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做一名優秀的設計師》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時主要內容及地位:本節課選自廣東版教材第二章第一節《做一名優秀的設計師》。主要闡述了優秀設計師應具備的素質及正確思維方式的培養,引導學生逐漸培養自己的技術素養和創造潛能的開發,為以后的學習做好基礎。教學對象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通過前一章的學習,對設計與技術有一定的認識,對設計一樣自己的作品充滿激情,但在設計的要求方面了解的還不了解,因此通過本節的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學習設計的思想和情感基礎,并了解要做一名優秀的設計師應該具備的素質。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優秀設計師應具備的素質以及幾種思維方式的特點。(2)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2、過程與方法:獲取成為優秀設計師所具備的素質,并針對這些應具備的素質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鍛煉自己。3、情感與態度:增強學生創新的精神和勇氣,并養成應用優良思維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成為未來一個優秀設計師。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以及優秀的設計師應具備的素質。難點:靈活運用各種思維方式去解決設計中遇到的難題。教學策略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了教師講授、學生閱讀、討論交流等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展示等教學手段。讓學生自主思考,教師充分引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主動性。通過視頻觀看以及做一些“腦筋急轉彎”等題目,引導學生,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結論。六、教學媒體的選擇多媒體平臺,多媒體課件七、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觀看視頻《2007年十大技術發明》,吸引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設計作品的欲望。人類設計、發明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是天生的嗎?它能否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加以開發和培養?(二)進行新課1、優秀設計師應具備的素質師:大家分三組分別閱讀課本的三個故事,并思考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發?第一組:魯班發明鋸第二組:蝙蝠與雷達第三組:愛迪生發明電燈組織學生閱讀后回答問題。師:請第一組同學們列舉魯班的發明有哪些?(學生自由回答),拓展知識——建筑魯班獎和普利茨克獎。結論:要善于觀察和思考,善于實驗和實踐。請第二組同學回答人類還有哪些領域是向生物和動物的特殊結構和技能學習的?從蝙蝠和雷達的故事中得到的啟發有哪些?結論:要想發現問題或設計新的東西,要有興趣和好奇心,豐富的想象力去進行大膽的猜測和假設……請第三組同學回答偉大發明家愛迪生的發明你了解的有哪些?結論:“天長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一分的靈感”。討論:除了剛才我們說的優良品質,要成為一名優秀設計師還應具備哪些優秀素質?并利用實例說明。總結:優秀設計師應具備的一些素質:合作和團隊精神,廣闊的國內外視野,始終不滿足現狀,批判性地思考有高遠的志向,不迷信權威……2、正確思維方式的培養師:我們要在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那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養成怎么樣良好的思維方式呢?教材中列舉了很多的思維方式,請重點看定勢思維,逆向思維的定義以及他們各有什么樣的特點”請在書上劃出。(自主學習)討論:(1)、請同學們根據日常生活體會,想一想普通的傘有哪些地方曾讓你感到不便?你還希望傘有什么功能?請運用發散思維的方式來思考(2)、觀看視頻《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片段,分析諸葛亮運用了什么思維方式?司馬懿運用了什么思維方式?(3)、腦筋急轉彎:提問一個同學,分別問以下三個問題:1、兩個數字1所能組成的最大數字是多少?2、三個數字1所能組成的最大數字是多少?3、那么四個數字1所能組成的最大數字又是多少?由視頻和腦筋急轉彎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定勢思維帶來的危害,以及在生活中合理的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對我們解決問題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結論:有些思維方式對我們發明設計是很有益的,而有些思維方式卻比利于我們發明創造,所以,現在,我們應多培養應用有益的思維方式。(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要做一個優秀設計師所要具備的素質和運用優良的思維方式,希望同學們在學到這些知識后,能夠應用到今后的生活、學習中,并能夠發明創造出各種小發明,將來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師。(四)作業你日常使用最多的是哪一種思維方式?舉例說明。試提出今后自己克服定勢思維,培養優良思維方法的措施。八、教學評價設計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于懷疑和科學批判,營造活躍、輕松的學習氛圍,充分利用課程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聲情并茂,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很好的解決了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九、教學反思1、得:教學過程問題創設從學生的身邊尋找案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尤其是這種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了腦筋急轉彎等問題,讓學生親身體驗了定勢思維帶來的負面影響,讓他們更加充分的認識到了多種思維方式并用的優點,以及在討論過程中無形的培養了一種團隊精神。2、失教學中過高的高估了學生的預習率,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的啟發學生跳出課本的限制,去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其次,問題設計應該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能從自身體會出發。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