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設計中的人機關系》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設計中的人機關系》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同步學案
第七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
第四節 重力勢能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會用重力勢能的定義進行計算.
2.理解重力勢能的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3.知道重力勢能的相對性.
4.了解彈性勢能.
二、能力目標
1.根據功和能的關系,推導出重力勢能的表達式.
2.學會從功和能的關系上解釋和分析物理形象.
三、德育目標
滲透從對生活中有關物理現象的觀察,得到物理結論的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探索自然規律的興趣.
【學習重點】
重力勢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體重力勢能改變的關系.
【學習難點】
重力勢能的系統性和相對性
【學習課時】
1課時
【探究學習】
用投影片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會用重力勢能的定義式進行計算.
2.理解重力勢能的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3.知道重力勢能的相對性.
4.了解彈性勢能.
學習目標完成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打樁機的重錘從高處落下時,可以把水泥樁打進地里,為什么
學生:因為重錘具有重力勢能.
教師:那么什么是重力勢能
學生: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
演示實驗:
在一個透明的玻璃容器內裝上沙子.
實驗一:用一個鐵球從不同高度釋放,觀察鐵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
實驗二:用大小不同的兩個鐵球從同一高度釋放,觀察鐵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
學生回答觀察到的現象:
在實驗一中,鐵球的釋放高度越大,鐵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越大.
在實驗二中,質量大的鐵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大.
教師:通過上述演示,我們可以定性得到:重力勢能跟物體的質量和高度都有關系,且物體的質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就越大.
引入:那么,怎樣定量地表示重力勢能呢
板書課題:重力勢能
二、新課教學
(一)重力勢能
1.教師舉例
把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豎直向上拋出,在它上升和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分別做什么功 重力勢能如何變化
學生:上升過程中,物體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做負功).物體的重力勢能增大.
下落過程中,重力做正功,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小.
教師:前邊我們學過了功和能之間的關系,我們知道力對物體做了多少功,物體的能量就將變化多少,那么同學們認為重力所做的功與物體重力勢能的變化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的變化.
2.上邊我們定性分析了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的變化,下邊我們再來分析一個例子:
①用投影片出示問題:
質量為m的物體從高度為h1的A點下落到高度為h2的B點,重力所做的功為多少
②學生求解得到:
重力所做的功為:WG=mgΔh=mg(h1-h2)
③教師:前邊我們結合功和能的關系分析得到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的變化,而我們經過推導又得到重力所做的功等于mgh這個量的變化,所以在物理學中就用mgh這個式子來表示物體的重力勢能.
板書:EP=mgh
EP物體的重力勢能焦(J)
m→物體的質量千克(kg)
g→重力加速度→(米每二次方秒)s2/m
h→物體的高度→米(m)
④推導重力勢能的單位:
∵1kg·m/s2·m=1N·m=1J
∴重力勢能的單位是焦耳,并把上述板書補充完整.
⑤重力勢能是標量
3.據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之間的關系進行討論:
①教師:我們用來表示物體在初位置的重力勢能,用來表示物體在末位置的重力勢能,則
②學生討論得到:
當物體由高處運動到低處時,h1>h2,WG>0 ∴
當物體由低處運動到高處時,h1<h2,WG<0 ∴
③教師總結:重力做正功時,重力勢能減少,減少的重力勢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物體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做負功)時,重力勢能增加,增加的重力勢能等于物體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4.討論:如圖所示,物體從高為h1處運動到高為h2處,運動的路徑有無數條,討論在這些運動過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否相同.
學生: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因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而重力勢能的減少量mg(h1-h2)是一定的.
教師:由此得到:重力所做的功只跟物體初位置的高度h1和末位置的高度h2有關,跟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
(二)重力勢能的相對性
教師:有一個物體放在三樓頂,每層樓高h,則該物體的重力勢能為多大
學生:3mgh;mgh;2mgh.
教師:同一個物體的重力勢能,為什么會有三個不同的值呢
學生:是由于所選高度的起點不同而造成的.
教師:我們把所選高度的起點處的平面叫參考平面,第一位同學以一樓地面為參考水平面得到物體的重力勢能為3mgh,第二位同學是以三樓地面為參考平面,則物體的重力勢能為mgh,同理第三位同學是以二樓地面作為參考平面,得到的重力勢能為2mgh.
板書:①參考平面的選取是任意的.
②選取不同的參考平面,物體的重力勢能的數值是不同的.
③通常選地面為參考平面.
(三)彈性勢能
1.演示
裝置如圖所示:將一彈簧壓縮不同程度:觀察現象.
取一個硬彈簧,一個軟彈簧,分別把它們壓縮相同程度,觀察現象.
2.學生敘述實驗現象
實驗一中:當彈簧壓縮程度越大時,彈簧把木塊推的越遠.
實驗二中:兩根等長的軟、硬彈簧,壓縮相同程度時,硬彈簧把木塊彈出的遠.
3.上述實驗中,彈簧被壓縮時,要發生形變,在恢復原狀時能夠對木塊做功,我們說彈簧具有能,這種能叫彈性勢能.
