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第1節《技術與設計關系》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理解技術與設計的關系,學會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诹私饧夹g發展對設計產生的重要影響。 ③理解設計的豐富內涵,形成設計的意識。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一些案例,經歷在日常生活中新的技術產品、新的工藝往往都由設計開始的過程,初步學會從技術的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多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發展創新性思維和創造性想象的能力。②課堂上展開充分的討論交流,合作學習,思辨成長,最終領會到技術與 設計的辯證關系。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讓學生打破設計神秘感,形成正確的技術設計觀。②學會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創新設計欲望。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技術與設計的辨正關系和技術革新對設計的影響2、難點:理解技術設計與藝術設計側重點的不同3.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探究式學習三、教學準備:1.上網下載蜜蜂建筑的蜂房圖。2.收集手機和自行車演變的圖片以及藝術設計和技術設計的圖片。 3.準備一些實物如:手機、電熨斗和電吹風等。4. 制作PPT課件。四、教學過程:1、新課導入:下面請同學們看一幅圖:蜜蜂建筑的蜂房圖。[教師提問]:同學們在生物課上有沒有學過蜜蜂建筑的巢是怎樣形成的?有什么特色?[學生]:思考、回答:……蜜蜂的蜂房是由無數個六邊形巢室構成,每個巢室邊挨著邊,緊密的連在一起,沒有一點空隙,巢室的基部由六個三角形組成六角錐。[教師補充]:蜂巢的這種六邊形結構早就被科學家們證明是用料最少、容量最大的結構。[教師陳述]:馬克思曾說“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領使人間許多建筑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是把它建成了”請問,馬克思的這句話,說明了什么?動物的活動是由它從物種遺傳而來的本能所決定的,而人類的勞動,則是一種有目的的自覺行為,人類從事任何活動,事先都要有所謀劃和構思。人類活動有目的、有所謀劃有構思。這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基本特征。這就是設計。 今天我們就開始學習第二章“技術世界中的設計”,這節課我們學習第二章第一節“技術與設計的關系”。2、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學生活動]: 閱讀課本案例: “書寫工具”[教師補充分析]:鵝毛筆:鵝毛梗中間不是空的,有許多小隔膜,能起到虹吸作用。缺點:鵝毛梗不耐磨,經常損壞、變形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壞了。蘸水鋼筆:人們用鋼做成了筆尖,設計了最初的鋼筆,使筆更加耐用。缺點:但是它沒有墨囊,寫不了幾個字就要蘸水,還是離不開墨水瓶,攜帶 不方便。帶墨囊的鋼筆:于是人們設計了帶墨囊的鋼筆,終于擺脫了墨水瓶。攜帶起來方便多了。缺點:可是鋼筆帶在身上,很容易漏水,弄臟衣服。為了避免漏墨水人們將墨水注入塑料管中后面用油脂封住,筆尖用一個小鋼珠代替筆尖,設計了圓珠筆。[學生活動]:討論:結合《書寫工具》案例,談談設計對技術的發展有什么重要的價值? 這里講的設計主要指產品的創新設計。 ?。▊渫鼏l)設計推動技術的發展 設計不斷改進產品的性能……[教師活動]: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再補充介紹:“手機的設計與發展” 和 “自行車的演變”總結:一項技術的創新需要設計,一個技術產品的更新需要設計,一項新工業的改進也需要設計。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設計成為推進技術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案例: “電動剃須刀” 和 “環保餐具的設計”討論:你認為設計對技術的發展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師總結]:設計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通過設計,可以把技術的潛在價值發揮出來,使科技成果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富有創造特征的設計使產品具有新的品質,這種新品質的實現可能要求更先進的技術予以投入和支持,從而使技術在實現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得以發展。3、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案例 : “達·芬奇的飛行器”和“燈具”[師生互動]:就“達·芬奇的飛行器”引導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考,鼓勵學生列舉他們熟悉的例子,并對這些例子發表自己的看法。 達·芬奇的飛行器飛上天了嗎? ?。▊渫鼏l)當時的技術水平落后、科學理論落后。說明技術是設計的平臺。 根據《燈具》這一案例,請同學們大膽設想,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燈具的設計還將會有什么新發展? ?。