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通用技術課程教案——羅潔華蘇教版高中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教材——《§1.3技術的未來》教案一、課程標準對本章的要求1,知道技術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2,知道技術的發展需要發明和革新,并能通過案例進行說明。3,理解技術對個人生活、經濟、社會、環境、倫理道德等方面的影響,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理解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4,知道知識產權在技術領域中的重要性,了解專利的作用、有關規定及申請辦法。二、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閱讀暢想中,在交流討論中,領略技術世界的奧秘和神奇,了解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2.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技術的未來進行暢想交流、案例分析和技術對未來的發展的辯論,初步掌握與技術相聯系的經濟意識、環保意識、倫理意識等思想方法。形成和提高理解技術、評價技術以及邏輯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待技術問題的探究欲望和對技術的積極情感及技術的敏感性,學會辯證地看待技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形成選擇技術和使用技術的理性態度。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使學生對技術的未來發展形成積極的情感和理性的態度;難點:通過總結和聯系,使學生對技術的價值、技術的性質和技術的未來有整體的認識,把學生快樂地、理性地帶進技術世界。四、課時安排:1課時五、教材分析:“技術的未來”是“走進技術世界”的第三節,第一章的最后一節內容,是學習的拓展又是高度的總結概括,在學習情感方面,對后面幾章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該內容正文僅2小段,不足300字,同時還包含一項“案例分析”和與之相匹配的“討論”,兩項“閱讀”和一項“辯論”,旨在使學生對技術的未來發展形成積極的情感和理性的態度。教材內容安排的基本意圖應該是想以對 “案例”的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思考技術的未來對生活前景的影響,通過“閱讀”和“辯論”,引導學生理性地對待技術的未來發展。在完成本節課內容的同時,還要對本章內容進行小結,將技術的價值、技術的性質和技術的未來的內容綜合提煉,整體理解,讓學生在對技術的認識中,把學生快樂地領進技術世界。六、教學構思與流程本節課設計通過案例的引導,以學生活動為主,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達到教學目標。課程以對技術的未來暢想案例和交流為主線,在閱讀中,在暢想中,在交流中,在討論中,在科技之光的視頻中,帶領學生不知不覺走進未來技術世界的生活中,在交流中、辯論中,理性地分析和看待技術,以突破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使學生對技術的未來發展形成積極的情感和理性的態度。本節課設計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以課件引導,用圖片、文字、視頻等生動的多媒體形式、大量的技術信息和學生課堂上的活動相互呼應,以技術領技術,以技術實現課堂的大容量,以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內容——使學生對技術的價值、技術的性質和技術的未來有整體的認識,把學生快樂地、理性地帶進技術世界,以實現教學目標,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節課流程是:復習引入→新課闡述→案例分析→暢想交流→視頻欣賞→練習討論→辯論明理→總結融合→進入技術世界→課后活動(作業) 七、教學用具課件、視頻等多媒體軟硬件。八、教學方法多媒體課件,案例引入,小組討論、交流、辯論、練習和總結等。九、教學過程回顧:技術的價值,技術的性質的基本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活動)新課切入:P.21(多媒體課件引導)三、技術的未來(學生看書,看學習目標,看內容)人類社會將繼續發生重要變化。技術將日益成為引導社會變化塑造社會變化應對社會變化的重要因素。提出問題:未來的技術將走向何處?(學生思考)1.技術的未來的暢想閱讀案例:(師生共同,教師簡要概括)案例1 :美國著名雜志《Discover》預言21世紀日常生活:“早餐-南美土豆,無脂黃油,放甜味劑的咖啡;全自動化的房子自動洗衣給院里的草澆水,自動報警器監護房子;乘磁懸浮上班,自駕車有全球定位系統,機器人醫生體檢,要替換的器官自己身上可以長出來;晚上-欣賞動畫片或自己主演好萊塢電影,把自己加進電影,表演出奇思妙想。