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汽車駕駛與保養——汽車的誕生教學目標:——了解世界汽車發展的簡要歷史——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簡況暢游百年汽車歷史發展長河 - 視頻 - 酷6視頻 - 在線觀看 - 汽車 新聞.flv從猴進化成的人類,作為一種高級動物,被賦予了非凡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所謂“吃穿住行”四件大事,人們對“行“的思考一直貫穿人類歷史的始終。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代就學會了養牛喂馬,繼而使牛馬成為運輸、代步和打仗的工具。1.汽車的遠祖在原始社會,人們發明了一種簡單的工具,將圓木置于重物的下面,然后拖著走,重物即可由一個地方移到另外一個地方。這被稱作為早期的木輪運輸。后來人們發現用直徑大的木輪運輸速度較快,于是木輪的直徑越來越大,逐漸演變為帶軸的輪子,這便形成了最早的車輪雛形。車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首先發明的。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車,也是在我們祖先靈巧的雙手和智慧的開拓下,最早駛上了歷史的舞臺。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有黃帝造車之說,故黃帝又號稱軒轅氏。軒是古代一種有圍棚的車,轅是車的基本構件。所以車輛應當是黃帝首先發明的。三國時期馬鈞——指南車漢末魏晉時期——鼓車中國古代發明2指南車計程車風力車.flv商代——兩輪車周武王滅商后大封諸侯,又接受周公的建議,開鑿道路,制造車輛,發展交通。西周的車輛有了重大改革。《說文》上說,商代有三匹馬拉的車,謂之驂;周人增加了一匹,謂之駟。河南浚縣周墓出土“馬車12輛”,馬骨竟為72架,說明已有六匹馬拉的車。特別是到春秋戰國時期,車輛制造業有了更快的發展。周代春秋戰國時期——馬拉戰車先秦時代的車總的說來分為“小車”、“大車”兩大類。駕馬、車箱小的叫“小車”,也叫輕車。駕牛、車箱大的叫“大車”。小車除貴族出行乘坐外,主要用于戰爭。戰國時,由于車戰的發達,戰車的多少成為一個國家強弱的標志,有所謂“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的說法。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實行了“車同軌”,對車輛制造的技術和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秦始皇五次大規模巡游,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秦代人對馬車似乎有著特殊深厚的感情,至今我們還可以從秦朝留下的兵馬俑中,可以看到當時的戰車的實物,看到與真人真物幾乎等高的人物與馬匹形象。從1974年開始發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已出土武士俑800多個,木質戰車18輛,陶馬100多匹,青銅兵器、車馬器共計9000余件。如按兵馬排列形式復原,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個,戰車100多輛,戰馬1000多匹。兵馬俑龐大的陣容,形象地展現出秦軍的兵種編列和武器車輛等情況。到了漢朝,車子有了很大發展和變化,單轅車逐漸減少,雙轅車有了大發展,車的種類增多,且主要用于載人裝貨,而不是戰場了。根據歷史記載,諸葛亮北伐時,蒲元創造“木牛”為軍隊運送糧草。許多學者認為當時的“木牛”,就是一種特殊的獨輪車。唐宋以后,車輛的制造技術也有所進步。南北朝時出現了12頭牛駕駛的大型車輛。當時還出現了磨車。磨車上裝有石磨,車行磨動,行10里磨10斛。16世紀歐洲——雙軸四輪馬車2.汽車發明家時代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隨著生產力大幅度地增長,要求用于交通運輸的工具也要有相應的發展。是誰尊定了現代汽車的雛形 ?卡爾·本次亨利·福特卡爾·本茨1886年在德國造出了現代汽車的雛形 。卡爾·本次亨利·福特亨利·福特則用流水線生產使得汽車這個“鋼鐵怪物”廣為人知。他發明的單缸四沖汽油發動機、電點火、化油器等獨創技術,一舉奠定了汽車設計基調,即使現在的汽車也跳不出這個框框;而且,卡爾·本茨當時還申請了專利,不僅為他贏得了“汽車之父”的美譽,同時豐厚的專利費還保證了他的后半生衣食無憂。卡爾·本茨以其名字命名的汽車,在我國俗成譯為“奔馳”。1月29日被認為是世界汽車誕生日1888年9月,卡爾·本次將這輛車在慕尼黑的機械展覽會上展出時,所有人都為之震驚。當時報紙上寫道:“星期六下午,人們懷著驚奇的目光看到一輛三輪馬車在大街上行走,前面沒有馬,也沒有轅桿,車上只有一個男人,馬車在自己行走”。