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材 料》 說課稿八一總場中學 李翠蘭一、說教材《材料》是高中通用技術科地質版《技術與設計1》第四單元《展現設計成果》中的第一節。在上一章《體驗設計實踐》之前的學習中,我們知道發現一個值得解決的問題即提出了設計課題,接下來是制定設計方案,制作原型或模型來展現設計,交流并檢驗設計思想及過程。而在動手制作原型或模型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些有關材料、工具、設備及工藝方面的常識。這一章的學習就是從材料的分類與性能開始,接下來是學習工具、設備與工藝常識,最后才是動手學習制做原型或模型。本節內容主要闡述設計中選材的基本知識,涉及材料的分類、材料的性能及介紹一些常見的材料。合理選擇材料是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能否合理選用材料,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性能、成本、外觀、制作等。所以,能很好的認識材料,則是選擇好材料的關鍵。為了上好本章第一課時,我首先明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及難點。(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生活中的常見材料根據來源分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和混合材料三類;2)理解材料性能的含義,對常用材料性能指標(如:物理性能等)有所了解并能定性地進行簡單分析應用;3)認識木材、金屬、塑料等常見材料,了解其基本常識及用途;4)了解設計時選用材料應該考慮的要點。2、過程與方法1)通過圖片或實物展示,認識生活中的材料;2)通過案例分析、討論交流,學會區分材料的種類及分析材料的性能,為下一步選擇好材料打好基礎。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提高對技術設計工作過程的了解與認識,培養交流和分析的能力;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材料與環境問題的關系,增強環保意識。(二)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認識材料的分類及性能。2、難點:對材料性能的分析與應用。二、說學情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對材料都有所了解,但是對于材料的分類和特性分析,則接觸得較少,這也導致了他們可以大致的選擇出設計所用的材料,但往往不能合理的選擇運用好材料。所以,很有必要指導學生區分材料的類別,分析材料的常見特性,以便他們能對所采用的材料心中有數。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知識面也比較廣,參與實踐的熱情和興趣也會增加。三、說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內容分析和學情分析,我主要以講授法為主,輔以圖片或實物展示,并通過一些實物演示進行講解、分析和總結。四、說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回顧設計的一般過程,我們將設計方案設計出來后,下一步則需要根據設計方案制作原型或模型,來展現設計。然而,要制作原型或模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合理的選擇材料。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有關材料的一些常識。(二)新課講授[設問引入]:大家對材料的認識有多少?請大家把頭轉一圈,看看身邊的各種事物都有哪些材料組成,它們的特質有什么不同?為什么這些物品在制作時會選擇這些材料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閱讀第四章第一節《材料》。(閱讀五分鐘之后)任何物品都是用一定材料制作成的,能否合理選用材料,將影響到產品的性能、成本、外觀、制作等。材料的品種很多,我們先來了解材料的分類。1、通過實物展示了解和區分常見材料,歸納材料的分類。