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桐鄉第一中學 通用技術會考復習資料浙江省普通高中會考學科標準——通用技術知識點桐鄉第一中學 技術組 2010.5普通高中會考是檢測普通高中學生課程修習狀況的省級水平考試。它對于督促學校認真執行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規范教育教學行為;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寬厚基礎;檢測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促進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標準》根據《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通用技術部分)(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第一階段通用技術教學指導意見》以及現行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技術與設計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技術與設計2》(均為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內容,按照會考的性質和特點制定而成。一、會考要求1.考試要求通用技術會考對考試內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為三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稱為:了解、理解、應用。分別以字母a、b、c來表示。其含義如下:a—了解:指再認或回憶所學的技術知識、思想方法,列舉它們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b—理解:指對技術的基本概念進行解釋、區分,運用所學的技術知識、思想方法對技術現象進行解釋。c—應用:指對技術設計的過程、方案和成果作出比較全面的評價,運用所學的技術知識、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二、等第標準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通用技術學科會考將學生的學業成績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第,依次用A、B、C、E表示。三、會考形式3.1 高中通用技術會考采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為90分鐘。試卷滿分為100分。3.2 高中通用技術會考試卷結構如下:(1)考試內容分布技術與設計1:(50±5)%技術與設計2:(50±5)%(2)試題類型分布選擇題:約占70%分析題:約占10% 設計題:約占20%(3)試題難度分布容易題:約占70% 稍難題:約占20% 較難題:約占10%第一單元 走進技術世界技術的價值1、技術對人類的價值: a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它具有 、 和 的作用[保護人](例:原始人隨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現代人對瘧疾、天花、肺結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體力解放:自行車、內燃動力、電力,手機——信息傳遞)[發展人](例:愛迪生、袁隆平)2、技術對生活、生產、文化等方面的影響:a技術促進 。技術豐富 。技術改變 。是推動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3、技術對自然的價值:c(1)依靠技術,人類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與自然保持和諧共處的友好關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調、西氣東輸)(2)人類利用技術開發、改造自然時,應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對自然的保護,不能忽視技術或產品對環境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3)技術的發展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問題,但也給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環工藝)技術的性質技術的發展與發明和革新關系:b技術的基本特性: 、 、 、 、 。是技術發展的核心。每一項技術的問世都是創新的結果。技術的發展需要創新,技術創新表現為 和 。技術創新是一個艱難而曲折的歷程。(例:顯示器的不斷發展屬于技術革新,王選發明激光照排系統屬于技術發明。)2.技術的兩面性:a任何事物客觀上都有兩面性,技術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給人們帶來福音,也可能給人們帶來危害。(例:電池可以帶來光明和動力,也可以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網絡技術 方便人們交流溝通,但也有人利用網絡犯罪。