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一、技術的價值技術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它具有保護人、解放人和發展人的作用。1.技術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使自然造福人類。2.技術對自然產生負影響,應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開發利用自然。二、技術的性質技術的目的性;技術的創新性;技術的綜合性;技術的兩面性;技術的專利性1.創新是技術發展的核心所在,創新推動技術的發展。2.技術創新表現為:技術革新、技術發明。科學是發現規律并對其驗證和公式化的知識體系。技術則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對大自然的改造。側重:科學發現什么,為什么;技術回答怎么辦;過程:科學用實驗證明理論規律;技術用試驗驗證可行、合理性聯系:科學是技術發展的基礎,技術發展促進科學的應用。知識產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專利權申請:符合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的發明技術可以提出申請。提交申請階段、受理階段、初審階段、發明專利申請公布階段、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階段、授權階段第二章 技術世界中的設計一、 技術與設計的關系1.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設計是基于一定設想的、有目的的規劃及創造活動。(1)設計是推動技術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技術的創新、技術產品的更替、工藝的改進都需要設計。(2)設計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3)設計促進了技術的革新。2.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1)技術是設計的平臺,技術的進步直接制約著設計的發展。(2)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3)技術進步還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手段的發展。3.設計的豐富內涵技術設計側重:功能、材料、程序、工藝;藝術設計側重:色彩、造型、欣賞、審美、感覺二、設計中的人機關系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高效、健康、舒適、安全。(1)普通人群與特殊人群(2)靜態的人與動態的人:設計的產品不但要符合人體的靜態尺寸,也要符合人體的動態尺寸。(3)人的生理需求與人的心理需求:設計中的人機關系,滿足人的生理需求,也要滿足人的心理需求,產品的色彩、材質等都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都影響人的心理感受。(4)關注信息的交流:人與產品的互動過程就是人與產品之間信息傳遞的過程。第三節 技術試驗及其方法1.技術試驗:技術活動中為了某種目的所進行的嘗試、檢驗、優化等探索性實踐活動。2.技術試驗方法:優選試驗法、模擬試驗法、虛擬試驗法、強化試驗法、移植試驗法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一、設計的一般過程: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產品的使用和維護1.發現和明確問題:設計是技術發展的關鍵,從本質上說,設計是一個問題求解的過程。2.制定設計方案制定方案的步驟:(1)收集信息(2)設計分析(3)方案構思方案(4)方案呈現(5)方案篩選二、設計的一般原則創新原則、實用原則、經濟原則、美觀原則、道德原則、技術規范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三、設計的評價1.設計過程的評價一項設計成果的好壞,60%-70%是由設計過程的質量所決定的。沒有良好的設計過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設計成果。 加強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是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加強質量管理、實現設計目標的關鍵。2.對最終產品的評價——對設計成果的總評價兩個基本依據:參照設計的一般原則進行評價 根據事先制定的設計要求進行評價3.設計的交流方式:a.口頭交流(非正式) b.文本、圖表之類的交流方式(正式)c.技術圖樣、模型的交流方式(直觀) d.計算機演示、網頁的交流方式(生動、形象)第四章 發現與明確問題一、發現問題1.