ㄍ瑢W們:請放飛你們的想象,設計出你理想中的未來燈具?。?br/> 鼓勵學生進行大膽設想,對學生設想出來的燈具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給予相應的評價。分析討論得出: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使設計的主題更加豐富,設計的表達方式更加多樣,設計的效率更高。技術進步還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手段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使人們不斷考慮如何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來改進現有的產品。發展的技術不斷豐富著人們的設計手段和方法。例如,計算機技術應用于設計,改變了設計的技術手段,改變了設計的程序和方法;電腦、掃描儀、打印機使得設計手段更加便捷、豐富。4、設計的豐富內涵:[師生互助]:以學生的生活設計為例,問:是不是我們這本書里指的設計?[教師活動]:用電熨斗和吹風機實物說明技術設計的概念。 i [師生互助]:PPT 展示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圖片,讓學生進行區別,歸納出兩者的側重點。技術設計的特點:滿足人類的需求側重:功能、 結構、 材料、 工藝、 環保等[馬上行動]:技術設計:功能、結構、材料 ……藝術設計:色彩、造型 ……5、小結:⑴: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推進技術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能發揮技術的潛在價值,使技術更貼近人們的生活,為人類服務技術 設計沒有技術作基礎,設計將難以表現和實現為設計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使設計的主題更加豐富,效率更高,表達方式更多樣⑵:技術世界中的設計,其核心是技術設計。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本書涉及的設計側重于技術產品的設計。八、作業設計:完成教材P27“練習”第2題。再看看達·芬奇的飛行器,為什么當時沒有出現而現在出現了呢?藝術設計側重欣賞、審美PAGE5課題:2.1技術與設計的關系一、課程標準對本章的要求1.能夠對設計與技術的案例進行分析,理解設計的豐富內涵,理解技術與設計的關系,學會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了解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的重要影響。2.能夠從人機關系的角度對日常生活事件進行思考,能夠了解什么是人機關系,人機關系在設計中要實現的目標,以及在設計中如何合理運用人機關系,樹立“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3.能夠認真思考和分析技術試驗的案例,了解技術試驗的重要性。4.在技術試驗的過程中,能夠認真觀察和操作,能夠完成簡單的技術試驗,寫出規范的試驗報告,并形成認真嚴謹的態度、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技術與設計的關系,學會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2.了解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的重要影響。3.理解設計的豐富內涵。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分析等方法使學生靈活運用相關的理論知識分析實際問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理解設計是推動技術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理解技術的先進程度決定了設計能否表現和實現。難點:理解技術與設計的關系。四、學生情況分析通過第一章的學習,學生已經完全融入了技術的世界,已經形成了對技術問題的敏感性,以及對待技術的積極情感和對技術未來的美好暢想。本章要為學生開啟設計的大門,那么技術與設計有著怎樣的關系呢?學生他們注意到身邊一些設計在不斷的更新完善,比如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也注意到有些設計現在很難實現,雖然我們已經規劃出來了,但苦于技術達不到。身邊這樣的事例很多,學生有所了解,但沒有進行歸納總結,去深究技術與設計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另外,學生以前沒有給設計進行過分類,很容易把藝術設計和技術設計的概念混淆,這節課要注意這兩個概念的區別。五、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材分析“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是江蘇教育出版社《技術與設計I》中的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第一章“走進技術世界”對技術有了較為深刻和全面的介紹。本章將技術的性質與設計聯系起來,是技術到設計的過渡章節,對設計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進行了鋪墊,其中的三節內容不存在邏輯關系,但都是圍繞技術與設計的重要問題展開的。這一節是對本模塊名稱的解讀,也是對本模塊教學的界定。七、教學用具多媒體八、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學會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要舉大量的學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把學生吸引住,激發他們興趣,刺激他們大膽想像,并給予及時的鼓勵。