(這些都已成為現實)核驟變不可能用作能源,客機不可能1小時從紐約飛到東京,反彈道導彈防御系統不可能實現。……”(這些不可能,現實也都成為了可能)案例2:未來電視案例3:有機晶體管的用途掃描儀顯示器電子紙電子書電子報皮膚肌肉太陽能電池自動識別標簽……案例4:可作肥料的手機案例5:蜘蛛絲纖維案例6:自動燙衣裝置視頻體驗:跟隨科技之光-科技新未來-智能家電視頻,走進philip家庭體驗現代生活2分鐘。課堂交流:對未來技術的暢想和見聞案例7:閱讀P.19 “無線家庭”一天的“無線生活”續寫:文莉一家晚上的生活(學生在筆記本上續寫,限時5分鐘,視情況提前進入交流)交流:文莉一家晚上的生活(學生交流續寫的內容,可即興發揮,同時紀錄同學交流的有意義內容)閱讀:P.22《告后人書》提出問題:為什么“一想到未來 , 大家都憂心忡忡。”??????技術的未來既充滿希望,同時也隱含威脅。辯論:p.22 辯論(2組學生參加辯論,2組同學擔任評委,只要是有觀點、有內容,都要引導學生給予鼓勵,)甲方:技術的發展 解決當前技術自身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我們要相信技術,依賴技術。乙方: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固然可以消除它所帶來的一切已知的危害,但是誰能保證,它不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更為嚴重的災難呢?(辯論引導:出現明顯問題要及時引導,對“技術的未來”,既不要曠世悲愴,也不需要盲目樂觀。)2.理性看待技術,正確使用技術從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從人類的共同利益出發從人類的長遠利益出發更為負責更有遠見更具道德地使用技術共同構建個人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經濟與文化相協調的未來技術世界閱讀:P.22—月球城市(中科院院士撰文)2005年—天然空間站-加壓倉、發電設備、生活必需品、表面活動車等。2010年—永久性居住地。2015年— 永久居住基地。2020年—實驗工廠、農場等。21世紀—發電廠,實驗基地等。3.全章小結1)理清1個關系(啟發學生回答)2)貫通3個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完成小結,學生感覺獲得了,有信心即可)作業布置:P.21-練習:查閱資料,分析互聯網、克隆技術、轉基因食品等高新技術未來的發展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引導:注意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P.21-2. 結合日常生活中某項技術的應用所帶來的正反兩方面的影響,談談你對恩格斯下面這段話的理解。[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人類:“不要過分陶醉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人類每一次對自然界的勝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報復”。](提示:可以是你使用過的,也可以是你聽過的,見過的,結合技術的價值和技術的性質分析)瀏覽課本及相關資料,規劃自己本學期的技術活動。十、教學反思:本課增加了6個未來技術的案例,所用時間教師要掌握好,只需要認識和了解,點到為止,在增加學生知識面的同時,為后面的續寫做鋪墊。本課設計的學生對未來技術的暢想和交流,給了學生展示知識面、鍛煉表達和交流、學習信息的機會,效果很好。在筆記本上續寫文莉一家晚上生活的時候,學生都有內容可寫,而且在交流時很有自信,表現出較高的水平,這樣實實在在把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情和學習理性都調動了起來。因為時間很緊,交流的時間和人數有限,所以設計了筆頭續寫,視續寫情況選擇學生代表交流,既人人參與過程,又人人都有更多的收獲。整節課安排的學生活動比較多,教師要控制好,既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暢所欲言,又要很好地控制課堂適可而止,尤其是辯論部分,有時學生的言辭會出現偏激甚至錯誤,教師要及時發現和引導到正確軌道。小結部分是4個框圖的依次出現,小結要簡單扼要,最好將欲小結出的內容讓學生說出,讓學生感到一章5節課內容獲得了很多,很有意義,最后僅簡化為幾個關系圖,學得很輕松,有需求學好,也有信心學好通用技術。看視簡單的、不起眼的一節內容,其實是很有意義的一節內容,對學生很有教育意義,也很值得研究。技術的產生和發展人的需要滿足促進技術的性質綜合性目的性創新性兩面性專利性……技術的價值人保護解放發展自然利用改造保護社會促進……豐富……改變……技術的未來充滿希望隱含威脅理性看待 正確使用PAGE5—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