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復習分析評價題的答題方法學習目標:1、學會分析簡單技術問題的一般方法,并能按要求答題2、掌握產品評價的一般方法,并能按要求答題。3、初步培養學生的問題遷移能力一、導入: 高考題型分布選擇題:20題(2分/題,共20題) (40分)讀圖作圖題(可能包括讀圖題、作圖題等) :5分分析評價題(可能包括分析題、評價題等) :4-5題(30分)應用題(可能包括試驗題、設計題和操作題等) :1題(25分)從這個題型分布來看分析評價題占了主要的位置,今天我就主要以分析評價題中的控制與設計為例講一下這種題的解法。二、尋找方法:例1:如圖為水箱水位自動控制系統。系統由浮子、連桿機構、進水閥、水箱、出水閥等組成。當水箱水位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時,通過浮球、連桿機構、進水閥控制進水管的流量來穩定水位的變化。請回答如下問題:(1)水箱水位控制系統的主要干擾因素有哪些(寫出兩個)?這些干擾因素對系統有怎樣的影響?(3分)(2)請補充完整水箱水位控制系統的方框圖。(8分)教師:要完成這類技術問題,首先我們要對題目進行認真分析。那怎么分析呢?……學生:……教師:要分析這類技術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題目講的是什么,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那這個技術題講的是什么?要解決問題又是哪些呢?學生:……教師:是的,它是通過浮球、連桿機構、進水閥控制進水管的流量來穩定水位的變化來實現控制的。我們要解決的是:主要的干擾因素;干擾因素對系統有怎樣的影響;請補充完整水箱水位控制系統的方框圖。教師:那什么是干擾因素?學生答:干擾因素:在控制系統中,除輸入量(給定量)以外,引起被控量變化的各個因素。教師問:那水箱水位控制系統的的主要干擾因素有哪些,是連桿機構、進水閥、水箱、出水閥呢?還是別的?你們在題中好好找找。學生答:1、是連桿機構、進水閥、水箱。 ?。病⒉皇堑?,應該是外界對它的影響吧。如:出水量。 ?。?、供水水壓吧 。……教師:根據定義,干擾因素是指除輸入量(給定量)以外,引起被控量變化的各個因素,那什么是被控量?學生:……教師:是的,被控量(輸出量):就是控制系統要控制的量。也就是說這個系統要控制的是什么量。但從“當水箱水位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時,通過浮球、連桿機構、進水閥控制進水管的流量來穩定水位的變化?!边@句話來看,實際水位就是被控量。按這個定義來說連桿機構壞了、水箱漏水了,供水水壓、出水量等等都可以說是干擾因素,沒有外部和內部之分。但同樣從“當水箱水位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時,通過浮球、連桿機構、進水閥控制進水管的流量來穩定水位的變化?!边@句話來看,控制系統是正常的。因此我們只考慮外部因素。一般來說我們題目中碰到的這類問題都是只考慮外部因素的。教師:這些干擾因素對系統有怎樣的影響?學生……教師:干擾因素對系統的影響:就是影響被控量的變化。學生:……教師:對的,這里的被控量是實際水位,那干擾因素對系統的影響:就是影響實際水位的變化。教師:要回答第二小題。我們首先要在題中找出這個控制系統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每一部分在控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那題中能說明這個內容的東西在哪里?學生:……教師:一般找這個內容我們要抓住“通過……,工作原理是……,工作過程是……當什么時……”等字眼。這些字眼后往往是答案出現的地方。那這些字眼本題有沒有出現?該技術問題能說明這個事情的內容主要在那里?學生:……教師:是的,從“系統由浮子、連桿機構、進水閥、水箱、出水閥等組成。當水箱水位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時,通過浮球、連桿機構、進水閥控制進水管的流量來穩定水位的變化。”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控制器是連桿機構、執行器是進水閥、控制量是進水量、被控量是實際水位。老師: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要完成這類題目,根據題意找相關內容,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然后再根據已知知識總結作答?,F在我們來總結一下,控制這類題目的答題的一般步驟:1、認真分析技術問題; “析”就是要通過題目明白,這個技術問題主要講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2、根據要求找相關內容; “找”按要求在題目中找相關內容,并進行分析。3、根據已有知識用技術語言總結并作答?! 按稹?br/>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把我們要找的內容進行適當加工,盡量加入一起必要的技術術語并作答。 而這種方法和思路對于各種分析評價題都是適用的。控制與設計一般涉及到的問題有:1、主要干擾因素有哪些?對系統有什么影響?要回答這類問題:A、要明白什么叫干擾因素 干擾因素:在控制系統中,除輸入量(給定量)以外,引起被控量變化的各個因素,主要考慮的是外部原因,內部一般不作考慮。