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教學相長執教通用技術課心得體會一、對教師的要求(一)四“備”知識儲備:除具備高中各學科知識外,還要了解諸如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工藝學,系統論,控制論,程序設計等工科大學的專業基礎課的知識。資料儲備: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技術,隨時隨地收集照片、圖片、視頻、音像等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自制教具、學具。心理準備:本課程是副課,學校領導、班主任、學生家長重視程度不夠,課堂教學,課后作業,結業考試等,工作開展阻力不小。裝備:抓住時機,說服校領導添置教學及實驗設備。教師要自己裝備數碼相機(最好有攝像功能)等設備,隨時隨地搜集資料。還要發動學生家長,利用各種關系到工廠,車間,作坊,大學實驗室等參觀、學習。(二)三“心”責任心:通用技術課的教師要以國家、民族的未來為己任,深刻領會開設本課的重大意義,盡職盡責,想方設法上好每一堂課。細心:細心觀察身邊的技術事例,隨時搜集、整理。童心:好奇,好玩,融于學生生活。(三)兩原則創新原則技術的魅力所在就是創新,因此組織課堂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課后作業,包括考試都要創新。互動原則教師應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對哪些領域比較熟悉,據此開展教學。教師還要與學生家長互動,虛心求教,充分利用這一資源。教師之間也要互動,互通有無,資源共享。二、教材的使用(一)教材是指揮棒教師備課時要深刻領會課標、教材意圖,教材所強調的重點內容、要點不僅要全部講授,還要進行必要的補充,確立教材的指揮地位。(二)教材是大百科教材所列舉的案例涉及各行各業各類技術,儼然是一部百科全書。教師應利用網絡等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熟悉這些行業;還要鼓勵學生廣泛的認知、理解他們所能了解的技術,特別是他們父母所從事的技術,做到互補、互動。(三)靈活使用教材1.教師首先要通曉教材所提到的技術,可通過網絡查詢,拜師求教,參觀學習來實現。2.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所討論的案例應搞懂、講透,以此激發學生對技術的濃厚興趣。3.對于教材所提到的眾多技術領域,組織教學時教師要有所側重,祥略得當。4.結合本地區實際(如青島的青啤、海爾、海信相關技術),對教材進行必要的增補。5.可根據教材所強調的要點,結合課標,引用一些政策性、時效性強的案例展開課堂教學。6.有些專業性極強的案例可適當回避。三、教學方法研究(一)激趣法此方法是每節課引入課題時通用的方法,宜采取多媒體手段,多感官刺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短時間內使學生情緒高漲,隨即點題,以教材為主,展開教學。(二)互動法此法廣泛應用于正課時段,教師備課時就應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對擬互動的技術問題的認知狀況,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突破難點,增強互動效果。(三)實踐法通用技術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親自實踐所學到的知識是本學科的關鍵。其內容包括:網上查閱資料,社會調查,設計,動手制作,評價,展示,撰寫論文等。教師應根據課標及教材的要求布置作業,做到每周有查閱,每月有論文,每季有作品,每學期有作品展示及答辯會。(四)頭腦風暴法針對學生發現的問題,設計思路、作品、論文等,開展頭腦風暴,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法適用于討論課及總結課。(五)比武法在全級部開展大比武活動,激發學生的斗志。包括:比思路,比設計,比作品,比論文等。此方法可在每個教學階段前、后使用。前期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后期總結可做相應的精神與物質鼓勵。(六)評價、辯論法鼓勵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對同學的設想、設計及作品進行評價,并展開積極的討論與辯論,教師僅僅幫他們修改,只做評委,不做裁判,最終的評價權交給學生。四、學情分析(一)學生歡迎當今學生對新事物接受快,喜歡時尚,愛動手,只要教師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本課會受到學生廣泛歡迎。但要注意到當代學生畢竟沒有這方面訓練,做事容易虎頭蛇尾,需要老師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二)校領導無奈對于開設通用技術課,有的校領導持否定態度,為了響應課改要求,無可奈何材安排課時,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老師認清形勢,扎實工作。(三)班主任反對本課要求的活動較多,學生容易浮躁,甚至占用主課時間,班主任及主課老師意見較大,擔心影響學生學習成績,一般持反對態度。需要我們做好協調工作,虛心向各科老師請教,通過技術課帶動主課的學習。(四)家長迷惑為完成作業、做設計出作品需要上網查資料,有的設計、作品需要家長配合,家長感到迷惑,認為孩子不務正業,有的家長還會告到學校,因此要引導好家長,力爭讓家長也參與其中,幫助學生出精品。五、課程研究(一)案例分析教師深刻鉆研,多媒體輔助教學。(二)討論思考要求學生事先預習,課堂上分組討論。(三)馬上行動教師事先準備實驗,課堂演示。(四)鏈接每周日下午可安排一次網上查閱作業。(四)綜合實踐每月一題,要求家長協助,作業評比。(五)設計及作品與研究性學習課程相結合,請示領導支持,調動各科老師參與,每學期兩次活動。(六)學習評價學生自評,小組間互評,教師打分三結合,級部評比,物質、精神獎勵。(七)結業考試平時作業、作品、論文、閉卷考試相結合,正課考前結束,作品及論文在家長會上展示。六、各章節介紹走進技術世界——展望技術的未來(大作業)技術世界的設計——身邊的人機關系(論文)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設計方案(作品)發現與明確問題——開題報告與綜述(論文)方案的構思及其方法——設計草圖,頭腦風暴設計圖樣的繪制——畫三視圖及認圖(作業)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作品制作及評比技術產品的使用和保養——撰寫使用說明書結構與設計——對前期設計的方案進行結構分析,介紹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程序與設計——參觀工廠、車間,體會工藝流程,設計某活動的流程。系統與設計——觀察學校或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假如我是校長”活動。控制與設計——介紹微機等常見電器的工作原理,體會控制的重要性,自行設計一個系統,作為結業論文,并進行評比,答辯。七、學習效果(一)學習技術的意識增強明確了奮斗目標,熱心關注新技術。(二)素質提高懂事,禮貌,尊師,孝敬,熱愛學習。(三)促進其他學科學習特別在挫折之后,知恥而后勇。(四)樂于動手這是最顯著的收獲,包括動手做題。八、展望(一)教學相長教師:由于涉獵了許多領域、學科及技術,真正成為通用型人才。學生:通過訓練,看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立志努力學習。師生共同進步,感受頗多。(二)幾句心里話師資力量,課時安排,教材內容,實習場地,教輔資料,高考權重,領導的重視程度。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