實物展示:沙子、木條、水泥、塑料、水泥磚、混紡料設問:這些材料大家都常見,那么,請問誰知道他們可以用來制作什么呢?學生回答:沙子、水泥、水泥磚可以用于建筑上;木條可以制作家具(凳子、桌子、衣柜等);塑料可以制作凳子、桌子、杯子、盤子、筆、筆盒 等等(按著我們的意愿來滿足我們想要的);混紡料可以制作各種款式的衣服、被單、窗簾等等……師:現在大家想想剛才我們講到的物品,例如凳子和桌子,大家都知道可以用木材制作,也可以用塑料制作,那么,用這兩種材料制作出來的凳子和桌子,你較喜歡哪個呢?為什么?生A:我喜歡木凳子,因為它是用天然的木材制作的,有大自然的氣息。生B:我喜歡塑料凳子,因為它的款式色彩多樣,我們可以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方法,來實現我們想要的款式和色彩。師:很好。我們都知道木材取自于大自然,只要經過一些物理上的加工處理,就可以制作家具和生活用品等,而且還保持著原來的本質,有自然的味道,再如石塊制作的石凳和石桌也是具有天然的特質。那么,這一類取自于大自然且保持著原本特質的材料就叫做天然材料(如:竹子、黏土等)。 任何物品都取材于大自然,但制作成成品后不一定與原材料的特質相同,例如塑料,它是天然材料經過人為的化學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它的特質與原材料已經不同了,這一類材料叫做合成材料(如:玻璃、鋼鐵等)。師:現在再來看看我們桌面上的各種物品,分別屬于哪種材料?生:沙子、木條屬于天然材料;水泥、塑料屬于合成材料;水泥磚、混紡料有天然的材料也有合成材料。師:非常好,水泥磚、混紡料可以說是天然的材料與合成材料的綜合。它們都還保持有部分的天然本質,這一類材料叫做混合材料。[板書] :一、材料的分類1、 天然材料2、 合成材料3、混合材料[馬上實踐]:請同學們針對身邊的物品所用的材料進行分析,討論交流,看看屬于哪類材料,從中加深對材料的認識。(例如:紙、筆、橡皮擦、尺子、小刀等等)學生A認為:只有木鉛筆是天然材料,其它大多數都是合成材料;學生B認為:不對,紙是混合材料;學生C認為:木鉛筆應該也是混合材料;……(實物展示講解)師:很好。大家都認真思考了。大家知道紙是用木漿制成的,保持著部分木材的特質,所以屬于混合材料;鋼筆、圓珠筆的外殼一般用金屬與塑料制成,屬于合成材料;橡皮擦、尺子、小刀也是合成材料制作成的。那么,木制鉛筆給我們的感覺就是筆桿主要是天然的木材,很有自然味,大家一般都會這樣認為。但是你們想想,天然的木材從中打孔(只經物理處理)插如筆芯,似乎這樣的制作方法不太合理,而且天然木材相對硬一些,削鉛筆難度會大一些,還會浪費資源。那么我們的鉛筆為什么規格都一樣,沒有見到木結,容易切削,到底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它的原材料也是木材,不過是一些木削碎料與粘合劑經過一系列處理壓制而成的,所以它應該屬于混合材料。我們生活中很多常見材料一眼看上去似天然又似合成,認真分析便知曉,例如住校生的床板,看上去全是天然木材,但細看卻是由多層薄板膠合在一起,這就是膠合板,屬于混合材料。[小結]:這一部分內容比較簡單,課本上采取直接敘述的形式,學生自讀也可以理解,但這里我首先采用了實物展示來吸引學生,然后讓他們互相分析討論,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增加課堂的活躍氣憤,利用反推的方法,讓學生們從認識中到分析總結得出結論,從而歸納出材料的分類,并及時通過實物分析加深理解和認識。2、講解材料的性能與選材考慮的關系,引出材料的物理性能,并進一步通過對日常材料的演示分析,讓學生理解材料的幾種物理性能。我們已經知道根據材料的來源不同對材料進行分類,但要想合理的選擇材料,還要對材料的性能有所了解,因為材料的性能直接影響著產品的使用功能和壽命。材料的性能可以分為物理性能、化學性能和加工性能等。材料的物理性能與設計工作的關系甚為密切。下面我們來了解材料的幾種基本物理性能。(1)強度:指材料承受外力作用而不被破壞(不可恢復的變形也屬被破壞)的能力。據受力種類的不同分為抗壓強度、抗拉強度、抗彎強度、抗剪強度等。[演示]:手中的粉筆在承受壓力、拉力、彎曲力、剪切力的情況下,其形狀發生的變化。進一步針對材料的抗壓強度、抗拉強度、抗彎強度、抗剪強度舉例。(如:坐于木椅子上,對椅子各構件進行受力分析。)(2)彈性:指材料受外力作用時改變了形狀,當外力消失后又能恢復原來形狀的能力。實際上,很多材料如塑料、金屬、木材等都具有一定的彈性。