問題的來源:(1)人類生存活動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2)別人給出的問題,設計者必須針對問題尋求解決方案;(3)基于一定的目的有設計者自己主動發現問題。2.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1)觀察日常生活;(2)收集和分析信息;(3)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二、明確問題1.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①問題表述本身是否明確 ②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否明確 ③提出問題的目的是否明確2.明確解決問題受到的限制及具體的設計任務限制主要由兩方面決定:(1)設計對象的特點和問題解決的標準;(2)設計者的技術能力與條件第五章 方案的構思及其方法一、方案的構思方法1.設計分析:(1) 設計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 功能、結構穩定、安全可靠、成本適當、易于制作等(2) 產品設計的三要素:物、人、環境(3)明確使用對象進行具體設計分析2.方案的構思方法:(1)草圖法;(2)模仿法;(3)聯想法;(4)奇特性構思法。3.方案的比較和權衡(即方案的篩選)第六章 設計圖樣的繪制一、設計表現圖1.技術語言:在技術活動中進行表達、交流的工具(如圖形、表格、聲音、手勢、標志等)。按照專業類型分:有計算機程序語言、工程圖學語言等;依據人的感覺類型的不同分:有視覺語言、聽覺語言和觸覺語言等;依據人的視覺形式的不同分:圖形符號語言、文字符號語言等。技術語言的特征:言簡意賅、通俗直觀2.草圖:構思草圖和設計草圖二、常見的技術圖樣正投影的基本特性:A、真實性,B、積聚性,C、收縮性。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統稱為三視圖。形體的尺寸標法:(1)尺寸標注的基本要求:正確、完整、清晰、合理。(2)尺寸要素:①尺寸界線;②尺寸線;③尺寸數字。機械加工圖:是工程圖的一種,通常由三視圖及其尺寸標注、必要的其他視圖、標題欄和文字說明幾部分組成。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模型1.模型及其功能(1)模型:模型是根據實物、設計圖樣或構思,按比例、生態或其他特征制成的與實物相似的一種物體。模型可以是產品本身,也可以是與產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體(2)模型具有兩個功能:①使設計對象具體化。②幫助分析設計的可能性。2.模型在不同階段的作用(1)草模:(2)概念模型:在設計構思初步完成之后,用概括的手法表示產品的造型風格、布局安排,以及產品與人、環境的關系等,從整體上表現產品造型的整體概念。(3)結構模型:用于研究產品造型與結構的關系,表達產品的結構尺寸和連接方法,并用于進行結構強度試驗。(4)功能模型:用于研究產品的各種性能以及人機關系,同時也用于分析、檢查設計對象各部分組件尺寸與機體的相互配合關系,并在一定條件下用于試驗。(5)展示模型:是采用真實材料,按照準確的尺寸做成的與實際產品幾乎一致的模型(樣品)。二、工藝1.認識工藝(1)工藝是指利用工具和設備對原材料、半成品進行技術處理,使之成為產品的方法。(2)工藝的種類:常見的工藝有加工工藝、裝配工藝、檢測工藝、 鑄造工藝、表面處理工藝等。(3)作用: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影響產品的功能、強度、外觀2.金屬材料的加工工藝一般來說,金屬材料的加工包括劃線、鋸割、切削等工序。常用的連接方法有:鉚接、黏結、焊接、螺栓和螺母、平頭螺絲、元寶螺帽、墊圈、彈簧墊圈表面處理:①目的:防止金屬制品表面生銹腐蝕,提高產品的美觀程度。②常見的方法: 表面刷光 、 噴涂油漆 、 鍍層三、制作模型制作模型一般步驟:1.選擇合適的材料。2.準備適當的工具和加工設備。3.按設計圖樣畫線。4.對材料進行鋸割、切削等加工。5.裝配。6.對模型進行表面處理。7.對產品的外觀造型和色彩進行評價;對產品的結構、功能進行檢測和試驗。8.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樣品)。第八章 技術產品的使用和保養1.產品說明書的編寫:(1)產品說明書的一般結構——標題、正文、標記。(2)產品說明書的形式:條款直述式和自問自答式。(3)產品說明書的寫作要求 :①充分考慮用戶的閱讀需要;②體現產品的設計特點;③不必平均用力,而應有所側重;④語言準確、通俗、簡潔、內容條理清楚。2.技術產品的使用、維護和保養:產品說明書為用戶使用產品提供依據,它必須清楚的告訴用戶產品的使用方法,以使用戶方便地獲知、掌握產品使用方法,恰當、安全、高效地使用產品。維護產品完好技術狀況或工作狀態而進行的作業,是進行技術設計時必須考慮的問題,產品的維護和保養方法也應當在產品說明或用戶手冊中得以體現。3.技術產品的服務途徑①查閱說明書獲得廠家的服務電話、服務網點分布等信息。②打電話咨詢或上網查找。③請教其他用戶獲取服務信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