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技術與設計1》導學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介紹“通用技術”課程,讓學生知道“通用技術”的基本含義,了解課程意義、內容、要求。2.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一些家具以及生活用品的個性設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創新、設計、技術的重視。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如何向學生了解面向生產與生活的實際,引導學生對兩個必修模塊的學習。難點:引導學生將課程學習的幾個主題融為一體學習,把握好兩個必修模塊的內容。三、課時:1課時四、學情分析:——新環境。老師新、同學新、校園與社會生活環境新。這種“新”,帶給學生的可能是興奮和好奇。——新課程。在高中課程改革的試驗中,可以說,每一門課,對他們來說都是新的。然而,由于大部分課程的名稱沒有改變,倒不一定能對他們產生太多的懸念,但是,“通用技術”課,則會在他們的頭腦中留下很多疑問。如果能對他們的這種疑問給以恰當的引領,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極好契機。五、教學過程1、設計(展示一些家具以及生活用品的個性設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A、是蠟燭嗎?噢不,它們是燈。一次可以持續工作5個小時。 B、這個會滾動的鬧鐘有兩個輪子,一到設定時間,除了和普通鬧鐘一樣響鈴外,它還會自行滾開,你最好在它還沒消失之前逮住它。很有意思!C、世界上最輕的自行車 D、合理巧妙的支架設計 E、坐的藝術設計蔓延在生活之中,同時給生活帶來了是很美妙的肢體與視覺享受,當你還來不及去注意它的時候它已經悄悄的在改變你的生活了,一個很出色的設計,將是推動生活的進步,也將是告別陋習的開始,引導著生活邁向簡便、合理化,科學化與藝術化!所以說好的設計始終是在引導和改變生活!總有人跟我抱怨說中國的教育制度埋沒了他們的創新意識,那么這門課程的設計環節就是給大家一個創新、展示的空間,期待看到大家的創新設計。2、什么是技術?有了設計就要有實現的途徑,這個途徑就是“技術”。技術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不同時期的人們對技術的認識也是不相同的。古今年中外的技術思想也不完全一致。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技術即技能法國狄德羅:技術是工藝、程序聯合國教科文:技術是過程(包括:設計、制作、評價)現代技術理論:技術是體系(分為:思想方法、操作技能、文化特性)將技術與科學對比,幫助理解:研究科學問題的人首先想到的是:“為什么會是這樣?現在能不能說明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或道理?是否有必要去發現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研究技術問題的人首先想到的則是:“其中存在什么優點與缺點?是否需要改進?有沒有可能改進?”他們即使面對同一事物,看到的與想到的是很不相同的。3、什么是通用技術?這是一門新學科。課程標準中是這樣規定的:通用技術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技術的設計與應用為基礎的技術課程。通用技術課絕對不是勞動技術課,通用技術培養的目標和教學方式與勞動技術課都有本質上不同。通用技術培養的不是技術工人,而是工程師;不單是培養勞動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和創新能力。可以說,通用技術在培養學生技術素養的基礎上更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可以說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是通用技術高層次的追求。4、為什么要學通用技術?A、中國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連續六年空缺!2003年,經過近千名專家投票,中國的三大科技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初評結果揭曉。令人遺憾的是,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再次空缺,這也以為著該獎項連續第六年空缺!B、一個高速發展、高度文明的國家,不僅應有先進的科學,而且應由于科學發展相匹配、相協調的技術。從表面上,我國玩具、服裝、鞋子、箱包、小五金等不少商品出口額均居世界首位,但核心技術,如設計研發、技術工藝、商標專利等,還是牢牢掌握在外國企業尤其是世界500強企業手中。能否掌握外貿出口商品的核心技術,結果大不一樣。上海國馳進出口公司是我國日用熱彎玻璃制品出口額最大的企業,去年出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這家企業只有18名員工,但設計研發人員就有5人,每年推出幾百個新品種,占外銷品種總數的3成多,出口平均單價則高出國內同行30%以上。C、通過調研和討論,形成以下共識:歷史表明,生產力越是發展、經濟越是開放,一個國家對技術的需求越是迫切和強烈,對國民技術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從青少年開始加強技術教育,提高技術素養。我們的學生生活在科學技術瞬息萬變的時代,不斷變化的新技術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技術課程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提高生活質量,也有助于開拓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D、四國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見圖F)E、學生發展的訴求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技術課程有助于激活內存于學生智能結構中的潛能,給大家一個創新、展示的空間,從而使學生得到富有個性的發展。做有技術素養的人理解技術、使用技術、管理技術、參與技術活動舉例:德國人愛自己動手專修房子、目前的房子專修問題——做有品位的技術應用者5、通用技術的課程設置與學分設置A、必修課程(各2學分)技術與設計1: 技術及其性質 設計過程 設計的交流 設計的評價技術與設計2: 結構與設計 流程與設計 系統與設計 控制與設計。B、選修模塊電子控制技術: 傳感器 數字電路 電磁繼電器 電子控制系統及其應用建筑與設計: 建筑與文化 建筑結構及其簡單設計 建筑材料及其加工 建筑構造及其設計簡易機器人制作: 單片機及其控制程序單片機與控制電路 單片機與傳統機械現代農業技術: 綠色食品 品種資源的保護與引進家政與生活技術: 家政概述 家庭管理 家庭理財 家庭保健服裝及其設計: 服裝與材料 服裝與文化 著裝設計 服裝設計汽車駕駛與保養: 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 車駕駛有關法規 汽車駕駛技術 汽車例行保養6、評價方法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參與程度、考勤、討論、辯論、作業、作品(設計與操作)終結性評價:作品設計、操作實踐、考試;7、分組由于學習與制作過程中需要研討、合作,所以要進行分組。8、用《美國國家技術教育標準 技術學習的內容》前言的第一段話來結束: “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離不開技術的國家。可是,盡管離不開,美國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了解支持它的技術的歷史和本質,結果造成公民與正在幫助塑造其技術未來的決策相脫離。對于一個建立在民主原則基礎上的國度,這是一種危險的形勢。”總結:技術不僅是國家的領導,而是每一個公民都應當具有決策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