本課通過“創設情境法”,采用啟發式、講述式、分析等多種教學方式,以課程目標為依據,努力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和邏輯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自己建構出本課的知識點。九、教學構思與流程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圍繞“現在已經實現的一些技術,我們還可以把它應用在哪些設計中呢?”這個主題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并選擇代表總結發言。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找出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的區別,并舉出一些事例。通用技術課上的要有內涵,有技術深度,使學生有新的體驗新的收獲。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教育,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學習資料,能通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知識。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十、教學過程序號 教學內容 教師引領 學生活動1 新課導入 展示一組電腦的更新圖片提出問題“是什么力量促使計算機在短短60多年的時間內迅猛發展?”引出設計。通過對比燕子的筑巢行為與人類的制造工具的行為的不同得出設計的定義 觀看,思考2 一、設計的豐富內涵 引導學生根據圖片資料進行分析:設計需要綜合考慮諸多因素,設計既要照顧實用的的價值,體現出技術的魅力,也要考慮到美觀的要求,體現出藝術的風采。歸納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的側重點。并舉例交通工具的發展中需要考慮的技術設計。通過展示圖片得出生活中處處有設計。 討論,歸納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的側重點。3 二、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理解①設計是技術發展的重要驅動力。②設計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③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 學生參與討論4 三、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 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理解①先進的技術可以使人們的設計得以實現,②為設計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③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手段的發展。 閱讀,討論,分析。6 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課知識點和通過課堂討論達成的對技術與設計的認識。 歸納技術與設計的關系十一、教學反思(共38張PPT)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4年初審通過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書 通用技術 必修1技術與設計1通用技術GENERAL TECHNOLOGY《技術與設計的關系》總第7課時江蘇教育出版社1946年2月14日 第一臺計算機—ENIAC體積90m3占地170m2重量30噸18000只電子管運算速度5000次/秒1971年第一個微處理器2300個晶體管1978年蘋果Ⅱ型機10年前的286微機筆記本電腦體積3cm×21cm×32cm≈ 0.002m3重量1.9KgCPU約2.2億個晶體管運算速度1億次/秒思考是什么力量促使計算機在短短60多年的時間內迅猛發展?人們需要體積更小、功能更強大的計算機,而通過設計實現了這個目標,也推動了計算機 技術的發展是設計燕子的筑巢行為與人類的制造工具的行為有什么區別?動物的活動是種本能,而人類的勞動則是一種有目的的自覺行為,人類從事任何活動,事先都要有所謀劃和構思。這種有目的有所謀劃的構思就是設計。基于一定設想的、有目的的規劃及創造活動。設計的定義:一、設計的豐富內涵暢談一下:當你醒來后到進教室之前,你在設想什么?設計是基于一定設想、有目的的規劃及創造活動。一般意義上的設計是綜合設計,而具體領域中的設計包括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什么是設計呢?有什么內涵?設計的豐富內涵有人認為每天早上,人一睜開眼就開始了設計。設計有著豐富內涵設計主要是一項智力活動,必須考慮多方面的問題:功能材料性能操作造形色彩美感成本環保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的比較技術設計側重于功能、結構、材料、程序、工藝、實用、壽命、舒適……等,圍繞技術的目的而展開,如電飯煲的設計、候車亭的設計?! ?br/>藝術設計側重于色彩、造型、線條、審美、欣賞、感覺、視覺效果、音響效果……更強調感覺的需要,如雕像的設計、裝飾鐘的設計。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緊密聯系在一起。因為一般的產品既要求有實用的價值體現技術的魅力;也要有美觀的要求,體現藝術的風采。本教科書側重技術產品設計。