B、對系統的影響:影響被控量的變化 2、完成控制系統方框圖主要的要關注題目中:“通過……工作原理: ……當什么時……”等字眼,這些字眼后往往是答案出現的地方。3、這個系統是開環還是閉環主要看有沒有檢測裝置,有沒有反饋。而其它一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工作過程進行分析作答。練習:1、隨著音樂起伏而變化的音樂噴泉是控制技術的一種具體應用。其工作過程是由 “聲-電轉換裝置”將起伏的音樂強度轉換為隨之而變化的電信號,這種電信號驅動電動機帶動水泵轉動。音樂聲信號強,水泵的轉速就快,噴頭的壓力就大,噴出的水柱就高。反之,噴出的水柱就低。請回答以下問題:(1)是開環還是閉環?(2)完成方框圖: 三、方法遷移實際上這個方法對其它分析評價題也適用;例2.分析評價題 圓珠筆生產商“Pen Again”推出了一種新概念的筆(如圖所示),跟傳統筆不同的是,這種筆的尾部是分叉的。這種筆的設計能夠讓人以更舒服的方式握筆,避免因長時間書寫而造成的手指疲勞甚至抽筋。這種筆的筆桿和包裝都用可降解塑料制造,其筆芯與市場上常用的小號圓珠筆通用。第22題圖請從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的角度對該筆進行評價,并分析它是如何體現設計的創新、技術規范和可持續發展原則。認真分析技術問題:就是仔細閱讀題目,找出題目中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從題目中看,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創新、技術規范、可持續發展是我們要找的內容。2、根據要求找相關內容: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高效、健康、舒適、安全這種筆的設計能夠讓人以更舒服的方式握筆,避免因長時間書寫而造成的手指疲勞甚至抽筋體現了舒適和健康。創新:珠筆生產商“Pen Again”推出了一種新概念的筆(如圖所示),跟傳統筆不同的是,這種筆的尾部是分叉的體現了創新原則。技術規范:其筆芯與市場上常用的小號圓珠筆通用。可持續發展原則:這種筆的筆桿和包裝都用可降解塑料制造。3根據已有知識用技術語言總結并作答:(1)、人機關系:該筆的設計,能夠讓人以更舒服的方式握筆,避免因長時間書寫而造成的手指疲勞甚至抽筋,符合人機關系,體現了人機關系健康、舒適的目標。(2)、創新原則:該筆跟傳統筆不同的,尾部采用了分叉的形式,體現了創新原則;(3)、技術規范原則:運用了該筆的筆芯與市場上常用的小號圓珠筆通用,可以保障圓珠筆通過更換筆芯長期使用,體現了技術規范原則;(4)、可持續發展原則:該筆的包裝采用可降解塑料,避免環境污染,體現可持續發展原則練習:2、針對娛樂場所市場強烈需求,iSonic公司將專為第五代iPod發售一款眼鏡式的顯示器,其搭載了分辨率為320×240像素的專利液晶顯示面板,能夠讓使用者感覺在前方2米處投影出27英寸大小的畫面。該產品有著先進的人機學理念,符合年青人群的明快設計,戴著非常舒適。帶有立體聲耳機,底座接口能同iPod連接,也能其它品牌的MP4連接。閱讀上面案例,其中包含許多我們學過的原理,請從技術的性質,設計的一般原則,人機關系列舉出三條?列出其中三條原理。四、方法總結分析評價題的答題方法:1、認真分析技術問題; “析”2、根據要求找相關內容; “找”3、根據已有知識用技術語言總結并作答。 “答”五、作業1、復習控制與設計的內容2、完成練習:1)炎炎夏日,人們采取各種消暑措施消暑,空調是第一選擇。那么,空調器工作過程是這樣的:如設定溫度為25oC,室內溫度如果高于25oC,那么空調通過比較,控制電路發出信號促使壓縮機進行工作;當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時,控制電路發出信號,壓縮機停止工作,風扇照常工作。(1)空調溫度控制系統屬于 (選填開環或閉環)控制系統。(2)補充完整下圖:2)分析評價題 下列兩圖分別是瓦特蒸汽機的結構示意圖和轉速自動控制原理圖。如圖所示,套筒與閥門連在一起,當由于某種外界原因(如蒸汽機的負載減?。е抡羝麢C的轉速加快時,飛球離心力增大,套筒向上移動,閥門通孔截面積減少,蒸汽流速降低,蒸汽機汽缸內壓力減少,最后使其轉速下降。(1)請補充完整蒸汽機轉速自動控制系統方框圖。(2)在蒸汽機的轉速控制過程中,當被控量發生變化時,執行器的狀態___________(選填會或者不會)發生變化;除了設定轉速的變化引起被控量變化以外,其它能引起被控量變化的一切因素統稱為__________。3、分析評價題 小李準備用密度板制作一條小板凳,小板凳主要由凳面、兩塊側支撐板和前后兩塊緊固板組成(如圖所示)。小李設計的制作流程如下:請你分析該流程,找出遺漏的環節,并畫出完整的流程圖。六、備課感受:控制器( ① )執行器( ② )控制對象( 水箱 )(檢測裝置)(浮球)被控量( ④ )給定量 +(給定水位)控制量( ③ )—比較器( ⑧ )控制對象(?、摺 ?控制量( ⑥ )控制器( ③ )( ② )執行器( ⑤ )—( ① )(?、堋 ?控制器( ③ )執行器( ④ )控制對象( ⑥ )( ② )( ⑦ )控制量( ⑤ )—( )( ?、佟?第25題圖控制器(飛球、套筒及其支撐部分)執行器( ① )控制對象( ② )( ④ )(飛球)被控量( ③ )給定量 +(設定轉速)控制量(蒸汽流量)—比較器劃線刨平五塊板料的鋸割面釘接緊固板與側面支撐板表面油漆修飾第4題圖PAGE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