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龍灣區藝術學校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通用技術測試卷卷面總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辦公空間的設計一般應以( )為主。 A.冷色調 B.暖色調 C.紅色調 D.灰色調2.一些賓館安裝了帶有感應裝置的自動門,當人走近時門會自動打開,這主要體現了人機關系中的什么目標:( )A、安全 B、高效 C、舒適 D、健康3.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類:“不要過分陶醉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人類每一次對自然界的勝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報復”。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是 ( )A、技術具有目的性 B、技術具有兩面性C、有了技術人類可以陶醉自然 D、技術的未來在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4.李美蘭同學動手制作了一個小板凳,他通過試驗來檢驗小板凳承重力和穩定性,他的試驗方法是( )A、優選試驗法B、模擬試驗法C、虛擬試驗法D、強化試驗法5.1884年英國的沃特曼設計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鋼筆。此筆的端部可以卸下用一個小的滴管即可將墨水注入毛細管,這樣,鋼筆就可以自由吸水了。鋼筆的設計是對鵝毛吸水技術的改進,而小圓珠代替筆尖的設計則使圓珠筆技術得以誕生。這個案例說明了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是( ) A、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B、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 C、設計的豐富內涵 D、設計制約技術的發展6. 遭遇車禍的概率最高的是( )。 A.棕色車子 B.銀灰色車子 C.白色車子 D.綠色車子7.制定設計方案的過程是:( )。(①方案篩選②方案構思③設計分析④方案呈現⑤收集信息) A.⑤④③②① B.①③②④⑤ C.①⑤③④② D.⑤③②④①8、下列能說明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的是() A、煤油燈的產生 B、金屬鹵化物燈的產生 C、B超技術的產生 D、福特T型車的生產流水線的產生9、20世紀中葉,美國施樂公司發明的復印機掀起了一場劃時代的辦公室革命,公司為阻止某些公司的加入,先后為其研發的復印機申請了500多項專利。這說明了技術的 ( ) A、目的性 B、創新性 C、綜合性 D、專利性10、下列活動是技術活動的成果的是( ) A、干細胞 B、牛頓第一定律 C、熱能轉化為動能 D、克隆11、溫州市市公共汽車上設有特殊人群的座位,這主要體現了設計中( )原則 A、創新和美觀 B、經濟和美觀 C、可持續發展 D、實用和道德12.“盲人防溢水杯”的發明者,是在看到他的一個盲人朋友水時倒水時,用手指插進杯里試探水的高度,他認為這樣既不方便也不衛生,從而萌生了發明“盲人防溢水杯”的動機。這個事例說明( )。 A. 因為和盲人是朋友而產生發明動機 B.觀察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使他萌生發明動機C. 受盲人之托而萌生發明動機 D.只要看到盲人倒水就能產生發明動機13、發光二極管(LED)是用新型材料制作的,其耗電量比普通燈具可降低80%以上。藍色發光二極管可用于DVD的數據讀取裝置,其它顏色可作汽車后燈、交通信號燈、裝飾燈等用途。這項產品的問世與其它傳統燈具相比體現技術的( )A、綜合性 B專利性 C創新性 D兩面性14、嫦娥一號衛星平臺充分繼承“中國資源二號衛星”的現有成熟技術,并進行適應性改造。所謂適應性改造就是在繼承上的創新,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嫦娥一號的研制屬于( )。A.科學發明 B.技術發明 C.技術革新 D.科學發現15、各種形狀不一的自行車,不管形態如何變化,仔細觀察車型的設計,把手、坐墊和腳蹬的位置分布始終是一致的,這三者的位置關系是根據( )而設計的。A.人機關系 B.工藝關系 C.制造關系 D.技術關系16、諸葛弩是三國時諸葛亮對弩機進行改進,可以連發十枝箭的連弩。諸葛弩嚴格按照圖紙制作出來的,各個部件可以互換,戰場上士兵可以從損壞的弩機上拆下完好的部件重新組裝使用。這說明諸葛弩的設計主要體現了( )A、創新原則 B、實用原則 C、技術規范原則 D、經濟原則17、如圖所示是評價某產品的坐標圖,以下對坐標圖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 http: / / www. / uploads / 200903 / 1237171418iRMdxq5v.jpg" \o "點擊查看原圖" \t "_blank ) ( http: / / www. / uploads / 200903 / 1237165678opfefQ4k.jpg" \o "點擊查看原圖" \t "_blank )A、該產品是一款有創意的產品B、該產品既實用又美觀C、該產品的道德問題是技術不夠規范造成的D、該產品的性能價格比好18.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蘋果公司最近提交了一個“便攜式設備上的太陽能電池”專利申請,這種電池可以用于手機、音樂播放器和筆記本電腦。現專利局要審查該專利是否具備新穎性、實用性以及專利法規定的其他長期條件。