B超技術 可以用于醫療,但也有人進行胎兒鑒別 )3.技術與科學的區別與聯系:b技術與科學的區別與聯系科學是通過各種方法和實驗,從而發現規律、理論,并予以驗證和公式化的知識體系。如: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達爾文發現進化論、居里夫人發現鐳等。 技術則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如:瓦特發明蒸汽機、貝爾發明電話、恩格爾巴特發明鼠標、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等科學回答“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 技術則更多地回答“怎么辦”的問題科學促進了技術的發展,技術推動了科學的進步。4.知識產權在技術領域的重要作用:a知識產權是人們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動創造的成果和經營活動的標記、信譽而依法享有的權利。狹義的知識產權包括 、 、 三部分。專利在產權保護制度下對技術活動的重要性知識產權制度允許專利所有權人對專利技術具有一定的性,使其專利技術和產品在一定時間內獨占市場,從而得到豐厚的回報,保持發明創造的積極性,使技術創新活動趨向良性循環專利的特性:獨占性、時間性、地域性 專利申請步驟:提交申請階段→受理階段→初審階段→公布階段→實審階段→授權階段技術的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勢,對技術的情感和理性態度:b對“技術的未來”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術迷惘中的曠世悲愴,也不需要技術崇拜中盲目樂觀。理性地看待技術,應以負責、更有遠見、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術。技術的未來既充滿希望,也隱含威脅,理性地看待技術的未來,才不至于迷失在技術的世界里。第二單元 技術世界中的設計技術與設計的關系1.設計的內涵:b是基于一定設想的、有目的的規劃及創造活動。(例:書寫工具的發展、電動剃須刀的發展。)2.技術與設計的關系:b①設計是技術成果轉化的 。(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②設計促進技術的 。③技術是設計的平臺,沒有技術作基礎,設計將難以表現和實現。(例:早在16世紀達芬奇就設計了飛行器,但當時技術水平不夠,導致飛行器難以實現)④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 。(例:電燈發明之后,人們設計出了各種各樣的燈泡)⑤技術進步還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手段的發展。發展的技術不斷豐富著人們的設計手段和方法。(例:計算機、打印機的發展改變了設計的手段)側重于功能、結構、材料、工藝等, 側重于色彩、造型、審美等設計中的人機關系1.人機關系的含義:b當我們使用物品時,物品就與人產生了一種相互關系。這種相互的關系就稱為 。當人們身處某一環境的時候,這時的人機關系就體現為人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機”是指計算機、機器、工具、儀器、儀表、設備、設施、家具、交通車輛以及勞動保護用具等等。在人機關系中,往往存在復雜的多方面關系。不一定要有接觸。(例:開門、乘電梯)2.人機關系在設計中要實現的目標:a① 人機協調,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學管理之父”泰勒“鐵鍬作業試驗”。② 長期使用,產品對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響。例:高跟靴、設計不合理的椅子③ 產品使用中,人體能處于自然狀體,感覺舒適。例:培土小工具手把處理④ 產品對人的身體不構成生理上的傷害。如:安全帽、安全帶、課桌角等3.在設計中如何合理運用人機關系:a如何實現合理的人機關系,首先應明確設計涉及哪些人機關系,其次要考慮這些人機關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術指標,此外還就注意處理以下方面的關系:① (例:要考慮到殘疾人的需求、考慮不同人種的身體差異)② (例:賓館床位之間距離的設計)③ (例:咖啡屋設計以暖色調為主,辦公空間一般應以冷色調為主)④ (例:電話機的無液晶屏顯示、有液晶屏顯示、可以視屏通話。案例:汽車的顏色)技術試驗及其方法1.技術試驗的重要性:b我們通常將技術活動中為了某種目的所進行的嘗試、檢驗、優化等探索性實踐活動稱為 。(例:技術試驗衛星)重要性:技術試驗是技術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對技術應用的實現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術試驗可以使設計得以改進和完善,將設計的風險和失誤降到最低。(例:阿什塔比拉河橋的垮塌、青霉素皮試試驗)根據應用目的的不同分類,技術試驗可以分為性能試驗、優化試驗、預測試驗、信息試驗等。2.技術試驗的常用方法:a① :例:不同品種水稻的對比試驗等。② :例:汽車碰撞試驗;大壩水利試驗(縮小比例模擬)等。③ :例:計算機虛擬火星探測器模擬登陸動畫等(用計算機模擬)。④ :例:磚塊等施工材料的抗壓試驗、耐火試驗、水管抗壓試驗⑤ :如:橘子從長江以南移植到長江以北的種植試驗。許多生物領域的試驗。3.