案例分析交通工具的發展歷程馬車蒸汽機車內燃機車汽車結構動力工藝材料生活處處有設計室內裝潢設計建筑設計鳥巢鋼網圍合,沒有立柱可容納9.1萬人采用了國產的高強度的Q460鋼材坦率地把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觀橋梁設計服裝設計黃色運動上衣鮮明而活力,短褲讓腿部線條更修長,再搭配一件隨意休閑的T恤即可超凡脫俗,凸顯青春氣質。LOIS 牛仔休閑裝發型設計產品設計世界時鐘不燙手的杯子水龍頭摸得到的時間天壇祈年殿禮品月餅憨態可掬的小熊維尼月餅的各種外觀設計溫馨的小家猜到了嗎 生活中處處存在設計。設計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二、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閱讀課本“書寫工具”、“電動剃須刀”、兩個案例,然后思考一下,你認為設計對技術的發展起到了什么作用?討論1*設計是技術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討論2設計促進技術發展的例子還有很多,你能想到哪些?CPU微型化,高性能化設計橋梁大跨度,高通行力設計電視機輕薄、大尺寸化設計顯示器技術的發展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橋梁建筑技術的發展閱讀案例3:環保餐具的設計一次性餐具(很難降解)環保餐具(容易降解)*設計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案例4:手機的發展第一代模擬蜂窩手機(大哥大):出現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傳輸的是模擬信號,體積大,提只提供話音業務,沒有數據業務,功能單一。第三代手機(3G手機、多媒體手機):出現于90年代中后期,提供話音,數據及多媒體等多種業務,具有高數據傳輸率,功能強大。第二代數字蜂窩手機:出現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傳輸的是數字信號,體積小,提供話音及簡單數據業務,功能相對增多。MOTO3200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NOKIA8310Apple 3G手機iPhone模擬手機缺點:體積大,功能單一,外觀難看。缺點:傳輸速率低,不支持多媒體業務。優點:體積小巧,支持數據業務:短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信、游戲、彩鈴、手機報等。優點:傳輸速率高,支持多媒體業務:一一一一一一手機電視、手機在線聽音樂、手一一一一一一機在線看電影等。*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多媒體手機數字手機一、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設計是技術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設計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小結:再看看達·芬奇的飛行器,為什么當時沒有出現而現在出現了呢?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三、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閱讀案例5:達.芬奇的飛行器技術是設計的的平臺,沒有技術作基礎,設計將難以表現和實現。*先進的技術可以使人們的設計得以實現。閱讀案例6:燈具如果還是用火照明,能設計這樣的路燈嗎?*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出現豐富著人們的設計思維。計算機、掃描儀、打印機等技術的出現改變了設計的程序和方法。*技術進步還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手段的發展。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1、技術是設計的基礎,先進的技術可以使人們的設計得以實現。2、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 間,使設計的主題更加豐富,設計的表達方式更加多樣,設計的效率更高。3、技術進步還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手段的發展。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二、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小結:本節課小結:技術與設計的關系動腦筋:你能用一句話概括技術與設計的關系嗎?技術是設計的基礎,設計促進技術的發展,兩者相互依賴。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書寫工具鵝毛筆鵝毛筆:鵝毛梗中間不是空的,有許多小隔膜,能起到虹吸作用。缺點:鵝毛梗不耐磨,經常損壞、變形,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壞了。書寫工具相關資料書寫工具相關資料鋼筆蘸水鋼筆:人們用鋼做成了筆尖,設計了最初的鋼筆,使筆更加耐用。缺點:但是它沒有墨囊,寫不了幾個字就要蘸水,還是離不開墨水瓶,攜帶不方便。帶墨囊的鋼筆:于是人們設計了帶墨囊的鋼筆,終于擺脫了墨水瓶。攜帶起來方便多了。缺點:可是鋼筆帶在身上,很容易漏水,弄臟衣服。蘸水鋼筆便攜式鋼筆圓珠筆為了避免漏墨水人們將墨水注入塑料管中后面用油脂封住,筆尖用一個小鋼珠代替筆尖,設計了圓珠筆。書寫工具相關資料電視機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doc 2.1.ppt 2.1(參考).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