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簡單結構的設計案例——簡易相片架的設計浙江奉化中學 楊海贊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蘇教版《技術與設計2》第一章第三節第二教時的內容。在學習了上冊的相關內容及上一節‘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的基礎上,本節課以簡易相片架的設計作為學習載體,通過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結構設計中應考慮的各種主要因素,同時通過設計、制作來檢驗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結構設計是技術設計的一部分,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方案的多元性和創新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詳細地分析設計中的各個步驟和環節,重點突出方案構思的重要性與設計的創新性。通過學生動手實踐,親歷簡易相片架設計過程,以加深對結構設計方法的理解與體會。二、學情分析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對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已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能夠對一些簡單的結構設計進行分析,但獨立設計能力尚欠缺,設計思想、方法與設計技巧無法流暢地體現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熟悉的案例討論、實物演示和動手實踐等活動,明確設計目的,仔細分析結構的功能,懂得設計的一般方法。同時,通過對不同方案的比較、權衡,正確地把握主要因素。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簡易相片架設計分析,熟悉設計的一般過程。掌握簡單結構的設計,并繪制草圖,做出模型或原型。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相片架的設計過程和方法的探究及學生自主設計并制作簡易相片架,提高學生的分析、設計、動手、評價等多種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細致、創新的工作態度,保持對技術的親近感和持久的興趣;加深對技術文化的理解。四、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綜合理解所學的知識,并運用到結構設計中;教學難點:設計方案的形成,并對其進行優化。五、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通過案例分析、實物展示、多媒體課件演示等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設計的過程。通過學生動手繪制草圖,設計相片架方案、討論修改方案,分組動手制作體驗設計過程,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六、課前準備蘋果去芯分離器、相片架的圖片、各種尺寸的照片、各種相片架實物、玻璃珠飾物、自制木質榫接結構演示教具,制作材料、制作工具30套(2人一組)。七、教學過程導入:教師邊出示蘋果去芯分離器邊問:大家認識這種結構嗎?學生回答:……教師邊動手分離蘋果邊講述:這是一個蘋果去芯分離器,只要把蘋果放置在平板上,用力向下壓,就能簡單的分成8份,蘋果芯能輕松分離出來,也不用擔心客人吃不下大個的蘋果。小小的一個結構設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教師邊展示實物邊講述:再來看看這些塑料珠和尼龍線,可以設計制作成各種結構,如相片架、青蛙等。其中買青蛙結構材料只需三元錢,向店家買成品要二十元錢,可見設計制作的經濟價值。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簡易相片架。相片架的設計分析相片架的設計要考慮人、物、環境三個方面,要遵循設計的一般原則。教師邊出示不同的相片架圖片邊講述:不同年齡段的人喜歡不同的相片架,請同學根據圖示說說兒童、中學生、上班族、老年人分別喜歡哪個相片架。學生討論:兒童喜歡的……中學生喜歡的……(你為什么喜歡這款相片架?時尚前衛、追求個性)上班族喜歡的……老年人喜歡的……教師邊展示相框草圖邊講述:如要設計老年人用的相框,一般選用木質材料,長方形的結構。為了能較長時間的保存,結構穩固性要好,相框構件之間的連接可以采用榫接,要有透明的玻璃面板,還要有后襯板。支架式的要注意后襯板與支架的連接,活動支撐桿與連接塊相連,連接塊與后襯板可用502膠,也可用鉸連接(合頁等)、插接(鉆個孔直接插入)、螺絲連接(先固定螺帽,再將螺絲擰入)等多種方法。為了表示對長輩的尊重,通常把相片架漆成深色。作為正規的相框應滿足設計規范,相框尺寸要求要根據相片的大小。