簡單的技術試驗:c技術試驗的實施與報告的寫作技術試驗的實施步驟:制定試驗計劃、抽取樣本、進行試驗、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技術試驗試驗報告項目包括: 、 、 、 、技術試驗在設計中的作用通過試驗可以發現問題、深化認識、推動技術設計的發展。特別是在設計的后期,對設計進行綜合性的整體試驗,可以為設計的評價提供準確、客觀的數據。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設計的一般過程1.設計的一般過程: a① 、② 、③ 、④ 、 ⑤方案優化可以對三種典型人群,即專家、潛在客戶、用戶進行征求意見。設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有些階段或步驟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循環,不能將設計過程簡單化、模式化。2.設計過程的設計要求和設計方案:a發現和明確問題:設計是技術發展的關鍵,從本質上說,設計是一個問題求解的過程。制定方案的步驟其中設計分析要根據設計要求,找出設計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比如材料、結構、功能等。3.方案設計中創新:b創新就是通過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等,或對已有的產品的革新來創造具有相當社會價值的事物或形式。創新是設計的核心。可以從原理、結構、技術、材料、工藝等方面進行考慮改進和突破,以實現創新的目標。要實現產品設計的創新,除了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智慧外,還應注意利用最新的技術成果和現代的設計理論和方法。設計的一般原則1.設計的一般原則:b① ② ③ ④⑤ ⑥ ⑦ 。創新是技術的核心。 是最基本的原則,包括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例:格雷夫斯水壺的設計)。 是以最低的費用取得最佳的效果(例:卷紙設計成方形來減少空間,降低運輸成本)。 強調產品要考慮人、社會、環境的關系(例:假冒偽劣產品、有毒有害食品、竊取別人設計成果都是不符合道德原則)。 是指產品需要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例:數碼產品的USB接口、飛機統一的圓形窗戶和其他行業標準等)。2.設計一般原則的相互關系:b各種原則并不是各自獨立的,它們之間往往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設計的評價1.設計過程中的評價:b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對設計所涉及的過程及結果進行事實判斷和價值認定的活動。按評價對象來看,分為對設計過程的評價和對設計成果的評價。按評價者來看分為設計者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加強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是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加強質量管理、實現設計目標的關鍵。2.產品的評價:b最終產品是設計過程的結晶,是設計質量、設計水平的集中體現。對最終產品評價的依據:一是 ,二是 。在實際評價中,這兩個方面也可以結合起來。日常用品評價:功能、形態、效率、創新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性能價格比、美學因素、對社會、環境、資源的影響以及市場應用前景等3.評價報告的撰寫和分析:c采用坐標圖(雷達圖)和列表分析 P71,一般從設計的一般原則、設計的要求、人機關系等因素來評價某件作品第四章 發現與明確問題一、發現問題1.發現問題的重要性:a從技術角度看,人類進步與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進行設計,從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是如何產生的?第一種:人類生存活動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來源于生活第二種:由別人給出問題,設計者必須針對問題尋求解決方案。來源于需要第三種: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設計者自己主動發現,并試圖解決。來源于你的主動積極發現發現問題的重要性:第一、第二種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較明確,主要是針對一般的和已有的問題提出的,而第三種問題卻是全新的,它需要我們積極主動的思考,需要我們細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我們獨具慧眼的發現。這類問題的發展,一方面可以挑戰和拓展我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要,推進技術的發展和創新。2.發現問題的一般方法:c(包括有意識觀察和無意注意)(文獻法,問卷調查法,詢問法)3.設計產品相關信息的收集與處理:c我們通過對信息的收集、檢索和分析,往往可以發現有些有價值的問題;通過問卷調查、詢問訪談等方式進行信息的收集,也會有驚人的發現。