(典型例子如:橡皮筋、彈簧等。)(3)韌性:指材料抗沖擊震動的性能(例如:玻璃的韌性很差,易被敲碎。)(4)硬度:指材料抵抗刮削、切割或磨損的能力。制作切削工具用的鋼材,硬度必須很高。(例如:菜刀)(5)延展性:指材料接受折、鍛、壓等外力,被改變形狀或被延伸,而材料沒有遭受破環的性能。(例如:鋁的延展性好,可以壓制盤、碟,而木材則不行。)(6)其他性能:材料具備的物理性能還有耐久性、傳熱性、導電性等。[設問]:1、請從材料物理性能的角度考慮,以下物品在設計時應如何選材?晾衣繩——選擇具有較好抗拉能力的材料;跳板 ——選擇具有較好抗彎能力的材料;鑰匙 ——選擇具有較高硬度的材料;彈簧稱——選擇具有較好彈性的材料。2、如果要設計的物品既要承受壓力又要承受拉力(如房屋建筑中的橫梁),那該如何選材呢?我們知道混凝土擅長抗壓力,而鋼筋擅長抗拉力,如果二者結合則具有較好抗壓和抗拉的性能,這就是混凝土橫梁為什么要加入鋼筋的緣故。[小結]:分析與應用材料的性能即是重點也是難點,可以通過多例講解分析來達到一定的效果,并及時設問讓學生思考,培養其分析應用的能力。[板書] :二、材料的性能1、 強度(抗壓強度、抗拉強度、抗彎強度、抗剪強度)2、 彈性3、 韌性4、 硬度5、 延展性6、 其他性能(耐久性、傳熱性、導電性等)3、觀察日常生活,了解常見材料。通過簡單案例設計讓學生分析選擇合適的材料,加深了解常見材料的基本常識和用途。這部分內容主要通過課文直接理解。了解材料的分類和性能,接著我們來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有哪些不同。例如,我們要設計一張椅子,常見的選材有木材、金屬和塑料,不同的材料加工的難易度不同,生產成本也不同,制作出的椅子風格特色也不同。現在,我們來認識幾種常見材料及其用途。(1)木材:質地較軟的木材有杉木、松木等(優:易加工,變形小);軟硬適中的木材有樟木(優:韌性好、易加工、防蟲蛀;缺:易變形)、櫧木、梓木等。人造板材有膠合板(三夾板、五夾板等)、其他人造板(纖維板、刨花板等)、飾面板等。(2)金屬材料:包括黑色金屬(含鐵金屬)和有色金屬(不含鐵金屬)兩大類。黑色金屬主要有鑄鐵、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工具鋼、高速鋼、不銹鋼等;有色金屬主要有鋁、銅、鉛、鋅等。各種金屬材料在出廠時都會做成不同的型材,即其斷面呈各種固定的標準形狀,以方便各種不同的用途。例如圓形、管形、方形、直角形、工字形、槽形、丁字形等。(3)塑料:是一種石油化工產品。有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兩大類。熱塑性塑料的物態變化是可循環的。此類塑料不宜制作承受高溫的物品,僅可做一般日用品和建筑用品;熱固性塑料的物態變化不可循環。此類塑料可作機械零件、座椅、工具手柄、電器殼體等。[板書] :三、幾種常用材料簡介1、 木材2、 金屬3、 塑料[板書] :四、設計時如何選擇材料設計材料的選擇必須考慮材料自身的特性與設計產品相適應,還要考慮材料與人、環境的有機聯系。材料的性能直接影響著產品的使用功能和壽命,這是首要考慮的。例如:設計女孩子扎頭發用的橡皮筋就要選用具有較好彈性的材料,否則難以實現它的功能和保證它的壽命。其次,材料的工藝性應方便設計產品,實現制造結構,并優先選擇加工工藝難度小和生產成本低的材料。同時,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基礎上,應優先選擇資源豐富、價格低廉、有利于環保的材料。[學生活動]]就學生設計的筆筒選擇合適的材料,并說明理由。[小結]:通過具體的設計,讓學生能在設計的過程中進行材料選擇的思考,鞏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常見材料的基本常識,并能夠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材料。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于材料分類中的混合材料仍不是很清,因為對部分材料的形成過程不了解,所以易誤解;還有對于材料的性能認識并不是很好,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生活,積累經驗,培養分析應用的能力。 PAGE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