慈禧——“維洛牌轎車”卡爾·本茨是“尊定了現代汽車的雛形 ”。卡爾·本次亨利·福特亨利·福特則是“推動了汽車的大眾化”。在全世界,"汽車之父"只有卡爾·本茨一人,同樣,享有"汽車大王"之美譽的也只有亨利·福特一人,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他將人類社會帶入了汽車時代。亨利·福特福特T型車——世紀之車從某種意義上說,誕生于上世紀早期的福特T型車不僅僅只是一個鋼鐵、橡膠、木材和玻璃的組合體,與同期誕生的其它事物相比,它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傳奇,是一種代表了北美自由開放的的社會文化。在德國大眾公司的“甲克蟲”誕生之前,福特T型車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眾車”。福特T型車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使得大多數的普通人們都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汽車。這樣,人們的旅行就從馬車時代一下子跨越到了機器時代,無論是旅行的距離還是旅行的舒適程度都比以前有了巨大的進步。1903年到1908年之間,亨利.福特和他的工程師們研制了19款不同的汽車,并按字母順序將它命先名為A型車到S型車,其中有一些只是試驗性車型,從未向公眾推出。這些汽車最終成了T型車的技術基礎。T型車于1908年10月1日推出,很快就令千百萬美國人著迷。T型車不僅為人們提供了遠距離旅行的可能和更多的機遇且價格也很合理,最初售價850美元。隨著設計和生產地不斷改進,最終降到了26O美元。——1908年,T型車的產量達到10660輛,創下了汽車行業的紀錄。——1921年,T型車的產量已占世界汽車總產量的56.6%。進入90年代以來,轎車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買私家車就像70年代的“四大件”、80年代的家用電器一樣成為眾多家庭追求的目標,而這在20年前是無法想象的。這說明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時也反映出民族汽車工業的巨大進步。更令人感慨的是,我們是在經歷了一段漫長曲折的歷程之后才迎來了這一天。在新中國50年大慶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回顧一下“中國轎車”工業的發展歷程。50年代中國轎車呱呱墜地新中國剛一成立就決定發展自己的汽車工業,1953年第一汽車制造廠破土動工,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建設自己的汽車廠,毛澤東主席為奠基儀式親自題寫了“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紀念”。1956年我國生產的第一輛汽車下線,毛主席又親自為其命名———解放,對于當時工業整體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國人來說,這確實是一次經濟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國汽車史上令人難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車制造廠試制成功東風牌轎車,送往北京向黨的八大”獻禮,這是中國自制的第一部轎車,——6月,北京第一汽車廠附件廠試制成功井岡山牌轎車,同時工廠更名為北京汽車制造廠。——8月一汽又設計試制成功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9月上海汽車配件廠(后更名為上海汽車廠)試制成功第一輛鳳凰牌轎車。在大躍進的年代,這幾輛稚嫩的國產轎車確實讓全國人民歡欣鼓舞了一陣子。60—70年代光榮與遺憾1962年6月周恩來總理到一汽視察,試坐了一輛紅旗。年底,他通知一汽將這輛車速送北京,專門用來接待錫蘭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這是紅旗第一次承擔接待外國高級貴賓的任務。1964年,紅旗轎車正式被國家制定為禮賓用車。80—90年代轎車夢漸圓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對轎車的需求越來越強,我國落后的轎車工業根本無法滿足這種需求。一時間,外國轎車洪水般涌入我國。1984年至1987年,我國進口轎車64萬輛,耗資266億元。為了迅速提高中國轎車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我國汽車工業開始走上與國外汽車企業合作、引進消化外國先進技術的發展道路。巧排隊列:24個人排成6列,要求每5個人為—列,請問該怎么排列好呢 思維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