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技術與設計1 第一章 技術及其性質第二節 技術發明與技術革新廣州市培英中學 肖利華一、教學對象分析學生初學通用技術,在前一節也了解了技術的巨大作用,已經對技術有了一定的興趣,但是對技術沒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對學生來說這節課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二、教學內容分析(一)重點: 理解發明和革新是技術的源泉,區分生活中的發明與革新;(二)難點: 引導學生把技術的發明和革新與生活中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并運用。三、教學目標通過實例使理解發明和革新是技術的源泉,并學會區分生活的發明與革新,同時引導學生把技術的發明和革新與生活中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學會發明與革新的思維并加以運用。四、教學策略案例教學法;頭腦風暴法;講授法。五、教學媒體手機的十五個第一圖文資料六、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教學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1課前回顧 回顧上節課的課后小組活動: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課后以小組為單位收集信息,找出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影響較大的各種技術!(可以上網查找、查閱相關書籍或問親戚朋友)。組長發言時把該組找到的技術寫在黑板上,并對充分準備的小組給予加分。 技術已匯總到小組長處,由小組長代表按通用小組順序在全班發表。 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讓學生更多去關注生活中的技術現象,同時鍛煉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2教師小結 點評組長的發言,并讓學生從黑板上各組的技術中大概選出對人們學習和工作影響最大的十大技術! 學生思考、討論并大概選出對人們學習和工作影響最大的十大技術。 培養學生整理信息和從信息中提煉知識的能力3新課引入 從對人們學習和工作影響最大的十大技術中引出技術的發明和革新。 聽講、思考 技術源于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的技術入手,拉近書本中技術與生活的距離。4知識點結合案例講解 發明——創造發明自然界原來沒有的事物革新——對原有技術進行改進和提高并以洗衣機技術的進步為例解釋發明和革新 瀏覽課本洗衣機技術的進步圖示后聽講 用案例教學法初步解釋發明與革新5討論 你希望洗衣機技術可以繼續怎樣革新呢? 討論和交流 運用頭腦風暴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幫助學生理解革新。6小結 新技術的不斷發明和革新,推動著各種技術及其產品的不斷進步與完善。發明和革新是技術的源泉。 聽講 教師小結7案例教學 以手機發明和革新為例,用學生所熟悉的手機進一步闡述發明和革新的意義手機發展史(前期)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手機的十五個第一第一款進入大陸的GSM手機:愛立信 GH337第一款支持中文輸入手機:摩托羅拉 CD928+第一款折疊手機摩托羅拉 308c第一款內置天線手機:漢諾佳 CH9771第一款三防手機:愛立信 R250 PRO第一款MP3手機:三星 SGH-M188第一款智能手機:愛立信 R380sc第一款WAP手機:諾基亞 7110第一款機卡分離式CDMA手機:摩托羅拉 V8060第一款雙屏翻蓋手機:三星 A288第一款GPRS手機 摩托羅拉 A6288第一款藍牙手機:愛立信 T39mc第一款彩屏手機:愛立信 T68第一款內置拍照手機:諾基亞 7650第一款雙模手機:三星 W109 聽講和看圖 手機經常見到和用到,但學生并不十分了解手機發明和革新的歷史,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吸引學生的眼球,且圖文并茂,使學生的視覺得到很大的沖擊,知識面也得到了擴展。8小結 技術的發展需要不斷地革新和改進 聽講 小結手機的發明和革新,9課后活動 我想給手機設計什么功能 課后小組討論和思考,下節課以小組為單位匯報。 選擇一個較有意思和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讓學生在課后繼續思考和討論并給下一節設計是技術的關鍵作好鋪墊。七、教學評價本節主要講技術發明與技術革新的內容,剛開始上時知識產權的內容也在一個課時上,時間非常得緊,學生接受起來也有點困難,后來的幾個班進行調整,只講技術發明與技術革新的內容,內容剛剛好。同時覺得知識產權的內容可以和后面第5章 設計的交流和評價中第3節設計的保護,即專利的內容結合起來,或把專利的內容調前來講,可能會更具有知識體系的整理性和邏輯性,也更方便學生理解。就本節課的內容,在“頭腦風暴”中鼓勵學生發揮創造能力和想象力,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激發,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學生的思維在沒有任何束縛的情況下盡情地翱翔。接著學生也被手機的發展歷史深深吸引,且圖文并茂,學生感嘆與技術的發明與革新的同時,也理解了發明和革新的特點和意義。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