我們把對已有文獻信息進行收集、分析的方法稱為 ;把問卷的方式進行實際調查,獲取信息、發現問題的方法稱為 ;把以詢問的方式收集和獲取信息、發現問題的方法稱為 。其中,詢問法包括直接詢問法、間接詢問法、集體詢問法、家庭走訪詢問法、個別詢問法。采用 不僅可以發現問題,而且可以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二、明確問題1.明確問題的重要性:a問題表述本身是否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否明確、提出問題的目的是否明確等2.判斷問題價值的方法:c判斷一個問題是否有價值,必須從以下問題著手:① 所提出的問題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學原理。② 迄今為止,能否確認該問題尚未得到充分解決。③ 在調查的范圍內,問題是否有普遍意義,在更廣的范圍內,問題是否有意義?④ 在多個問題同時發生時,該問題是否是主要問題?⑤ 現有的技術條件能否解決這個問題?技術發展以后呢?⑥ 解決該問題所需要的投入是多少?投入與產出的比是否理想?3.設計要求、標準和限制:c4.制定一般的設計計劃表:c制定周密的設計計劃對確保設計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參照P89能制定一般的設計計劃表第五章 方案的構思及其方法方案的構思方法1.產品設計分析的三個要素:c產品設計的三要素: 、 、一般設計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 功能、結構穩定、安全可靠、成本適當、易于制作等2.設計方案的常用構思方法:c是指人們在一定的調查研究和設計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思考將客觀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規律架構起來,形成一個完成的抽象物,并采用圖、模型、語言、文字等方式呈現思維過程。方案構思的主要方法:① ② (如仿生技術)③ ④3.設計方案的制定:c4.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和標準件:b選用標準件的作用: 、 。常見的標準件P98小辭典5.對設計方案進行比較和權衡:c對方案進行評判和比較,要從設計的目的出發,針對一些相互制約的問題進行權衡和決策,選出較為滿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優點進行改進。首先要滿足對基本功能的要求,其次保證安全性,在此基礎上考慮穩定性和耐久性,最后綜合考慮加工難易程度、成本及環保性。考慮的方面:實用、美觀、創新、穩定性、安全性、環保性、加工難易程度、經濟成本,等第六章 設計圖樣的繪制一、設計表現圖1.技術語言的種類及其應用:a是一種在技術活動中進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語言形式。(常見有:圖樣、圖表、模型等)按照專業類型來分:計算機程序語言、工程圖學語言等;依照人的感覺類型的不同來分:視覺語言、聽覺語言和觸覺語言等;據人的視覺形式的不同來分:有圖形符號語言、文字符號語言等[技術語言的特征]:言簡意賅、通俗直觀、[口頭語言]:較多適用于面對面的、規范要求并不過于嚴格的場合,其特點是簡潔、方便。[技術圖樣]:采用某種規范形式將設計用圖樣的形式表達出來。特點:易于把握技術特征,最具技術特征。呈現較復雜產品的設計方案及對設計進行詳細說明陳述時,比較合適。(克 服了語言障礙,直接明了地進行表達與交流。)[模型]:具有感性、直觀的特點,特點:容易吸引觀眾或讀者的注意[圖表]:方式相對比較正式,具有一定技術要求的交流,其特點:較為規范,可以反復查閱、核對。是表達設計思想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圖表包括:表格、草圖、效果 圖等。[計算機演示、網頁]:逐漸重要,使各組成部分具體情況、結構和運作方式一目了然[網絡語言]:幫助人們實現了遠程的設計交流的需要。2.簡單的草圖:c也叫方案草圖或設計速寫,它能迅速捕捉和記錄設計者轉瞬即逝的創作靈感,表達設計創意,是把設計構思轉化為現實圖形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分為 、和 。網格徒手畫要領:與地面垂直的線垂直畫,與地面平行的線按網格上的斜線畫,同時以網格上的小格來確定物體的比例關系。草圖的繪制步驟,詳細參看P1153.簡單的效果圖:a在識圖時要注意從整體上把握產品的形態、功能和特征,要注意從中了解產品外觀上的實際比例關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質感,了解產品內部結構和色彩裝飾效果。4.基本幾何體的正等軸測圖的畫法:a軸間角:1200,軸向變形系數:1切割法要領:1.先畫軸線,2.再畫出整體的軸測圖,3.然后再切割,4.可見輪廓線加粗(P117)二、常見的技術圖樣1.一般技術圖樣所采用的投影方法:a就是假設投影光線與投影平面垂直,在投影平面上求取物體的投影的方法。為了確定物體的結構形狀,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2.簡單形體的三視圖:c三視圖:物體的正面投影,即物體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圖形,通常反映物體的主要形狀特征,稱為 ;物體的水平投影,即物體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圖形,稱為 ;物體的側面投影,即物體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圖形,稱為 。