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設計的一般過程教學內容學習目標:1. 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2. 知道設計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多個方案。3. 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設計方案的制定和模型制作,(難點)方案的構思和呈現。教學器材:多媒體課件。教學內容及過程:一、章前言:大千世界,萬千事物,一切自有其生長的過程,一切自有其生長的機理。人類的設計也是如此。動態(tài)而有章可循的過程、開放而有規(guī)可矩的原則,是人類設計生生息息、不絕江河的重要保證。授新課一、設計的一般過程 1、發(fā)現與明確問題從本質上說,設計是一個問題求解的過程。他從問題出發(fā),并圍繞問題展開各項活動。因此,設計必須從調查需求、分析信息、發(fā)現與明確需要解決和值得解決的問題開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設計項目,明確設計要求。馬上行動:閱讀陳晨等同學在設計的發(fā)現與明確問題階段所進行的工作并討論、回答下列問題主要環(huán)節(jié) 具體工作內容調查需求 組成小組,設計訪談提綱和調查問卷,并進行實際調查。分析信息 對調查的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將各統(tǒng)計結果繪制成相應的圖表。確定項目 進行討論,確定便攜式小凳作為設計項目。設計要求 1、結構簡單、穩(wěn)固,易于制作;2、自重 輕,體積小,攜帶方便;3、成 本不高于5元。同學思考并回答:在學完“技術的專利性”后自己所設計的作品是怎樣發(fā)現與明確問題的?2、制定設計方案收集信息:通過用戶調查、專家咨詢、查閱圖書資料、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瀏覽互聯網等。(閱讀陳晨等同學收集信息的情況)設計分析:面對收集到的信息,要根據設計要求,找出設計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并分析其可能的解決辦法。(閱讀關于便攜式小凳的設計分析問題)方案構思:方案構思是設計過程中最富有挑戰(zhàn)性的環(huán)節(jié),它要求我們根據設計要求,大膽構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創(chuàng)造潛力,提出解決問題的多個設想。(閱讀關于:材料、結構、連接方式的資料)方案呈現:構思過程中產生的設計想法常常是模糊的,零散的,要用草圖將其視覺化和綜合化。(用不同材料的多種方案草圖A~D)方案篩選:當多個設計方案產生后,就要依據一定的原則,對這些方案進行篩選。(如:方案C1、2、3)同學思考并回答:在學完“技術的專利性”后自己所設計的作品是怎樣制定方案的?3、制作模型或原型一般地,模型或原型制作包括兩個階段,即繪制圖樣和制作模型或原型。三視圖第六章再學習。凳腳板的兩個尺寸180和140通過畫圖測量長度應為230。各部件加工、組裝。4、測試、評估及優(yōu)化測試:測試的目的是檢驗產品在操作、使用過程中,在結構和技術性能等方面能否達到預定的設計要求。(技術試驗)評估:在測試的基礎上,還要對設計方案和產品進行較為全面的評估。這種評估,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反復進行。(陳晨等同學的評估)優(yōu)化:為了優(yōu)化設計方案,既要分析測試和評估的具體的記錄,也要重視對公眾意見的調查,以明確改進的方向。(公眾:專家、用戶、潛在用戶。)增加結構強度、美化外觀。 馬上行動:同學們現在可以對自己的小凳模型作一個簡單的測試并進行評估、找出優(yōu)化方案。5、產品的使用和維護要設計產品使用說明書1、產品簡介2、產品構成3、技術指標4、使用方法5、注意事項6、使用范圍(便攜式小凳使用說明書) 總結:設計實際上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在一項具體設計中,有些階段或步驟可能會發(fā)生變化,有些步驟之間則可能出現一定的循環(huán)。我們不能將設計的過程簡單化、模式化,應根據設計的需要進行靈活安排。 四、練習與作業(yè)1、教材56頁的討論題,請大家認真討論。2、練習第2題留為作業(y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