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設計中的人機關系》(第一課時)說 課 稿 ——文昌中學 詹虹一、教材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技術與設計1》(蘇教版)第二章《技術世界中的設計》中的第二節內容。是學生學習了第一章技術的有關知識,以及第二章技術與設計的關系和設計的基本概念以后的進一步延續,對學生今后學習“設計的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有著重要的指導性作用,是全書的基礎性內容之一。二、學生情況分析現今高中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有意注意、有意識記、有意想象占有極大的優勢,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但對書本的知識有可能理解得不深刻。因此,教師應該具有針對性的創設一些豐富多樣的情境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親自參與活動,從中獲取一些直接的經驗,加深對間接知識的理解,培養自己綜合運用知識,主動探索新知識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素養。三、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和新課標要求確立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⑴知識與技能:1、了解人機關系的含義。2、知道人機關系在設計中要實現的目標和權衡的思想方法。⑵過程與方法:1、通過舉例分析和討論,學會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人機關系進行設計分析的方法。2、通過學習,形成技術設計應“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科學地對待技術設計的態度。2、通過學習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形成關愛他人的積極情感。3、培養“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技術價值觀。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熟悉人機關系在設計中要實現的目標,形成人為本”為核心的設計理念。難點:人機關系的具體分析和應用五、教法和教學策略本節書從理論上講內容較為簡單,學生理解也不難,為了使學生逐步建立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事物場景來設計教學情景,激發其興趣,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準備了不少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圖片和錄象,利用媒體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最后動手改造收納桶,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教學中有意識地創設課堂教學情境,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和學生的感受與體驗,讓學生主動自然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有利于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六、教學過程第1課時:一、情景引入首先,以一則腦筋急轉彎題目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想進一步探究設計中的人機關系。再以一段視頻讓學生思考,即能產生視覺上的沖擊,又能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自主構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二、新課學習由設計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引出人機關系的重要性。從而進入人機關系的學習。首先,讓學生了解“人機關系”的含義: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與身邊物品發生聯系。當我們使用這些物品時,物品就與人產生了一種相互的關系,這種相互的關系就稱為人機關系。“人機關系”中:人——指物品使用者;機——指物品。使學生對“人機關系”的相關知識形成一個相對具體的認識。以人與椅子的各個部位構成的人機關系進行分析,引出人機關系中的復雜關系。再通過一個案例,結合圖片,讓學生找出這些椅子設計不合理的地方?這些產品如果長期使用,會照成什么影響?從而引出人機關系中健康的目標。再由實現健康目標的設計——“創想學習桌”得出,這個產品的設計除了實現健康目標,還實現了舒適的目標。以電腦包的肩帶為例,讓學生親自感受細小的電腦包長期背會感覺不舒服,這個設計不夠人性化。再以小刀刀柄設計為例,得出刀柄的設計除了舒適以外,還具有保護人的安全的作用。最后用一個活動——“大力水手”生動有趣的引出高效的目標,并分析要實現高效目標應考慮哪些人機關系。通過幾個環環相扣的案例,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還準備了不少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圖片和案例,利用媒體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掌握人機關系的四個目標。回顧視頻,前后呼應,鞏固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三、鞏固知識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最后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掌握了理論知識再動手做,通過改造不合理的產品,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樹立以人為本的設計核心理念,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四、評價小結評價學生作品,教師引導互評,教師再進行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