出示5寸、7寸、10寸相片。幾寸相片中的寸是指英寸,1英寸=2.54厘米,10英寸就是10×8英寸=25.4×20.3厘米。教師邊出示一些相片架圖片邊講述:環境不同設計的相片架也不同,請同學考慮圖中相片架是否與環境相適應?學生回答:……適用于墻壁轉角;……適用于懸掛在客廳墻上的;……適用于擺放在辦公桌上。教師邊出示相片架圖片邊講述:另外還要考慮到環境的色調。學生回答:,溫馨臥室中的相片架是暖色調的,而會議室中的相片架是冷色調的。教師提問:再請同學們思考歸納物——相片架設計具體要考慮哪些因素?學生回答:材料、結構造型、連接方式、功能、擺放方式……出示樹狀示意圖,詳細說明各個因素:材料:木、竹、金屬、塑料、紙……結構造型:幾何形狀、自行車式、筆筒式、心形……連接方式(學生回答各種連接方式后,演示各種不同相框半成品連接方式):榫接、插接、焊接、鉚接、釘接、膠接(用什么膠水?假如是用泡沫塑料設計制作相框,能用502瞬間膠嗎?)功能:放相片,還有許多輔助功能(如插筆、放電子表等)。擺放方式:支架式、懸掛式等。還有穩定性、強度、顏色、美觀……例如設計一個中學生書桌上擺放的,用玻璃設計制作成的長方形支架式的相片架。采用整體成型,是注塑工藝,屬于無切削的加工工藝,批量生產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但中學生由于受到加工設備和技術水平的制約,無法進行設計制作。(用多媒體展示這一結構)。過渡:為了拓展大家的設計思路,我們來看看別人設計的一些相片架。教師展示不同材料的相片架圖片,并對實物進行分析、比較、權衡。展示各種圖片;實物分析、比較、權衡:Ⅰ、教師出示密度板相片架并分析:釘接,后襯板是一塊硬紙板,支架是后襯板的一部分,放平后還可以懸掛。后襯板的設計比較巧妙,而且中學生完全有能力設計制作。Ⅱ、讓學生出示金屬絲相片架并分析:鐵絲、自行車造型、焊接,兒童、中學生喜歡。由于受到焊接工具和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們今天無法完成。過渡:根據剛才的設計分析和提供的材料、工具來構思簡易相片架的方案,并用草圖來表現你的方案。3、學生自主設計:材料:瓦楞紙、小木棒、銅絲、502瞬間膠、雙面膠。工具:美工刀、剪刀、塑料墊板、尺、尖嘴鉗。要求:完成相片架構思方案。教師巡視,用視頻展示臺展示有特色的草圖,并讓設計者說明方案。(選兩個方案)4、學生制作說明:由于受到上課時間、工具、技術水平等各種因素的限制,我們選用準備的材料來設計制作一個簡易相片架。制作時要注意安全,特別是美工刀的使用。注意:①美工刀使用時勿將刀片推出太長;②使用鋒利的刀尖,刀片用鈍后用鉗子折斷一截;③使用美工刀時刀刃與材料所成的角度要小于450,角度越小刀刃的有效長度越長;④劃直線時以直尺作為倚靠;⑤在墊板上切割,以免損壞桌子;⑥用完后及時將刀片收于刀鞘中。5、對相片架的評價在下面表格中填入“好、一般、差”。創新性 穩定性 強度 實用性 美觀 ……教師總結:在剛才的設計制作中,大多數同學態度認真,相互協作的較好,設計制作的相片架很有創意。6、小結教師邊展示圖片邊小結:結構設計無處不在,如生態園結構設計、書的封面(汶川地震)設計、書架的設計等,設計不光是設計師們的事,其實我們中學生也有很多有創意的設計,如水果電池的設計、握力充電器的設計等,國家每年都有創新設計比賽,相信在座的許多同學將來肯定能成為優秀的大設計師。板書簡單結構的設計案例——簡易相片架的設計設計分析繪制草圖、構思方案修改方案、制作相片架評價附1:教學設計說明《簡單結構的設計案例》這節內容大綱中安排為兩個教時,本人安排為課堂上一教時,課后要求每組同學設計制作一個木質相框。因為我們前面已經學了設計的一般過程、設計的原則、設計的方法、結構設計應考慮的各種因素、方案的比較和權衡等內容,學生已經有了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再加上學生基本素質相對較好,已經能夠對一些簡單的結構設計進行分析,所以安排為一課時。雖然學生獨立設計能力尚欠缺,設計思想、方法與設計技巧無法流暢地體現在整個設計過程中,但這并不是一兩節課就能解決的,需要經常的有意識地培養,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才能使設計能力有個質的飛躍。結構設計是技術設計的一部分,所以簡易相片架設計也應考慮人、物、環境。然后分別從這三方面具體展開分析,通過繪制草圖、設計方案、方案優化、動手制作、評價作品來檢驗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學過程中通過案例分析、實物展示、各種相片、多媒體課件演示等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設計的過程。通過學生動手繪制草圖,設計相片架方案、討論修改方案,分組動手制作體驗設計過程,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不僅實現了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細致、創新的工作態度,保持對技術的親近感和持久的興趣;加深對技術文化的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