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通用技術 技術與設計2(蘇教版)第三章 系統與設計監 測 試 題(高級卷)第41中學 孟強北師大天津附中 喬慧泉一、選擇題:(40分,每題5分)1.前人雖不知系統論,但已經不自覺地應用了系統理論。在以下例子里,未能很好地體現系統理論的是( )A.丁謂修復皇宮 B.田忌賽馬C.都江堰水利工程 D.阿斯旺水壩2.趙明同學家所在街道的人行道路在一年內進行了鋪設通訊線路、煤氣管道、下水管道修理三次施工,給市民帶來了生活的不便,這說明對于道路的改造不符合系統設計的( )原則A.整體性原則 B.動態性原則C.綜合性原則 D.人性化設計的原則3.某些情況下,綜合若干方案的優點,會取得意外效果.現代醫學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攻克了許多疑難雜癥.上述例子利用了系統分析中的( ).A.整體性原則 B.科學性原則 C.綜合性原則 D.定量分析方法4.關于系統分析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系統分析是一種科學決策的方法B.系統分析的顯著特點是全面地思考和解決問題C.系統分析是一種經驗決策的方法D.借助于系統分析,可以正確地提出整體目標,恰當地選擇方案、科學地確定行動的方略5.城市公交系統既要強化公共交通的安全,又要縮短車輛行駛的時間,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上述例子利用了系統分析中的( )A.綜合性原則 B.科學性原則C.整體性原則 D.定量分析方法6.系統優化的意義( )A.獲取系統的最佳效益或最佳性能 B.改善系統的環境C.調整系統的結構 D.改變系統的特征7.影響系統優化的因素是指( )A.對系統起著限制作用,并且不能人為調節的因素。B.對系統的目標函數產生顯著影響,并且可以人為調節的因素。C.對系統起著限制作用,并且可以人為調節的因素。D.對系統的目標函數產生顯著影響,并且不能人為調節的因素。8.系統的設計步驟主要包括:①對子系統進行技術設計和評價②對系統進行總體技術設計和評價③將系統分解為若干子系統④確定各子系統的目標、功能及其相互關系。其正確的順序應該是:( )A.②①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二、判斷題:(20分,每空4分)1.“木桶理論”實際上是反映了系統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部分影響整體。( )2.開環控制系統是指在系統的輸出端之間存在反饋回路,輸出量對控制過程產生影響的控制系統。( )3.系統的設計主要應從提高效率、提高質量、節省資源、保證安全等方面明確設計的目標,設計的核心是要依據事物的內在屬性和客觀的變化規律,科學地確定時序和環節。( )4.一堆沙子、鋼筋、水泥等材料簡單的堆放在一起沒什么意義,但如果按照一定的結構形式造成一座橋梁就具有了特定的功能。這個案例主要強調系統的整體性( )5.系統是普遍存在的,我們目前在計算機中廣泛使用的Windows XP系統,最應該屬于自然系統( )三、簡答題(20分,每題10分)1.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在個文學家巴爾扎克做雕塑大受人們的稱贊,特別是對巴爾扎克的一雙手更是贊不決口,羅丹聽到人們的議論后,毫不憂郁地從塑像上坎去了這雙手。請解釋,羅丹這樣做的目的何在,給我們以怎樣的啟示?2.請解釋:班級就是一個系統。四、分析應用題(20分)澳門大橋是一座雙向四車道(中間用欄桿隔離)的現代化大橋,連接了二個島嶼之間的交通,絕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A島,工作在B島,早晨上班時汽車大多數從A島向B島行駛,晚上下班時汽車又大多從B島向A島行駛,結果造成早晨A島到B島,晚上B島到A島的單向交通十分擁擠,澳門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向市民征求意見,最后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的方案被采用了。你如何解決這個單向的交通擁擠問題?請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幾種途徑,并選擇一種最經濟、最有效可行、最容易實現的辦法,運用系統分析方法,分步驟說明你分析思考的過程。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 2.A 3.C 4.C 5.A 6.A 7. B 8.C二、判斷題:1. √ 2.X 3.X 4. √ 5. X三、簡答題略四、分析應用題1.明確問題、設立目標:解決上下班交通擁擠,要求經濟、容易實現、有可行性2.收集資料、制定立案:方案:1)新建一座大橋。2)停用私家車,采用公交車上下班。3)采用活動欄桿,早晨上班A島到B島加寬到三車道,B島到A島縮小為一車道,晚上下班時相反。3.分析計算、評價比較:方案一:新建一座大橋,投資大、工期長、不可行。方案二:采用公交車上下班,能解決交通擁擠,但停用私家車不現實,也不可行。方案三:采用活動欄桿,無需投資,并保持原有交通方式,又能解決交通擁擠,方案可行。4.檢驗核實、作出決策:經反復論證和試行,方案三行之有效,最終采用。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