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木工工藝》教學設計廣州第四中學通用技術科組(黃文忠、溫佩丁、王利民) 2009年12月1日一、設計思路木工加工是《技術與設計1》中《設計的實現——制作》一章里第一節 《工藝》的一個實踐性內容。設計這一內容的意圖是通過開設實踐課程,讓學生親自體會一些常用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二、教材分析選用的教材是廣東版第二版。該內容是本節書里面的一個實踐活動,版幅不多,但有必要開設,根據《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意圖,這一章主要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設計制作能力,而工具的使用不能單憑理論知識就可以學懂,而且沒有初步的掌握不利于以后開設更高要求的整體設計。教材內容少,說明了教材給與學校開設內容的靈活性,可以根據學校的資源合理安排實踐內容。三、學情分析在日常與學生交談當中,理解到這年級絕大部分學生以往沒有接觸過木工工藝的知識,而木工工藝加工從技術難度,安全性,成本等方面來說都是比其他加工更有優勢。因此我們選擇《制作一張簡易木凳子》進行實踐活動。由于課程實踐只有40分鐘,我們備課組打算用10分鐘時間講解和演示制作中各種工具的技巧,25分鐘供學生進行制作,5分鐘總結和評價。考慮到器材和空間的問題,學生制作以分工形式進行。四、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認識一些常用的木工加工工具;②掌握板鋸、銼刀、鑿子、錘子的使用技巧。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觀察老師的演示,認識各種工具使用時候的難點和技巧;②通過制作簡易木凳的過程中,學會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并體會板鋸、銼刀、鑿子、錘子等工具使用的方法。③嘗試對制作出來的簡易木凳經行初步的評價,培養審美標準。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親身體會每一樣設計來之不易,養成珍惜財務的品德;②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養承擔分工責任的團隊意識;③鍛煉實踐的意志,養成精益求精的精神;五、教學重點與難點1. 教學重點:掌握各種工具的使用技巧。2. 教學難點:A. 掌握各種工具的使用技巧。B. 合理分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六、教學策略在本課的教學中,將采用主導——主體的設計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把握技術要領,及時思考、分析、提煉、評價。1.在教學中為了增加學生的趣味,以制作簡易木凳作為主線,以任務形式為考察點,增加學生的使命感。2.教師切實的去創造環境,“制作簡易木凳”能調動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能力,如:思考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親身體會技術,使學生初步掌握簡單木工加工技巧。七、教學資源1.魯班鎖組裝視頻2.器材:魯班鎖(1套)、手板鋸(16把)、框架鋸(1把)、木工鑿子(16個)、羊角錘子(16個)、刨子(1個)、木工鉛筆(16支)、斧頭(1把)、雕刻刀(1把)、木工銼(8個)、30cm直尺(8把)、1cmX21cmX21cm三合板木板(8塊)、1cmX21cmX20cm三合板木板(8塊)、急救箱(1個) 八、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①展示一些精美的木制建筑和物品(土木建筑、家私、禮盒等)②【演示實驗】:神奇的魯班鎖傳說春秋時代魯國工匠魯班為了測試兒子是否聰明,用6根木條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兒子拆開.兒子忙碌了一夜,終于拆開了.這種玩具后人就稱作魯班鎖.其實這只是一種傳說.它起源于中國古代建筑中首創的榫(sǔn)卯(mǎo)結構.所以,孔明鎖亦稱魯班鎖、別悶棍、六子聯方、莫奈何、難人木等。利用魯班鎖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木工工藝的博大精深,上至瓊樓玉宇,下至孩童玩意。來引出學生的自豪感以及對學習木工技術的興趣。但不能讓學生對魯班鎖的興趣大于后面的內容,造成喧賓奪主的后果。考慮這點不給與學生拼魯班鎖的時間,只提供魯班鎖的拼法。老師可以堂上純熟地演示一次或播放3D視頻。可以提起“隼卯”這種工藝,因為制作木凳的時候也用到。 2.木工工具介紹這環節主要是介紹一些常用的木工工具,建議用對比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識別。介紹的過程中以實物結合PPT的結構或使用的圖片幫助學生了解各工具的功能。①斧頭——大開大合,對木料進行粗加工時使用。②刨子——對木料表面進行刨直、削薄、出光、作平物面的處理。(在課件圖注明:刨身(刨堂、槽口)、刨鐵(刨口)和枕子等部分組成。)③鋸子——切割木料使用的工具框架鋸——中國傳統的木鋸,齒紋不對稱,外平內斜手板鋸——對稱齒紋臺鋸——電動木鋸曲線鋸——手持式電動木鋸堂上練習使用的是板鋸。④厚身刀——切削木料時使用⑤雕刻刀——雕刻木料時使用⑥鑿子——開槽、開眼時使用⑦羊角錘子——上釘子時使用⑧木工銼——對木料邊緣去棱時使用 3.制作簡易木凳①明確實踐任務(這部分課前發放學案,預先讓學生清楚今天的任務)課堂上老師只需要提出實踐流程和評分要求。實踐流程:1)一名同學根據圖樣用鉛筆畫出木件的板樣;2)兩名同學負責把板鋸開;3)兩名同學負責鑿榫槽;4)兩名同學負責釘接木件;5)一名同學負責邊緣的修整。評分要求:1)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制作20分2)釘板子的位置準確20分3)凳子的穩定性強30分4)凳子邊緣平整10分5)使用工具恰當,不出現意外10分6)整理工具10分 ②示范制作過程中工具的使用要領(7分鐘)1)鋸子使用技巧:把木板用腳固定在凳子上,先輕移開出切割口,保持鋸面與板的角度不大于15°,然后前后均勻抽拉,按照習慣前推用力,后拉輕放。手不要晃動,保持沿線切割。到了末端以慢速切割,鋸面與板面的角度可以大點。榫口深度為木件寬度的一半,榫口寬度略小于木件厚度。2)鑿子使用技巧:鑿子開斷口是兩邊對半開;3)錘子使用技巧:先輕錘把握下錘子的位置;3)釘釘子技巧:蘭花指的手勢抓釘。釘釘子的位置可以先在凳面上標記,先把釘子平齊釘進凳面然后再加固。 這里要提醒學生們,鋸木板是在室外進行的,鋸木板別過快,有足夠時間的。如發現問題馬上找老師。 ③學生制作木凳這過程老師必須時刻留意學生的操作過程,及時糾正使用過程中,存在危險的動作。 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1)鋸子的角度不當,造成切割困難;2)再次放鋸時,容易出現偏離切割線的情況;3)釘釘子的手法不當,容易把釘子釘歪;4)兩塊底座的榫槽的深度不對應,造成底座不穩; ④整理工具 4.小結①指出這堂課學生使用工具的常犯的錯誤②展示完成的較好的學生木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