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必考知識點第一章:1、技術的性質: 目的性 、 創新性 、 綜合性 、 兩面性 、 專利性 ;2、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 高效 、 健康 、 舒適 、 安全 ;3、如何實現合理的人機關系:考慮到普通人群和非凡人群 、 考慮靜態的人與動態的人的關系、 滿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 信息的交互 ;4、技術與人的關系:技術具有 保護人 、 解放人 、 發展人 的作用;5、技術與科學的區別與聯系:科學側重回答 “是什么”“為什么” 的問題;技術則更多地回答 “怎么辦” 的問題;6、專利申請步驟:提交申請階段→ 受理階段 →初審階段→ 公布階段 →實質審查階段→ 授權階段 ;7、技術與自然的關系:① 依靠技術,人類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與自然保持和諧共處的友好關系;② 人類利用技術開發、改造自然時,應把握合理的尺度,要留意對自然的保護,不能忽視技術或產品對環境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③ 技術的發展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問題,但也給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可能 ;第二章:8、設計的一般過程: 發現與明確問題 、 制定設計方案 、 制作模型或原型 、測試、評估及優化 、 產品的使用和維護 ;9、設計的一般原則: 創新原則 、 實用原則 、 經濟原則 、 美觀原則 、道德原則 、 技術規范原則 、 可持續發展原則 ;10、產品設計分析的三個要素: 物 、 人 、 環境 ;11、發現技術問題的一般方法: 觀察日常生活 、 收集和分析信息 、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 ;12、使用標準件的好處: 采購方便;直接使用,簡化制作過程;相對便宜,從而降低產品成本;實現通用通換,易維護 ;第三章:13、三視圖作圖九字口訣: 長對正 、 高平齊 、 寬相等 ;14、尺寸標注三要素: 尺寸界限 、 尺寸線 、 尺寸數字 ;第四章:15、技術試驗報告包含: 試驗項目 、 試驗目的 、 試驗預備 、 試驗步驟 、試驗記錄 、 試驗總結 ;16、常見技術試驗的五種方法: 優選試驗法 、 模擬試驗法 、 虛擬試驗法 、強化試驗法 、 移植試驗法 ;17、按目的的不同技術試驗可分為 性能試驗 、 優化試驗 、 預測試驗 、信息試驗 等四種;18、對最終產品的評價常用雷達圖進行,它包含 經濟 、美觀、實用 、 道德 、 技術規范 、 創新 、 可持續發展 等七大指標;第五章:19、影響結構的穩定性的主要因素: 重心位置的高低 、 結構與地面接觸所形成的支撐面的大小 、 結構的形狀 ;20、影響結構的強度的主要因素: 結構的形狀 、 使用的材料 、構件之間的連接方式 ;21、結構的類型: 實體結構 ( 外力分布在整個體積中)、 框架結構 (支撐空間而不充滿空間 )、 殼體結構 (外力作用在結構體的表面上);22、經典結構設計的欣賞與評價:從 技術 與 文化 兩個角度進行;第六章:23、小鐵錘的錘頭加工流程圖:下料→ 劃線 →鋸削→銼削→劃螺孔中心線→鉆孔→ 攻絲 →倒角→淬火→電鍍;24、小鐵錘的錘柄加工流程圖:下料→ 磨削圓頭 →板牙套絲→電鍍;第七章:25、系統的五個基本特性: 整體性 、 相關性 、 目的性 、 動態性 、環境適應性 ;26、系統分析的主要原則: 整體性原則 、 科學性原則 、 綜合性原則 ;27、構成系統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1) 至少要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組成系統 ,(2)要素(部分)之間互相聯系、互相作用, 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個整體 ,(3)整體具有的功能是各個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沒有的;第八章:28、控制按人工干預來分: 人工控制 、 自動控制 ,按執行部件來分:機械控制、氣動控制、液壓控制、電子控制;29、控制系統中,將輸出量通過適當的檢測裝置返回到輸入端并與輸入量進行比較的過程,就是 反饋 ;在控制系統中,除輸入量(給定值)以外,引起被控量變化的各種因素稱為 干擾因素 ;30、開環控制系統方框圖:控制量輸入量—→控制器—→執行器——→被控對象——→輸出量閉環控制系統方框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