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林省安圖一中2008—2009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必修教材期末試題班級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答題卡:一、選擇題 (共30小題,每小題 2 分,共6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二、判斷題(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在答題卡中選“√”,錯誤的選“ⅹ”,每題 5分,共計 5 分)1、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5、___________三、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畫出指定圖形的三視圖 (共15分)下圖是暖壺圖樣,如果光線垂直該圖入線,請畫出該圖的三視圖。一、選擇題 (共30小題,每小題 2 分,共60 分)1、通用技術在本課程中是指( ) A、信息技術 B、體現信息性和專業性的技術 C、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的技術 D、專業技術2、人類生活中,需要著衣遮身御寒,于是便有( )產生 A、建筑技術 B、食品加工技術 C、紡織縫制技術 D、通信郵電技術 3、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類:“不要過分陶醉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人類每一次對自然界的勝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報復”。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是( ) A、技術具有目的性 B、技術具有兩面性 C、有了技術人類可以陶醉自然 D、技術的未來在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4、制作一張小板凳需要運用到到物理學、幾何學、化學、美學、材料學等多個學科知識,這說明了技術具有( ) A、目的性 B、創新性 C、綜合性 D、兩面性5、電池的發明解決了人類的很多動力問題,但是電池的廢舊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說明了技術( ) A、目的性 B、創新性 C、綜合性 D、兩面性6、顯示器是電視機的核心部件,普通電視機常用的是陰極射線管。它經歷了從球面顯像管,柱面顯像管,平面直角顯像管到純平顯像管等革新過程。說明了技術的( ) A、目的性 B、創新性 C、綜合性 D、兩面性7、助聽器的發明開始是為了使聽覺不太靈敏的人清楚聽到外面的聲音而發明的,這說明了技術的 ( ) A、目的性 B、創新性 C、綜合性 D、兩面性8、計算機經歷半個世紀的發展和變革,從大到小,從慢到快,這主要體現技術的 ( ) A、目的性 B、創新性 C、兩面性 D、專利性9、20世紀中葉,美國施樂公司發明的復印機掀起了一場劃時代的辦公室革命,公司為阻止某些公司的加入,先后為其研發的復印機申請了500多項專利。這說明了技術的( ) A、目的性 B、創新性 C、綜合性 D、兩面性10、過去,美國橋梁設計界一直采用可靠的豪威木制桁架結構。1863年,他們在橋梁設計技術上取得了一項重大進步,即橋梁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鐵制材料。然而工程人員對這種較新的材料過于信任,未經技術試驗就投入了使用。1876年當一列旅客列車經過全部用鐵制材料建成的阿什比拉河橋時,一個內部隱藏著氣泡的鐵架發生斷裂,整個橋梁隨之倒塌。阿什塔比拉河橋的跨塌,說明了( ) A、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B、設計是技術活動的核心C、技術實驗是技術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D、人機關系是在技術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11、1884年英國的沃特曼設計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鋼筆。此筆的端部可以卸下用一個小的滴管即可將墨水注入毛細管,這樣,鋼筆就可以自由吸水了。鋼筆的設計是對鵝毛吸水技術的改進,而小圓珠代替筆尖的設計則使圓珠筆技術得以誕生。這個案例說明了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是( ) A、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B、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 C、設計的豐富內涵 D、設計制約技術的發展12、世界上飛機窗口的設計都是圓形的,這說明了設計是具有( ) A、美觀原則 B、經濟原則 C、實用原則 D、技術規范原則13、 據報導,西安市有一瓜子販自制毒瓜子,自己不吃沒想到兒子不斷偷吃。結果,聰明伶俐的兒子因為長期偷吃用明礬、工業鹽、泔水油、石蠟等加工的黑瓜子,腦子出了問題,這真是害人害己。這個例子說明了產品設計必須遵循什么原則( ) A、美觀原則 B、道德原則 C、實用原則 D、創新原則14、都江堰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災水患”變為“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并使受益的成都成為“天府之國”。此案例說明了以下那種關系:( ) A 技術與人 B 技術與自然 C 技術與社會 D 技術與水利15、1912年,在電燈發明50周年的時候,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500多名社會名流在華盛頓隆重集會慶祝。愛迪生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出場,他激動的說“倘若我做的工作給這個社會哪怕只帶來一絲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更加滿足了……”這說明( ) A、技術解放人 B、技術具有兩面性 C、技術活動能實現自我價值 D、技術改變世界16、技術對人的解放作用表現為人依靠技術解放或延長了自己的手、腳……等身體器官,拓展了活動空間,提高勞動效率。下列技術的發展解放了人的體力的是( ) A、B超技術 B、攝像技術 C、電視技術 D、蒸汽動力17、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從小就是個求知欲特別強的孩子。為了弄懂船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他縱身跳進水中,險些淹死;看到母雞孵出小雞,他也學著母雞的樣子趴在雞蛋上……對技術的濃厚興趣和熱情推動著愛迪生不斷地進行創造和發明。愛迪生在技術上的創造和發明使他得到了終身的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這個案例說明了技術的價值體現在以下的什么關系中( ) A、技術與人 B、技術與社會 C、技術與自然 D、技術與科學18、有人說“技術及其應用有點像錘子和錘子的使用:給小孩一把錘子,他會無論什么都用錘子去敲。