3技術試驗及其方法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教材分析如果說前一章是由技術的性質過渡到技術設計,以技術設計教學的預備知識為主,那么,從這一章開始,教材正式進入了設計的教學。本節的教學內容是技術設計的基礎知識。主要觀點與內容一 設計的一般過程設計是一項有計劃的創新活動,它有著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收集信息、設計分析、方案構想、方案呈現、方案篩選);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設計產品說明書。二 設計的一般原則設計一個產品,應遵循一些基本原則:創新、實用、經濟、美觀、道德、技術規范、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這些原則往往互相關聯、互相制約、互相滲透并體現在設計的各環節之中,成為指導設計過程,進行設計評價的基本原則。創新是設計的核心。產品的實用性是從設計的目的出發的。設計中的經濟性原則是指以最低費用取得最佳效果。產品設計不能將產品考慮為一個孤立的物體,必須考慮它與人、社會、環境的關系,必須遵循道德原則。由于各國都使用相同的移動電話技術規范,手機就可以在世界各地使用了。(規范性原則)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僅是產品設計者應當遵循的原則,而且使產品設計者應當承當的責任。產品設計要考慮到人類長遠發展、資源與能源的合理利用、生態的平衡等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三 設計的評價設計的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對設計所涉及的過程和結果進行事實判斷和價值認定的活動。根據評價的對象可分為:對設計過程的評價與對設計結果的評價兩類;根據評價者可分為:設計者自我評價與他人的評價兩類。對設計過程的評價要注意把握各個環節或階段的主要任務和目標,以及之間的銜接與協調,要注意階段性成果的質量。對最終產品的評價有兩個基本依據,一是參照設計的一般原則;二是依據設計的要求。針對學生技術素養的評價沒有統一模式3.1設計的一般過程3.2設計的一般原則3.3設計的評價第四章 發現與明確問題教材分析發現問題與明確問題是設計過程的第一個環節。應當注意的是,發現問題與明確問題是存在于設計過程的始終,設計的過程就是不斷地發現問題、明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不能把這個環節看成僅僅是明確設計課題。主要觀點與內容一 發現問題問題存在于世界的每個角落,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不僅應有主動發現問題的意識,而且應當掌握一些發現問題的方法。觀察的一般要求。收集信息的一般方法。二 明確問題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有無解決的必要。)明確解決這一問題所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明確設計應受到的限制和應達到的標準。提出設計要求。4.1發現問題4.2明確問題第五章 方案的構思及其方法教材分析方案構思是進入的第一步,開始構想自己的設計方案。教材介紹的是構想的方法。常用的創造技法是創造與創新的方法。教學中除了介紹這些方法之外,主要的是要讓學生知道,創新是有方法的;要教給學生學習創新方法的學法。教“學法”使課程標準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要教給學生怎樣學,教材中的具體內容與方法是教“學法”的載體。主要觀點與內容一 方案的構思方法設計的關鍵在于構思,構思的關鍵在于科學的設計分析與恰當的構思方法的運用。在方案構思階段,我們要在信息收集與處理的基礎上,根據整個設計的要求,進行嚴謹的構思。在具有多個方案的基礎上,進行比較、權衡,形成改進后的方案。設計任何產品都應綜合考慮物、人、環境三個方面。方案的構思方法:草圖法;模仿法;聯想法;奇特性構思法。在經過構思形成多個方案之后,要對這些方案進行評判和比較,同時要從設計的要求出發,針對一些相互制約的問題進行權衡和決策,最后選出較為滿意的方案或集中個方案優點的方案。要制定出最佳方案,必須根據設計要求和設計要則對各方案進行權衡。二 常用的創造技法頭腦風暴法。列舉法。設問法。學習這些方法一是告訴學生,創造、創新是有方法的;二是這些技法是教學學習創造技法的載體,教給學生如何學習創造技法,如何創造創造技法 。5.1方案的構思方法第六章 設計圖樣的繪制教材分析教材從第四章到第八章基本上是按照設計過程的各環節依次展開的。只有這一章,它不是設計過程的環節,而是設計交流的必備工具。