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2008年普通高中會考補考試卷通用技術考生須知:全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試卷共4頁,有三大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本卷答案必須做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卷上無效。請用鋼筆或圓珠筆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試題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互聯網技術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互聯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也日益凸顯: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網絡,體質變差,深受內容不健康的網絡信息的毒害等。這體現了網絡技術的A.目的性 B.專利性 C.兩面性 D.綜合性2.下列不屬于技術活動的是A. 洗衣機的制造B.電視的轉播C.橋梁的設計D.遺傳規律的發現3.以往電路圖的設計都是手工繪制,煩瑣且易出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專業電路圖設計軟件,方便了電路設計。這體現了A.技術的發民為設計提供了條件 B.技術的發展和設計無關C.技術的發展對設計負面影響 D.技術就是設計4.下面不屬于技術試驗的是A.汽車碰撞試驗 B.鋼珠的硬度測試C.板凳承重測試D.電解水法制取氧氣5.李琳設計了一種生態筷子,該產品用馬鈴薯制作,保持了普通筷子的使用功能,筷子質地,不易折斷且成本低。該設計主要遵循了設計的A.美觀原則B.安全原則C.可持續發展原則D.技術規范原則6.設計防風衣架的主要步驟有:①看到衣架被風吹落想到要設計防風衣架②制作衣架③制定設計方案④進行防風衣架的測試、評估和優化。其正確的設計流程為A. 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7.小黃同學在采摘桑葉時,發現手工采桑葉不僅速度慢,而且勞動強度大,于是他設計了“方便采桑樹器”。該“方便采桑樹器”采摘效率比手工采摘提高了5~6倍。“方便采桑樹器”的設計想法主要來源于A.桑葉的結構 B.對桑葉進行技術試驗C.對桑葉進行技術研究 D.采桑葉過程中的觀察8.在人類歷史上,總是有人幻想設計“永動機”,但無論采用什么方法都成功,其原因是A.它們不符合技術的目的性 B.它們不符合技術的創新性C.它們違反了基本的科學原理 D.它們沒有技術專利9.小黃準備設計一條兩用椅子,既可作為椅子使用,又可作為梯子使用。在設計分析時他不需要考慮的是A.作為椅子使用時的強度 B.作為梯子使用時的穩定性C.使用的環境因素 D.如何申請專利10.下列產品不是受自然界事物啟發而產生的是A.潛水艇 B.飛機 C.尼龍搭扣 D.手表11.正等軸測圖上的坐標軸應該是A. B. C. D12.下列不屬于技術語言的是A.三視圖 B.服裝加工圖 C.交通標志 D.漫畫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鋸條緊度以兩手指的指力旋緊蝶形螺母為宜,扳動鋸條感覺硬實B.用臺虎鉗夾緊工件時,可用錘子敲擊手柄C.為了提高鋸割效率,推拉手鋸時,均應適當施加向下的力D.臺虎鉗上的鐵屑,可用嘴吹落或用手抹落14.如圖所示的工具中,不屬于金工劃線工具的是A.劃規 B.鋼鋸 C.樣沖 D.劃針15.中國古建筑木結構和傳統木家具制作所采用的連接方式是A.膠接 B.榫接 C.螺絲連接 D.合頁連接16.“不倒翁”不倒的主要原因是A.形狀美觀 B.底部接觸面小C.重心低,底面是光滑的弧面 D.所用材料的強度大17.下列不屬于流程圖的是A.學校作息時間表B.運動會成績表C.產品加工工序表D.學生課程表18.小張為了將一段圓鋼加工成方形條塊,需要經歷以下金屬加工操作:①按要求鋸割;②選擇圓鋼;③銼削成方形條塊;④在圓鋼上劃線.合理的操作流程應該為A.④②③①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19.如果把一堆沙子、鋼筋、水泥等材料散放在一起沒什么意義,但如果將它們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加工成建筑物,會變得非常堅固,這體現了系統的A.整體性 B.動態性 C.目的性 D.適應性20.下面控制系統中,屬于閉環控制的是A.電風扇機械定時開關控制系統 B.電子門鈴控制系統C.加熱爐溫度自動控制系統 D.賓館自動門控制系統二、簡答題(本題有2小題,21小題8分,22小題10分,共18分)21.下面三圖所示的是削鉛筆工具的三種款式,請通過對比,分析手搖卷筆刀實現了人機關系的哪些目標(舉兩個方面)?22.星期天,李琳早晨的活動流程是:5分鐘 3分鐘 5分鐘 10分鐘 6分鐘 20分鐘如果按李琳的流程進行的話,需花費49分鐘。請在不改變完成各事項所需時間的前提下,對該流程進行優化,畫出優化后的流程方框圖。三、設計題(本題22分)23.講臺上,粉筆和粉擦的放置往往比較零亂,也不衛生。為了放好這些教學用具,讓講臺更加整潔,請你用木板和三夾板設計一個組合盒,用來放置粉筆和粉擦。(1)從組合結構的穩定性、功能、使用、美觀等方面分析設計思路(例舉4點)。(2)用草圖表達你的方案,寫出必要的說明(例舉3點)。ZXYOYXOZZXXYXYOO起床疊被子刷牙洗臉煮稀飯吃早餐吃早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