三視圖投影規律:主視圖反映物體的 ,俯視圖反映物體的 ,左視圖反映物體的 。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三視圖的繪制步驟見P122-123)3. 一般的機械加工圖:a尺寸三要素:① ② ③以三視圖的形式來表達機械加工方法的一種技術圖樣,是完成產品機械加工的主要依據。它通常由三視圖及其尺寸標注,必要的其他視圖、標題欄和文字說明幾部分組成假想用一剖切面剖開物體,將處在觀察者和剖切面之間的部分移去,而將其余部分向投影面上投射,這樣得到的圖形稱為 。電子線路圖一般是指用圖形符號和線段組成的電子工程用的略圖,包括電路原理圖、接線圖和邏輯圖。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模型1.模型及其功能:a模型是根據實物、設計圖樣或構思,按比例、生態或其他特征制成的與實物相似的一種物體。模型在設計的過程中,具有以下兩個功能:① 。② (設計復雜的產品,例:大東方號)2.模型制作在產品設計的不同階段的作用:a① :產品造型設計的初期階段,可以采用立體模型將設計構思簡單地表示出來,供設計人員深入探討時使用。② :用于設計構思初步完成之后,在草模的基礎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產品的造型風格、布局安排,以及產品與人、環境的關系等,從整體上表現產品造型的整體概念。③ :用于研究產品造型與結構的關系,清晰地表達產品的機構尺寸和連接方法,并用于進行結構強度試驗等。④ :主要用于研究產品的各種性能以及人機關系,同時也用于分析檢查設計對象各部分組件尺寸與機體的相互配合關系,并在一定條件下用于試驗。⑤ :展示模型是在 結構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礎上,采用真實材料,按照準確的尺寸,做成的與實際產品幾乎一致的模型(樣品)。二、工藝1.工藝的含義和常用工藝的種類:a工藝是利用工具和設備對原材料、半成品進行技術處理,使之成為產品的方法。工藝的種類: 、 、 、 、 等。工藝的作用: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影響產品的功能、強度、外觀2.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設備:a金工工藝:包括 、 、 、 、 和 等[劃線]:就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應的工具劃出加工部件的輪廓線或基準點或基準線。一般步驟為:① ② ③ ④ 。工具一般有: 、 、 、 和 。各類工具的操作要領詳見P144[鉆孔]: 常用的鉆孔設備是 ,常用的鉆頭是麻花鉆。鉆孔的操作步驟:①劃線定位 ②裝夾工件③裝夾鉆頭④鉆孔。安全操作警示:二要(操作時要集中注意力;要戴防護眼睛;)二不(不準帶手套操作;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以免造成傷害事故。)[連接]:通過 和 的方法可以實現金屬件之間的連接。詳見P148[表面處理]:為防止金屬制品表面生銹腐蝕,提高產品的美觀程度,通常需要對金屬表面進行處理,覺的金屬表面處理方法有: 、 、 等。[表面刷光工序]:準備(清除毛刺和鐵屑)→粗處理(用細銼銼平金屬表面)→細處理(用精細級金剛砂紙打磨)[噴涂油漆]:一般先檢驗所選用的油漆對金屬表面的適用性,然后涂防銹漆,再油漆噴涂。鍍層:可以在金屬表面涂上一層塑料,也可以采用電鍍的方面3.金屬材料的鋸割、銼削2種加工方法:c[鋸割]:操作要領:1.站位和握鋸姿勢要正確,2.推鋸加壓,回拉不加壓,3.鋸程要長,4.推拉要有節奏 (P145)[銼削]:操作要領:1.銼削時要注意身體和手臂動作的協調,2.在推銼過程中,左手的施壓要由大變小,右手的施壓要由小變大,使銼刀平衡而不上下擺動。三、制作模型1.加工工藝的的選擇:c2.簡單產品的模型或原型的制作:c模型制作的一般步驟:①選擇合適的材料 ②準備適當的工具和加工設備。 ③按設計圖樣劃線 ④對材料進行加工⑤裝配 ⑥進行表面處理 ⑦對產品進行評價 ⑧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在模型或原型制作完成之后,根據審美的需要,一般要對產品的外觀加以一定的潤色,以使產品更美觀,更符合人們的心理需求。美觀創新實用環保穩定牢固人機關系成本1243設計對象具有不同的特點,設計標準有所不同(門鎖和玩具)設計對象受到成本、環境等限制(工程設計等都要有一定的預算)主觀條件,是否具有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專業人員和中學生)限制客觀條件,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等(材料資料儀器設備)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設備1.、金工劃線工具劃針、鋼直尺、角尺、劃規和樣沖2.、金工鋸割工具鋼鋸3.、金工鉆孔工具臺鉆、絲錐、板牙、扳手4、表面處理工具銼刀、金工砂紙5、其他輔助工具圓頭錘、鉗工錘木工常用的工具和設備1.、木工劃線工具鉛筆、木工尺(角尺)、墨斗、卷尺2.、木工鋸割工具木工鋸(統稱),主要分為框鋸、弓鋸、刀鋸等3.、木工鑿孔工具木工鑿:平鑿、圓鑿、斜刃鑿等4、表面處理工具木工刨、木砂紙5、其他輔助工具羊角錘第 1 頁 共 10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