把在一章放在這里似乎有些不倫不類。我們仔細分析教材的各章,比較設計過程的各環節可以發現,其中有一個環節“制定設計方案”中只出現了信息收集、方案構思、設計分析三步,缺少指導學生進行“方案呈現”與“方案篩選”兩步的教學內容。本章的內容雖與方案呈現有關,但只是方案呈現的工具,而不是具體的方案呈現教學內容。主要觀點與內容一 設計表現圖技術語言具有多樣性、專業性和規定性的特點。技術語言的特征:言簡意賅、通俗直觀。草圖;透視效果圖;正等軸測圖。二 常見的技術圖樣三視圖;機械加工圖;剖視圖;線路圖。6.1設計表現圖6.2正等軸測圖6.3常見的技術圖樣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材分析模型制作是方案設計過程中為進行技術試驗和基本完成之后,檢驗方案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或檢驗中發現的問題,作為優化的根據用。模型制作前同樣要進行設計。模型制作完成后,要進行技術試驗。第二、三節都是制作的具體技術教學。主要觀點一 模型模型功能:(1)使設計對象具體化;(2)幫助分析設計的可能性。草模;概念模型;結構模型;功能模型;展示模型。二 工藝工藝是指利用工具和設備對原材料、半成品進行處理,使之成為產品的步驟與方法。三 制作模型制作模型步驟。對產品外觀造型和色彩進行評價;對產品的結構、功能進行測試和試驗、檢驗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作出展示模型。模型第八章 技術產品的使用和保養教材分析本章是本書的最后一章,也是設計過程中設計方案制定后,最后一個設計環節。寫出使用說明書,完成設計報告,這項設計便完成了。產品是為人服務的產品說明書就要讓使用者明白怎樣使用,用得放心。也只有做到這一點,使用這才會購買這個產品。產品說明書的設計是產品設計活動的組成部分。消費者通過產品說明書了解產品的使用、維護和保養的方法等。科學地使用、維護和公里產品,不僅使每個消費者面對琳瑯滿目的技術產品所應有的基本素質,也是衡量人們技術素養的一項重要指標。一 產品說明書及其編寫產品說明書是指導用戶選擇產品、使用產品的“路標”和“向導”,它可以幫助用戶了解產品的特性,確保用戶正確、安全地使用產品。產品說明書的形式:條款直達式、自問自答式。二 技術產品的使用、維護和保養產品說明書必須明白無誤地告知用戶產品的使用方法;產品的維護和保養方法;產品的常用服務途徑。產品的維護報驗是技術設計是必須考慮的問題設計是應注意便于保養、維修,標志便于識讀。8.1產品說明書及其編寫8.2技術產品的使用、維護和保養使用教材時要注意的地方在教材的這七章里,有兩個要注意的地方:一是第二章一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既是技術的性質與設計的過程過渡課,又是設計過程的起始課。二是第三章 一 設計的一般過程,它是整個技術設計過程教學的一個情景設置。要把握好這兩節的教學目標。教學時要注意的兩個問題一是這本書所提出的設計項目是臺燈設計,所以教材安排了一條案例主線來介紹臺燈的方法以及相關問題,在教學中不要破壞了這條線 。二是“第六章設計圖樣的繪制”技術語言的教學安排在方案構思之后,這一章的教學順序不要輕易移動。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教學目標的確定 要根據課程標準,要細化,不要大帽子底下開小差。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不能定得太高太多。要以保證能夠實現為準。教材的使用 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組織教學。教學方法問題 應注意到通用技術課的教學特點及學生原有技術水平。例如,情景設置導入法與案例分析導入法。強調了分析。新情況一、體現通用技術課程特色的課堂教學案例不多二、針對學生技術素養的評價資源太少兩對老矛盾教師講與學生做的矛盾、動腦想與動手做的矛盾四個問題第一,“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的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第二,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措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三,處理“學”與“做”的關系尚未形成共識;第四,針對學生技術素養的評價沒有統一模式。四種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創新意識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