該過程屬于專利申請程序中的哪個階段( )A.受理階段 B.初審階段 C.實質審查階段 D.授權階段19.易碎產品在包裝時需要一些特殊的設計方法以防止產品摔碎,這種包裝應該側重于結構的A.穩定性 B. 強度 C. 美觀 D. 安全20.有人發明了一種“雙頭火柴”,即在火柴棒的兩端均裝上藥頭,目的是節約能源和材料,在通常引燃次數相同的情況下,使火柴梗的用量與加工次數減少一半,所以是一種比現有火柴更經濟實用的發明創造,后來進行了制作和試驗。但“雙頭火柴”自發明以來,一直受到市場的冷落。從設計的過程來看,這是可能是由于設計者缺乏( )A.設計分析 B.發現問題 C.明確問題 D.設計的交流二.簡答題(共7小題,共60分)21.自行車是我們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我們騎自行車過程中主要會發生哪些人機關系?(至少說出三種)(6)22.分析評價題 筷子和湯匙很多人都看過,這是湯匙筷,是一種發明!請仔細觀察并完成以下問題:請按對湯匙筷的設計的一般原則對該湯匙筷進行評價,并分析說明它是如何體現設計的創新原則。(9)23.每次到下雨時,雨具不好放,高二同學剛學了通用技術,想為自己班級設計一個雨具架,請你從設計的一般過程分析。(寫清設計一般過程和具體的細節)(10)24.現代技術的發展,如我們所熟悉的克隆技術,挑戰著我們的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由技術引發的倫理道德問題,已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反思,這反映了技術的什么性質?你是如何看待這項技術的?(6)25.普通折疊自行車通常采用車架中部折疊方式,折疊電動自行車改為后輪 ( http: / / www. / uploads / 200903 / 1237165183JIIjiqD9.jpg" \o "點擊查看原圖" \t "_blank )和車座同時反向折疊,使折疊后尺寸更小。采用具有國內發明專利的超小型輪式電機,減小了車的體積與質量。該車具有電動和人力兩種驅動方式,可以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減少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車架采用可回收的鋁合金材料,座墊、車輪、踏腳等均采用通用件。該車的限速功能符合行業標準。請從設計原則的角度評價:(9)(1)該產品在哪些方面體現了設計的創新原則? ( http: / / www. / uploads / 200903 / 1237164688PUn7dqlO.jpg" \o "點擊查看原圖" \t "_blank )(2)該產品在哪些方面體現了設計的技術規范原則?(3)該產品在哪些方面體現了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26.請從人機關系的角度分析以下案例:(可從人機關系的目標和合理的人機關系分析)(8)(1)斜面通道的設計(2)學校的桌子做成圓角(3)教師辦公室的椅子可以調節高度(4)汽車的轉向燈的設計27.雨傘是我們生活中常用品(如圖所示),但雨傘的種類多,質量與價值也各不相同。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試驗方案,檢測雨傘的性能(生活中很容易獲取一些材料和設備進行試驗).(12)試驗名稱:試驗目的:試驗準備:試驗過程:(1)防風性能試驗:(2)防水性能試驗:龍灣區藝術學校2009——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年級通用技術測試卷答案卷面總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B B D A A D D D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B C C A C C C B C二. 簡答分析題(共60分)21.(6)手與車把、腳與腳踏板、屁股與車座、手與剎車柄(答對3個即可)22.(9) 該設計將筷子和湯匙合為一體,體現了功能和結構的創新。 23.(10)(1)發現與明確問題:解決雨具存放問題,后確定設計要求。(2)制定設計方案:根據設計要求,從材料、結構和連接方式等方面分析。(3)制作模型或原型:根據設計方案制作雨具架模型。(4)測試、評估和優化:對雨具架模型進行穩固性測試和優化。(5)產品的使用和維護:生產和使用。24.(6)反映了技術的兩面性。人們應理性看待克隆技術,我們要使用克隆技術有利的一面,舍棄它的有弊的一面,不能忽視技術對自然的負面影響。25.(9)1.折疊電動自行車改為后輪 ( http: / / www. / uploads / 200903 / 1237165183JIIjiqD9.jpg" \o "點擊查看原圖" \t "_blank )和車座同時反向折疊,使折疊后尺寸更小。采用具有國內發明專利的超小型輪式電機,體現了創新原則。2.座墊、車輪、踏腳等均采用通用件。該車的限速功能符合行業標準,體現了技術規范原則。3.減少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車架采用可回收的鋁合金材料,體現了可持續發展原則。26.(8)1.考慮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不同人群)2.人機關系的安全目標3.人機關系的舒適目標4.考慮到信息的交互27.(12)試驗名稱: 雨傘的防風和防水性能試驗試驗目的: 檢測雨傘的防風和防水性能試驗準備: 待測雨傘,一桶水,排風扇試驗過程:(1)防風性能試驗: 將排風扇對著雨傘由里往外吹,不斷調大風速,直到雨傘嚴重變形為止,記錄風力(2)防水性能試驗: 將雨傘放正,將一桶水由上往下倒,觀察雨傘內是否會漏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