當我們有了一把奇巧的技術錘子時,我們當中就會有這樣的小孩。我們必須謹防自己受不住誘惑,而拿它敲敲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來敲。我們需要錘子,但是不能濫用錘子。”你對這段話的理解是( ) A、我們只要有了技術這把錘子,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B、小孩不會使用錘子。 C、要科學合理地使用技術; D、技術的未來充滿希望也隱含威脅。19、某村村民黃順福買了一種名為“保果靈2號”的農藥。農藥說明書上清楚地標著“連續使用2次,間隔期為20天”。黃順福看后,當天便對果園的柿樹連續噴灑了2次農藥,準備20天后再噴灑2次。七八天后,他家200棵柿樹的葉子、果實全部掉落!請問,造成黃順福家200棵柿樹葉子、果實全部掉落的原因是( ) A、說明書沒有充分考慮用戶的閱讀需要; B、說明書的內容條理不清楚,“說而不明”;C、說明書的內容沒有側重點; D、黃順福沒有看清楚說明書就盲目使用農藥。20、設計的一般過程:①發現與明確問題 ②制作模型或原型 ③制定設計方案 ④產品的使用和維護⑤測試、評估和優化。正確的順序是 ( ) А、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③②21、作業時總喜歡帶上手套,主要體現了人機關系中( )特點。A 安全 B 高效 C 健康 D 舒適22、中國人的飛天夢自古就有,明朝有一個人名叫萬戶,曾嘗試用爆竹將自己送上高空,但由于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多次嘗試和努力都沒能成功。現在同樣采用類例爆竹原理的火箭卻把我們中國人送上了太空,實現中國人的飛天夢。這個案例說明了:( )A 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B 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C 設計的豐富內涵 D 設計制約技術的發展23、某品牌的月餅推出了木盒禮品系列,每一個大木盒里還有一個小木盒,里面裝著附送的小禮物。然而,精美的包裝很快就變成了無用的垃圾。由此造成的浪費相當于每年要毀掉一片相當規模的樹林。這種月餅的包裝設計違背了設計的( )原則?A、道德原則 B、實用原則 C、創新原則 D、可持續發展原則24、在我國,家用電器使用的交流電一般額定電壓是220V、頻率是50Hz,這體現家用電器的設計符合了技術的( )。A、科學性原則 B、實用性原則 C、技術規范性原則 D、可持續發展原則25、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各國都對他們陣亡的士兵進行了統計,發現有相當比重的士兵因頭部中彈而死。后來各國就研制了鋼盔來保護士兵的頭部。在這個案例中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是( )A、觀察日常生活 B、收集和分析信息 C、技術研究 D、技術試驗26、2008年,我國南方持續暴雪,導致高速公路大范圍癱瘓,融雪劑一時成為市場的搶手貨,用量劇增。但融雪劑其實是把“雙刃劍”:它在融化冰雪、保障道路暢通的同時,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對路面、汽車底盤以及周邊的草坪和樹木產生較大的危害。這個案例說明技術具有( )性質。A、目的性 B、綜合性 C、創新性 D、兩面性27、茅臺、五糧液、劍南春、張裕等中國名酒申請的知識產權為:( )A、著作權 B、商業秘密權 C、商標權 D、專利權28、參加體育活動時穿運動服而不是穿西服主要是為了實現人機關系中的什么目標?( ) A、安全 B、舒適 C、經濟 D、健康29、商業銀行大廳里的電子公告牌使用的照明技術是( )A、日光燈 B、LED燈 C、節能燈 D、霓虹燈30、專利的申請和獲得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1、初審2、授權3、提交申請4、實質審查5、公布6、受理 、正確的順序是: A、1-2-3-4-5-6; B、3-6-1-4-2-5; C、3-6-1-5-4-2; D、4-6-2-1-3-5二、判斷題(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在答題卡中選“√”,錯誤的選“ⅹ”,每題 5分,共計 5 分)1、美觀性原則是設計的最重要原則。 ( )2、新式紡紗機是詹姆斯 哈格里沃斯有一次無意中將家中的紡紗車碰翻這一偶然事件中發現紡車錘豎立時仍能轉動得到啟示而誕生的。這個案例說明重要問題可以來源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 ( )3、電動剃須刀發明之初體積很大,攜帶不方便。于是有人設計出一種小巧、便攜式的電動剃須刀,從而推動了電機微型化技術的發展。這說明了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 )4、盡管產品說明書說明不準確,也不會影響到產品的正常使用。( )5、把技術活動中的加工程序和方法稱為工藝。( )三、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設計的評價目的往往不是為了甄別,而是為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進而完善設計方案 2.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 3.設計的實用性是指設計的產品為實現其 _________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4.舊石器時代,人類在煮食動物時發現動物油脂________于是學會將動物油脂盛在空心石頭或海螺里點燃,這樣就有了最原始的_____。 5.在設計中,我們所設計的產品都是從人的_________出發,為人服務的。因此,____________關系也就成為設計活動中必須考慮的核心 四、畫出指定圖形的三視圖 (共15分)下圖是暖壺圖樣,如果光線垂直該圖入線,請畫出該圖的三視圖。答題卡:一、選擇題 (共30小題,每小題 2 分,共6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 c b c d b a b c c a d b b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二、判斷題(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在答題卡中選“√”,錯誤的選“ⅹ”,每題 5分,共計 5 分)1、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5、___________三、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1、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見、共同研考2、觀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 3、使用目的4、易燃性、燈 5、需要 、人機關系 四、畫出指定圖形的三視圖 (共15分)下圖是暖壺圖樣,如果光線垂直該圖入射,請畫出該圖的三視圖。【2006——2007上學期高一學年期末考試·通用技術卷 第2頁 (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