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 說教材1、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講的《技術試驗及其方法》是《通用技術》蘇教版第二章第三節內容,也是全書的重點之一。教材從技術試驗的定義到分析技術試驗在設計中的作用,通過具體案例說明技術試驗在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并介紹了幾種技術試驗的方法,闡述了技術試驗報告的寫作范例。具有很豐富的教育價值,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我分別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對教學目標設計如下:(1) 知識目標 理解技術試驗在技術發明、技術設計中的作用,了解幾種常用的技術試驗方法,認識一些常見的技術試驗過程。(2) 能力目標 學會簡單的技術試驗方法,形成初步的技術試驗能力,會寫簡單的技術試驗報告。(3) 態度和情感 通過技術試驗的教學,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負責的科學態度。讓學生知道在技術設計中要注重實事求是的精神,從而形成富有責任感的技術設計觀。3、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什么是技術試驗,技術試驗的幾種常用方法。 (技術試驗是技術成功與否的關鍵,更是發現問題、探究規律、優化技術的關鍵。) 難點:對技術試驗方法和具體內容的理解。(教材對技術試驗的釋義較少,所舉案例科技含量較高。)二、說學情與學法 高一年級的學生在理、化、生的學習中對科學實驗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對技術試驗還比較陌生。對技術試驗的實施方法以及試驗報告的撰寫也不了解。 因此可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分析和總結,鼓勵學生分析相關案例積極思考問題,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豐富自己的思維方式,獲得不同的體驗和發展。并通過參與動手作一些小試驗,體會簡單技術試驗的多種方法。三、說教法 本節的教學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我采用“案例分析——內容解析――總結提升”的方式展開。 在教學中,我盡量提供學生能夠感知的技術案例,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距離。然后,把知識點的學習置于具體的情景當中。通過富有吸引力的現實案例,學生體會技術產品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經過技術試驗這一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四、 教具: 多媒體輔助教學五、課時安排: 2課時六、 說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設計思路如下圖:(一)案例分析(引入教學)1、飛船安全逃逸系統預演錄像 2、阿什塔比拉河橋的垮塌(教材案例) 設計者對這種較新的材料過于信任,未經技術試驗就投入了使用。當一列旅客列車經過阿什塔比拉河時,一個內部隱藏著氣泡的鐵架發生斷裂,整個橋梁隨之倒塌,100多名旅客在事故中喪生。成為美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橋梁垮塌事故。設計意圖: 用神舟飛船錄像引入新課,目的是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技術試驗這個內容上。并通過河橋的垮塌這一案例引導學生認識設計成果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經過技術試驗,從而突出技術試驗的重要性。(二)內容展開 1、什么是技術試驗?(1)技術試驗的概念 在技術活動中為了某種目的所進行的嘗試、檢驗、優化等探索性實踐活動。【課堂演示試驗】引導學生進行猜測、探索,強化對技術試驗概念的理解。①問題情景:向學生展示用等長等寬的硬紙制作折線形、正三角形、圓形、十字形的幾種紙張模型(如下圖),讓同學們猜猜哪一種模型的承重能力更強。②課堂演示: 取一張硬紙板放在各種模型上,再將重物分別放于其上。學生就可以觀察相同紙張的不同模型所承受的不同壓力,從中體會紙張模型的承重能力會隨著結構的變化而改變。通過觀察,學生審視自身之前的判斷,得出試驗結論。設計意圖: 先展示模型但是未經技術試驗就讓學生去判斷以上幾種紙張模型的承重力的大小,學生的判斷僅僅停留在猜測層面上,猜想的結果并不準確。而課堂上的試驗演示所進行的一系列嘗試,就能夠檢驗出比較準確的結果,并能達到優化的目的。經過試驗的演示及師生探索學生在具體的試驗中進行體會,對抽象的概念才有具體形象而深刻透徹的理解。2、技術試驗的方法: 在技術發展的漫長過程中,人們總結了許多技術試驗方法。本節課只介紹五種重要的試驗方法,對試驗法的介紹我采用圖片或視頻舉例,讓學生從視聽角度進行整體感知,從而加深對技術試驗方法的理解。(1)優選試驗法 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選定若干次典型意義的試驗,邏輯地推出全面試驗所達到的最佳效果。 例如:農業生產中對水稻的不同品種在同等條件下的對比試驗。優選出顆粒大、抗病、抗倒伏能力強的品種。 (2)模擬試驗法 通過再現的形式來模擬現實發生情況的方法。 如汽車模擬碰撞試驗 另外,模擬試驗法還可以通過縮小(放大)比例來模擬所設計的現場效果。例如水利大壩從論證、設計到開工建設所進行的許多試驗。 下圖為將大壩制成等比例的縮小模型,進行水利實驗。(3)虛擬試驗法 利用計算機技術來虛擬現實中的技術設計原型并進行試驗的方法。 例如:用計算機模擬“勇氣”號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的場景效果。(4)強化試驗法 通過擴大和強化試驗對象的作用,以提高試驗效率的方法。(5)移植試驗法 在相互有差異的事物之間,將某些共同相關的因素從一物移植到另一物進行試驗的方法。 例如:農作物的嫁接或移植試驗。 橘子從長江以南移植到長江以北的種植實驗。3、技術試驗的實施與報告的寫作: (1)以物理實驗為例,通過對比遷移法講解技術試驗的實施和報告的寫作。 物理實驗過程和實驗報告的寫作順序: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記錄——實驗結論 技術試驗過程和試驗報告的寫作順序:試驗目的——試驗準備——試驗步驟——試驗記錄——試驗總結 (2)通過學生分組試驗,以探究紙張的結構造型與強度的關系為目的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技術試驗并撰寫技術試驗報告。 (3)組織學生上講臺展示本小組的試驗結果。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分組試驗。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另一方面,又能夠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自己動手作試驗的過程中體驗技術試驗的實施與報告寫作方法。4、技術試驗在設計中的作用: 通過試驗可以發現問題、深化認識、推動技術設計的發展。特別是在設計的后期,對設計進行綜合性的整體試驗,可以為設計的評價提供準確、客觀的數據。(三)小結 技術試驗在技術發明、技術革新、技術推廣中的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發現問題,探究規律,優化技術的關鍵。技術試驗的種類有很多,我們要根據設計的具體目的和要求選擇合適的試驗方法來進行技術試驗。技術試驗完成后,我們要分析和總結試驗結論,撰寫技術試驗報告。(四)布置作業 讓學生為檢測臺燈穩固性設計幾種試驗方法,然后選擇其中一種進行試驗,并寫出其試驗報告。七、 說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本節課采取的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可在反思小結環節,將板書內容完整、清晰地展示出來,力求能直觀地顯示教材的思路,同時也對學生養成整潔、美觀,有條理的書寫習慣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板書內容設計如下:三 技術試驗及其方法1、什么是技術試驗2、技術試驗方法3、技術試驗的實施與報告的寫作4、技術試驗在設計中的作用整體設計意圖: 根據高中學生對技術的認知特征和通用技術學科的特點,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師生互動的形式對生活中的技術試驗實例進行分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上課以聽為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培養學生熱愛技術、主動探究的意識,從而實現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八、 結束語 以上是我對《技術試驗及其方法》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這堂課的整體設計,在實際執行教學結構中的各個程序時,可能存在某些意外因素的干擾,這就要求教師適時適度地調整原定的課堂教學設計方案,以求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