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理會考知識點匯總地球與地圖1.地球的運動分自轉和公轉。(1)地球自轉中心:地軸,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天。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是:晝夜交替、時差。(2)地球公轉中心:太阻,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大約是一年。公轉產生的地理意義是:季節的變化和五帶的劃分。2經線緯線(1)緯線:以赤道(Q°緯線)為界把地球分為南緯(用S表示)和北緯(用N表示),分為南半球和北半球。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2)經線:以0經線(又稱為“本初子午線”)為界把地球分為東經(用E表示)和西經(用W表示),而劃分東半球和西半球的界限是以20°W和160E。(3經線形狀為半圓,長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緯線形狀是圓(極點除外),長度是赤道向兩極遞減,指示東西方向3五帶中,終年炎熱的是熱帶,四季變化最明顯的地區是北溫帶和南溫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北寒帶和南寒帶,南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4特殊的經緯線:赤道(即0°緯線):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南北半球的分界線。0°經線:東、西經的分界線。20°W,160°E:東西半球分界線。北回歸線(23.5N):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太陽直射點的最北界限。南回歸線(235°S):熱帶和南溫帶的分界線,太陽直射點的最南界限。北極圈665°N):北溫帶和北寒帶的分界線,北極圈以北有極晝極夜現象。南極圈(665°S):南溫帶和南寒帶的分界線,南極圈以南有極晝極夜現象。我們把不同的緯度地帶,劃分成低緯度地區(0°—309)、中緯度地區(30°60°)和高緯度地區(60°—90°5地圖上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地圖的語言6在地圖上辨認方向:1)通常情況下,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辨認方向。2)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通過指向標來辨認方向,指向標指示北方。3)在有經緯網地圖上,根據經緯線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7地圖上的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比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個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圖幅大小相近:比例尺越大,地圖表示的范圍越小,表示的內容越詳細;反之,則相反。8.在地圖上,用等高線表示地面的高度。地形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在一副地形圖上,有山頂、鞍部、陡崖、山脊和山谷五種山體部位。世界地理部分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鳥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十運河。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自令海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