板書:發生形變的物體,在恢復原狀時能夠對外做功,因而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做彈性勢能.
4.教師:同學們能舉幾個物體具有彈性勢能的例子嗎
學生:卷緊的發條,被拉伸或壓縮的彈簧,拉彎的弓、擊球時的網球拍或羽毛球拍、撐桿跳高時的撐桿等.
5.教師分析上述各例中彈性勢能和形變程度之間的關系,學生總結得到:
形變程度越大,彈性勢能也越大.
6.教師:到現在為止,我們已學習了兩種勢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對于重力勢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體的相對位置決定,對于彈性勢能,其大小由形變程度決定,而形變程度不同,發生形變的物體的各部分相對位置也會發生變化,得到:
①勢能也叫位能.
②勢能具有系統性:重力勢能是物體和地球組成的系統共有的,彈性勢能是物體的
各部分所共有的.
三、鞏固練習
用投影片出示思考題:
1.關于重力做功和物體的重力勢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重力對物體做正功時,物體的重力勢能一定減少
B.物體克服重力做功時,物體的重力勢能一定增加
C.地球上任何一個物體的重力勢能都有一個確定值
D.重力做功的多少與參考平面的選取無關
2.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為50 J,則
A.重力做功為50 J
B.物體的重力勢能一定增加50 J?
C.物體的動能一定減少50 J
D.重力做了50 J的負功
3.以40 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物體,經過t秒后,物體的重力勢能是動能的3倍,g=10 m/s2,則t的大小為
A.2秒 B.3秒 C.4秒 D.5秒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
1.勢能由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由它們的相對位置而決定.
2.勢能是標量,單位是焦耳.
3.重力對物體所做的功與物體的運動路徑無關,只跟物體運動的始、末位置有關,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始、末位置的重力勢能之差.
4.重力勢能是地球和地面上的物體共同具有的,一個物體的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參考平面的選取有關.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同步試題
第七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
第四節 重力勢能
【試題評價】
1.關于重力勢能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勢能是一個定值
B.當重力對物體做正功時,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少
  C.放在地面上的物體,它的重力勢能一定等于0
D.重力勢能是物體和地球共有的,而不是物體單獨具有的
2.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重力勢能大的物體,離地面高度大;
B.重力勢能大的物體,所受重力一定大;
  C.重力勢能大的物體,質量不一定大;
D.重力勢能大的物體,速度不一定大。
3.質量相同的實心木球和銅球,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則它們的重力勢能是:
  A.木球大; B.銅球大; C.一樣大; D.不能比較。
4.以下敘述中正確的是:
  A.重力對物體做功越多,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少; 
B.物體克服重力做功越多,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少;
  C.重力對物體不做功,物體的重力勢能一定為零;
 D.物體沒克服重力做功,物體的重力勢能不一定為零。
5. 如圖2-4-2所示,桌面離地高為h,質量為m的小球從離桌面高為H處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假設桌面為零勢能的參考平面,則小球在圖示位置處的重力勢能 ( )
A、mgh B、mgH
C、mg(H+h) D、mg(H-h)
6.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克服重力做功50J,則( )
A.重力做功為50J B.物體的重力勢能一定增加50J
C.物體的重力勢能一定減小50J D.重力做功為-50J
7.用起重機將質量為m的物體勻速地吊起一段距離,那么作用在物體上各力的做功情況應該是下面的哪種說法
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負功,合力做功為零
B.重力做負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C.重力做負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功為零
D.重力不做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8.井深8m,井上支架高為2m,在支架上用一根3m長的繩子系住一個重100N的物體,則物體的重力勢能是(以地面為參考平面)( )
A.100J B.700J C.-100J D.無法確定
9.甲、乙兩物體,,從很高的同一處自由下落2s,重力做功之比________,對地面的重力勢能之比________.
10.如圖2-4-3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放于水平面上,物體上豎直固定一長度為l、勁度系數為h的輕質彈簧,現用手拉住彈簧上端P緩慢向上提,使物體離開地面上升一段距離在這一過程中,若P端上移的距離為H,求物體重力勢能的增加量.
答案
1.BD 2.CD 3.A 4.AD 5.B 6.BD 7.C 8.C 9.5:1,5:1 10.
【錯題集錦】
題號 錯誤原因 對錯誤的認識 更正方法
2-4-2
2-4-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县| 嘉鱼县| 西平县| 清涧县| 含山县| 东兰县| 黑河市| 聊城市| 宁波市| 三门县| 建昌县| 平潭县| 静宁县| 米脂县| 苏州市| 板桥市| 文登市| 镇雄县| 阳原县| 松江区| 博罗县| 金堂县| 万山特区| 南昌县| 阜南县| 仙游县| 凌海市| 胶州市| 巴彦县| 北宁市| 白银市| 龙陵县| 毕节市| 京山县| 广灵县| 德兴市| 南城县| 安徽省| 桐庐县| 抚松县| 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